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2023年“618”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

5月18日,快手平台最先开启618预售,紧接着京东、淘宝天猫等平台纷纷开启预售,一个月后,这届号称“史上投入最大”的618在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发布未披露GMV的数据战报中落下帷幕。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摘选了部分数据看点,为这个618画上了句号。


历年618大促都引发了不少消费问题,从往年的消费投诉情况来看,退款问题、网络欺诈、发货问题、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信息泄露、霸王条款、虚假促销、网络售假等问题是投诉“重灾区”。为此,网经社在618前发布“618”网购消费预警,不过,投诉案例依然接踵而至。


6月27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618”消费维权奥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监测发现,今年“618”期间消费维权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演出票务权益规则等方面。根据报告,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网购”类负面信息2942137条。相关信息在6月5日出现高峰。“618”期间网购相关舆情较平稳,网友集中反映的情况较少,奥情多以个案形式呈现。


在此背景下,2023年7月4日,依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2023年618期间受理的全国94家互联网消费平台纠纷大量案例数据,“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年“618”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

【网经社】2023年“618”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

今年上半年,经济复苏,大众消费热情逐渐显现。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56906亿元,同比增长13.8%。伴随着年货节、五一假期、618大促的到来,网络消费迎来一波又一波热潮。


不过,与此同时,网络消费纠纷依然难以避免。在今年“315晚会”中,假冒伪劣产品、电信和网络诈骗、互联网直播间乱象等现象被曝光。4月份,有关机构发布《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揭露了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等7大问题。


5月初,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景区旅游、酒店住宿、交通出行、餐饮购物四个方面。6月底中消协又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指出“618”期间消费维权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演出票务、权益规则等方面。


在此背景下,7月12日,依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2023上半年受理的全国200家互联网消费平台纠纷大量案例数据,“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3年(上)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数据报告》。


上一篇

【磁力引擎】全域增长 有术可循-快手全店ROI确定性增长白皮书

2023-11-30
下一篇

【施耐德电气】迈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一流供应链- 精益、韧性、绿色、数字化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