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出口行业报告:新格局下的市场与趋势分析

一、近期的出口:基数效应、价格效应与全球贸易环境

全球疫情期间,我国出口持续高增,对国内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拉动。然而,自2023年起,出口开始逐步降温,出口(以美元计)自23年5月至10月连续同比负增,23年10月~24年2月,出口同比增速转正,然而,24年3月出口同比增-7.5%,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水平,令看好出口链复苏的投资者再度陷入迷茫,4月、5月出口同比增速再度转正,似乎又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

我们认为,近期出口增速的波动并不意味着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主要可以归因为基数效应、价格效应与全球贸易环境。

1、基数效应:近期出口增速与2022年、2023年同期“此起彼伏”

2021年~2022年,我国出口同比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表现十分强劲。而到了2023年,5月~10月在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出口同比增速持续维持负增,从Q3开始,高基数效应开始走弱(去年同期同比增速开始走低),Q4同期同比增速转负。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23年同期的出口同比增速开始逐步回升。24年1、2月出口同比增速转正,对应23年同期的低基数,而24年3月的负增对应了23年3月出口同比增速的跳升,24年4月、5月对应了23年同期增速转弱。整体而言,自23年5月开始,出口同比增速与上一年同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状态,因此,出口单月同比波动部分是受到了基数效应的影响。

2024出口行业报告:新格局下的市场与趋势分析

2、价格效应:2022年价格高增美化出口,2023年价格负增形成拖累

疫情之后,在全球供应链受限以及供需错配的影响下,欧美均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胀,因此,我国出口在2022年的强势表现,部分是因为出口金额的整体增速受到了商品价格走升的美化作用,而伴随着欧美去通胀进程持续,商品价格的涨势已经明显趋缓,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同比自23年3月至2024年3月持续负增,CPI核心商品项同比增速2022年均维持在较高水平(2%以上),23年开始负增。基于我国商品出口金额与商品出口数量拆分我国出口的量价效应,可以发现,2022年前三个季度,价格效应对出口金额均为正向拉动,而2022Q4至2024年5月,价格效应对出口金额的贡献多为负,由此,此前对出口金额同比增速起到美化作用的价格效应,自2023年开始形成拖累。

3、全球贸易环境:2023年全球贸易收缩,2024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走升

排除一系列技术性原因,外需仍为我国出口的核心影响因素,而我国出口近期的波动也基本与全球贸易趋势“同频共振”,2023年,我国出口表现低迷的背后是全球贸易的收缩。2023年全球出口单月同比增速均为负值,日本、韩国的出口增速维持在低位,全球主要港口货运吞吐量与货运价格增速同样反映出全球贸易的“量减”,欧元区及美国制造业PMI全年也始终位于枯荣线之下。


我们近月也观察到一些全球贸易回暖的迹象。我们从货运、领先指标与主要出口国出口规模三个维度共14个指标构建了一个全球贸易趋势追踪指标体系,从该指标体系看,2023年8月以来低于“正常”水平的指标明显减少,2023年11月以来表现“正常”与“超常”的指标开始增多,反映出全球经济活动回暖、全球贸易“改善”的信号,如若后续全球经济活动与贸易形成趋势性复苏,预计外需将能够有效拉动我国出口。


此外,2024年以来贸易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上升,欧美国家对华贸易政策有进一步收紧的趋势。2024年4月,美国启动了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行业的301调查,美国总统拜登呼吁将中国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税率提高两倍。5月14日,美方正式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此外,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可见,欧美主导下的“逆全球化”正在推升我国出口面临的贸易壁垒。与此同时,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特朗普与拜登的对决仍难言最后“花落谁家”,根据RealClearPolitics,截至2024年6月21日,特朗普的平均民调支持率约为46.0%,而拜登的平均民调支持率约为45.5%,小幅落后。而鉴于特朗普自2023年8月以来多次发表“加征关税”相关论调,有关“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是否会进一步升级”、“是否会出现新一轮贸易摩擦”等问题的关注度日益上升,若特朗普当选,并且如其所述开始执行更加激进的对华贸易政策,则我国出口短期内或将面临新一轮冲击。

二、出口的新格局:新市场、新需求、新势力

在经历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文统一简称为贸易摩擦)、全球疫情等一系列冲击之后,我国出口已逐步形成了新的格局,综合而言,可以总结为新市场、新需求、新势力。贸易摩擦至今,“中美脱钩”并未真正出现,与此同时,我国出口目的国与出口商品均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背后既有对美国的“借道转口”,亦有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产业链转移的新需求拉动,而在供给优势+需求旺盛的环境中,我国出口“新三样”表现亮眼,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新阶段出口的新势力。

1、出口份额回落至低位,“中美脱钩”程度或被高估

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疫情对我国的外贸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贸易摩擦后,我国对美出口明显减少,但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增多,最终,使得出口的多样性明显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发生后,我国经历了从“份额飙升”到“份额归还”的过程,与此同时,贸易摩擦后的产业链及出口格局重塑也在继续推进,至2023年12月,我国出口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已低于贸易摩擦前及疫情前水平。整体而言,由于我国对美出口的体量与占比较高,因此,对美出口收缩确实对我国整体出口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冲击,但结合出口的国别及商品结构来看,“中美脱钩”的程度实际上并不如份额下行反映出的那么悲观。


1.1贸易摩擦后至疫情前,我国出口“此消彼长”


分阶段来看,贸易摩擦后至疫情发生前(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国出口“此消彼长”,虽然对美直接出口明显收缩,但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明显增加,最终,使得我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不降反增。根据IMF数据,贸易摩擦后至疫情前,虽然美国从我国进口的更少(美国进口商品中,源自我国的占比由21.55%降至18.02%,累计下降3.53%),而更多的转由欧盟(由16.32%升至18.12%)、墨西哥(由13.37%升至14.30%)、越南(由1.99%升至2.67%)进口商品,但在其他全球主要进口国中,来自我国的商品占比多有上升,最终使我国出口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占比由9.34%升至9.51%。


1.2疫情后至2023年底,我国出口“份额归还”已基本结束


疫情发生后,在全球供应链中断叠加海外供需错配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份额快速飙升,2021年3月达到最高点10.63%。此后,伴随着全球贸易逐渐“正常化”,我国开始归还份额,出口压力逐步显现。直至2023年,“归还”过程基本宣告结束,我国出口份额回到历史低位(2023年12月为9.1%),低于疫情前(2019年12月为9.51%)及贸易摩擦前(2017年12月为9.34%)水平,且2023年全年基本趋于稳定。正因如此,我国2023年出口增速的下行并非源自“份额归还”逻辑,更多的是受本文第一章所述的价格效应、基数效应与全球贸易环境的影响。往后看,“份额回归”叙事也基本告一段落,我国出口或将更多的响应“全球贸易共振”与全球贸易格局的趋势性变化。

2024出口行业报告:新格局下的市场与趋势分析

1.3拆分结构,“中美脱钩”的程度或许被高估


贸易摩擦至今,我国商品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持续下行,但进一步拆解贸易数据可以发现,存在明显的转口贸易迹象,同时,产业链外迁也使得部分商品贸易不被统计入出口口径当中,整体而言,中美贸易的确在贸易摩擦后明显收缩,但“中美脱钩”的程度显然小于份额下行所反映出的情形,换言之,墨西哥、越南等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我国也经由这些国家“借道转口”,间接出口至美国。


首先,美国的部分进口伙伴国在贸易摩擦后进口规模大幅上升,而我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也呈现出明显的扩张趋势,总量上反映出存在“借道转口”的迹象。具体而言,虽然从美国进口份额分布上看,欧盟、墨西哥、越南在贸易摩擦后向美国出口的更多,但我国商品在以上国家的进口中所占份额较贸易摩擦前明显上升,与此同时,墨西哥与越南整体进口规模在贸易摩擦后明显扩张,2023年12月较2017年12月,其在全球进口中的份额分别由2.44%、1.43%升至2.65%、1.90%。


其次,进一步拆解进口商品数据可以发现,欧盟、越南、墨西哥自我国进口份额上升的部分商品,在其占美国进口中的份额亦上升,在结构上印证转口贸易(或境外组装加工)的存在。具体而言,贸易摩擦后至2023年12月,在美国进口中,我国份额下降最明显的商品类别为:皮革及相关制品、鞋帽伞与羽毛制品、机械及电气设备、杂项(主要包括家具寝具灯具与玩具)、陶瓷及类石料制品、纺织原料及其制品。针对以上商品类别,我国在欧盟、墨西哥、越南进口中所占份额多明显提升(除欧盟陶瓷及类石料制品进口中,我国所占份额小幅下降),而欧盟、墨西哥、越南三国在美国相应商品进口中的份额亦有提升(除美国纺织原料及其制品进口中,墨西哥所占份额小幅下降),换言之,我国经由欧盟、越南、墨西哥,将部分商品运至美国。


特别是越南与墨西哥,我国在以上两国进口中的份额大幅提升,其中,经越南“转口”或组装加工再出口主要集中在传统劳动密集型消费品与机电产品,包括:1)家具、寝具、灯具、玩具等杂项产品;2)鞋靴、帽类制品;3)木制品;4)纺织原料及制品;5)陶瓷、类石料制品;6)机械及电气设备。而经墨西哥“转口”或组装加工再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设备、精密仪器以及部分传统消费品,包括:1)铁道机车、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2)陶瓷、类石料制品;3)光学、医疗、精密设备;4)家具、寝具、灯具等杂项产品;5)鞋靴。

2024出口行业报告:新格局下的市场与趋势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医药行业报告:奥锐特增长潜力与投资分析

2024-06-27
下一篇

2024出口行业报告:新格局下的市场与趋势分析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