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商会】2023出口融资的可持续性白皮书
出口融资作为可持续融资产品的潜力巨大,但很大程度上尚未挖掘。
出口信贷机构旨在解决阻碍私营部门参与出口融资和跨境交易的市场缺口。他们解决了出口商和金融家们担心的许多风险,包括政治风险、信用风险、贿赂和腐败风险、环境、社会和人权风险等。他们以此鼓励了私营部门参与出口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融资,并促进支持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新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推出。该行业支持的融资规模可以与双边发展金融机构和多边开发银行的融资规模相媲美。如今,大约20%的行业规模支持低收入国家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水处理基础设施、医疗保健设施、经济适用房甚至教育设施等领域的可持续交易。对标绿色债券和社会贷款等可持续融资产品,出口融资被定义为(1)是额外的(2)提供的期限超出私营市场能够提供的范围(3)通过严格控制款项用途使资金提供者放心资金将被用于既定目的。尽管有这种潜力,但将出口融资作为一种可持续融资产品来使用仍处于初期的阶段。
出口融资行业目前尚未跟上可持续融资行业的变化。
出口信贷机构在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措施、标准和准则等多个方面优于银行业,首批与环境和出口信贷相关的承诺可追溯到1998年。该行业随后引入了一系列与环境风险管理(2000年和2003年)、贿赂和腐败(2000年)和可持续贷款(2001年)相关的经合组织的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措施已经得到更新和加强,以反映新的行业发展和改进的标准。然而,自2016年关于燃煤发电的协议(该协议目标是鼓励向更高效的技术过渡但未能逐步淘汰煤炭)以来,尚未达成任何新的多边协议。相比而言,自2015年以来银行业的创新显著增加,绿色、社会和可持续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债券和贷款的发行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对许多银行来说,在高管、股东的压力、客户、员工和越来越多的监管者的推动下,可持续性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战略推动力。虽然一些经合组织的出口信贷机构也开始对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大的战略兴趣,并在经合组织的安排之外引入激励措施,但大多数出口信贷机构仍然缺乏其监管机构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给予明确授权。
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对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的关注,导致人们越来越重视金融与可持续性之间的联系。近年来,塑造可持续金融格局的最具影响力的举措可能是采纳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联合国2030年议程》和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两项里程碑式的国际协定都将金融置于可持续性治理方案和问责制模式的中心,强调了金融行业在成功实现雄心勃勃的全球可持续性目标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巴黎协定》第2条c款明确规定:“本协定[...]旨在加强全球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努力背景下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应对,包括:(c)使融资资金流动符合实现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适应性发展的途径”。
鉴于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发达市场和发展中市场的政府都推出了有关政策和监管措施,旨在鼓励机构和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政策、战略、流程、产品和服务。迄今为止,全球的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已发布超过500项政策和监管措施[1],对投资、银行和保险业产生了影响。
与新兴学科一样,大量创新是可持续金融市场的特征。因此,以自愿(越来越多成为强制性)原则、标准、定义、分类和报告工具等形式提出的新倡议频繁出现,导致了一个支离破碎、有时令人困惑的局面。一些倡议已被广泛采用,并已证明其可扩展性,而其他倡议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最终,这些举措旨在创建一种通用语言,并提供一套工具,帮助市场参与者转向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运营。
下表以结构化方式对各种可持续金融举措和工具进行了分类。我们提出了以下五种原型:
1、高水平原则/行业平台。高水平原则允许行业参与者重新思考其活动,将可持续性考虑纳入其决策过程。行业平台允许参与者对共同目标作出公开承诺,并分享实现这些目标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做法。
2.目标/目标设定框架和工具允许行业参与者为向更可持续的活动过渡设定可量化的影响目标。
3.定义/分类法提供了一种分类系统,识别活动、资产和/或项目类别,以实现关键气候、绿色、社会或可持续目标,并参考确定的阈值和/或目标。通过这样做,分类法有助于制定标准,建立共识,并有助于解决洗绿或可持续性清洗的指控。
4.新产品有关框架规范了在何种情况下一个产品可被标注为可持续产品。这些框架通过制定预期可满足可持续产品的标准,为此类产品创造了共同市场。
5.报告与披露。这些举措鼓励行业参与者披露和报告其活动的影响,提高透明度和责任心。
本分析并不力求全面,而是旨在覆盖关键行业举措的子集(图表1),附录B将对这些举措做进一步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