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航空管行业报告:低空经济新机遇

一、莱斯信息:空管领域领军企业,企业经营稳健

1.1 公司整体概况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莱斯信息”)成立于1988 年,是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在中国电科二十八所基础上组建,简称“电科莱斯”)控股高科技企业,是电科莱斯面向民品市场的主要窗口和平台。


莱斯信息作为民用指挥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提供以指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指挥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和系列产品,长期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目前,莱斯信息面向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治理等领域的信息化需求,提供涵盖顶层设计、整体方案、产品研制、系统集成、服务运营等的信息系统服务。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中国电科。公司股权结构较为稳定,控股股东为中电莱斯,持有公司60.32%股权,中国电科持有中电莱斯100%股权,系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外,中国建投、航天紫金基金等重要国有股东、产业投资方持股公司,对公司形成较好的产业与资源的支持。


多位高管兼职或就任于二十八所、电科莱斯。公司多位高管兼职于或曾任职于二十八所、电科莱斯。二十八所始建于1964年,作为我国第一个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所,是主要从事军民用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及总体论证、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及民用信息系统研制生产、共性及应用软件设计开发、系统专用设备设计制造与装备集成、信息系统装备联试与集成验证服务的大型骨干研究所,也是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骨干研究所。

1.2 产品体系与经营概况

1.2.1营收稳定增长营收稳定增长。


2019-2023年公司营收整体呈现稳定增长,2019-2023年营收从10.23亿元增至16.76亿元,期间CAGR约13.1%。

营收结构方面,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治理、企业级信息化及其他。目前,前三项业务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2020-2023年 公 司 民 航 空 中 交 通 管 理 业 务 营 收 分 别 为6.42/4.08/4.76/5.51亿 元 , 城 市 道 路 交 通 管 理业务分别为3.72/4.25/3.83/5.03亿元,城市治理业务分别为2.20/4.45/5.00/5.11亿元。


毛利端,2019-2023年莱斯信息毛利率稳定在25%以上,且在2022、2023年连续两年有所提升。分业务来看,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业务毛利率接近40%,贡献公司的主要毛利;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治理业务毛利率整体在30%以下;企业级信息化及其他业务毛利率于2022、2023年有所增长,2023年毛利率升至29.98%。


1.2.2 人员与期间费用整体稳定


2019-2023年,莱斯信息员工数量整体维持稳定,2019年底870人,2023年底则为871人。稳定的人员数量对应稳定的期间费用率,2019-2023年公司三项期间费用率整体维持稳定,变化不大,体现了公司较好的经营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


1.2.3 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现金流表现较好


稳定增长的营收,辅以有效控制的人员与期间费用,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19-2023年有所提升。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631万元,归母净利率为3.55%,到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对应归母净利率为7.88%,盈利能力实现明显提升。


现金流表现较好,2020年以来持续正向现金流。2019-2023年,公司整体现金流持续表现较好,特别是2020年以来公司维持了连续四年的正向经营性现金流表现,2020-2023年公司净现比分别为1.26、0.63、0.65、0.60。

二、空管行业快速扩容,低空经济拉动未来增长空间

2.1空管系统核心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民航局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空行业升级

我国的空中资源管理模式是由军方负责全国空域资源管制工作,民航管理着民航航路航线机场。民航航路内由民航提供管制指挥,航路外由军方负责管制指挥的格局,基本建立了民航和军航航空服务保障系统。民航空管部门则在这些划定的空域内为运输和通用航空用户提供服务。

2024民航空管行业报告:低空经济新机遇

其中通信、导航和监视(CNS)部分属于外围设施范畴,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空管人员实际用于管理空中交通运输的信息处理系统。历史上空管系统经历了四阶段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普及应用卫星通信技术、机载设备和地面导航设备等,属于较为成熟的应用系统。


空管系统CNS/ATM是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空中交通管制系统ATC又是空管系统的核心部分。完整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空中交通服务(ATS),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和空域管理(ASM)。其中空中交通服务又由三部分组成:空中交通管制(ATC),飞行情报服务(FIS)和告警服务(AS)。


管制指挥类(ATC)系统指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飞行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为民用航空器的飞行提供各类空中交通管理服务,有效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促进空中交通安全的系统。


流量管理类(ATFM)系统主要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主要作用是在可能或预期可能超过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可用容量时,及时制定流量控制策略或预案,为管制系统提供及时、精确的信息,确保最大限度地高效利用空中交通管制容量,尽可能减少延误。


民航局始终重视空管系统发展,相继出台了推动空管行业发展的多项政策。如民航局在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就提到要“以四强空管建设为总目标,强化基础资源保障,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行服务效率和空管保障服务水平,增强空管对行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



2.2通航机场数量攀升,低空UAM等场景对空管系统提出新需求

通用航空机场等基础设施数量持续提升,低空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通航机场数量。中国通用航空机场2023年数量为449个,较2019年增长83%,2019~2023年复合增速为16%。预计到2030年我国通航机场数量将超2000个。


2022年我国民航空管系统市场规模约为64亿元。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5-2019年,我国空管系统建设整体投资额占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规模的比例约为5.21%(剔除2017年占比异常值),2022年我国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额为1231.38亿元,据此可测算得2022年空管系统投资规模约为64亿元规模。


城市空中交通(UAM)新型场景,对空管系统提出新要求。现代城市内部高楼林立,空中环境较为复杂,传统空管一、二次雷达对航路覆盖受到地形影响,对于低空区域无法实现完整覆盖,通感一体、北斗、ADS-B等多种技术路径是解决未来城市内交通管制的有效手段。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广阔,低空空管系统相关市场规模有望超400亿。预计2022 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5万亿元,全球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则约为10万亿元。到2035年,中央对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预期达6万多亿元。根据中投产业研究院预测,2030年我国以空管系统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市场规模有望超400亿元.

2024民航空管行业报告:低空经济新机遇

三、立足民航空管业务,拓展低空经济建设,探索数据要素应用

3.1充分发挥优势,扎根民航信息化

公司作为民用指挥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以及城市治理等行业的信息化需求,提供以指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指挥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和系列产品。公司统一以观察-判断-决策-执行(OODA)作战理论为基础,围绕数据处理、态势感知、仿真评估与指挥决策等功能域,在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和业务应用方面形成了具有核心技术的各领域系列产品,涵盖了顶层设计、整体方案、产品研制、系统集成及服务运营等各重要环节,满足了行业用户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具体而言,在空管和机场信息化领域,2023年来公司持续稳固空管龙头地位,加快机场新赛道发力,加速空管新技术攻关和机场新产品研发验证,引领国产化创新,空管、机场“两翼齐飞”发展格局逐步完善。


在机场信息化方面,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机场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系统融合飞行计划、综合航迹、航行情报、气象等内外部相关数据,集成航班全业务流程,确保机场空侧、地侧的信息统一、准确。从空中态势感知到地面监测服务,从视频感知到数字化感知,为机场提供全面、融合、精准的信息服务,实现空地一体化态势监控,保障从前站起飞到落地、保障、起飞的航班运行全流程。主要产品包括机场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机场机坪塔台管制自动化系统、净空管理系统和机场泊位引导系统。


2022年初,民航局发布《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明确,将以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监管为核心抓手,以实现民航“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为目标牵引。其中在智慧机场方面,《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明确“围绕四型机场建设,加强机场航班、旅客和货邮的服务能力,推进机场运行协同化、服务人文化、作业智能化、建养数字化发展,提升机场保障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并在多方面提出了2025、2030、2035年的发展建设目标。

2024民航空管行业报告:低空经济新机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钢铁信息化行业报告:智能制造新突破

2024-06-24
下一篇

2024信用债投资策略报告:新篇章开启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