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钢铁行业报告:南钢股份成本优势与产品升级前景

1.粗钢需求进入总量平稳、结构调整阶段

1.1中国工业化起飞期的参考

从历史数据来看,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下、人均粗钢产量位于200公斤以下处于国家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起飞期之前的准备期,而人均4000美元到10000美元、人均粗钢产量从200公斤向600公斤靠拢对应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工业化起飞阶段需要完成基础建设的最大化和制造业产能积累的最快化,期间伴随高速城镇化,地产进入量价齐升的大周期,工业化起飞期资本短缺,全社会资金向实体经济汇集,资本市场往往并不是黄金时代。

中国2003年开始进入工业化的起飞期,同时伴随着康波周期的回升期和繁荣期,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新的技术普及带来原有的设备装置重新改造升级,推动朱格拉周期共振,放大需求弹性。中国如此大的经济体开始起飞,其工业化伴随着城镇化带来大宗商品需求快速上升,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向大城市集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性行业迈进。

1.2工业化成熟期粗钢消费逐步稳定

当固定资产积累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边际效应变差,结构主义经济学逐步踏上历史舞台,这个时期就是工业化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增加值占比出现趋势性下降,服务业占比提升,伴随着行业集中度上升,制造业整体竞争能力增强。在这一阶段,居民富裕后伴随着产品向中高端升级,表现形式为出口结构内部高端品比例不断增加,如汽车、通信、工程机械等,同时进口替代提升,如高端设备制造、精细化工制造、医药等。

工业化成熟期也伴随着资本的过剩和外溢,因为劳动力成本相对上升,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力下降。这一时期资本市场开始逐步进入繁荣期。钢铁行业以粗钢人均600公斤以上作为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的标志,随后除美国外(70年代开始逐步开始去制造业,伴随着半个世纪的全球产能大转移),大部分工业国粗钢消费呈现漫长的稳定期。

1.3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用钢结构快速变迁

进入成熟期经济本身波动率放缓,结构问题关注度开始取代总量问题。伴随着中国的工业化的起飞、成长至成熟,过去二十年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发生进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用钢结构也会发生不断的进化。2021年-2023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加速进行,期间经济总量增长了8%左右,其中地产销售下了一个台阶,将近40%的下降,随后带来开工、投资的持续谨慎,建筑业相关的产业有明显萎缩;制造业在2019年以后因为中国供应链的优势和补短板等推动下有大量的投资产生,成为经济增长破旧立新的主要引擎。经济结构改变反应到金属需求上可以发现偏建筑业的下游过去持续收缩,而制造业相关的用途大幅增长,对冲了建筑业下滑的大部分影响。

与经济转型大趋势一致,国内钢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地产用钢占比从2019年的峰值34.5%一路下滑,预计2024年降至18.7%左右,基建用钢占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制造业及净出口占比快速增长至55%上方,呈现出持续扩张势头,这与经济整体驱动由投资转向消费有一定对应关系。对于用钢需求而言,结构转型的过程伴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变迁,在此期间制造业导向与出口导向的钢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用于建筑行业的螺纹钢、线材等长材品种占比显著下滑,热轧板、中厚板等面向制造业的板材品种占比逐步增加,与经济转型方向一致。

2.公司产品结构与效率优势突出

南钢股份产品结构大部分以板材等制造业用钢为主。其中专用板材占比超50%,特钢长材占比超28%,优特钢占比超80%,符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核心竞争力成本控制方面国内钢厂整体生产成本、吨钢售价较海外主要生产国家、钢企呈现出明显优势,国内钢价始终位于主要生产国最低水平。同时比较国内长流程上市钢企人均产钢量、人均薪酬、吨钢折旧和吨钢费用四项核心成本控制能力,南钢股份加工费在国内板材类企业中排名前列。

2.1.公司概况与产品结构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18日,拥有从矿石采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具备年产千万吨级钢铁综合生产能力,2000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全球规模效益领先的单体中厚板生产基地之一及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特钢长材生产基地,以专用板材、特钢长材为主导产品,广泛应用于油气装备、新能源、船舶与海工、汽车轴承弹簧、工程机械与轨交、桥梁高建结构等行业(领域),为国家重点项目、高端制造业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公司主要发展历程事件如下:

公司股权结构简明清晰。根据wind数据以及公司公告,当前公司股本为61.65亿股,其中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36.48%,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024钢铁行业报告:南钢股份成本优势与产品升级前景

公司主要产品为钢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公司拥有专用板材和特钢长材两大生产体系,主体装备已实现大型化、现代化、信息化,结合深厚的技术储备,聚焦研发与推广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性、高耐磨性、耐腐蚀、易焊接等钢铁材料,并拥有相匹配的能源供给、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辅助系统,为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供支撑。根据公司公告,2022年产品结构中专用板材占比超50%,特钢长材占比超28%,优特钢占比超80%。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油气装备、新能源、船舶与海工、汽车轴承弹簧、工程机械与轨交、桥梁高建结构等行业(领域),2022年公司实现钢材销售975万吨,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钢材销售515万吨,具体品种及分下游销量占比如下图所示:

公司产销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根据年报数据,公司2022年钢材产量为984万吨,同比下降5.4%;实现钢材销量975万吨,同比下降6.3%;2023年上半年产量为515万吨,同比增长5.2%,销量为515万吨,同比增长8.0%;近五年公司产销复合增速分别为1.8%、1.5%,随着公司不断挖潜增效,2023年全年产量有望显著提升。

公司主营产品收入整体维持增长势头,归母净利跟随行业周期波动,底部坚实的同时在盈利大年呈现出弹性特征:

公司2017年-2022年,总营收规模从376.0亿元增至706.7亿元,五年复合增速13.4%;2023年前三季度总营收563.7亿,同比增长7.1%;分品种来看,2022年中厚板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9%,合金钢长材为20%,建筑螺纹为11%;

公司2017年-2022年,归母净利规模从32.0亿元降至21.6亿元,五年复合增速-7.6%;2023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16.7亿,同比回落19.8%;分品种来看,2022年中厚板毛利占总营收的比重为56%,合金钢长材为17%,建筑螺纹为8%;

公司2017年-2022年整体毛利率从16.3%降至10.8%;2023年上半年整体销售毛利率为10.6%;2017年-2022年,钢材销售毛利率从18.0%降至12.3%;➢分品种来看,公司2017年-2022年中厚板销售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5%上方,合金钢长材与建筑螺纹毛利率波动较大,其他业务毛利率偏低。

2024钢铁行业报告:南钢股份成本优势与产品升级前景

2.2.国内钢企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炼钢技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70多年,经历了贝塞麦炼钢炉、平炉、氧气炼钢炉和电弧炉几个主要阶段。

1980年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转炉炼钢产量从55.8%增加到73.2%,电炉炼钢产量从20.8%增加到26.3%,平炉炼钢产量从23.0%降低到0.3%,其他炼钢产量约占0.2%。1990年到2020年,在中国,转炉炼钢产量从58.9%增加到90.8%,电炉炼钢产量从21.1%降低到9.2%,平炉炼钢产量从19.8%到2003年完全淘汰。.

相比而言,国内钢厂整体生产成本及吨钢售价较海外主要钢企呈现出明显的成本与效率优势,这也构成了近年来我国钢材出口持续增量的基础,具体数据如下图所示,在废钢价格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螺纹钢、热轧卷板及冷轧卷板市场价格呈现出一致的特征,国内钢价始终位于主要生产国最低水平,钢价与废钢价格差值处于绝对低位。

2024年02月02日P.21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47:国内热轧卷板与主要出口地均价对比(美元/吨)图表48:我国钢材出口量(万吨)资料来源:钢联数据,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测算2015年到2018年中国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高炉炼铁工序能耗降低到390.8kg/t,热风温度提高到1142°C,劳动生产率提高到7200t/(人a)以上。

2022年会员单位生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3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指标显示,会员单位高炉燃料比、焦比,以及炼铁工序能耗在下降;喷煤比、风温有所升高;各企业之间炼铁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因企业之间生产条件存在较大区别,技术经济指标差异较大。

2.3.公司具备较强核心成本控制能力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重资产投入以及强盈利波动性使得投资难度加大,公司在行业所处的成本位置成为在行业竞争及周期波动中存活,并获得“长周期平稳”现金流的重要因素,我们从人均产钢量、人均薪酬、吨钢折旧、吨钢盈利以及吨钢加工费五个维度来判断公司所处的成本位置,出于钢材分布结构以及规模等因素考虑,我们选取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华菱钢铁、新钢股份四家钢企作为可比公司进行横向对比。

生产人员人均产钢量方面,2022年南钢股份人均产钢量为1071.8公斤,处于中等水平,过去五年人均产钢量为1261.1公斤,高于新钢股份,低于其他三家可比公司。

2024钢铁行业报告:南钢股份成本优势与产品升级前景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海上风电行业报告:全球增长与“中国制造”出海机遇

2024-06-04
下一篇

2024金属骨架材料行业报告:大业股份龙头地位与成长前景分析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