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金投资策略:均衡配置与Alpha追求报告

1.含权基金发行冷淡,资金流向被动与债基

1.1主动基金跑输指数,资金流向被动与债基

今年以来(截至2024/5/28),主动基金整体跑输中证800。我们认为主动基金持续跑输指数的原因在于:一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市场有效性增强,机构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二是主动基金资金流入为负,存量博弈的状态明显;三是市场风格轮动快,基金跟上热点风格难度加大。


2024年Q1资金主要流向纯债基金,其中短债基金相对中长债基更受欢迎。含权类基金或将延续由主动流向指数基金的趋势,仅被动指数型和指数增强型基金获得正净申购。我们认为在主动基金超额收益没有大幅好转之前,资金从主动流向被动还会持续。QDII基金一季度热度不减,各类QDII均获得资金流入。

1.2基金发行:含权基金发行持续低迷

基金发行规模经历了2020年、2021年的高点后,一路下行。截至2024年5月,今年以来基金发行以债券基金为主,混合型基金发行市场较为低迷,含权类基金发行占比为19.24%,较2023年全年降低8.12pct。


今年以来(截至2024/5/28),主动基金整体跑输中证800。我们认为主动基金持续跑输指数的原因在于:一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市场有效性增强,机构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二是主动基金资金流入为负,存量博弈的状态明显;三是市场风格轮动快,基金跟上热点风格难度加大。


2024年Q1资金主要流向纯债基金,其中短债基金相对中长债基更受欢迎。含权类基金或将延续由主动流向指数基金的趋势,仅被动指数型和指数增强型基金获得正净申购。我们认为在主动基金超额收益没有大幅好转之前,资金从主动流向被动还会持续。QDII基金一季度热度不减,各类QDII均获得资金流入。

2024年基金投资策略:均衡配置与Alpha追求报告

2.2024H1基金市场回顾

2.1主动权益:押注优势行业个股的大盘价值基金排名领先

2.1.1风格快速轮动至大盘价值市场风格快速轮动,自去年小盘成长风格快速切换为大盘价值风格。截至2024/5/28,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一致走强,涨幅为7%,其次表现较好的是大盘平衡风格,获得收益2.5%。对应重仓持股集中度提升,资金流向大盘股,前100大重仓股持仓集中度2024Q1环比提升3pct。


我们对Wind开放式基金中的所有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股票仓位今年以来保持在60%以上的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进行筛选,并剔除2024年后成立的主动基金,视为主动权益基金。若第一大重仓行业比例占比高于40%,则视为该行业主题基金。从行业主题来看,今年以来公用事业、煤炭、银行、有色、交运等高股息行业主题基金收益领先,电子、计算机主题基金排名靠后,20类行业主题基金中仅5类均跑赢中证800。


2.1.2低估值高股息、有色、出海为主要配置方向主动权益基金延续低估值高股息风格。主动权益基金在2024Q1进一步加仓PE低于20倍的个股,市值占比超过30%;同时减仓PE高于50倍的个股。此外,资金依旧偏好高股息板块,代表细分行业如电力、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白电、银行、贵金属等2024Q1仓位较2023Q4有所提升,部分配置比例已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个股方面,基金高股息重仓股占比为8.84%,较2023Q4提升0.23pct,2024Q1加仓最多的个股股息率区间为3%-4%。


除高股息行业外,出海相关行业也获得基金加仓。从行业配置来看,2024年一季度权益基金较2023年四季度主动加仓有色金属、通信、家用电器、公用事业;主动减仓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国防军工。我们将重仓股中海外营收占比高于20%、2023年海外营收增速高于10%,且21-23年海外营收复合增速高于10%的个股归为出海成分股。基金重仓股行业中出海成分含量较高的行业大多获得基金加仓。


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二十的绩优主动权益基金共性在于持仓集中度较高,敢于押注于个股。2024Q1绩优基金重仓股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均超过47.2%,最高达86.5%。具体看到重仓股行业分布,二级行业中以电力、贵金属、工业金属为主,持仓占比分别为17.5%、15.3%、14.4%,绩优股重仓板块较为一致。将样本扩大至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中,其持仓较前二十名绩优股更分散,在出海概念的白电、高股息国企通信、银行等板块上也有较高持仓。通过对比观察基金2023年末的配置,我们将延续去年配置的基金认为是左侧投资,而今年一季度进行较大幅度调仓的基金认为是偏右侧投资的交易型选手。前二十大绩优基金中,仅西部利得策略优选A调仓较多,其余均偏左侧投资。

2.2债券基金:业绩较优,策略偏向拉久期

纯债基金2024年上半年收益表现较优,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半年度最高收益。2024年一季度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4月10年期国债创新低,下行至2.2260%,至今维持在低位震荡。上半年债市收益率整体下行,带动纯债基金业绩,其中中长债基收益为1.92%,短债基金收益为1.52%,二者收益差值也处自20年以来的高位。


纯债基金2024年上半年收益表现较优,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半年度最高收益。2024年一季度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4月10年期国债创新低,下行至2.2260%,至今维持在低位震荡。上半年债市收益率整体下行,带动纯债基金业绩,其中中长债基收益为1.92%,短债基金收益为1.52%,二者收益差值也处自20年以来的高位。

2024年基金投资策略:均衡配置与Alpha追求报告

固收+基金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有所修复。除可转债基金外,其余固收+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区间为1.98%-2.12%,近四年来仅次于2021H2。固收+基金在经历2023年下半年权益市场剧烈波动后,并未减少仓位,维持较高的权益持仓水平,故权益市场的修复拉动固收+基金业绩反弹。


低利率环境下,纯债基金普遍拉长久期。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与短期纯债型基金分别提升平均久期至2.39年/0.94年,混合债基提升平均久期至2.2年左右,偏债混合型基金提升平均久期至2.42年,被动指数型债基平均久期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因资金成本抬升,各类债券基金一季度降低杠杆。


固收+基金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有所修复。除可转债基金外,其余固收+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区间为1.98%-2.12%,近四年来仅次于2021H2。固收+基金在经历2023年下半年权益市场剧烈波动后,并未减少仓位,维持较高的权益持仓水平,故权益市场的修复拉动固收+基金业绩反弹。


低利率环境下,纯债基金普遍拉长久期。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与短期纯债型基金分别提升平均久期至2.39年/0.94年,混合债基提升平均久期至2.2年左右,偏债混合型基金提升平均久期至2.42年,被动指数型债基平均久期基本保持不变。此外,因资金成本抬升,各类债券基金一季度降低杠杆。

2.3QDII基金:二季度ETF规模收敛,红利价值风格收益占优

QDII基金规模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机构重视全球化资产配置。按投资区域来看,二季度美国、日本地区QDII规模增速放缓,流向中国香港QDII的资金变多。按投资主题来看,一季度行业主题QDII中科技主题QDII规模增长最多,达28亿元,其次为周期主题QDII;风格类QDII和另类投资QDII基金规模变化不大。全市场型QDII基金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摩根日本精选A、天弘越南市场A和嘉实美国成长人民币四只产品。业绩方面,按投资地区来看,今年以来新兴市场、美国、印度、欧洲QDII获得较高收益,均超过7%。按地区-主题划分QDII基金,风格方面价值、红利收益领先,中国香港红利QDII今年以来涨幅为15.39%;行业主题方面,美国科技、中国香港金融、全球消费、美国周期收益领先,其中美国科技QDII今年以来涨幅为17.85%。由于整体QDII基金业绩表现突出,受到投资者追捧,今年以来多只QDII基金陆续限制大额申购或限制申购。

3.2024年下半年投资思路:突出均衡与alpha

2024年上半年,基金表现较好的为资源类、红利类、大盘价值类。市场风格轮动快,从风格选择角度出发选择基金投资的难度加大。在基金投资层面,我们建议关注均衡配置及有获取alpha能力的基金。传统主动型基金和量化型基金中都存在行业上较为均衡配置的基金,我们分别探讨其投资策略。本文主动基金在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不含主动量化基金。


我们将重仓股中海外营收占比高于20%、2023年海外营收增速高于10%,且21-23年海外营收复合增速高于10%的个股归为出海成分股。基金重仓股行业中出海成分含量较高的行业大多获得基金加仓。


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前二十的绩优主动权益基金共性在于持仓集中度较高,敢于押注于个股。2024Q1绩优基金重仓股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均超过47.2%,最高达86.5%。具体看到重仓股行业分布,二级行业中以电力、贵金属、工业金属为主,持仓占比分别为17.5%、15.3%、14.4%,绩优股重仓板块较为一致。将样本扩大至业绩排名前10%的基金中,其持仓较前二十名绩优股更分散,在出海概念的白电、高股息国企通信、银行等板块上也有较高持仓。通过对比观察基金2023年末的配置,我们将延续去年配置的基金认为是左侧投资,而今年一季度进行较大幅度调仓的基金认为是偏右侧投资的交易型选手。前二十大绩优基金中,仅西部利得策略优选A调仓较多,其余均偏左侧投资。

2024年基金投资策略:均衡配置与Alpha追求报告

3.1主动均衡基金精选:突出alpha,结合胜率对于均衡型主动基金,我们侧重投资的行业均衡性和获取alpha的能力。根据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稳定性、选股能力、胜率等综合指标,对基金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的基金。3.1主动均衡基金精选:突出alpha,结合胜率对于均衡型主动基金,我们侧重投资的行业均衡性和获取alpha的能力。根据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稳定性、选股能力、胜率等综合指标,对基金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的基金。


3.2主动量化基金:突出平均超额和胜率主动量化基金投资限制较增强指数基金较少,考察主动量化基金,不对超额稳定性指标设置过高的权重,这里主要考察胜率、平均超额。3.2主动量化基金:突出平均超额和胜率主动量化基金投资限制较增强指数基金较少,考察主动量化基金,不对超额稳定性指标设置过高的权重,这里主要考察胜率、平均超额。


3.3增强指数基金选择:胜率、稳定性、平均超额对于增强指数基金主要考察胜率、稳定性、平均超额等指标。因稳定性指标与跟踪误差指标有一定关联,故优选增强指数基金时,不再纳入跟踪误差指标。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一致走强,资金持续流入大盘股,我们认为部分沪深300增强类基金满足大盘、均衡、有超额收益这三个条件。3.3增强指数基金选择:胜率、稳定性、平均超额对于增强指数基金主要考察胜率、稳定性、平均超额等指标。因稳定性指标与跟踪误差指标有一定关联,故优选增强指数基金时,不再纳入跟踪误差指标。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一致走强,资金持续流入大盘股,我们认为部分沪深300增强类基金满足大盘、均衡、有超额收益这三个条件。

主动基金跑输指数,资金流向被动权益与债券基金今年以来(截至2024/5/28),主动基金整体跑输中证800。


我们认为主动基金持续跑输指数的原因在于:一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市场有效性增强,机构获取稳定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二是主动基金资金流入为负,存量博弈的状态明显;三是市场风格轮动快,基金跟上热点风格难度加大。➢风格快速轮动至大盘价值市场风格快速轮动,自去年小盘成长风格快速切换为大盘价值风格。截至2024/5/28,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一致走强,涨幅为7%,其次表现较好的是大盘平衡风格,获得收益2.5%。对应重仓持股集中度提升,资金流向大盘股,前100大重仓股持仓集中度2024Q1环比提升3pct。


低估值高股息、有色、出海为主要配置方向主动权益基金延续低估值高股息风格。主动权益基金在2024Q1进一步加仓PE低于20倍的个股,市值占比超过30%;同时减仓PE高于50倍的个股。此外,资金依旧偏好高股息板块,代表细分行业如电力、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白电、银行、贵金属等2024Q1仓位较2023Q4有所提升,部分配置比例已至21年以来最高水平。个股方面,基金高股息重仓股占比为8.84%,较2023Q4提升0.23pct,2024Q1加仓最多的个股股息率区间为3%-4%。➢2024年下半年投资思路:突出均衡与alpha2024年上半年,基金表现较好的为资源类、红利类、大盘价值类。市场风格轮动快,从风格选择角度出发选择基金投资的难度加大。在基金投资层面,我们建议关注均衡配置及有获取alpha能力的基金。


主动均衡基金精选:突出alpha,结合胜率对于均衡型主动基金,我们侧重投资的行业均衡性和获取alpha的能力,根据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稳定性、选股能力、胜率等综合指标,对基金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的基金。➢均衡量化与增强指数基金对于不同类型的量化基金,分析的指标侧重点有不同,增强指数类基金主要考察胜率、稳定性、平均超额等指标。主动量化基金投资限制较增强指数基金较少,所以考察主动量化基金,不对超额稳定性指标设置过高的权重,主要考察胜率、平均超额。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一致走强,资金持续流入大盘股,我们认为部分沪深300增强类基金满足大盘、均衡、有超额收益这三个条件。

➢主动均衡基金精选:突出alpha,结合胜率对于均衡型主动基金,我们侧重投资的行业均衡性和获取alpha的能力,根据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稳定性、选股能力、胜率等综合指标,对基金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的基金。➢均衡量化与增强指数基金对于不同类型的量化基金,分析的指标侧重点有不同,增强指数类基金主要考察胜率、稳定性、平均超额等指标。主动量化基金投资限制较增强指数基金较少,所以考察主动量化基金,不对超额稳定性指标设置过高的权重,主要考察胜率、平均超额。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一致走强,资金持续流入大盘股,我们认为部分沪深300增强类基金满足大盘、均衡、有超额收益这三个条件。

4.风险提示

本文梳理标的都是基于定量模型和历史数据得出,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基金的特征主要根据定期报告披露的持仓来分析,基金其他时间的风格可能与定期报告时点的风格不一致。


➢主动均衡基金精选:突出alpha,结合胜率对于均衡型主动基金,我们侧重投资的行业均衡性和获取alpha的能力,根据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稳定性、选股能力、胜率等综合指标,对基金进行评价,选出优秀的基金。➢均衡量化与增强指数基金对于不同类型的量化基金,分析的指标侧重点有不同,增强指数类基金主要考察胜率、稳定性、平均超额等指标。主动量化基金投资限制较增强指数基金较少,所以考察主动量化基金,不对超额稳定性指标设置过高的权重,主要考察胜率、平均超额。今年以来大盘价值风格一致走强,资金持续流入大盘股,我们认为部分沪深300增强类基金满足大盘、均衡、有超额收益这三个条件。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新周期的量与价分析报告

2024-06-24
下一篇

2024年6月经济数据及货币政策分析报告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