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银行核心系统研究报告-需求侧
中国银行业逐渐走向不同类型不同赛道的竞争,核心系统的升级成为未来银行破局的关键,供应商需详细拆解银行底层需求:业务特色驱动业务转型,从而撬动新核心建设需求
意义:新一代核心建设是业技融合下的创新与管理优化支撑,致力于实现“以最具性价比方式为银行目标客户群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服务”
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开发与软硬件替代工作,应是科技运营管理的创新。基于新技术新架构,通过业技融合,贯彻落实先进的管理体系与先进技术的运用。推动整体组织架构的革新、人员的调整与配置,从而促进银行获得更具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
目前处于银行核心系统迭代建设的高峰期,银行对IT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自主创新的时代机遇也给了服务商更多追赶超越的机会,服务商需从银行需求侧切入到核心系统IT解决方案规划、助力银行实现业务连续性、降本增效,同时也有义务与责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市场良性循环。
要素:分布式架构需取舍有度,保障分区容忍性,基于不同场景,实现最大化数据一致性与可用性
尽管分布式核心案例频出,但最初架构设计的功能取舍始终是重难点:分布式架构源于互联网,而银行与互联网的基础需求存在一定差异,理清银行基础需求再进行架构设计是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的建设基石。对于分布式架构初衷,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区,节点间保障通信,保持系统拓展性,意味着须保障分区容忍性。虽然基于此前提的CAP理论*定义下,强可用性(可靠性)与极致一致性不可兼得,但并不意味着需要三选二。
如何规划分区期间的操作与分区之后的恢复是重要决策,在设计系统时,灵活区分数据业务特征,基于不同场景,选择数据的可用性与一致性程度,实现最大化数据可用性与一致性,才是新一代银行核心系统架构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