2024电力设备行业报告:海兴电力出海与业务延展分析

1 领先的智能电表出海企业,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进军

1.1 公司概况

公司始创于1992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电力计量仪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是国内最大的自主品牌电表出口企业,产品销往90个多国家和地区。除用电产品外,公司积极拓展配电和新能源业务,从单一用电产品供应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进军。


公司业务聚焦智能用电、配电、新能源三大板块。公司目前主要业务分为三大类,涵盖用电设备、配电设备、新能源三大方向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用电和配电业务面向全球电力客户,新能源业务面向全球居民和工商业用户。


(1)智能用电业务公司1992年成立,早期主要从事机械电表生产,随后向智能电表迭代。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进军国际市场,业务遍布东南亚、南美、非洲和欧洲等地区。2009年国家电网启动集中招投标业务后,公司开始逐步参与国内市场业务,公司同步发力国内市场。

(2)智能配电业务公司2014年为巴基斯坦实施了巴基斯坦第一个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工程,积累了丰富的配网经验。公司在2015年设立了配网事业部,正式确立进军配网业务的决心,业务从智能用电延伸至智能配电。

(3)新能源业务凭借配用电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公司业务向新能源延伸。公司在2020年投资杭州利沃得电源有限公司,目前持有20%股份,为公司提供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充电桩等产品。


另外,渠道业务方面,公司利用完善的海外渠道,2022年与通威签订南非市场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拓展南非市场。2023年进一步与通威签订500MW框架协议。未来渠道业务有望在其他优势市场复制。

1.2 公司财务

营业收入重回增长。公司营收整体持续增长,2020-2021年有所下滑,主要为公司业务重心偏海外,疫情期间公司业务受影响较大。随着疫情好转,公司业务加速恢复。2020、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06、26.91亿元,同比分别-5.02%、-4.0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1、3.14 亿元,同比分别-3.85%、-34.79%。2022、2023Q1-Q3收入分别为33.1、28.73亿元,同比分别+22.99%、+20.3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 、6.69 亿元,同比分别+111.71%、+42.40%。


从收入结构看,智能用电业务是重要基本盘,智能配电业务快速发展。公司2021年开始调整收入分类,将主营业务正式划分为智能用电产品及系统、智能配电产品及系统、新能源产品三类。智能用电是基本盘业务,2022年收入29.01亿元,占比87.64%;智能配电产品经过多年耕耘,已有一定的收入体量,2022年收入3.27亿元,占比9.87%。新能源产品布局时间较短,但增长较快,2022年收入0.42亿元,同比+37.13%。


海外市场贡献突出,近年来占比基本在60%以上。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进军国际市场,因此收入结构中海外市场贡献较大。近年来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基本在60%以上。2023H1公司海外收入12.12亿元,占比65.44%,境内收入6.4亿元,占比34.56%。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整体毛利率较高,大部分时间保持在40%以上。2021年毛利率下滑至32.76%。从成本角度,主要受疫情和半导体器件紧张影响,原材料成本及物流成本上升;从市场结构角度,2021、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下滑,分别占比61%、56%,同比分别-3 pct、-5 pct。2022年毛利率开始恢复至38.23%,到2023Q1-Q3毛利率重新恢复至40%以上。展望未来,随着欧洲优质市场的开拓、解决方案占比提升,看好公司毛利率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属于重设计、轻资产模式,且实现全球化运营,整体费用率偏高。但随着收入基数的提高、以及渠道、系统带来的规模效应的体现,公司近年来费用率下降明显,我们认为未来这一趋势有望持续。

2024电力设备行业报告:海兴电力出海与业务延展分析

1.3 全球化布局领先

公司依托拉美、非洲、亚洲、中东、欧洲五大海外区域总部构建全球营销网络,产品销往全球90个多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国家46个。公司在海外市场已布局6大生产基地,其中巴西、印尼、南非生产基地为公司全资工厂,巴基斯坦、孟加拉、肯尼亚为公司的海外合资工厂。

2 配用电业务快速增长,新能源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2.1 全球配用电市场快速增长

能源转型背景下,发电侧以风电、光伏为首的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用电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对电网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电网智能化的发展以及升级换代,进一步催生电力设备投资需求。我们认为电网投资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根据MarketsandMarkets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电网规模约431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1034亿美元,CAGR 19.13%。当前全球电网投资仍滞后于电源侧投资,未来电网投资建设有望进一步加速。

2.2 用电业务:公司起家业务,较强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用电业务是公司的起家业务,随后不断向智能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公司拥有符合不同国际及国家标准的完整电能计量系列产品及相应系统,包括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高精度表、预付费表等产品,覆盖不同应用领域,满足各个国家不同电力客户需求。公司凭借在系统软件、AIoT、通信等技术方面的领先布局,形成了以AMI 智能计量系统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AMI(AdvancedMetering Infrastructure)指高级计量基础架构,是AMR(自动抄表系统)的升级,核心在于满足了电力系统与负荷、用户之间的双向通信,对用户侧的电压、电流、用电量、需求量等数据进行测量,实现远程监测、分时电价和需求侧管理等功能。AMI是完整的计量解决方案,涉及整个系统的搭建,包括表计、终端、通信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的全面计量和互联互通。方案由设备层、通信层、采集层、应用层、接口层构成。


市场结构:亚非拉市场地位稳固,欧洲市场发力。

公司在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地位稳固,巴西、印尼等均为公司传统优势市场,2022年巴西、印尼市占率第一。根据新华丝路。公司在巴西市场市占率高达60%。欧洲市场是重点发力区域。近年来,在巩固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同时,公司积极储备和发力欧洲市场,与兰吉尔(Landis+Gyr)、埃创(Itron)等全球智能电表龙头同台竞争。2022年在欧洲市场中标金额创历史新高。公司罗马尼亚工厂正在建设中,未来产品和服务将辐射整个欧洲地区,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欧洲市场的竞争优势。


产品结构:从单一产品提供商成功转型智能用电解决方案供应商。此前国内电表企业出海基本以单一产品为主,壁垒更高的解决方案领域一直为欧美厂商垄断。公司凭借市场与技术优势实现突破,在巴西市场,公司2022年共中标5个AMI系统解决方案项目,从单一产品提供商转型智能用电解决方案供应商。


从单一产品制造向解决方案进军,带来更高的收入规模以及更高的毛利率。根据财联社,从订单规模看,单一表计类订单规模在千万级,而M2C和AMI类解决方案项目单一订单规模可达2-3亿元。而解决方案技术复杂度更高,因而毛利率也高于表计产品。

2.3 配电业务有望持续发展

公司配电业务是用电业务的自然延伸。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通过配电网的改造和新建增加对用电人群的覆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一环。公司凭借用电领域的经验积累以及对海外市场的深刻理解,将业务从用电延伸至配电。公司2014年为巴基斯坦KESC电力公司实施了巴基斯坦第一个配用电智能化改造工程,积累了丰富的配网经验,随后在2015年正式成立配网事业部。


海外市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重点突破产品为配网自动化设备重合器以及以该设备为核心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重合器是一种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的智能化开关设备,能够检测故障电流、在给定时间内断开故障电流并能进行给定次数重合的一种有“自具”能力的控制开关。


公司成功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智能单/三相重合器,并已获得英国ASTA国际认证。公司的重合器产品成功通过了巴西、哥伦比亚等市场的产品认证,已实现客户端挂网运行。2023H1公司海外配用电业务收入11.26亿元,同比+22.22%。随着重合器产品的突破,未来公司海外配用电业务有望进一步放量,进而通过重合器打开海外电力公司配网市场,挖掘更多需求。国内市场:公司配用电产品已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从市场分布看,两网市场及网外市场均在积极拓展。


在国家电网,环保型气体环网柜、物联网表、能源控制器等产品持续中标。在南方电网,配电设备在2023年实现首次中标。公司积极拓展网外市场,开发了面向轨道交通领域的供配电、10kV降压站和低压解决方案。

2024电力设备行业报告:海兴电力出海与业务延展分析

3.2 从单一硬件到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软件业务实力较强。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兴泽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获得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认定,获得全球最高等级CMMI 5级认证,是行业内极少数可面向全球市场提供高质量软件集成服务的企业。


从利润端看,软件业务成长较快,目前利润贡献较大。海兴泽科成立于2017年,2019年开始实现盈利,净利润541万元。2022年,海兴泽科净利润0.64亿元,占当期公司归母净利9.68%;2023H1,海兴泽科净利润0.88亿元,占当期公司归母净利20.21%。

3.3 加入Wi-SUN联盟,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海兴电力2020年成功申请成为Wi-SUN promoter成员,是首家进入Wi-SUN联盟董事会的中国企业。Wi-SUN,全称为Wireless Utility Networks,是一项日益普及的工业网状网络标准。与Wi-Fi等相比,Wi-SUN通信速度较慢,但具备成本低、功耗低、通信距离长、可绕过障碍物且易接通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北美、拉美、东南亚等区域的公共能源领域。Wi-SUN联盟成立于2012年,全球会员240家以上,包括CISCO、ARM、Itron等。


公司持续拓展基于Wi-SUN网络的水、电、气、路灯等一体化通信解决方案,形成涵盖智能用电、智慧水务、智慧燃气以及智慧路灯等典型应用场景的一张网络。

2024电力设备行业报告:海兴电力出海与业务延展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汽车行业一季度经营分析与投资策略报告

2024-06-21
下一篇

2024年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供给收缩与颜料市场展望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