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公募基金规模分析报告:新趋势解读
1.基金市场规模
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从具体结构来看,基金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股票型基金和固收类基金规模的增长。受一季度A股市场大幅调整影响,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较四季度小幅下降,净赎回份额进一步扩大。
1.1基金市场整体规模变化
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基金总数量达到11752只,比四季度增加238只,环比增长2.72%。基金总份额达到27.85万亿份,比四季度增加1.38亿份,环比增长5.19%。基金资产净值达到28.86万亿元,比四季度增加1.59亿元,环比增长5.82%。整体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1.2新发基金份额与净申购赎回份额
从新发基金份额来看,2024年一季度新发基金总份额达到2433.98亿份,环比下降35.74%。一季度公募基金整体份额环比增加1.38万亿份,扣除一季度新发行基金份额,一季度基金净申购份额达到1.13万亿份。
1.3不同类型基金规模占比从开放式基金中不同基金类型基金规模占比来看,2024年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占比为9.81%,相比四季度上升0.38pct。混合型基金占比为12.03%,相比四季度下降1.63pct。债券型基金占比为32.38%,相比四季度下降0.78pct。货币市场型基金占比为43.28%,相比四季度上升1.93 pct。
1.4主动权益基金的份额和规模变化从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和规模来看,我们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作为主动权益基金的研究对象。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规模3.64万亿元,相比四季度减少2557.77亿元,环比下降6.56%,这是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收缩。主动权益基金份额达到3.39万亿份,相比四季度减少1399.24亿份。一季度新发行的主动权益基金198.22亿份,环比减少15.69%。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净赎回份额达到1597.47 亿份,相比四季度净赎回份额进一步增加。
2.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
我们以2021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作为主动权益基金仓位的研究对象,对主动权益基金仓位进行测算。截止2024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股票仓位普遍有所下调,平均仓位与四季度相比下降0.77 pct,为82.54%。其中,普通股票型仓下降0.59pct,为89.21%。偏股混合型仓位下降0.71pct,为86.63%,灵活配置型仓位下降1.01 pct,为71.77%。从主动权益基金近十年来各季度股票仓位变化来看,目前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3.基金重仓股行业配置
3.1全市场基金重仓股行业配置
从全市场基金来看,基金重仓股对A股和港股均有布局。截止2024年一季度,重仓股中A股持仓市值达到2.53万亿元,相比四季度减少211.06亿元。重仓股中A股持仓市值占比达到43.07%,相比四季度下降0.8pct。重仓股中港股持仓市值达到1988.65亿元,相比四季度减少24.34亿元。持仓占比达到3.39%,相比四季度下降0.08pct。
从全市场基金重仓股的行业持仓变化来看,按照中信一级分类,持仓占比上升最多的5个行业依次是:有色金属,增加0.62pct;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增加0.46pct;银行,增加0.41pct;通信,增加0.36pct;家电,增加0.33pct。基金重仓股减仓的行业中,持仓占比下降最多的5个行业依次是:医药,减少1.21pct;电子,减少1.1pct;计算机,减少0.42pct;国防军工,减少0.34pct;基础化工,减少0.26pct。
我们穿透到中信三级行业分类进行总结,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股大幅加仓的逻辑主要有以下几条:1)涨价逻辑。有色金属里面黄金、铜的仓位增持最为明显,仓位分别上升0.44和0.03 pct。2)高股息逻辑。加仓比较明显的比如银行、煤炭、电力、石油开采,仓位分别上升0.41、0.05、0.31和0.12 pct。3)出海逻辑。主要关系到的细分行业比如商用车、造船、家电、工程机械等,仓位分别上升0.1、0.04、0.33和0.06 pct。4)部分业绩兑现度较高的TMT板块,主要集中于光模块、PCB子行业,仓位分别上升0.29和0.08 pct。5)新能源龙头。一季度机构减持逻辑,两条主线较为明显:1)医药板块整体仓位下降较多,仓位下降-1.21pct。各医药细分子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减持,特别受地缘政治风险提升影响的医疗服务子行业仓位下降较多,仓位下降-0.62pct。2)受风险偏好下降拖累的科技股,比如半导体、消费电子子行业仓位下降较多,仓位分别下降-0.77和-0.23 pct。
3.2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权益基金重仓股行业配置差异比较
为了更好地找到公募基金市场的共识和分歧点,更好地把握下一个阶段市场的主要导向和分水岭,我们把对主动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的主动权益基金作为第二个基金样本库,同时,把百亿级基金和权益基金领域明星基金所管理的基金合成基金池作为第三个基金样本库,对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顶流基金的重仓股行业配置情况进行横向分析比较。我们认为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权益基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同的主动管理能力,我们通过比较三个样本库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可以找到市场所存在的一致预期和预期差异,可能就是下一阶段市场的主要导向和分水岭。
不同基金样本中,有色金属、新能源、家电等行业都获得较大幅度加仓,表明各基金样本对这些行业的预期较为一致。在共同加仓的行业中,有色金属板块的加仓幅度都占据第一位,可见不同基金样本对有色金属包括黄金和铜等资源品的涨价逻辑的预期较为一致,并且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对有色金属的加仓幅度较全市场基金更大,预期更加强烈。新能源自2022年起在将近两年大幅减持之后,首次获得公募基金大幅加仓,并且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的加仓幅度远大于全市场基金,可见对新能源的产能出清以及新能源龙头的业绩复苏逻辑预期较为强烈。在各基金样本中,银行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加仓,但加仓幅度明显不同。
全市场基金样本中,银行加仓幅度较大,而在主动权益基金中的加仓幅度相对比较靠后,在顶流基金中只获得小幅加仓。可见全市场对银行高股息逻辑较为认可,但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更看重业绩弹性,对银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业绩表现尚有疑虑。在共同减仓的行业中,医药和电子在一季度都遭到大幅减仓。相较于全市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顶流基金对医药行业减仓幅度更大,表明不同基金样本对地缘政治风险影响下的医药行业的业绩预期普遍较差。受风险偏好影响较大的电子行业同样获得大幅减仓,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不同基金样本对电子行业的业绩预期也较差。除此之外,另一部分原因可能在于公募基金长期对医药行业的持仓较高以及前几个季度对电子行业大幅加仓,一季度受到A股大幅调整影响,对持仓较高的行业降低了一部分仓位。
3.3热门产业链细分子行业配置差异比较
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在不同行业加减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有预期差异的行业,我们通过对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新能源产业链、大消费产业链、顺周期板块和数字经济、信创产业链的三级子行业进行了拆分并进行了横向对比,寻找三个样本库之间的共识和分歧点。
不同基金样本中,新能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增减持情况较为相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上游锂矿全市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减持,且全市场基金的减持幅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顶流基金反而进行了加仓。可见不同基金样本对上游锂矿的预期出现明显分歧。各基金样本对中游锂电池都进行了加仓,且加仓幅度较为接近,表明各基金样本对新能源行业的产能出清以及新能源龙头企业的业绩复苏逻辑的预期较为一致。和电动车密切相关的整车环节和汽车零部件都遭到不同程度增减持,其中全市场基金和顶流基金对乘用车都有一定程度减仓,主动权益基金对乘用车进行了小幅增持。全市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对汽车零部件都有较大幅度减仓,顶流基金对汽车零部件小幅增仓。表明在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环节,公募基金有比较大的分歧。一季度公募基金对光伏、配电设备等子板块进一步增持,对风电、电力电子及自动化等子板块进一步减持。
大消费板块中,不同基金样本的增减持情况较为相近。在不同基金样本中,公募基金中持仓较多的白酒板块大幅加仓。可见公募基金整体对消费复苏、白酒板块的业绩好转预期较为一致。
受益于出海逻辑,家电行业中白电子行业获得公募基金大幅加仓,并且相较于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的加仓幅度更大,表明预期较好。医药板块中,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大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等子行业减仓较多。
在数字经济、信创产业链中,电子板块加仓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PCB、面板和消费电子设备等子板块。而减仓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和消费电子子行业。一部分原因在业绩表现,另一方面原因或在于过去几个季度,公募基金对集成电路和消费电子等子行业的加仓幅度较大,受近期风险偏好影响,对前期加仓幅度较大的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减仓。通信行业加仓基本集中于业绩兑现度较高的CPO子行业。并且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的加仓幅度较为一致,表明各基金样本的预期较为一致。计算机各子板块都有不同程度加减仓。计算机加仓主要集中于通用计算机设备,减仓主要集中于行业应用软件子行业。传媒板块中,除影视子行业略有加仓外,其余子行业基本都遭遇减仓。
在顺周期各子板块中,加仓、减仓幅度较大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和石油石化板块。有色金属中黄金的加仓最多,并且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的加仓幅度都大于全市场基金,可见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对黄金的涨价逻辑更为认可。铜、铝等其他金属都有不同程度加仓,但加仓幅度都小于黄金。石油石化板块中,全市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对石油开采都有加仓,而顶流基金对石油开采行业进行了减仓,并且减仓的幅度相对较大,代表了意见的分歧。煤炭板块中,全市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对动力煤都有加仓,而顶流基金对动力煤子行业进行了减仓。煤炭其他子行业没有较大的仓位变动。
4.基金重仓股调整情况
我们认为符合以下情形的基金重仓股值得关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基金对该重仓股标的较大的预期变化。1)2023年四季度和2024年一季度共同持有的重仓股中,每个行业中持仓变化较大的重仓股。增持较多以及减持较多的重仓股都值得关注。2)2024年一季度新增的重仓股中,增持仓位较大的重仓股。3)2024年一季度被剔除的重仓股中,减持仓位较大的重仓股。
4.1两个季度共同持有、增持仓位最大的重仓股
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规模再创新高。从具体结构来看,基金规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股票型基金和固收类基金规模的增长。受一季度A股市场大幅调整影响,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较四季度小幅下降,净赎回份额进一步扩大。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进一步收缩,股票仓位有所下调。截止2024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规模3.64万亿元,相比四季度减少2557.77亿元,环比下降6.56%,这是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连续四个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收缩。主动权益基金股票平均仓位与四季度相比下降0.77 pct,为82.54%。其中,普通股票型仓下降0.59 pct,为89.21%。偏股混合型仓位下降0.71 pct,为86.63%,灵活配置型仓位下降1.01 pct,为71.77%。从全市场基金重仓股的行业持仓变化来看,按照中信一级分类,与2023年四季度相比仓位上升最多的5个行业依次是:有色金属(+0.62pct)、电力设备及新能源(+0.46pct)、银行(+0.41pct)、通信(+0.36pct)、家电(+0.33pct)。减仓最多的5个行业依次是:医药(-1.21pct)、电子(-1.1pct)、计算机(-0.42pct)、国防军工(-0.34pct)、化工(-0.26pct)。一季度公募基金重仓股大幅加仓的逻辑主要有以下几条:1)涨价逻辑。有色金属里面黄金、铜的仓位增持最为明显,仓位分别上升0.44和0.03 pct。2)高股息逻辑。
加仓比较明显的比如银行、煤炭、电力、石油开采,仓位分别上升0.41、0.05、0.31和0.12 pct。3)出海逻辑。主要关系到的细分行业比如商用车、造船、家电、工程机械等,仓位分别上升0.1、0.04、0.33和0.06 pct。4)部分业绩兑现度较高的TMT板块,主要集中于光模块、PCB子行业,仓位分别上升0.29和0.08 pct。5)新能源龙头。机构减持逻辑,其中两条主线较为明显:1)医药板块整体仓位下降较多,仓位下降-1.21pct。各医药细分子行业都有不同程度减持,特别受地缘政治风险提升影响的医疗服务子行业仓位下降较多,仓位下降-0.62pct。2)受风险偏好下降拖累的科技股,比如半导体、消费电子子行业仓位下降较多,仓位分别下降-0.77和-0.23 pct。
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在不同行业加减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些有预期差异的行业,我们通过对目前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新能源产业链、大消费产业链、顺周期板块和数字经济、信创产业链的三级子行业进行了拆分并进行了横向对比,寻找三个样本库之间的共识和分歧点。
不同基金样本中,新能源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增减持情况较为相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上游锂矿全市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减持,且全市场基金的减持幅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顶流基金反而进行了加仓。可见不同基金样本对上游锂矿的预期出现明显分歧。各基金样本对中游锂电池都进行了加仓,且加仓幅度较为接近,表明各基金样本对新能源行业的产能出清以及新能源龙头企业的业绩复苏逻辑的预期较为一致。和电动车密切相关的整车环节和汽车零部件都遭到不同程度增减持,其中全市场基金和顶流基金对乘用车都有一定程度减仓,主动权益基金对乘用车进行了小幅增持。全市场基金和主动权益基金对汽车零部件都有较大幅度减仓,顶流基金对汽车零部件小幅增仓。表明在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环节,公募基金有比较大的分歧。一季度公募基金对光伏、配电设备等子板块进一步增持,对风电、电力电子及自动化等子板块进一步减持。
大消费板块中,不同基金样本的增减持情况较为相近。在不同基金样本中,公募基金中持仓较多的白酒板块大幅加仓。可见公募基金整体对消费复苏、白酒板块的业绩好转预期较为一致。
受益于出海逻辑,家电行业中白电子行业获得公募基金大幅加仓,并且相较于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的加仓幅度更大,表明预期较好。医药板块中,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较大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等子行业减仓较多。
在数字经济、信创产业链中,电子板块加仓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PCB、面板和消费电子设备等子板块。而减仓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和消费电子子行业。一部分原因在业绩表现,另一方面原因或在于过去几个季度,公募基金对集成电路和消费电子等子行业的加仓幅度较大,受近期风险偏好影响,对前期加仓幅度较大的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减仓。通信行业加仓基本集中于业绩兑现度较高的CPO子行业。并且全市场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和顶流基金的加仓幅度较为一致,表明各基金样本的预期较为一致。计算机各子板块都有不同程度加减仓。计算机加仓主要集中于通用计算机设备,减仓主要集中于行业应用软件子行业。传媒板块中,除影视子行业略有加仓外,其余子行业基本都遭遇减仓。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