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区域性银行业绩分析报告

1非上市城农商行23年业绩表现

1.1样本选择:资产规模千亿以上地方法人银行

上市及发债银行主体2023年报基本披露完毕,本文筛选了2023年末总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地方性法人银行,共计135家主体作为分析样本。本篇报告将从资产规模、盈利表现、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性四个维度,对样本银行2023年业绩表现进行梳理。三个维度看样本分布:1)所在地:样本银行所在地共涉及到30个省级行政区,由于样本选择主要以总资产规模为标准,因而不同省份样本银行数量不同,样本银行个数前三名为浙江省(22家)、广东省(13家)、山东省(12家)。2)银行类型:135家样本银行中,城商行94家、农商行41家。3)是否上市:135家样本银行中,42家上市银行,其中A股27家、H股15家,93家未上市银行.

1.2非上市银行2023年经营表现如何?

样本中共有93家非上市银行,23年末合计总资产规模为31万亿元,本小节对93家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业绩表现进行合并总结,并与全部商业银行的整体表现进行比较分析。1)业绩增速边际下滑。93家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累计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4%、+3.5%,增速较22年分别-0.4pct、-7.1pct。业绩增速边际下降和行业整体趋势相同,23年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同比+3.2%,增速较22年-2.2pct。


非上市城农商行23年业绩表现:1)盈利能力:业绩增速边际下滑。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累计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4.4%、+3.5%,增速较22年分别-0.4pct、-7.1pct,业绩增速边际下行,和商业银行整体保持相同趋势。2)规模扩张:扩张降速,非上市样本银行贷款增速下降幅度更大。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末总资产、贷款总额分别同比+11.1%、+10.8%,增速分别较22年末-1.7pct、-4.1pct,规模扩张增速明显下降。和商业银行整体情况相比,非上市样本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速降幅更大。3)资产质量:不良率向下,拨备覆盖率水平稳定。非上市样本23年末不良率1.61%,较22年末-5BP,和商业银行整体同步向下;拨备覆盖率204%,较22年末提升2pct,水平和商业银行整体相差不大。4)资本充足率:边际下降,资本新规或将有利于节约资本。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末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较22年末有所下行。

2024年银行业区域性银行业绩分析报告

营收拆分来看,93家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分别同比+2.3%、+13.6%,增速较22年分别-2.8pct、+10.1pct。净利息收入增速下行,一方面是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贷款增速较22年下降。而非息收入增速明显上行,或主要是23Q4债市行情助推银行获取投资收益。


2)规模扩张速度下行。93家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末总资产、贷款总额分别同比+11.1%、+10.8%,增速分别较22年末-1.7pct、-4.1pct,规模扩张增速明显下降。和商业银行整体情况相比,一方面,非上市样本银行总资产、贷款总额同比增速和行业整体基本相同;另一方面,非上市样本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速降幅更大。


3)不良率向下、拨备覆盖率向上。93家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末不良率1.61%,较22年末-5BP,和商业银行整体同步向下;拨备覆盖率204%,较22年末提升2pct,水平和商业银行整体相差不大.


4)资本充足率边际向下。93家非上市样本银行23年末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较22年末有所下行,不过24年资本新规正式开始实施,或可为中小银行带来一定资本节约效果。同时,和全部商业银行水平相比,未上市样本银行三档资本充足率水平均较低,一方面是上市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更为丰富,另一方面,监管端也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各省级地区银行23年业绩表现

2.1规模:23年贷款增速普遍放缓

个体维度:资产规模集中于1000-4000亿元区间。规模方面,整体来看,样本银行23年末总资产规模集中在1000-4000亿元区间;135家样本银行中仅有16家23年末总资产规模在10000亿元以上。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1银行业专题报告135家区域性银行2023年业绩回顾2024年05月24日➢样本选取:135家资产规模千亿以上的地方法人银行。本篇报告选取了2023年末总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135家城农商行作为样本,一是从其中93家未上市银行,来总结非上市城农商行23年业绩表现;二是将135家样本银行依据所在地进行合并统计,从而梳理各省级地区银行23年的经营表现

2024年银行业区域性银行业绩分析报告

区域维度:样本银行更集中于经济优质区域。1)规模方面,区域经济是城农商行规模扩张的重要背景,样本银行在数量和总资产规模上都更加集中于部分经济大省。样本银行总资产规模前三的地区为浙江9.5万亿元、江苏8.4万亿元、广东6.7万亿元。2)增速表现上来看,23年样本银行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速前三名为四川16.9%、浙江15.3%、安徽14.5%;而辽宁、河南、甘肃地区样本银行总资产增速则偏弱。另外,23年样本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速前三名为四川20.2%、浙江16.5%、安徽14.2%。增速边际变化上,部分地区23年样本银行总资产增速较22年有所回升,如黑龙江+4.6pct、青海+4.6pct、山东+3.9pct。同时,样本银行贷款增速则普遍较22年放缓,虽然黑龙江、天津贷款增速明显提升,但也是在22年偏低的基数上实现的。


23年全国性银行贷款投放或较地方性银行更积极。我们通过地区整体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增速和地区样本银行贷款同比增速差值,来观察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银行贷款投放之间的关系。地区整体金融机构贷款和样本所代表的地方性银行,主要差异在于全国性银行(国有大行、股份行和政策性银行),若计算出差值为正,表明全国性银行投放速度更快,若差值为负,则表明地方性银行投放速度更快。从结果可发现,相较于22年,23年较多地区上述差值由负转正,表明23年全国性银行贷款投放速度提升,而地方性银行贷款增速走低。

2.2盈利:息差延续收窄,减值增速向上

盈利能力方面,我们以1)净利息收入、测算净息差(净利息收入/总资产期初期末均值)来评价银行的利息收入获取能力,2)营业收入、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来衡量银行的创利能力,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来衡量银行的综合盈利能力。营收增速方面,23年样本银行营收增速较22年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有以下两类情况:1)青海+52.7pct、内蒙古+38.6pct,不过两个地区均是22年样本银行营收同比下降,且降幅较大,基数效应较为明显。2)福建-18.5pct、辽宁-17.8pct、江西-15.3pct,三个地区23年样本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均较22年明显下降。量价拆分来看,三个地区样本银行23年贷款总额同比增速较22年末降幅分别为:福建-6.0pct、江西-3.6pct、辽宁-18.9pct,三个地区样本银行23年测算净息差较22年降幅分别为福建-37BP、江西-18BP、辽宁-22BP。


拨备前利润: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对业绩影响无重大变化。拨备前利润计算方式为税前利润加回资产减值损失,即拨备前利润和营业收入差别为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营业外收支,而一般来看其中业务及管理费为主要项目。整体来看,各地区样本银行23年拨备前利润增速较22年的边际变化,和23年营收增速的边际变化方向基本一致,或表明各地样本银行23年经营期间,业务及管理费的支出对其业绩的影响无重大变化。


山西、辽宁两地区样本银行23年拨备前利润增速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其23年营收增速的变化幅度,或主要是辽沈银行、山西银行均为21年合并组建开业,21年非完整经营年度,因而22年业务及管理费支出会明显同比增长,从而使得22年拨备前利润降幅较大。


归母净利润:23年增速普遍较22年下滑。与拨备前利润相比,归母净利润则进一步体现了资产减值损失和所得税的影响。整体来看,多数地区的样本银行23年资产减值损失的同比增速较22年有所提升,从而使得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2年明显下行。23年样本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正增长,且增速边际明显走高的地区,主要是青海(YoY+45.4%,+139.4pct)、 新 疆 (YoY+69.2%,+83.7pct)、 吉 林(YoY+31.5%,+49.0pct)、陕西(YoY+26.2%,+23.6pct)。

2.3资产质量:个体不良率集中于2%以下,区域表现分化

一是不良贷款率直接反映银行资产质量情况。个体维度,大部分样本银行不良率在2%以下。整体来看,样本银行资产质量较好,23年末不良率主要集中在1%-2%区间内,仅有两家银行不良率高于3%。

2024年银行业区域性银行业绩分析报告

区域维度来看,区域性银行资产质量是对地方经济水平的一个反映角度,从样本银行情况来看:1)东北、中西部地区样本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略大,吉林、辽宁、黑龙江、青海、湖北和宁夏的样本银行不良率、关注率水平均较高。2)江浙等东部地区银行资产质量较优异,如江苏、浙江、上海的样本银行不良率及关注率水平均较低。3)部分地区银行资产质量改善较为明显,如安徽、内蒙古、山东、四川地区样本银行不良率、关注率均有所下行。


二是不同银行不良贷款认定的严格程度不同。可以使用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余额的比值,来衡量银行不良贷款认定的严格程度,当该比值大于1,则表明银行没有将部分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纳入不良口径,即银行不良贷款认定标准相对较松。一是部分地区样本银行不良认定标准相对宽松,23年末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内蒙古地区样本银行逾期90+/不良在100%以上。二是不良认定标准严格且不良率表现较好的区域,资产质量更为优异。如江苏、浙江地区样本银行不良认定较严的基础上,维持较低的不良率水平;山东、四川地区样本银行在不良认定较为严格的同时,实现不良率的逐步改善.


三是拨备水平可反映银行风险的抵补能力。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拨贷比基本标准为2.5%,并以两者中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拨备覆盖率较低,说明银行抵御贷款出现信用风险的能力偏弱;不过拨备覆盖率也并非越高越好,计提过多的拨备金也会使银行资金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从样本银行情况来看,需注意宁夏、青海、福建、天津、广西地区样本银行23年末拨备覆盖率水平偏低。

2.4资本:资本新规将利好资本节约

部分地区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要求空间较小。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样本银行主要三档资本充足率主要适用的监管要求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5%、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5%、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另外部分系统重要性银行还要额外计提附加资本。资本充实是银行规模扩张的重要基础,从样本数据来看,部分地区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空间要求较小,如海南、河南、湖北地区样本银行23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要求不足100BP。


中小银行专项债提供新的资本补充渠道,且资本新规整体利好节约资本。银行资本补充方式可分为内源与外源两大类途径。内源补充主要依靠的是利润留存;外源补充中,部分方式如IPO、增发的门槛相对较高,因而大部分中小银行外源补充或更依赖于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同时202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利好部分中小银行增厚资本。同时,资本新规于2024年初正式实施,资本新规中,贷款的信用风险加权系数整体有所下行,也利好中小银行节约资本

2.5汇总:哪些地区边际改善?

综上来看,河北、广西、河北、山东、四川、天津、重庆的样本银行,23年基本面表现均有边际改善之处。1)甘肃:23年测算净息差较22年仅下降2BP,拨备前利润增速较22年明显提升,归母净利润虽增速边际略有下行,但仍保持正增长。


2)广西:23年测算净息差较22年提升3BP,拨备前利润增速边际明显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边际下滑,但仍实现了同比+19.6%的高增速;23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2年末提升20BP3)河北:23年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正增长,且增速均较22年有所提升;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3年末不良率较22年末下降25BP。4)山东:23年资产增速较22年提升,测算净息差有所下降但和其他地区相比降幅较小,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正增长,且归母净利润增速较22年较大幅度回升;23年末不良率较22年末下降14BP。5)四川:23年资产同比+16.9%且较22年有所提升,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均正增长,且增速较22年提升;23年末不良率较22年末下降19BP。


6)天津:23年资产规模增速提升、测算息差降幅较小,拨备前利润增速较22年明显回升,且归母净利润维持增长;23年末不良率较22年末下降15BP。7)重庆:23年资产增速边际回升,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较22年边际提升;23年末不良率较22年末下降5BP,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2年末提升30BP

3投资建议

与国有大行、股份行相比,城农商行普遍规模更小、经营更依赖于地方经济发展;但城农商行数量众多,且相比于国股行,城农商行更多地承担了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无论是从理解当前政策变化,还是分析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都应当重视广大中小银行的发展情况。当前银行业经营的整体政策环境上,一是金融GDP核算方式从存贷款规模向利润指标转移,银行规模扩张有望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二是监管端注重银行净息差的合理水平,如叫停“手工补息”,以及2022、2023年多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利好银行降低存款成本;三是房地产相关政策持续加力,逐步缓解对银行地产领域风险的担忧。综上,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1)样本代表性不足。本文通过135家样本银行数据来汇总分析各省级地区银行业绩表现,但一方面部分地区样本较少,另一方面本文并未汇总全部银行,因而样本代表性或对结论产生一定影响。


2)宏观经济波动超预期。受外部环境及内需影响,经济增速仍存在一定压力,商业银行经营与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若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波动,可能导致企业融资需求下降或偿债能力下降,进一步则可能使银行规模扩张受阻、资产质量承压。


3)资产质量恶化:若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发生超预期恶化,可能需要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从而影响银行的利润增长。


4)行业净息差下行超预期:在LPR下降、新发贷款定价下行超预期等多重影响因素之下,银行业净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即时零售行业增长分析报告

2024-05-25
下一篇

2024散热行业报告:AI+浪潮下的市场机遇

2024-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