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职教育行业报告:科德教育升学赛道新机遇

1、公司更新:以“升学”为内核,剥离K12耕耘中职赛道

1.1、公司概况:教育业务为核心,多业态、多校区规模稳步提升

收购西安龙门转型教育赛道,凭借升学资源优势异地扩张。科德教育原名科斯伍德,为环保胶印油墨龙头,受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印刷业的冲击,公司于2017年收购陕西中高考升学培训龙头,龙门教育49.76%的股权,并于2020年收购其全部剩余股权。同年,公司取得西安培英育才举办权,布局升学类中职院校赛道,并将公司名变更为“科德教育”。鉴于西安育才的成功办学,2021年公司收购天津旅外和河南毛坦高中,进一步利用其高考资源优势扩张中等教育。

双减下K12业务剥离但教研优势仍在,参股中昊芯英布局AI+职教。公司自2016年起于全国多个城市开展K12考课外培训,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后陆续关闭郑州、成都、苏州、太原、重庆、南昌、天津、北京等多个城市在内的K12课外培训校区,并于2022年底出售K12剩余资产,完全退出相关业务。顺应政策导向,公司于2022年成立智链嘉伟、信创启赋两家职业技术培训公司,服务高新技术和灵活就业市场。2023年4月,公司增资AI芯片研发商中昊芯英,持股比例达到8.38%,后稀释至8.14%。双方将在人工智能化职业教育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AI相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主营业务分为教育和油墨两大板块,教育业务多校区、多业态持续拓展。剥离K12课外培训后,公司的教育业务可划分为全日制学校、中职院校、普通高中、职业技能培训四大板块。

(1)全日制学校:以一年制高考复读班为主,加以少量中考复读班,于陕西西安有三个校区,截至2023年秋招,公司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约3000人。

(2)中职院校:为三年制,公司的中职院校与以就业为导向的传统中职不同,复用高考复读及K12的教研及师资资源,改以升学为主要导向,分布于西安和天津两地。截至2023年秋招,西安育才拥有1个校区约5000名在校学生,天津旅外拥有河西、河北2个校区约2600名在校学生,2024年公司计划于西安育才、天津旅外各扩充1个中职新校区。

(3)普通高中:为河南毛坦高中,2022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普通高中受限于当地教育局招生名额的限制,截至2023年秋招在校学生约400人,设计容量约1500人,仍处于爬坡期,后续有望开放复读班。

(4)职业技能培训:是公司双减后的另一重点拓展方向,现已设立智链嘉伟、信创启赋两家职业技术培训公司,并联合中昊芯英开发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1.2、业务板块:中职和全日制业务快速回暖,贡献主要利润增量

中职和全日制业务快速回暖,弥补K12业务剥离影响。近年来公司教育业务和油墨业务收入约各占一半,截至2023H1,公司中职和全日制学校业务、K12课外培训、油墨化工业务收入分别占比46%/0%/53%。中职和全日制业务在防疫政策优化后体现出良好的复苏态势,招生稳步增长驱动2023H1该板块收入同比增长31.3%,填补关闭K12课外培训造成的收入缺口。油墨化工业务作为传统板块增速较为稳定,2023H1收入同比增加1.3%。

教育板块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教育相关业务毛利率远高于油墨业务毛利率,2023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1.34%,其中中职和全日制学校业务毛利率为46.55%,油墨业务毛利率为16.77%。教育板块的陕西龙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市旅外职业高中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贡献绝大部分利润,2023H1两家子公司的净利润之和为5112万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91%。

2024中职教育行业报告:科德教育升学赛道新机遇

1.3、财务分析:前期不利影响已消化,收入利润持续向好

收入端同比增速转正,利润率大幅优化。“双减”政策于2021年9月开始实施,此后公司收入受K12课外培训业务收缩影响,增速持续为负。2022年底K12业务剥离(2022年K12业务收入占比为15%),2023Q1和Q2收入分别同比下降9.21%和7.82%。2023Q3伴随秋招招生节奏向好,公司收入历经8个季度负增后同比转正,同比增加2.4%。费用端,截至2023Q3,公司无银行借款,财务费用较少。虽然K12业务在收入端的表观影响较大,但因其营销费用较高,对利润的影响较小。受益于K12剥离,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大幅减少,2023Q3整体归母净利率已大幅提升至20.5%,同比+7.23pct。

合同负债印证招生人数增加,公司现金流充足利于扩张。截至2023Q3公司合同负债金额为1.2亿元,一季度春招新增合同负债4907万元,三季度秋招新增7201万元,整体招生持续向好。截至2023Q3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1亿元,有息负债为0,账上现金充足,有利于之后新校区扩张,或其他相关的收购、投资等资本运作。

2、行业概况:升学类中职符合需求及政策导向,空间广阔

2.1、行业规模:十年内中等教育适龄人口持续增加,公办中职萎缩

人口基数决定中等教育适龄人口仍将持续增长。假设12岁初中入学,2006年-2016年的出生人口决定了未来十年中等教育适龄人数将持续增长。2015年国家放开二胎政策,2016年出生人口大幅增加至1768万人,预计2033年中国中等教育适龄人口为5164万人。

伴随国民素质提升、以及国家对于高质量人才需求的转变,中职院校缩量,高中入学率提升。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后,可以选择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两条升学路径,其中普通高中需参加中考,中职院校采取报名录取的制度,中职院校主要分为职业高中、技术学院、中专三种类型,主要是学习内容、办学性质的区别。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职校发展,但“中考分流”被社会反复强化,且很多中职院校设立较早,在硬件投入、校企融合方面投入较差,“所学无用,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中职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学长及家长更倾向于选择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入学率由2004年的40%提升至2022年的58%。

公办中职学校数量大幅萎缩,但民办中职占比大幅提升。公办中职主要靠政府补贴,学费收入较少,在技能训练的硬件投入上,以及校企融合的灵活性上,较民办学校有一定差距,较难适应现代职业技术快速更迭的需求。且部分中职院校主动选择资源整合,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中职学校。整体中职院校数量大幅减少,由2003年的14700所减少至2022年的7201所,减少51%。民办中职院校因其校企合作的优势,以及较高的盈利能力,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国务院颁布民促法,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2022年全国共有民办中职学校2073所,占比由2003年的9.4%大幅提升至28.8%。

2.2、需求端:就业压力加大,约65%的中职毕业生选择升学

整体青年就业压力增加,低学历在求职中成为劣势。青年失业率(16-24岁人口)由2019年的10%左右上升至2023年6月的21.3%,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持续面临“机器换人”带来的就业影响,对技能人才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中职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加大。同时,全国本科招生人数持续增加,由2011年的357万增加是2021年的445万,就业市场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供给涌入。

有别于传统认知,升学已是中职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20年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在近1.7万份样本中就业的比例仅为35%,约65%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业,其中约10%升入本科院校。在升学渠道上,对口单招和各种形式的直升是主要的升学方式。还有近9%的学生选择普通高考,希望升入本科继续深造。其中发达地区选择升学的比例更高,东部/中部/西部中职毕业生总体升学率分别为67.1%/66.3%/56.5%,其中升入本科的比例分别为7.3%/6.3%/4.0%。升学率和本科录取人数已成为中职学校吸引生源的重要因素。

东亚经济体多在经济发达后出现中职升学率大幅提升的现象。中国台湾、韩国与我们同属儒家文化,且对于学历的重视程度及教育体系与我们相似,具有借鉴意义。

(1)中国台湾:于上世纪90年代实施教改,教改后中国台湾的中职升学率由1988年的不足5%大幅上升至2012年的83.5%,虽然此后略有下降但2018年仍有79%的中职升学率。升学转向满足家庭对于学历提升的需求,同时也满足经济和产业发展对于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韩国:随着韩国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国家的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中职毕业生选择放弃就业转而继续升学的比例大幅提升,1990年韩国中职升学率仅为8.3%,2010年已提升至71.1%。就业率由1990年的76.6%下滑至2010年的19.2%。

2.3、政策端:就业与升学并重,中职院校迎“职教高考”新机遇

政策由“职普分流”转向“职普融通”,推动“就业与升学并重”的多样化发展。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职教高考」制度,明确提出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中职毕业生享有和普通高中生同样高考的权利。202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教育部鼓励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要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层次高移的现实需要。

2024中职教育行业报告:科德教育升学赛道新机遇

2022年山东省先试先行,在“春季高考”的基础上改革升级为职教高考。2022年山东省职教高考本科层次计划招生数已达1.8万人,职教高考未来将成为中职学生本科层次升学的主流通道。实施效果良好,该省通过职教高考本科录取比例由6:1变为4:1,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

3、办学优势:教学与管理并重,具备可复制性

3.1、教学资源:自研教辅增强适配,班型升级推动单价上行

办学二十余载,专注中高考升学赛道。2002年龙门教育创始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马良铭,经过十六年的教学研究,创立西安龙门补习学校。2016年开始于全国多个城市拓展K12课外培训校区,2020年收购西安培英育才职高,拓展中职赛道,2021年收购天津旅外,始终围绕升学赛道,积累教学、教研经验,以及教师资源。

自研全套教辅,匹配中职及高考补习需求,针对性因材施教。公司建立了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团队和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具备多年的教育行业经验。针对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实际情况,自研全套初升高衔接专用校本教材,主抓基础知识点,难度较普通高中标准教材降级,适配性更高。

升学班增加叠加班型升级,推动单价上行。学校划分普通班、精品班、实验小班、实验班,提倡小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以天津旅外为例,普通班的学费为1-3万元,而精品班的学费为2-3万元,实验班的学费为3-4万元,实验小班的学费则相对更高。同时新招学生多参加升学班,凭借学校自身的高升学率及学生需求,升学班相较于职业班收费更高。随着新招升学班学生的占比提升,以及增加精品班和实验班的结构占比,有望实现整体单价提升。

2024中职教育行业报告:科德教育升学赛道新机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春节食品饮料行业报告:旺季需求分析

2024-06-07
下一篇

2024春节消费行业报告:黄金珠宝与零售市场复苏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