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风电行业报告:国内修复与两海增量机遇分析

1 国内风电:装机需求复苏,风机价格逐步回暖

1.1 装机:24年稳步增长,以大换小&风电下乡提供增量

2024年1-3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15.5GW(+49%)。24年1-2月仍然存在23年底抢装项目延迟并网的影响,而3月单月新增装机5.6GW(+23%),24年风电装机有望进一步增长。陆风方面,过往几年招标都接近百GW,预期24年装机提升至80GW,同时随着风电下乡&以大换小的进一步开展,将带来需求增量;海风方面,考虑到十四五抢装,24年预期开工15-20GW,并网规模也有望在8~10GW。

2024风电行业报告:国内修复与两海增量机遇分析

陆风需求增量一:“以大代小”政策正式落地,打开风电替换市场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该政策曾于2021年12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各省积极响应,包括宁夏、辽宁、广东、山西、新疆等地均积极开展风电场升级改造示范,规模约4GW,本次政策正式落地有望进一步打开升级改造市场空间。政策以鼓励并网运行超过15年风电场改造为主。截止2009年底国内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GW,2024年开始这部分风电场并网时间将陆续超过15年,将贡献明显的改造增量。同时从2010年开始,国内每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都在15GW以上,随着风场并网运行时间陆续超过15年,部分项目存在改造需求,带动风电未来新增吊装规模的增长。

2024风电行业报告:国内修复与两海增量机遇分析

除风电场并网运行年限指标外,政策还新增鼓励单台机组小于1.5MW的风电场进行改造升级。根据CWEA统计数据,我国1.5MW以下(不含1.5MW)风机总装机容量约为12GW(截止2015年,累计装机规模145GW,小于1.5MW占比8%),预期该部分小容量机组将率先接受改造。此外,截止2015年底,1.5MW风机占比56%,对应装机容量81GW,后续伴随新机型经济性的进一步提升,也有望进行升级改造。

针对风电场升级改造的经济性;明确在增容改造方面,不影响执行原有补贴电价政策,补贴电量范围内仍执行补贴电价,超出部分电量执行当下平价政策,预期主要以市场化形式进行并网,与现有新增风电项目无异。针对风电场退役:进一步强调并网运行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风电场经安全运行评估后符合安全条件的可以继续运营。风电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考虑到此前建设并网的项目均拥有优质风资源,此次“允许延后退役时间”可进一步盘活存量风电场。

陆风需求增量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启动,分布式风电加速推进2024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农业农村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打开分布式风电发展空间:理论空间测算接近万GW,边界条件限制预期下限500GW:政策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分布式风电项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不超过20兆瓦,根据住建部统计2022年底,国内共有48万个行政村,理论空间上限达9600GW;若考虑边界条件,假设平均装机2*5MW/村,10%的行政村具备装机经济性与可行性,空间下限约500GW。若推进顺利,未来几年新增需求规模有望达到20-40GW/年。试点先行,前期每年选择1000个村进行试点开发,每村装机20MW,年新增20GW装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曾提出,推动100个县、10000个村进行分散式风电开发,对应规模在200GW,乐观预期有望在十四五末期+十五五期间释放,对应年均装机30-40GW。

1.2 招标:需求维持高位,主机价格迎来回暖

主机招标规模略有回落,稳态陆风装机将达80GW。根据金风科技统计,2023年国内风电公开市场招标86.3GW,同比下降12%,24Q1主机招标23.3GW,同比下降13%,预期未来陆风装机基本盘在80GW附近,以大换小+风电下乡有望贡献增量。

风机中标价格或已基本触底。根据金风科技统计,2024年3月风机平均招标为1563元/kw,经历22-23年连续两年的风机价格竞争后,风机价格在24年有触底企稳迹象。进入4-5月,陆续有集采订单公布中标结果,行业价格内卷得到显著缓解,陆上机组(含塔筒,4-5MW)重回2000元/kw价格水平。

风机大型化加速,带动装机经济性持续提升。2023年,国内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5.4MW,同比增长25.1%,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9.6MW,同比增长29.4%,大型化进程持续加速,进一步摊薄零部件及建设成本,带动装机经济性提升。

6MW以上陆上风机占比近一半,24年有望进一步向7-8MW迈进。2023年,在新增吊装的陆上风电机组中,装机主力机型提升至5-7MW平台,占比约为80%,此外,6MW及以上机型占比接近一半,24年主力机型有望进一步提升至7-8MW平台,同时10MW机型在陆风领域将会得到批量应用。

2024风电行业报告:国内修复与两海增量机遇分析

海风机型基本全面应用8MW及以上,24年主力机型将提升至12-14MW级别。2023年,新增吊装的海上风机主力机型在8.0MW至11.0MW,新增装机占比达到77.6%。小容量机型在2023年基本退出市场,主流需求已提升至8MW以上。2024年,海风主力机型或将进一步提升至12-14MW,16MW机型也将迎来批量应用。全球份额:金风、远景领跑,运达、明阳跻身前五。根据伍德麦肯兹的报告,2023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114.8GW,主要受到国内装机快速增长的驱动。整机厂商排名中,金风科技继续领跑,远景排名第二,前五中仅维斯塔斯一家海外整机厂商,排名第三,四、五位分别为运达和明阳,市场进一步集中。此外,三一、东电也跻身全球前十。国内份额:2023年新增风机吊装79.37GW(+59%),龙头市占率维持20%。根据CWEA发布的《2023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2023年国内新增吊装装机14187台,容量79.37GW,同比增长59.3%,其中陆风吊装72.19GW,海风吊装7.18GW。份额方面,CR5为73.8%,CR10为98.6%,金风、远景新增装机15.67、14.88GW,排名前二,市占率接近20%,运达、明阳约为10GW,市占率13%,三一7.41GW,市占率9.3%。

2 海上风电:各省持续推动海风建设,24年建设有望加速

2.1 新项目持续释放,24-25年装机有望加速

政策规划角度:“十四五”海风规划容量近60GW,24-25年海风装机需达到30GW。根据沿海各省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各省“十四五”海风新增装机规划合计在58GW,考虑到21-23年,国内海上风电并网量约为17、5、7GW,对应则24-25年装机需达到30GW才能完成规划目标。

广东:24年海风重点项目33GW,其中开工项目有望达6.15GW根据广东发改委发布的《广东省2024重点项目计划图解》,2024年广东合计安排重点海风项目33GW,其中包括正式项目7.3GW,预备项目25GW。正式项目中,除青州二、汕头勒门等已并网项目外,仍有包括青州五六七、帆石一二等在建/待建项目,合计规模6.15GW,这些项目建设截止时间均为2025年,此外考虑到广东新一批竞配项目最快也有望在24年开工,25年进入主体建设阶段,24-25年广东或将迎来明显的海风抢装期。


浙江:新增核准/竞配项目超7GW,24年重点项目2.5GW根据风芒能源,24年初,浙江“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获批复,包括省管海风项目850万千瓦,国管海风项目800万千瓦,并且要求25年底前省管、国管项目分别并网200万千瓦。3月2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2024年重大建设项目,包含8个海风项目合计2.5GW,考虑到2022年底以来,浙江加速推动海风项目核准与竞配,合计规模约7GW,其中已核准部分项目将是24-25年建设主力,有望带动浙江海风开工景气度的显著回升。

福建:24年海风重点项目涵盖4.85GW根据福建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印发2024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福建共安排10个海上风电重点项目,合计4.85GW,其中包含4个在建项目,合计1.7GW,以及6个预备项目,合计3.15GW。

江苏:加快推动一批次竞配项目建设根据盐城市政府发布的《关于盐城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盐城将加快推动已竞配的26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其中龙源射阳1GW项目要求建设时间为2023-2025年,国信大丰850MW以及三峡大丰800MW项目要求建设时间为2023-2024年。此外,国信大丰850MW项目4月启动主机招标,项目要求2024年6月开工,风机将在2024年7月正式启动交付,预计江苏一批次项目均有望在年中启动建设。

山东:24年重点海风项目3.36GW,24年内并网1.5GW24年1月12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省重大项目名单的通知》,包含半岛北BW、国华半岛南U2、渤中G、半岛北N2、半岛南U场址等五个海风项目,合计3.36GW。4月24日,山东省政府进一步指出24年底前将建成渤中G一期、半岛南U1二期、半岛北BW等重点项目,合计规模1.5GW。22-23年山东新增海风并网规模分别为2、2.11GW,占当年国内新增并网的40%、31%,居全国首位。

海南:海风规划提升至24.9GW,项目加速开工根据海南发改委发布的《海南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海南省海风场址由11个增加至18个,容量由12.3GW提升至24.9GW。2024年,海南重大项目中包含6个海风项目合计6.5GW,以及1个预备重大项目万宁1GW漂浮式试验项目。24年初以来,可以看到CZ1~CZ3三个项目陆续进入主要施工阶段,有望带动海南海风并网实现突破。

河北:“十四五”规划获批,要求25年前并网1.6GW根据风芒能源,24年初河北省“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获批,包括省管海风项目180万千瓦(秦皇岛50万千瓦,唐山130万千瓦),国管海风项目550万千瓦,政策要求2025年前省管并网60万千瓦,国管并网100万千瓦。今年以来河北海风项目也是陆续出现催化,唐山乐亭月坨岛项目2月主机中标公示,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项目在3月迎来核准,随着海风规划审批的落地,预计河北海风项目进展有望加速。

2.2 深远海规划即将落地,打开海风成长空间

深远海海风开发方面,国家支持推动GW级平价示范项目。23年10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大容量风电机组由近(海)及远(海)应用,并支持深远海海上风电平价示范,要求项目单体规模在1GW+。此前,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曾表示将出台《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正式启动海上风电在国管海域的开发,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委托水电总院牵头开展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共布局41个海上风电集群,预计总容量290GW。广东启动8+8GW深远海项目竞配:《广东省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中包括15个国管海域预选项目,共计16GW,包括汕头5GW、汕尾4GW、揭阳4GW、潮州3GW,全部集中在粤东区域,后续会在16GW项目中优选8GW作为开展前期工作的示范项目。

江苏发布5.8GW深远海场址前期工作招标:2023年8月17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稳妥推进深远海风电试点应用,之后中国电建发布五个深远海场址(合计5.8GW)前期工作工程咨询项目招标,江苏作为国内海风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之一,深远海领域的拓展有望加速。

广西:开启深远海海风前期工作,涉及容量共13.4GW:广西广投海上风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广西深远海海上风电标段I、标段II前期工作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北部湾海域,标段I规划装机总容量约6.9GW,标段II规划装机6.5GW,分析论证内容包括深远海场址的数据观测与外业调查、军事敏感因素排查论证、航道及通航条件影响分析、海缆路由及送出通道选址及论证等前期工作。

上海:2024年启动4.3GW国管+1.5GW市管海风项目竞配。24年3月20日,上海市发改委公布《上海市2024年度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其中包括两个市管海风项目(横沙一期650MW、崇明一期850MW),以及四个深远海国管项目,深远海项目要求在2027年6月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并服从统一直流工程规划。


3 海外风电:装机需求持续高增,国内产业链有望加速出海

2023年新增装机116.6GW,同比增长50%。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Global Wind Report 2024》,2023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116.6GW,同比增长50%,其中陆风新增装机105.8GW,同比增长54%,海风新增装机10.8GW,同比增长23%,主要增量由中国市场贡献,美国、欧洲装机略有回落。未来五年,海风仍然是增速最高的细分方向,CAGR达到28%,26年装机有望达到约30GW,陆风未来几年CAGR在7%。

陆风装机:中国仍为全球第一大陆风装机国家,23年新增装机占全球的比重为66%,排名第二的为美国,占比在6%,但新增装机规模同比下滑约26%,第三位的是巴西,占比5%,23年增速为18%,排名4、5位的分别为德国、印度,同比增速均在50%左右。

海风装机:目前全球海风装机集中在中国与欧洲,23年中国占比在58%,荷兰由于有项目并网,装机规模同比增长423%至1.9GW,英国以0.8GW装机量排名第三,但同比下滑29%,丹麦、德国23年并网海风规模相对较少。欧洲海风装机预期有所下调,但不改2025年进入高景气周期趋势。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最新发布的Global Wind Report 2024,24-26年欧洲海风装机预期分别为3.6、5.5、8.6GW,虽然装机预期相较去年发布的GlobalOffshoreWind Report 2023有所下调,但2026年开始欧洲进入海风装机高景气周期判断没有变化。

主机出口:2023年国内主机厂商风机出口3.66GW,同比增长60%,其中金风、远景占据主要出口份额,出口规模分别达到1.7、1.6GW,同比增长179%、41%,三一重能则是在23年实现出口的规模化突破,当年实现出口规模98MW。从区域分布来看,亚洲仍为第一大出口洲,其中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916MW,是出口端增长的重要来源,此外,非洲市场也有较好表现,出口规模从22年的50MW提升至938MW,主要需求国为埃及、南非。


4 业绩

主机:中标价格持续下滑,进入2023年后,低价订单交付比例大幅提升,风机制造业务毛利率承压,导致主机厂商业绩下滑明显,同时23年底各大主机厂均计提较大规模的资产减值损失与信用减值损失,导致盈利能力回落明显。进入24Q1,减值计提部分规模较小,同时风机制造端盈利能力有所复苏,同时盈利压力的增加,带来主机厂商价格竞争的减弱,目前看主机价格基本触底,后续盈利有望迎来改善。

塔筒:由于23年海风建设节奏不及预期,导致塔筒板块整体业绩在2023年承压。此外,在2021年海风抢装过程中,行业积累了较大的应收账款,随着账期的拉长导致23年下半年计提大额信用减值,24年一季度部分货款相继到账,带来减值的冲回,使得24Q1盈利有所回升,后续仍需观察国内海风项目开工情况。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轻工制造行业报告:分化与出口链机遇分析

2024-06-26
下一篇

2024汽车行业景气报告:销量增业绩亮眼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