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融行业趋势分析报告
一、国企红利指数投资机会凸现
1.1、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时点悬而未决
2024年5月21日至2024年6月12日,市场震荡下行,万得全A跌5%,红利风格绝对收益回调,跌2.25%,防御属性继续凸显,相对万得全A的超额收益为2.75%。
在前期选股报告《分域选股系列之三:红利策略宝典:从经验逻辑到可落地的增强方案》中,我们提出了基于“全球流动性: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内部流动性:国内M2 同比”、“国内经济预期:国内M1-M2 同比剪刀差”的国企红利相对于万得全A的超额收益择时策略。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国内M2同比下行、M1M2剪刀差下行时,看多国企红利能战胜万得全A;反之看空。2012年以来,红利择时策略年化超额收益为14.89%,年初以来择时累计超额收益为17.04%。
近期美债收益率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北京时间6月12日20:30,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CPI。美国5月未季调CPI同比升3.3%,预期升3.4%,前值升3.4%;季调后CPI环比持平,预期升0.1%,前值升0.3%;未季调核心CPI同比升3.4%,预期升3.5%,前值升3.6%;季调后核心CPI环比升0.2%,预期升0.3%,前值升0.3%;实际收入环比升0.4%,前值降0.4%。通胀缓和推升降息预期,根据CME FedWatch Tool统计,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为61.5%。传导至美债利率端,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8bp。
然而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2点,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0%的水平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同时,最新公布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决策者们将今年降息次数的中位数预期从3月份的3次降到了仅有1次。显示即使5月CPI显示通胀改善,美联储官员也不急于降息。
美联储降息时点悬而未决,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处于长期上升趋势,因此模型仍维持看多红利风格的信号。
国内宏观层面,国家统计局于5月11日公布了4月份经济数据,4月国内M2同比为7.2%,前值为8.3%。M1-M2同比剪刀差为-8.6%,前值为-7.2%。国内宏观流动性无显著改善,资金活跃程度较弱,模型仍看好红利超额收益的持续性。
1.2、资金面:红利类ETF连续9日净流入
我们标准化每个季报期截面的A股股息率,形成股息率因子,然后合并每个季度偏股型公募基金(Wind二级分类属于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前十大重仓持股,对2009年Q4以来的基金前十大重仓进行红利风格暴露度计算。
当前偏股型公募基金红利风格暴露在2022年Q4转正,2023Q4暴露度为0.35,为近三年高点。2024Q1暴露度为0.31,加仓趋势有所放缓,但仍有正配。
北向资金是一种长期资金,其投资策略以价值投资为主。根据对北向资金的红利风格敞口统计,我们发现北向资金长期在红利风格上维持正暴露,且北向在红利风格上的敞口调控对红利行情有一定的定价权。截至2024年6月7日,北向资金红利风格暴露度为0.73,长期来看仍处于前期减配之后的回补阶段。
统计市场上所有A股红利类ETF的每日资金净流入情况(筛选规则:基金跟踪指数中包含“红利”或“股息”关键字,剔除未成立、已到期的基金,和投资于港股的基金,以及ETF联接基金)。今年以来,A股投资者持续买入红利类ETF,国企红利走势与ETF资金流入流出情况一定程度呈正相关。ETF投资者近期在红利风格上连续9个交易日净流入,近一月红利类ETF合计净流入12.82亿元。
1.3、低估值与高分红的特性造就国企红利指数较强的防御性
中证国企红利指数估值长期低于中证全指、中证国企等指数。截至2024年6月7日,中证国企红利指数市净率为0.71x,中证全指为1.40x,中证国企指数为1.14x。
中证国企红利指数股息率长期高于中证全指、中证民企、中证国企等指数。截至2024年6月7日,中证国企红利指数股息率为5.89%,中证国企为3.15%,中证全指为2.49%,中证民企为1.56%。
长期来看,国企红利指数的估值较低,且具有高股息优势,能够长期持续为投资者提供稳定回报,具有较强的防御风险的能力。
二、高股息率国企证券标的:中证国企红利指数
2.1、指数基本信息
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指数代码:000824.CSI,以下简称“国企红利”)从沪深市场国有企业中选取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且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国有企业中高股息率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09年6月30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发布日期为2012年7月20日。
2.2、指数表现:长期收益优于沪深300指数等宽基指数与中证国企指数
截至2024年6月7日,国企红利指数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5.19%,夏普比率0.24,整体优于沪深300、中证全指、中证国企指数。
指数近期业绩表现亮眼,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1.35%,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为4.17%。
2.3、指数流动性:交投较为活跃
2020年以来指数成交量、成交额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指数2024Q2成交量、成交额高于前期几个季度。截至2024年06月07日,2024Q2日均成交额为411亿元,日均成交量为52亿股。
2.4、市值分布:覆盖大中小盘,中小盘股权重较大
截至2024年6月7日,指数的100只成分股自由流通市值合计约30991亿元,成分股加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约为358亿元。流通市值100亿以下的股票有47只,权重占比为39.77%;流通市值100-300亿之间的股票有25只,权重占比为28.26%;流通市值300-500亿之间的股票有6只,权重占比为6.30%;流通市值500-1000亿之间的股票有15只,权重占比为16.49%;流通市值1000亿以上的股票有7只,权重占比为9.18%。
2.5、行业分布:重仓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
根据中信一级行业进行分类,银行、煤炭、交通运输前三大行业权重合计超过50%,银行、煤炭、交通运输行业成分股数量占比分别为21%、15%、12%,权重占比分别为25.02%、18.27%、13.68%。
2.6、相较于中证全指及中证国企指数,指数呈现高盈利特征
2018年以来,国企红利指数在ROE、销售净利率等盈利指标,以及流动比率等流动性指标上,均优于同期中证全指以及中证国企指数。截至2023Q1,国企红利指数的ROE为2.46%,销售净利率为13.84%,流动比率为1.30。
2.7、估值水平:PE、PB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的中低水平
截至2024年6月7日,指数市盈率(TTM)为6.91x,位于上市日以来的41.81%分位;市净率(LF)为0.71x,位于上市日以来的19.64%分位。
三、华安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
3.1、产品信息
华安中证国有企业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561060,以下简称“国企红利ETF”)由华安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日期为2023年9月21日。华安国企红利ETF跟踪中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以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为目标,在降低跟踪误差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条件下,构建指数化的投资组合。基金管理费率为0.50%,托管费率为0.10%。
3.2、基金经理:苏卿云
基金经理:苏卿云先生,硕士研究生,16年证券行业从业经历。曾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部经理。2016年7月加入华安基金,历任指数与量化投资部ETF业务负责人。投资经理年限7.48年,在任管理基金数18只,在管基金总规模69.84亿元。
3.3、基金管理人:华安基金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5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安基金成立二十五年来,资产管理规模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03月31日,公司旗下公募基金规模6317.99亿元;非货币公募资产管理规模3429.42亿元。2013年以来,华安基金公司非货币产品规模长期呈上涨趋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