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小盘行业报告:激光雷达市场增长与企业动态解析
1、主要观点
1.1、禾赛所有产品均为民用,美方清单对公司业务无实质性影响
禾赛所有产品均为民用,美方清单对公司业务无实质性影响。据盖世汽车报导,2024年1月31日,美国国防部网站发布公告称,以2021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DefenseAuthorizationAct,NDAA)1260H节的法定要求为基础,禾赛科技被美国国防部列入针对在美国直接或间接营运的“中国涉军企业”(Chinesemilitarycompanies)名单中,近年来被加列入此清单的公司众多,已有70余家,基本上都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美国国防部的“中国涉军企业”清单主要功能是禁止美国国防部采购这些企业的产品,但据2月1日禾赛科技对《证券日报》的回应,禾赛根本不符合“涉军企业”的定义,禾赛也在其官方投资者页面发布公告称:“禾赛所有的激光雷达产品都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分类为EAR99,证明这些产品不适合任何军事应用。”禾赛所有产品都仅限民用,且与任何国家的军方都没有业务往来,因此这件事对禾赛的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
2023年及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超指引,ADAS激光雷达预超20万台交付目标。据禾赛科技官网报导,2024年1月11日,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领导者禾赛科技(纳斯达克:HSAI),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部分未经审计的初步财务数据和运营表现。根据初步统计数据,禾赛科技2023年第四季度预计未经审计的营收将超过先前指引范围人民币5.35亿元至人民币5.55亿元的上限,而2022年同期实际营收为4.09亿元。2023年全年预计营收将超过人民币18亿元。同时,2023年全年激光雷达交付量将超越先前22万台的指引,而2022年全年为80,462台。其中,预计2023年全年ADAS激光雷达将超过20万台的交付目标。在过去一年里,禾赛在交付量上接连创下了多个里程碑成绩,达成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的成就,成为全球首个创下此里程碑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也在去年12月实现单月交付量突破5万台的行业单月交付记录。
1.2、商汤绝影高速智驾方案交付,助力哪吒驾驶体验升级
商汤绝影高速智驾方案交付,助力哪吒驾驶体验升级。据盖世汽车报导,2024年2月1日,中国上海——近日,随着哪吒S正式向用户推送2024年的首次OTA升级,全新版本的哪吒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NNP)已正式上车。作为中国智能驾驶第一阵营的领军企业,商汤绝影为哪吒S提供行业领先的无激光雷达版高速智驾方案,为用户打造舒适安全的高速智驾体验。商汤绝影和哪吒汽车在智驾领域联手标志着商汤绝影以视觉主导的智能驾驶技术方案正式量产落地,开启了商汤绝影智能驾驶商业化的全新篇章,哪吒S的OTA升级后,用户能够开启由商汤绝影提供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方案,是商汤绝影智能驾驶技术方案的首次量产落地,标志着商汤绝影实现了从感知技术输出到全栈智驾技术量产交付的跨越,商汤绝影基于16TOPS低算力平台和5R11V配置打造的全栈智驾方案正式量产落地,展现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
16TOPS低算力打造丰富智驾功能,商汤绝影发力AI大模型赋能自动驾驶。哪吒S搭载的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量产智驾方案,商汤绝影基于16TOPS算力域控平台和5R11V传感器配置,实现了包括传统ADAS以及高速、城市高速路L2+领航在内的功能,以及诸多需上百TOPS算力支持的功能。具体来说,它包含报警类和其他辅助驾驶功能,前者囊括前向目标横穿警告(FCTA)、后向目标横穿警告(RCTA)、盲区监测(BSD)、开门预警(DOW)、车道偏移预警(LDW)等;后者则涵盖自适应巡航(ACC)、车道居中保持(LKA)、交通拥堵辅助(TJA)、自动上下匝道、自动变道、大车避让等功能。上述ADAS和辅助驾驶功能已上车,更多功能产品也完成验证,即将交付。量产落地的全栈智驾方案在内部测试中达到了C-NCAP的五星安全标准,其中ACC、AEB等功能已完成累计500,000公里的里程验证。此外,商汤绝影已能够兼容国内外多款主流芯片平台,适配算力区间跨度从8TOPS到500TOPS+,完整适配从低算力、中算力到大算力的多种不同域控。商汤绝影提出首个感知决策一体自动驾驶通用模型UniAD,同样也是用一个神经网络实现预处理、感知、预测、决策各个模块的连通,荣获2023年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最佳论文。
1.3、2023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回顾
2023年激光雷达迅速爬坡,开启放量元年;前三名企业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2023年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各大车企竞逐的焦点,激光雷达作为智驾传感器硬件的新兴代表,于2022年开始规模量产,2023年经历了迅速爬坡的过程,正式开启了放量元年。2023年,禾赛科技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24年年初,速腾聚创也成功登陆港股;叠加头部车企加紧落地NOA,并追求摆脱高精地图的限制,激光雷达赛道开启了更激烈市场竞争,也迎来交付量和用户感知度的齐升。据盖世汽车报导,2023年全年,禾赛科技、图达通、速腾聚创,以及华为技术激光雷达搭载量(不包含进口和选配)位居前列,前三名加起来占据了超80%的市场份额。从全年总交付量来看,速腾聚创2023年全年销量约为256,000台,其中应用在ADAS(高阶驾驶辅助系统)的产品交付量约为24万台,占比超90%,相较2022年同比增长550.41%。禾赛科技2023年12月的交付数据突破5万大关,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图达通2023年车端交付量超15万,增长率超100%,高性能激光雷达车端累计交付超22万。激光雷达市场已显示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背后的原因除了多传感器融合的高阶智驾方案盛行,也包括国内激光雷达企业的成功降本,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数百美元级别,这进一步刺激各大车企,将激光雷达感知融合方案作为打造智驾系统的选择,这一点从各激光雷达企业获取的合作车企和订单数量上得到印证。
2023年搭载有激光雷达的车辆以单颗方案为主,30-50万元车型依旧是激光雷达市场的主要增长点;较集中的市场竞争导致后方追赶者难以跟进或扩大市场份额。截至2023年12月18日,速腾聚创已取得21家车企及Tier1的62款车型定点订单。禾赛则与一汽、上汽、长城、零跑、哪吒、赛力斯等车企建立了合作,累计获得来自14家主机厂和Tier-1客户超过50款车型的激光雷达量产定点。从具体车型来看,尽管有吉利睿蓝7、小鹏P5等20万左右及以下车型搭载激光雷达,但激光雷达依然是中高端车型上的核心部件。目前搭载有激光雷达的车辆以单颗方案为主,两颗的激光雷达的方案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30-50万元车型依旧是激光雷达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在今年预计会有更多车型下探到30万元以下区间,激光雷达的装车量有望进一步上升。几家头部企业攫取了绝大部分的市场订单,较集中的市场竞争导致后方追赶者难以跟进或扩大市场份额,面临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专利技术壁垒、规模效应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2023年,各大国产激光雷达厂商,主要发力点在于降低成本、抢占订单、建设产能。
2024年激光雷达发展的底层逻辑是实现降本与提升性能之间的平衡,聚焦创新、降本、质量、增长。创新方面,1月9日,禾赛科技发布512线超高清超远距激光雷达AT512,可实现300米的标准测远,相比上一代产品AT128提升50%;最远探测距离可达400米。速腾聚创发布面向L3+智能驾驶前装量产的超长距激光雷达全新产品M3,是速腾聚创M平台的第四款产品,也是M平台的第一款超长距激光雷达,采用940nm激光收发方案,可实现300m@10%超远测距能力与0.05°x0.05°角分辨率的超高清三维成像能力。综合来看,在激光雷达的性能提升方面,更远探测距离和更高分辨率是两个主要的角力点。降本方面,尽管经过行业多年的努力,已经将激光雷达的价格从最初的十几万元降低至大几千元,但车企对于激光雷达仍有强烈的降本的诉求,激光雷达成本的主要比较对象还是纯视觉方案,特斯拉在纯视觉方案占据了先发优势。对于激光雷达,“规模化”和“芯片化”是实现降本的关键,最主要的难点在投入高、开发周期长,前期高额的研发投入,以及持续的技术积累都是必不可缺的要素。
质量方面,禾赛科技表示:“目前已经有几家激光雷达公司开始大规模交付,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用户实际使用质量验证。有些激光雷达公司尚未开始规模化交付,或者刚刚开始,这些产品会经历市场的考验”。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质量也在发生变化,激光雷达企业开始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同时也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包括对激光发射器、探测器、信号处理算法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以及推动激光雷达技术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增长方面,速腾聚创表示:“未来五年,激光雷达将加速放量,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出货量分别有望达到约660万和7934万颗,其中中国分别出货292万和3154万颗左右,所以我们相信到2024年激光雷达行业交付总量将跨过百万级大关”。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技术影响力,激光雷达企业开始谋求更多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可以共享资源、降低研发成本、加速产品上市时间。与此同时,企业开始寻求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并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提高效率。加强了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