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复苏与增长趋势

1.黄金珠宝:2023年线下保持快速开店,24Q1营收在高基数下实现稳健增长

黄金珠宝板块,我们选取老凤祥/中国黄金/周大生/菜百股份/潮宏基/曼卡龙作为分析样本。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营收表现好于金银珠宝社零大盘,24Q1高基数下营收实现稳健增长。


从上市公司层面看,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实现营收1684.66亿元,同比增长21.8%,2024Q1,黄金珠宝板块实现营收575.63亿元,同比增长11.3%,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情况下,今年一季度营收实现双位数以上的稳健增长。从行业层面看,2023年,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零售额为3310亿元,同比增长13.3%,2024Q1,限额以上金银珠宝零售额为996亿元,同比增长4.5%。2023年,我国黄金首饰消费量为706.48吨,同比增长7.97%,2024Q1,我国黄金首饰消费量为183.92吨,同比下降3.00%。从金价层面看,2023年,上海金交所AU9999黄金现货收盘均价为449.91元/克,同比增长14.71%,2024Q1,上海金交所AU9999黄金现货收盘均价为489.18元/克,同比增长16.35%。结合黄金首饰消费量与金价变化,我们估算,2023年及2024Q1,我国黄金首饰消费额同比分别增长23.9%、12.9%,黄金珠宝板块表现与我国黄金首饰消费额表现基本一致,好于金银珠宝社零大盘。

2024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复苏与增长趋势

黄金/镶嵌产品销售占比变化影响销售毛利率,24Q1板块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销售毛利率为8.8%,同比提升0.3pct,其中老凤祥、中国黄金销售毛利率同比分别提升0.7、0.2pct,主因产品以黄金首饰为主,受益于金价上涨。潮宏基/周大生/曼卡龙销售毛利率同比分别下滑4.1、2.6、1.9pct,主因产品结构变化,即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黄金首饰销售占比提升,镶嵌产品占比下滑。2024Q1,黄金珠宝板块销售毛利率为8.4%,同比与环比均下滑0.1pct,其中潮宏基、菜百股份、曼卡龙销售毛利率环比有所提升。


板块期间费用率整体呈现下行趋势。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0.14pct至3.2%,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0.6%/0.1%/0.1%,同比变化为-0.07/+0.00/-0.02/-0.06pct。2023Q4,黄金珠宝板块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有所提升,主因老凤祥员工经常性涨薪及一次性奖金发放。2024Q1,黄金珠宝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0.16pct至2.6%,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0.5%/0.1%/0.2%,同比变化为-0.09/-0.07/-0.01/+0.01pct。


2023年板块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24Q1老凤祥与中国黄金归母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56.24亿元,同比增长31.7%,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19.42亿元,同比增长9.9%,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主因销售毛利率上涨及期间费用率下降,2024Q1黄金珠宝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基本一致。2023年及2024Q1,黄金珠宝板块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3%、3.4%,同比提升0.25pct、下滑0.04pct。2024Q1,老凤祥与中国黄金归母净利率同比分别提升0.2、0.1pct,周大生/曼卡龙/潮宏基/菜百股份归母净利率同比分别下滑2.1、1.3、0.9、0.3pct。


2021-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派息率持续提升,板块股息率水平较高。2023年,黄金珠宝板块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36.0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重为64.1%。2021-2023年,板块派息率分别为53.7%、58.0%、64.1%,派息率持续上升。以2024年4月30日收盘价计算,板块股息率为3.7%,其中周大生、菜百股份、中国黄金、潮宏基股息率分别为5.9%、4.7%、4.0%、4.0%,老凤祥、曼卡龙股息率分别为2.5%、1.1%。


2023年黄金珠宝公司保持线下渠道快速扩张,菜百股份/周大生/曼卡龙线上渠道实现高增。分渠道看,线下展店方面,截至2023年末,老凤祥/周大生/中国黄金/潮宏基/曼卡龙/菜百股份门店数量分别为5994/5106/4257/1399/218/87家,较年初净增加385/490/615/241/8/17家。其中,潮宏基、中国黄金、周大生、老凤祥门店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0.8%、16.9%、10.6%、6.9%。线上渠道方面,2023年,中国黄金/菜百股份/周大生/潮宏基/曼卡龙线上渠道实现营收44.95/30.17/25.08/10.55/9.18亿元,同比增长-0.1%/105.1%/62.3%/14.8%/49.6%,占公司收入比重为8.0%/18.2%/15.4%/19.2%/47.7%。

2.纺织制造:2023年营收逐季改善,2024Q1营收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

纺织制造板块,我们选取百隆东方/新澳股份/申洲国际/华利集团/伟星股份/健盛集团/浙江自然/开润股份/南山智尚作为分析样本。2024Q1板块营收已超过2022年同期水平,上市公司表现好于行业。从上市公司层面看,2023年,纺织制造板块实现营收681.52亿元,同比下降3.5%。


其中,伟星股份、新澳股份、开润股份营收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7.7%、12.4%、13.3%。华利集团、健盛集团、百隆东方、南山智尚营收录得低单位数下滑,申洲国际、浙江自然营收录得双位数下滑。2024Q1,纺织制造板块实现营收105.91亿元,同比增长22.8%,剔除低基数影响,较2022Q1相比,纺织制造板块营收增长11.4%。除浙江自然与百隆东方外,其余纺织制造公司2024Q1营收均超过2022Q1水平。从纺织服装出口看,202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分别为1344.98、1591.45亿美元,同比下降8.3%、7.8%。2024Q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分别为320.94、338.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0%、1.40%。2024Q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恢复至2022Q1的87.8%、94.8%。

2023年,越南纺织品和服装、制鞋出口金额分别为333.29、202.38亿美元,同比下降11.30%、15.30%。2024Q1,越南纺织品和服装、制鞋出口金额分别为78.21、47.92亿美元,同比增长9.10%、10.70%;2024Q1,越南纺织品和服装、制鞋出口金额恢复至2022Q1的89.8%、90.4%。

2024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复苏与增长趋势

2024Q1板块销售毛利率同环比均实现提升。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纺织制造板块销售毛利率为24.1%,同比下滑0.8pct,主因下游品牌客户去库存阶段减少下单,纺织制造企业产能利用率下滑。2024Q1,纺织制造板块销售毛利率为24.4%,同比提升1.5pct,环比提升1.0pct,除百隆东方外,其它纺织制造公司一季度销售毛利率均实现同比提升。百隆东方毛利率同比下滑主因高毛利率的色纺纱产品销售占比下滑,但一季度销售毛利率环比提升3.1pct,呈现季度改善趋势。


2023年板块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基本保持稳定,财务费用率受汇率波动影响有所提升。期间费用率方面,2023年,纺织制造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0.4pct至9.5%,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7.1%/0.7%,同比变化为+0.05/+0.05/+0.27pct。2024Q1,纺织制造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0.7pct至10.4%,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1%/7.6%/0.6%,同比变化为-0.42/+0.25/-0.55pct。2023年,美元兑人民币升值幅度为1.7%,较2022年下滑7.5pct,导致纺织制造板块公司汇兑收益普遍同比下降,财务费用率有所提升。


2024Q1板块归母净利率同环比均实现提升,归母净利润恢复至2022年同期9成以上水平。2023年,纺织制造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99.43亿元,同比下降9.1%,2024Q1,纺织制造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增长44.1%,较2022Q1下降7.6%。2023年,纺织制造板块归母净利率为14.6%,同比下滑0.9pct;2024Q1,纺织制造板块归母净利率为12.0%,同比提升1.8pct,环比提升2.6pct


2023年纺织制造公司派息率稳中有升。2023年,纺织制造板块公司派息率较上年相比,普遍稳中有升。以2024年4月30日收盘价计算,板块中百隆东方、健盛集团、新澳股份三家公司股息率较高,分别为5.2%、4.4%、4.0%,且估值水平较低,PE(2024E)分别为13.6、13.2、11.9倍。

3.运动服饰:2024Q1各品牌零售流水符合预期,零售折扣稳中向好

2023年体育娱乐用品表现好于社零大盘,安踏体育与361度营收增速环比提升。2023年,我国社零累计同比增长7.2%,其中限上体育娱乐用品社零累计同比增长11.2%,表现优于社零大盘。2023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实现营收分别为623.56、275.98、143.46、84.23亿元,同比增长16.2%、7.0%、10.9%、21.0%,其中安踏体育、361度营收增速环比提升7.5、3.7pct,李宁、特步国际营收增速环比下滑7.4、18.2pct。从年均复合增速角度看,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在2019-2023期间营收的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6.4%、18.8%、15.1%、10.6%。国际运动品牌方面,2023年,阿迪达斯大中华区实现营收31.90亿欧元,同比增长0.35%;2023年(2022年12月-2023年11月),耐克大中华区实现营收74.02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2024Q1各运动品牌零售流水表现符合公司预期。从行业层面看,2024Q1,我国社零累计同比增长4.7%,其中限上体育娱乐用品社零累计同比增长14.2%。从品牌公司层面看,李宁品牌、安踏品牌、特步品牌、FILA品牌、361度主品牌、迪桑特及可隆品牌零售流水同比分别增长低单位数、中单位数、高单位数、高单位数、高双位数、25%-30%,各品牌零售流水表现符合公司预期。


2023年线上渠道营收增速普遍慢于线下,特步与361度童装业务开店增速超过双位数。疫情后,线下客流恢复常态,线上渠道稳健增长,2023年各运动服饰公司线下渠道表现优于线上渠道。线上渠道方面,2023年,安踏体育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1.0%,占集团收入比重为32.8%;李宁电商渠道实现收入75.31亿元,同比增长0.9%,占集团收入比重为27%;361度电商渠道实现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38.0%,占集团收入比重为27.6%。线下渠道方面,安踏体育与李宁开店贡献有限,特步国际与361度整体开店增速为中单位数。李宁:开设直营门店战略布局高层级市场。截至2023年末,公司直营门店1498家,同比增加68家,加盟门店4742家,同比减少123家。2023年公司店铺总面积增长中单位数,平均单店面积达到245平方米,平均面积为410平方米的大店超过1660家,高层级市场流水贡献稳中有升。2024Q1,李宁(不含李宁YOUNG)直营门店较年初净开1家,加盟门店较年初净减少27家。安踏体育:主品牌直营占比接近90%,FILA品牌单店效益提升显著。截至2023年末,安踏成人、安踏儿童门店分别为7053、2778家,同比增加129、99家。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全国24个地区对安踏品牌采用混合经营模式,安踏成人门店,5400家门店采取混合运营模式,其中44%由公司直营,56%由加盟商按照公司运营标准经营。安踏儿童门店,2300家门店采取混合运营模式,其中64%由公司直营,36%由加盟商按照公司运营标准经营。安踏品牌DTC、电商、批发渠道收入占比为56.1%、32.8%、11.1%。


公司预计2024年末,安踏成人、安踏儿童门店分别为7100-7200家、2800-2900家。FILA品牌,2023年,实现营收251.03亿元,同比增长16.6%,而期末门店门店数量为1972家,同比减少12家,通过单店效益提升,实现营收增长。


公司预计2024年末,FILA品牌门店为2100-2200家。特步国际:特步儿童外延拓店增速超过双位数。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及海外的特步成人品牌店共6571家,同比增加258家。中国内地特步儿童门店1703家,同比增加183家,同比增速为12.0%。


361度:门店净开数量超预期,单店面积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末,中国内地门店共5734家,同比增加254家,平均单店面积同比提升9平米至138平米。361度儿童门店数量2545家,同比增加257家,同比增速为11.2%,平均单店面积同比提升11平米至103平米。

2023年终端零售折扣改善推动销售毛利率提升,2024Q1零售折扣稳中向好。2023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毛利率分别为62.6%、48.4%、42.2%、41.1%,同比变化为+2.4、持平、+1.2、+0.6pct。盈利能力普遍稳中有升,主要受益于品牌零售折扣改善。安踏品牌毛利率同比提升1.3pct至54.9%,主要由于品牌DTC转型持续推进。2024Q1,各运动品牌公司零售折扣保持稳中向好,2024Q1,特步主品牌零售折扣为7-75折,较2023Q4的约7折水平环比改善,与2023年同期水平基本一致。根据安踏体育2024Q1业绩交流会,2024Q1,安踏品牌线上零售折扣改善、线下零售折扣稳定,FILA品牌线上与线下渠道零售折扣均有所改善。根据李宁2024Q1业绩交流会,2024Q1,李宁品牌线上与线下渠道零售折扣均改善低单位数,线下折扣为6折高段。根据361度2024Q1业绩交流会,2024Q1,361度品牌零售折扣维持7折左右。

2024纺织服装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复苏与增长趋势

李宁直营渠道拓展致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2023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4.8%、32.9%、23.5%、22.1%,同比变化为-1.8、+4.6、+2.7、+1.5pct。2023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广告及宣传支出占收入比重同比变化分别为-2.1、+0.2、+1.8、+1.3pct。2023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管理费用率分别为5.9%、4.6%、10.7%、7.5%,同比变化为-0.8、+0.2、-0.5、-0.3pct。李宁销售费用率提升4.6pct,主因:1)直营渠道门店租金、销售人员工资奖金上升;2)为提升品牌价值,增加广告宣传及赞助支出;3)高层级市场店铺固定租金与装修道具摊销金额增长;4)部分亏损店铺计提资产减值。在研发方面,2023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研发投入分别为12.9、5.4、3.0、2.7亿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2.6%、2.2%、2.8%、3.7%,同比变化+0.2、+0.1、+0.5、-0.1pct。

李宁业绩增速不及营收,安踏体育归母净利润突破百亿。2023年,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36、31.87、10.30、9.61亿元,同比增长34.9%、-21.6%、11.8%、28.7%,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6.4%、11.5%、7.2%、11.4%,同比变化+2.3、-4.2、+0.1、+0.7pct。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汽车行业报告:盈利分化与增长前景分析

2024-06-09
下一篇

2024市场展望:消费电子领衔行业增长分析报告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