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边缘超融合网关技术白皮书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产生和处理速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这个背景下,边缘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计算范式,正在逐渐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边缘云计算将计算和存储任务从数据中心移向网络的边缘,更接近用户,以实现更低的延迟体验,更少的带宽成本。然而,边缘云计算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 边缘云站点资源池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业务网络功能需求全;边缘云业务场景对网关性能需求较高; 边缘云机房规模较小,对成本较敏感;不同位置的边缘云网关设备选型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一种面向边缘云计算的超融合网关技术。超融合网关技术是一种基于新型的网络设备,集成了多种硬件,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的技术。它将传统的网络功能与虚拟化隔离、业务高并发技术、异构资源统一优化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网络设备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超融合网关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也降低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和成本。


在这份白皮书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边缘云计算的定义、典型场景、优势与挑战,以及超融合网关技术的定义、形态和技术架构。我们还将深入探讨面向边缘计算的超融合网关技术,包括控制面技术、应用层技术、转发面技术以及硬件接口层技术,


我们希望这份白皮书能为业界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理解和应用边缘云计算和超融合网关技术。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和管理大量的数据,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服务。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边缘超融合网关技术白皮书

边缘云计算是相对的概念,它相对于中心云而言,它部署的位置将更远。能够作为中心云能力的一种延伸,更加贴近用户,将计算能力拓展至“最后一公里”。根据边缘计算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区域、现场和IoT边缘云。


中心云机房:此类机房具备大于1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部署在一线城市,他们到用户的延迟一般小于30ms,提供了完整的云服务和解决方案。


区域边缘云:此类机房部署在省会以及地级行政区城市,机房规模一般100到1000台,延迟一般小于10ms,提供了大部分的云服务和解决方案。


现场级边缘云:此类机房部署在用户IDC机房现场侧,一般提供一套机柜方案,和用户IDC机房的机器混合部署,它的规模更小。


IoT边缘云:此类边缘云设备也是部署在用户机房内,他们会使用资源更加有限的网关设备,对接各类IoT设备协议,令IoT设备能够接入中心云,提供给用户管理。


云游戏在早期的时候,将视频的渲染推流等能力都放置到中心云的服务器上,距离用户远,延迟大。玩家能够体验的游戏被限制在非延迟敏感的小型游戏上,比如:策略对战类,棋牌类等。


近几年,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兴起,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尝试将基于中心云的云游戏架构演进到基于边缘云的云游戏架构。边缘计算站点规模小,分布范围广,用户可以就近接入边缘站点,从而降低游戏时延。如图3所示,在边缘云游戏场景中,业务将渲染引擎和视频压缩推流引擎部署在边缘云以降低网络时延,从而带来媲美传统游戏的体验。为了满足大规模用户接入的需求,边缘云站点中需要具备负载均衡的能力,以为用户选择体验最佳的推流接入服务;同时,为了大幅降低用户体验延迟,边缘云站点与中心云站点之间还需要具备全局路由调度能力,以降低游戏状态同步的延迟。

【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边缘超融合网关技术白皮书
上一篇

【CMOClub】2023AIGC赋能营销报告

2023-11-09
下一篇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2.0(2023年)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