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油行业分析报告
粮油产业链先行者,紧抓“粮食+冷链”发展新机遇
粮食仓储+冷链工程+设备制造一体多元,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为中粮集团旗下粮食工程产业链工程服务及设备制造商,看点有三:1) 聚焦高毛利的专业工程服务,在手订单充裕提供发展动能;2)市场扩容带 动专业工程业务放量:我们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国各省改造、新增粮仓仓容 达 4136 万吨,对应市场空间 921 亿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带来重大发展 机遇,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 83 个冷链物流基地有望带来市场规模 4150 亿 元;2)粮油加工设备自供率提升,带来机电工程交付业务的利润逐步增厚。 预计 22-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3.2/4.5 亿元,给予公司 23 年 PEG=0.8,对 应 PE 为 32 倍,目标价 20.17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看点一:订单高增长,粮油和冷链专业工程领域先行者
公司业务覆盖粮食仓储、粮油加工及冷链工程三大领域,聚焦粮食及冷链 专业工程,业务包括设计咨询、机电工程交付、工程承包,2020 年《总承 包管理办法》实施后,低毛利的工程承包业务占比逐步缩减,2021 年机电 工程交付业务收入占比超 40%,我们预计未来设计咨询、机电工程交付和 设备制造业务占比有望更高。订单角度,截至 2021 年底公司新签订单 28 亿元,同比+37.7%,在手订单充裕为收入高增长提供支撑。
看点二:十四五市场扩容,粮仓+冷链“新基建”带来发展机遇 1)粮食仓储:十四五粮仓建设有望显著提速,到 2025 年我国计划新建高 标准粮仓仓容 2000 万吨;《“六大提升行动”方案》驱动新一轮粮仓建设 周期,我们统计十四五期间各省市有望新增粮食仓容 4136 万吨,对应市场 规模 921 亿元,21-25 年均投资 184 亿元,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市场扩容 显著受益;2)冷链工程:冷链食品需求攀升带动我国冷链市场快速扩容, “十四五”冷链物流规划率先发力,规划建设 83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有望带来市场规模 4150 亿元。公司子公司华商国际具备充足冷链项目承接 经验,承接了冬奥会场馆建设等冰雪工程,后续对其他专业冷链工程的承 接亦有望贡献业绩增量。
1. 粮食产业链上市龙头,粮食仓储+冷链+设备一体多元
1.1. 实控人为中粮集团,业务结构多元
专注粮食行业和冷链行业,始终活跃在国内农粮食品工程技术和装备技术创新领域。中粮 科工(全称: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3 年,于 2021 年在创业板上市,总部江 苏无锡,专注为小麦、稻米、油脂、玉米及饲料加工行业、粮食物流行业、农产品储藏行 业、冷链仓储物流等行业的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多样化服务。公司于 2014 年由全民所有制 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2018 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
实际控制人为中粮集团,合计持股比例 42.89%。公司实际控制人中粮集团通过其子公司中 谷粮油和深圳明诚金融,共计持有中粮科工 42.89%的股份,此外,公司上市前设置了员工 持股平台,包括盛良投资、盛良一豪、盛良二豪、盛良三豪、盛良四豪,截止 22 年 11 月 22 日,员工持股平台的合计持股比例达 17.39%。公司建立了“总部+区域”一体化的管理 经营模式,公司下属全资或控股公司包括多个专业工程服务公司及粮油设备制造公司。公 司下辖多家子公司,下属全资或控股公司包括无锡工科、武汉科研、西安国际、华商国际、 郑州科研等专业工程服务公司,及无锡装备、张家口装备、南皮装备、茂盛装备等粮油设 备制造公司,业务全面覆盖我国农产品主产区及主销区。
专业工程服务业务又包括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统交付和工程承包。分行业来看,公司专
业工程服务业务涵盖粮油及冷链领域,同时公司还承接部分民用建筑设计业务及冷链领域
延伸的冰雪工程项目,设备制造业务板块包括磨粉机、高方筛、烘干设备、榨油设备等粮
油加工设备的制造。从下游需求看,公司业务实现了粮食仓储、大米加工、面粉加工、油
脂加工、生化加工、冷链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的全覆盖。
工程咨询服务: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为客户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咨询活动的服务,包括:立项阶段咨询、设计 阶段咨询、施工阶段咨询、投产或交付使用后的评价等。 工程设计服务:根据粮油及冷链等行业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 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将顾客对拟建工程的明示或隐含要求, 转化为工程设计文件,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
受客户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粮油及冷链领域的工程项目提供包括设计咨询,设备采
机电工程系统交付 购、安装、调试,及机电控制系统专业化服务等,实现除土建施工以外项目主体的整 体交付。
根据业主单位需求,按照合同约定对粮油及冷链等领域工程项目涉及的可行性研究、 工程承包 设计、供货、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对承包
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设备制造业务 设备制造 主要产品包括磨粉机、高方筛、烘干设备、榨油设备等。
研发组织机构创新体系健全,注重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公司主导或参与多个创新研发项目, 截止 2020 年拥有 4 个国家级技术中心、4 个国家级实验室及 6 个国家级检测中心;拥有行 业内唯一一家以粮食工程装备为研究内容的“粮食加工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此外, 公司近年来主持制定、起草各类重要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近百项,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的 技术话语权。2003 年以来,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9 项。公司技 术人员多长期从事粮油及冷链专业工程服务行业的设计咨询、工程承包和机电工程系统交 付工作以及粮油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专业涉及粮油加工及深加工、冷链物流、化工、生 化、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消防、总图规划、电气、机械、仓储等众多领域。此外, 公司深度服务于北京冬奥会,参与的北京冬奥制冰造雪项目完成了数个国内首例,参与建 设了冬奥历史上首次采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供冷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2.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现金流表现亮眼
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从收入和利润角度来看,2021 年公司 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7/1.6 亿元,同比分别+6.3%/+25.1%。2017-2021 年营业收入 CAGR 为+18.88%;归母净利润 CAGR 为+31.24%。其中 20-21 年收入增速出现明显放缓, 主要由于 2020 年《总承包管理办法》实施后,公司总承包业务收入逐步下降,使整体营 收增速放缓。但与此同时,高毛利的设计咨询以及机电工程交付业务占比有所提升,带动 整体归母净利润保持较好增长。2022Q1-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6.17 亿元,同比+43.6%; 实现归母净利润 0.96 亿元,同比+28.7%。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有较大幅度上 升,基本面仍然稳中向好。
专业工程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占比超过 80%。公司 2021 年收入中,专业工程服务占比 为 80.3%,其中,设计咨询 24.4%,机电工程系统交付 40.7%,工程承包 15.2%,而设备制造 占比 16.0%。从近四年公司发展趋势来看,设计咨询服务收入占比逐渐增加,机电工程交 付也呈现上升趋势,工程承包收入占比逐渐下降,原因在于 2020 年 3 月《总承包管理办 法》实施后,公司在新签订的业务合同中将主要以联合体形式或以工程承包的分包商形式 与具有建筑施工资质的企业合作,自身更多的从事工程总包合同中设计咨询、机电工程系 统交付的业务部分,我们预计未来工程承包收入还会进一步下降,设计咨询、机电工程交 付、设备制造业务的占比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