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汽车市场政策驱动与前景展望报告

1引言

2024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并提出要坚持标准引领,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3 月13 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 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 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 年增长45%,并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完善二手车交易、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举措做出进一步细化部署。


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提出鼓励将高能耗、高排放、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汽车,换为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坚持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共同推动汽车以旧换新。4月26日,商务部官网显示,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明确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细则》明确,自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含当日,下同)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消费对拉动经济非常明显。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类零售总额达4.9万亿元,同比+ 5.9%,2022年汽车类零售总额占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10.2%,近十年来汽车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定在10.0%-14.1%之间。目前汽车行业需求不温不火,价格战导致一定观望现象,中央、地方政府、车企陆续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


本文在全面梳理过去汽车相关刺激政策之上,从目前的自主格局、消费结构变化入手,新一轮政策(或本轮以旧换新政策)与之前刺激背景的异同及潜在影响:1)历史政策刺激效果几何?该章节主要分析过去四轮比较大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2009、2015、2020、2022)的政策方案、国家补贴金额、刺激效果及持续时间;2)新一轮刺激和过去有何区别,预计效果如何?该章节分析本轮以旧换新政策和以前以旧换新政策的区别:1)中央+地方联动支持以旧换新,有效刺激增换购及老旧车置换需求;2)鼓励老旧汽车换为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利好自主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同时,该章节对刺激的拉动作用作出分析。3)汽车产业链将如何受益?


该章节分析政策潜在影响,预计新一轮刺激重点在2018年前的新能源以及老旧国三车型置换需求的释放,1)一方面,政策利好新能源及老旧置换,国三乘用车主置换需求以低端车型为主,在下沉市场布局较多、新能源/小排量销量占比高的车企有望优先受益,如比亚迪、长安、吉利;2)另一方面,新能源车主置换结构整体倾向高端化,高端产品线丰富的车企有望优先受益。我们判断后续政策落地执行观望情绪缓解+车展供给丰富+车企补库,需求有望向好,板块基本面向上。

2024汽车市场政策驱动与前景展望报告

2回顾:历史政策刺激效果几何?

多种政策并行,组合拳提振终端需求。中国已经实施过四轮比较大的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分别是:1)2009年(5%)-2010年(7.5%)的购置税优惠(1.6L以下车型),叠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政策;2)2015年10月-2016年(5%),2017年(7.5%)的购置税优惠(1.6L以下车型),叠加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政策;3)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及补贴期限延长,叠加二手车征税改革、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放宽限购等政策;4)2022年的的购置税优惠(5%,2.0L以下车型),叠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政策。2015年以后政策明显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汽车消费刺激经验成熟,卓有成效。这4轮强刺激政策均有效提升了国内汽车销量,2009年和2016年汽车销量分别突破1,000万辆和2,500万辆,同比增长45.5%、13.7%;2020年政策促进供给、需求端陆续改善,同时推动乘用车结构优化,新能源乘用车加速渗透,中高端车型(20万元及以上)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6/7/8月 汽 车 批 发 销 量 分 别250.2/242.0/238.3万辆,同比+23.8%/+39.7%/+32.1%。汽车产销基数上行背景下,刺激政策边际效用有所减弱,结构性优化效应增强。

2.1三轮强力刺激总量提振效果明显

.1.12009-2010年:购置税+补贴主导刺激效果显著第一轮2009-2010年: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8H2全国汽车产销同比增速由正转负,产量/销量分别为413.0/418.9万辆,同比-6.6%/-5.1%,显著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购置税减半为主,汽车下乡、以旧换新为辅,促进汽车板块消费,同时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加速电动化转型。①购置税优惠为主(1.6L以下车型,2009年1月20日至年底5%,2010全年7.5%);②汽车下乡(2009年3月1日至年底,定额补贴5,000元以内);③以旧换新(2009年6月1日至5月31日,每车3,000-6,000元不等);④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政策(2009年1月1日至年底,每车10,000元不等)。

刺激政策显著拉动汽车消费,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政策实施后,中国汽车板块显著改善,2009Q1-2010Q2,汽车、乘用车板块销量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1月汽车销量同比+126.1%。2009年7月-2010年1月期间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速高于社会零售销量同比增速60pct以上(平均月度增速在86%),呈快速增长态势。在需求的大幅提升下,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1,362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2024汽车市场政策驱动与前景展望报告

2.1.22015-2016:有效提振需求推进新能源转型第二轮2015-2016年:2012-2014年,居民消费需求显著提升叠加SUV市场火热,中国汽车迎来稳定增长期;2015年,燃油车市场逐渐进入下行周期,伴随宏观经济下行,居民耐用消费品需求疲软。在此背景下,国家为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采用第二轮强力刺激,购置税减半为主,报废补贴为辅,同时要求多地取消二手车限迁,促进跨区域流动和交易活跃性;同时,本轮刺激政策延续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增加税收减免、取消限购等辅助性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乘用车市场结构化转型:①购置税优惠为主,1.6L以下车型,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底5%,2017全年7.5%;②老旧汽车提前报废补贴(老旧货车,每车18,000元);③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2014年9月-2017年底)。


中国乘用车消费提振明显,新能源转型初具成效。第二轮强力政策推出后,汽车产销自2015Q4开始加速增长,2015Q4乘用车零售增速15%,高于社零4pct,2015年乘用车产销成功突破两千万辆。2016年初,受春节效应影响,汽车板块短 期 预 冷 , 自3月 开 始 起 重 振 增 长 ,2016Q2/Q3/Q4乘 用 车 零 售 增 速12%/26%/19%,高于社零2/15/8pct。2016年中国乘用车实现销量2,429.2万辆,同比增长15.1%,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现销量1,715.0万辆,同比增长22.1%,消费提振效果显著。在政策实施期间,汽车市场需求结构显著改善,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2万辆,同比增长52.5%。

2.1.32022:有效提振需求推进新能源转型第四轮2022年:2022年初汽车行业遭受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俄乌冲突、国际公共卫生事件阻碍汽车供应链导致供给受挫,同时需求不振,汽车产销水平持续承压,2022年1-5月汽车产量/批发销量分别960.8/954.5万辆,同比-9.6%/ -12.1%,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政策内容以购置税优惠为主,汽车下乡+补贴为辅,燃油车与新能源并重,力度超预期:①购置税优惠为主(2.0L以下车型(为当时超预期的点),2022 年6 月1 日至2022 年底,不超过30 万元的2.0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购置税);②汽车下乡(三四线城市,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③换新补贴(上海,中山,南昌,沈阳,晋中,深圳,每车2,000-1万元)。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燃油车免购置税总体金额约700-800元,新能源免购置税金额约900-1000元。


政策端驱动下,供给端、需求端逐步回暖,批发端回暖早于零售。2022Q2政策陆续出台后,伴随4-5月起车企复工复产,汽车行业供给端迅速回暖,2022年6/7/8月 汽 车 批 发 销 量 分 别250.2/242.0/238.3万辆,同比+23.8%/+39.7%/+32.1%。2022年6/7/8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分别222.2/217.4/212.5万辆,同比+41%/+40.0%/+36.5%。需求端来看,2020年6/7/8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速22.0%/20.1%/28.4%,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18.9/17.4/23.0pct,整体来看终端需求改善略晚于供给端。

2.22020:总量提升+结构优化新能源、豪车份额提升

第三轮2020年:汽车增速连续负增长,2020年初供需两端显著承压。汽车行业自2018H2以来出现周期性下行,截至2020年2月汽车销量连续20个月负增长,加之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短期内物流阻断,汽车企业停工,造成供需错配,又抑制了部分消费需求,供需两端均显著承压,汽车产销呈现断崖式下滑。供给端来看,企业停产停工导致2月乘用车产量/批发销量分别为19.5和22.2万辆,同比减少82.9%和82.6%。需求端来看,受相关政策影响,消费品需求减少,零售销量/交强险注册数分别为25.0和19.5万辆,同比减少78.7%和78.1%。



同时,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的影响,2019H2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57.8万辆,同比下滑31.0%,行业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布政策指引,各地迅速响应。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对行业的影响,国家推出1)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2)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2年,至2022年底;3)以奖代补,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4)二手车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底)等刺激政策。随后,各省市均陆续推出地方性乘用车消费刺激政策,响应国家关于稳定汽车消费的号召。地方政策主要以放宽限购(广深杭),现金补贴(广东、湖北、宁波、长春等),以旧换新为主(北京、佛山、广州、长春等)。针对新能源汽车,国家在延续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的同时,重新修订双积分政策,同时鼓励各地推出充电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促进行业整体向低油耗、新能源方向转型。


汽车刺激政策推出后,伴随企业复工复产,汽车行业供给端迅速回暖。2020Q2政策陆续出台后,伴随企业复工复产,汽车行业供给端迅速回暖,2020年4月汽车产/销量同比+2.4%/+4.5%,止跌回升;需求端来看,2020年4、5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速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2.0pct/4.6pct;2020年7月,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7.9%,高出社零增速9.0 pct,整体来看终端需求改善略晚于供给端。

2024汽车市场政策驱动与前景展望报告

政策刺激+供给质变,新能源渗透率高增。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过渡期后,实际单车补贴金额较2018年退坡幅度超过70%,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负增长,2019H2累计销量57.8万辆,同比下滑31.0%;2019H2-2020H1渗透率基本维持在5%左右,增长乏力。2020年,在购车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恢复,叠加双积分政策出台和供给端质变,驱动汽车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2020H2/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7.4/332.2万辆,同比+79.5%/+176.8%。


旧车换新补贴促进中高端车型占比提升,消费结构优化。2020年,江苏、上海、成都、长春、重庆等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乘用车老旧车型置换补贴,促进中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提升。2020Q2-2021Q1,20万元以上乘用车型占比明显增长,由2020年1月的24.1%增至2021年3月的33.5%;其销量增速也明显高于20万元以下车型,乘用车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3新一轮刺激和过去有何区别,预计效果如何?

作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汽车能够有效刺激消费。目前多地已开启新一轮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我们预计政策有望从点到面,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的增长。2024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常会,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并提出要坚持标准引领,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


3 月13 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 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 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 年增长45%,并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完善二手车交易、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举措做出进一步细化部署。4月26日,商务部官网显示,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明确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细则》明确,自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含当日,下同)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元。

3.1为什么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汽车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置换需求占据主导

汽车在居民消费中占比较高,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类零售总额达4.9万亿元,同比+5.9%,2022年汽车类零售总额占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10.2%,近十年来汽车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稳定在10.0%-14.1%之间,对拉动消费及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2024年终端需求不温不火,价格战导致一定观望现象。春节后的价格战迅速升温,随之形成明显消费观望现象,3月车市呈现慢热型启动。2024Q1乘用车累计批发565.6万辆,同比+10.1%;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196.2万辆,同比+30.0%;新能源批发/上险渗透率34.7%/36.4%,受益去年低基数销量同比表现尚可。进入4月,受观望情绪较重影响,4月 第 一/二/三周乘用车销量26.8/31.0/35.4万辆,销量相对承压。


汽车是目前我国制造业单一产品规模最大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众多,拉动经济效果明显。汽车以整车产品为主线,上下游覆盖诸多领域,具体分为生产、流通、售后三大环节。对拉动产业链经济及吸纳就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过去四轮政策刺激中,我们发现政策刺激对汽车消费的拉动较为明显,倘若政策进一步放开,预计短期将驱动供需回暖,起到托底消费的作用。乘用车市场增换购比例持续向上,换购逐步成为主流购车需求。2016 年起,乘用车消费结构开始变化,增换购比例逐步提升,首购比例由2016年的70%下滑至2023年的44%,换购比例由2016 年的23%提升至2023年的45%,增购比例由2016年的7%提升至2023年的11%。2023年增换购比例合计已达到56%,且换购增幅明显,逐步成为主导需求。且我国汽车销量在2008-2009年起大幅提升,2023-2024年将陆续进入集中报废期,本轮政策有助于拉动置换需求。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煤炭行业深度分析及市场展望报告

2024-06-07
下一篇

2024年半导体行业复苏与覆铜板市场涨价趋势分析报告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