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药行业报告:太极集团改革成效与市场增长前景
1太极集团:老牌国企历久弥新,国药入主激发新机
1.1国药泽华夏,太极济苍生
国药入主,老牌中药公司焕发新机。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72年,是一家以现代中药智能制造为核心业务,同时辅以麻精特色化药的企业。太极集团在其战略重组后跻身于中国医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行列,并以十四五规划为蓝图开启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太极集团拥有13家制药厂和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是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关键组成部分,业务领域包括医药研发、药品生产、医药商业和中药材资源等。此外,太极集团在全国拥有超过3000家的连锁药房,主要分布在川渝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医药零售市场的影响力。截止2024年一季报,太极集团母公司持股太极集团(上市主体)股权27.62%,母公司股权结构为涪陵区国资委持股15.92%、涪陵国投持股17.42%、中国中药持股66.67%。国资委为太极集团实际控制人。
太极集团自十四五规划落地并开始兑现之后,公司2022-2023H1股价持续强势,2023H2后随着公司进入和产品发货淡季及医药反腐大环境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当前位置已经过充分调整。
公司核心品种以中药为核心,覆盖六大治疗领域。包括以藿香正气口服液、太罗等为代表的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以急支糖浆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用药,以丹参口服液为代表的心血管用药,以益保世灵为代表的抗感染药物,以通天口服液、美菲康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用药,以紫杉醇、补肾益寿胶囊等为代表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等,以及大健康养生产品。
品牌优势显著。公司拥有驰名商标2项,分别为“太极”和“桐君阁”,其中"太极"(TAIJI)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拥有“桐君阁”和“剑门”中华老字号2个,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研发取得持续进展。2023年公司开展重点研发项目31项,开展大健康产品研发7项,新增立项20余项;获得一致性评价批件9件,重点产品益保世灵(0.5g,1.0g)成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参比制剂列入国家《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六十五批)》,开创了国产药品以原研地产化身份成为参比制剂的先例;公司申请专利数45项,获得专利授权数27项,有效专利数298项。
1.2国企改革成效显著
公司发布“十四五”战略规划(2021年-2025年),提出以现代中药智造为主,麻精特色化药与区域商业领军企业为辅的公司发展战略方向,其核心主线为充分发挥“太极(TAIJI)”驰名商标、百年“桐君阁”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充分挖掘传统中药、品牌产品、经典名方的市场价值,打造具有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多优势的现代中药。核心包括以下方向:目标明确:公司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力争“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并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中药企业;领域聚焦:聚焦“6+1”重点领域: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大健康养生产品;
加大研发投入:将研发投入强度纳入对子公司绩效考核,“十四五”末全公司投入强度超过5%(工业销售占比);布局中药材:科学布局符合GACP规范及全程追溯要求的“双基地”(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从中药资源源头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资源及行情研判优势,实施大品种经营,积极推动人工抚育虫草产业化。国改以来,业绩增长迅猛。2021年战略重组后,收入重回上升轨道。
2021至2023年营收由121亿元提升至156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3%。2023年营收为156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11%。其中医药工业收入由2021年的77亿提升至2023年104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6%。2023年医药工业收入为104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18%。医药工业增速快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
入占比由2022年59.6%下降至2022年53.4%,其他地区份额占比皆有所上升。其中华东地区占比由2022年的16.4%提高至19.4%。
公司归母净利润2021年至2023年由亏损5亿元提升至盈利8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2%。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国企改革后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加速提高。公司销售净利率由2021年-4.8%提升至2023年5.9%,销售毛利率由2021年42.5%提升至2023年48.6%
费用控制卓有成效,销售费用率稳定在30%以上,其余三费下降趋势。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33.5%,同比上涨0.5pct。伴随公司工业板块收入占比提升,工业端销售费用率预计有所控制。2023年管理费用率为4.7%,同比下降0.6pct。研发费用率小幅提高,财务费用率保持稳定,分别为1.5%和0.9%。
1.3数字太极科技创新转型
2022年,太极集团确立了“战略引领、数据驱动,三年打造一个数字化太极”的总目标,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如今公司各大业务板块转型成效显著。工业板块,太极数字化转型战略以“互联让创新更开放,融合让产业更智慧”为中心,充分发挥下属核心企业5个数字化车间、3个智能工厂加工制造作用,通过实时跟踪销售变化、库存周转、设备利用等一系列指标,构建数据驱动的产能规划体系,敏捷反应、柔性调节,做到“一张表、一把尺、一个目标”。商业板块,太极推进商业流通数字化演进。重庆商业平台公司太极“e”药全域数字平台已吸纳近万家终端客户入驻,为更多工业产品提供一体化运营服务。基于新版GSP加速推进商业运营一体化系统改造,加速向“数字化赋能平台”转型,赋能上游药企、赋能科研、赋能药店、赋能医院,提供全产业链数据支撑及解决方案。太极打造“多品种、全渠道、数字化整合营销平台”,2023年已完成营销数字化一期项目建设,实现了终端数字化、线上数字化、数据驱动的产品设计的阶段目标。
2024年,是公司数字化转型攻坚之年,公司围绕数字化转型部署,以数据赋能生产运营及组织变革,着力打造各业务板块应用场景,建设现代化医药工业集群,发展中药材资源产业化,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构建太极商业文明,加速建设“一个数字化太极”,打造中药行业和数字重庆的数字化转型标杆。4月12日,全球首个中药全产业链的大模型——“本草智库·中药大模型”正式发布。这是国药太极在科技创新领域发力的又一重大成果,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国药太极等单位联合开发,收录了1500万条中药材基原物种的基因信息、3000余万条中药成分与靶点的互作信息、400余万个化合物等中药研究底层核心数据。本草智库的发布,标志着中药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明确“一主两辅”战略,聚焦现代中药制造
2.1品牌战略持续发力,推动现代中药发展
藿香正气口服液为公司超20亿核心单品,为公司国基医保品种。藿香正气口服液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在2023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统计排名中,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荣获“中成药·感冒暑湿类”第一名。藿香正气口服液立足零售市场快速放量,由2020年6.9亿元增长至2023年公司藿香正气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22.7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49%。根据中康数据库,藿香正气的生产厂商众多,长期以来太极集团市占率高居第一位,2021年高达58%。零售渠道合剂占比高达92%,具有绝对优势。
从“防暑解暑药”到“祛暑祛湿药”,藿香正气口服液年轻化,扩大藿香使用场景。1.藿香正气口服液积极拓展防暑功能外,注重发力祛湿赛道。2022年7月太极藿香正气液品牌新战略发布,太极藿香正气液将重新定义藿香品类,从防暑解暑药升级为祛暑祛湿药,为品牌发展注入新势能,实现战略“破圈”。23年延伸祛湿应用场景,以“祛湿真功夫,肠胃要保护”为宣传点,持续深挖市场价值与潜力。2.年轻化品牌宣传,打造藿香系列衍生产品。2023年太极藿香小雪糕推出即爆品,深受年轻人的追捧。2024年,太极藿香小可乐成为太极品牌年轻化的又一新尝试,设计更新潮、形态更可爱、口味更上头,再次点爆年轻人的社交圈。3.背靠国药集团渠道优势,开拓销售新阵地。大力进军广东、两湖、江苏、山东等地,打破藿香正气口服液目前近一半销售额来自川渝地区的格局,冲击营收复合年化增长率30%以上,到2025年销售规模提升至30亿元的目标。针对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打好川渝、华南、华东三个市场的三大战役。
过去十年间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多次提价,下个提价周期值得期待。藿香正气口服液分别于2014年、2018年和2021年提价,出厂价分别上调20%、11%和12%。公司已三年未提出厂价,未来有望受益于提价贡献。急支糖浆为公司独家国基医保品种,有望成为公司下一个十亿级别大单品。急支糖浆被广泛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以及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也作为缓解新冠肺炎咳嗽症状的用药被纳入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2023年急支糖浆/颗粒入选“2023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获“中成药·咳嗽化痰平喘类”第一名,止咳祛痰平喘中成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米内网数据,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急支糖浆销售额位列第五,同比增长近100%;实体药店销售额为11.55亿元,同比增长64.53%,仅次于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位列第二。太极急支糖浆院内院外同时发力。急支糖浆依托基药身份持续开发等级与基层医院,提高院内占有率。零售端聚焦重点市场,深挖门店单产,实现线上线下销售融合发展。急支糖浆由2021年2.8亿增长至2023年销售为8.8亿,销售额同比实现67%增长。
营销年轻化传承出新。2022年,急支糖浆定位“专业止咳”,提出“咳嗽非小事,止咳要趁早”的全新品类价值理念主张,以“急支豹”为IP,传承推新。2023年,急支糖浆优化“止咳、化痰、消咽痛”的产品定位,“锋豹行动”火力全开,提高用户触达及黏性。
2.2持续深度挖掘二线品种,增厚中药增长曲线
除了藿香正气口服液和急支糖浆两大核心品种,公司亦有以通天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小金片为代表的多个潜力基药品种,中长期增长潜力充足。通天口服液为公司独家基药品种,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用于瘀血阻除了藿香正气口服液和急支糖浆两大核心品种,公司亦有以通天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小金片为代表的多个潜力基药品种,中长期增长潜力充足。通天口服液为公司独家基药品种,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用于瘀血阻诚信专业发现价值12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声明公司首次覆盖|太极集团图表16:太极急支糖浆图表17:公司急支糖浆销售额(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官网,华福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公司年报,华福证券研究所营销年轻化传承出新。2022年,急支糖浆定位“专业止咳”,提出“咳嗽非小事,止咳要趁早”的全新品类价值理念主张,以“急支豹”为IP,传承推新。2023年,急支糖浆优化“止咳、化痰、消咽痛”的产品定位,“锋豹行动”火力全开,提高用户触达及黏性。图表18:太极藿香正气”藿小香“图表19:太极急支糖浆“急支豹“数据来源:太极集团微信公众号,华福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太极集团微信公众号,华福证券研究所2.2持续深度挖掘二线品种,增厚中药增长曲线。除了藿香正气口服液和急支糖浆两大核心品种,公司亦有以通天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小金片为代表的多个潜力基药品种,中长期增长潜力充足。通天口服液为公司独家基药品种,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用于瘀血阻华福证券华福证券诚信专业发现价值,中成药痛有定处,反复发作,头晕目眩,或恶心呕吐,恶风;用于轻中度中风病(轻中度脑梗死)恢复期瘀血阻络挟风证,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肢体麻木等。2024年通天口服液入选《脑梗死急性期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通天口服液在2021、2022两年高速增长后,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10%。鼻窦炎口服液为公司独家基药品种,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热利湿,宣通鼻窍。用于风热犯肺,湿热内蕴所致的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2023年鼻窦炎口服液获“中成药·耳鼻科类”第一名。2023年鼻窦炎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22%。
2.3以精麻药为主的特色化药
公司化药板块以麻精药为特色,子公司西南药业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麻醉药及精神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代表性产品包括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盐酸吗啡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氯化钠注射液、罗格列酮钠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复方甘草片等。2023年化药实现销售收入37.84亿元,同比增长2.72%。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原研为日本安斯泰来,是一个具有独特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中国唯一授权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被临床评价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优良品种。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为首个国产产品以原研地产化身份列入NMPA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2022年公司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实现销售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9%。思为普和美菲康同属镇痛类产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药监局提出的癌痛治疗三阶梯方案的要求,盐酸吗啡缓释片为三阶梯代表药物,洛芬待因缓释片为二阶梯代表药物。2022年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5%。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8.6%
3商业:立足川渝、辐射全国
公司医药商业系统是西部地区药品经营业态最完善、综合实力前三强的大型医药商业体系,拥有立足川渝、辐射全国重点城市的强大市场网络。零售药房两大品牌“太极大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的综合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居第一,荣获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中国连锁药店50强”称号。2023年,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加速推进从资源到业务再到管理的整合改革,加快购销联动,批零一体,全业态协同。23年医药商业实现销收入77.26亿元,同比降低3.31%,控费显著提升川渝两大经营平台经营质量
4中药材资源板块:板块快速扩容,持续推进虫草产业化
23年公司深耕中药材资源板块,23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118.71%。1.形成独具太极特色的中药材、配方饮片经营,加速推进虫草产业化,以数据驱动全链贯通,做到协同突破。2.创新经营模式,开创政企合作新模式,打造集药材种植、加工、饮片生产与智慧煎配中心一体的综合经营平台,目前已建成四川眉山智慧煎配中心。持续扩大药材种植规模,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在地面积达20万亩,其中:大品种“1号工程”紫苏种植5万亩、苍术种植1.2万亩、半夏种植1万亩。全年新增自建或合作共建中药材加工中心5个,中药材大品种分级加工与战略储备初具规模。3.3.推进中药资源数字化演进,启动“4G一码一中心一平台”中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体系建设,数字驱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打造中药材资源核心竞争力。4.出口迎来新进展。太极虫草首次出口香港;逾70个药材品种首次出口英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