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生物行业报告:脑机接口技术与市场前景分析
一、医药核心观点
一、当周(2.26-3.1)回顾与周专题:
当周(2.26-3.1)申万医药指数环比1.72%,涨跌幅列全行业第13位,跑输创业板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本次专题,我们从是什么、内在原理、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梳理脑机接口,供各位参考。
二、近期复盘:
1、当周表现:市场本周巨幅波动略微向上,医药相对稳定。医药细分来看,部分减肥药、部分科研仪器、部分一季报业绩等相关公司表现较好,本周逐渐脱离了前面按照风格反弹的走势,逐步开始跟主题和业绩演绎。
2、原因分析:在经历了强势连续反弹后,市场进入到了巨幅震荡盘整期,医药也是这样,但并没有在大多数板块反弹后实现预期的很好的补涨,这周医药开始从“风格驱动式反弹”切向“主题和业绩驱动”转变,这个和市场类似但表现弱于市场。因为医药还是缺清晰的大主线,还是围绕老主题进行演绎,周中减肥药因为海外映射,股价再次反应,但从市场选择的标的来看,“靶点机制”等更为细致的逻辑成为了考量重点。我们观察到了周五的部分科研仪器标的的异动,原因尚在分析中。另外,在这个时期,一季报业绩和短期变化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这段时间相关逻辑的标的表现不错。
3、未来展望:这段时间我们判断年后短期仍是反弹期,整体还是先风格后基本面考虑,前面短期重点筛选中证2000里面超跌小票,后面逐步增加基本面考量,这个判断基本得到市场表现的验证,因为主线尚不明确,可以重点关注一季报和近期催化个股。近期问医药策略思路的比较多,我们基本上考虑就是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在大的经济预期没有变化的时候,医药科技型公司还是比较重要的方向,包括空白需求大单品(NASH、减肥等等)、颠覆式新技术(脑机接口、ADC、TCE双抗等等);第二,重点考虑三层细分逻辑,独立景气这种,比如中硼硅药用玻璃、亚非拉国际化、老龄化下的膏药等等,不必回答第一层医药是否有行情,也不回答二层细分类似于中药是否有行情,直接寻找三层独立景气的细分逻辑。第三,大盘子下行状态下,单纯的线性外推式成长股不太容易达成共识,这个时候,主业稳定或者主业出清预期后有一个较好增速并能够讲出未来2-3年二次成长曲线逻辑的公司是可以的。
三、策略配置思路:
(一)产业趋势角度
1、空白需求大单品:(1)NASH:福瑞股份;(2)减肥:众生药业、博瑞医药、信达生物;(3)其他:智飞生物(带状疱疹疫苗&RSV疫苗)、智翔金泰(自免、狗抗)、诺思兰德(下至缺血)、兴齐眼药(近视)、凯因科技(乙肝功能性治愈)、悦康药业(AD&脑卒中)、迈得医疗(美瞳)、阿尔兹海默。
2、新技术颠覆:(1)ADC:科伦博泰、迈威生物、荣昌生物;(2)TCE双抗:泽璟制药、百利天恒、康诺亚;(3)脑机接口:诚益通;(4)其他:小核酸、CGT等。
3、国际化:(1)生物类似物国际化:健友股份、百奥泰;(2)亚非拉出口。
4、强者恒强:赛生药业、翰森制药、恒瑞医药、新诺威、百洋医药、华东医药、东诚药业、科伦药业。
5、其他景气:(1)中硼硅药用玻璃:力诺特玻、山东药玻;(2)凝胶贴膏:九典制药;(3)其他:惠泰医疗、微电生理、澳华内径、安图生物、海泰新光、戴维医疗、国际医学、阳光诺和、恩华药业、海思科、人福医药、维力医疗。
(二)市场风格与政策趋势角度
1、传统企业二次成长曲线拐点:赛生药业、济川药业、智飞生物、佐力药业、贵州三力(叠加基药)、九安医疗(三联、CGM)。
2、低估修复:柳药集团、新华医疗、英科医疗。
3、国企改革:昆药集团、九强生物、太极集团等。
4、政策倾斜:(1)基药&中药创新药:济川药业、方盛制药、贵州三力、佐力药业、悦康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
(三)其他长期覆盖跟踪:
上海谊众、华纳药厂、振东制药、普瑞眼科、爱尔眼科、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九洲药业、康龙化成、博腾股份、安杰思、南微医学、太极集团、达仁堂、盘龙药业、华润双鹤、天益医疗、葵花药业、圣诺生物、欧林生物、英诺特、博拓生物、万孚生物、特一药业、华北制药、一品红、欧林生物、康华生物、康泰生物、泰恩康、东诚药业、奥泰生物、康哲药业、仁和药业、祥生医疗、西藏药业、鱼跃医疗、苑东生物、健之佳、大参林、可孚医疗、九州通、片仔癀、泰格医药、以岭药业、乐普医疗、益丰药房、信立泰、丽珠集团、神州细胞-U、健康元、昭衍新药、贝达药业、老百姓、三星医疗、纳微科技、新里程、康缘药业、诺唯赞、重药控股、诺禾致源、艾德生物、佐力药业、药康生物、百普赛斯、柳药集团、凯普生物、加科思、力生制药、万泽股份、前沿生物、司太立、首药控股-U、吉林敖东、丰原药业、中红医疗、哈药股份、广誉远、天士力、珍宝岛、健民集团、聚光科技等。
二、意念操纵鼠标,马斯克再掀狂潮,脑机接口究竟是什么?
1月29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宣布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于1月28日完成了首例人类大脑植入手术。2月19日,马斯克称患者仅用大脑意念便可移动操纵鼠标,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似乎已经完全康复,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一事件引发了业界、学界广泛讨论。
Neuralink公司成立于2016年,其当下的宗旨就是让四肢瘫痪的人能够用意念控制电脑及移动设备。公司首款脑机接口产品被命名为“Telepathy(心灵感应)”。马斯克介绍,“只需利用意念,人们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手机或电脑,并通过它们控制几乎任何设备。想象一下,如果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能够比打字员或拍卖师更快地进行沟通,结果会如何?这就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2.1脑机接口(BCI):直连大脑的控制通道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交互的通信和控制通道。
脑机接口包括输出式脑机接口和输入式脑机接口。狭义的BCI指输出式BCI,其目的主要是为疾病患者、残障人士和健康个体提供可选的与外部世界通信和控制的方式,以改善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输出式BCI:利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信号,在不依赖外周神经或肌肉的条件下,把用户的感知觉、表象、认知和思维等直接转化为动作,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交流和控制通道。这类脑机接口系统主要由大脑向外部设备输出通信或控制指令,并把结果通过视听觉等反馈形式提供给用户形成闭环以调节其脑活动信号,从而提升脑机交互的性能。
输入式BCI:主要由外部设备或机器绕过外周神经或肌肉系统直接向大脑输入电、磁、声和光等刺激或神经反馈,以调控中枢神经活动。实际上,不管是输出式BCI还是输入式BCI均可由神经反馈构成闭环系统,即交互式BCI,区分类别主要看是以输出式为主还是以输入式为主,以及所设计的主要功效。
2.2 Neuralink与宣武清华团队“首例”对比,脑机接口多方向发展突破
马斯克Neuralink与此前我国宣武清华团队均实现了脑机接口“首例”的突破,但原理方法有所不同。马斯克宣告其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此前完成的首例人类大脑植入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此前,我国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也完成了首例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是全球首例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颈髓损伤引起的四肢截瘫患者行为能力手术,并且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天坛-清华联合团队也已完成了第二例微创脑机接口手术,成功实现了让患者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移动。
2.3 医用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应用的主要方向
目前,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当前主要产业化方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脑机接口产业下游相关企业近350家,较明晰的应用方向不少于30种,主要分为医疗和非医疗两类,其中医疗企业占比56%,消费、工业、教育等非医疗企业占比44%。
医疗领域应用主要包括疾病预警、诊断、治疗和功能增强。主要面向的疾病包括癫痫、帕金森、抑郁、疼痛、多动症、自闭症、截瘫、卒中、阿尔兹海默症、意识障碍、耳鸣和听力受损、视力受损和睡眠障碍等,以及利用脑状态辅助药物研发和麻醉监测给药。
非医疗领域应用方向众多,包括:工业安全监测、车内交互控制和疲劳检测、对外交互、外设控制、睡眠检测和助眠、情绪舒压、认知训练、脑健康体检、游戏控制、体育训练和人才选拔、模拟训练和体验、产品优化、安全识别认证。
2.4 产业链日渐成熟,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2.4.1 普及期发展预期增长迅速
脑机接口产业链日渐发展成熟。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器件供应商、中游的设备制造商、下游的应用服务提供商。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为脑机接口领域提供关键的生物医学材料、电子材料等原材料,器件制造商主要负责生产脑机接口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
中游:负责将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整合完整的脑机接口。
下游:面向用户,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各种实际场景,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综合而言,脑机接口产业链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各环节之间需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据麦肯锡预测,仅医疗领域,2030-2040 年脑机接口全球潜在市场规模将达400亿美元,其中,严肃医疗150亿美元,消费医疗2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大于10%。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脑机接口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未来十年内脑机接口处于应用普及期。这一阶段有望通过以下来源,实现市场规模的显著增长:
更加广泛的应用:逐步推进普及,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有不断增长的空间。
取代传统治疗领域药物应用:以神经治疗领域为例,当前全球神经药物类市场规模达上千亿美元,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药物替代方面具有潜力。2022 年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全球市场1356.12 亿元,中国市场995 亿元。脑机接口有望瓜分该市场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即全球市场最少136亿元,中国市场最少100 亿元。
开拓新的应用场景:脑机接口在睡眠、康养、消费娱乐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三、细分领域投资策略及思考
3.1广义药品
3.1.1创新药
当周(2.26-3.1)中证创新药指数环比2.78%,跑赢申万医药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截至3月1日,中证创新药指数1,675.31点,周环比2.78%。申万医药指数周环比1.72%,沪深300指数周环比1.38%,中证创新药指数跑赢申万医药指数1.06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1.40个百分点。2024年初至今中证创新药指数下跌-11.88%,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0.05%,沪深300上涨3.11%,中证创新药指数跑输申万医药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
(2)创新药周度复盘之个股涨跌幅当周(2.26-3.1)涨跌幅排名前5为云顶新耀-B、新诺威、加科思-B、博安生物,百济神州-U。后5为宜明昂科-B、乐普生物-B、开拓药业-B、基石药业-B、和铂医药-B。
重点公告:3月1日,强生宣布,经过优先审查,FDA已批准Rybrevant (amivantamab-vmjw,埃万妥单抗)联合化疗(卡铂-培美曲塞)一线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FDA本次行动也将Rybrevant在2021年5月的加速批准转换为基于确认性III期PAPILLON研究的完全批准。新闻稿显示,Rybrevant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一线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NSCLC患者的靶向疗法。
点评:PAPILLON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Rybrevant联合化疗在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新诊断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BICR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首次后续治疗后的PFS、症状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OS)。在确认疾病进展后,允许仅接受化疗的患者在二线环境中接受Rybrevant单药治疗。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