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行业投资展望:分化与机遇并存

分化态势延续,关注业绩确定性标的和拐点方向

我们对所覆盖或日常跟踪关注的医药行业重点公司的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进行了总结。我们认为由于行业政策/景气度、公司经营周期等因素的差异,个股及行业业绩呈现出分化态势。


我们认为在医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由于行业整体增速中枢下降,业绩成长具有确定性和持续性的行业及公司更为稀缺,市场有望给予其一定的估值溢价,此外景气度出现边际改善或者有拐点预期的行业/公司在也具有向上弹性;在投资策略上,我们仍然建议自下而上优选标的,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标的和拐点方向。具体来看。


医药创新:由于创新药的临床价值、竞争格局、潜在空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由于公司的经营周期处于不同阶段,核心品种生命周期处于不同时期,导致业绩分化态势延续。医药仿制/仿创转型 :由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存量业务触底并逐步稳定,医药仿制/创新转型相关公司已经步入发展新阶段,目前更需要重视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动能,包括创新药事件催化(临床进展/获批、license-out、海外映射等)/商业化兑现、后续仿制药品种梯队获批节奏/上市后放量速度、新业务模式拓展(OTC/线上销售、出海)等影响业绩的新变量。


血制品:行业供需两端均进入提速周期,业绩增长持续性强,确定性高,属于行业性景气度提升带来具有稀缺性的投资机会。CXO、科研试剂/服务:由于业务类型、客户区域分布等存在差异,2023年及2024年1季度业绩出现分化,仿制药CRO表现较好,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业绩有望率先回暖。医疗器械:医疗设备行业有望在招标采购恢复正常、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后迎来拐点;一次性手套行业进入盈利能力提升周期。

2023年&2024年1季度经营情况概述

600276恒瑞医药-7%-30%-18%-19%7%21%9%18%2023年收入、利润恢复增长,经营迎来拐点;2023年创新药含税收入106.37亿元(+22.1%),累计获批15款创新药;创新药国际化持续突破,卡瑞利珠单抗提交BLA申请,2023年5款创新药实现对外授权许可。

600196复星医药29%21%13%18%-6%-48%-7%-34%新冠相关产品(mRNA 新冠疫苗、阿兹夫定片、新冠抗原及核酸检测试剂等)收入大幅下降、计提资产减值等因素导致公司业绩下降。其他重点品种如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等保持较快增长。

688321微芯生物60%-170%23%267%-1%-3434%23%43%2023年西达本胺收入平稳,西格列他钠快速增长。西达本胺治疗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批上市,有望迎来第二增长曲线。

300558贝达药业20%4%6%-91%3%769%38%390%预计埃克替尼表现平稳,恩沙替尼、贝福替尼等新品种进入放量周期。

688331荣昌生物46753%122%-46%-735%40%-38%96%-4%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保持放量态势。

688266泽璟制药588%-40%59%1%28%30%0%34%多纳非尼稳健增长,重组人凝血酶有望开始贡献收益。杰克替尼处于NDA阶段,rhTSH进入Pre-BLA阶段。

ZG005、ZG006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临床研究持续推进。688578艾力斯94410%83%49%228%155%664%169%1424%一线治疗EGFR+NSCLC适应症纳入医保后,伏美替尼进入快速放量阶段;规模效应体现,利润增速快速收入增速。

688488艾迪药业-12%-276%-4%-234%68%43%-18%-219%HIV创新药平稳增长,人源蛋白业务收入波动影响表观业绩。艾诺米替片进入医保后有望于2024年带来显著业绩增量,24Q1 HIV新药合计实现销售收入3571.12 万元(+ 76.52%)。

688687凯因科技33%3%1%-24%22%125%10%-4%医保支付范围扩大后,2023年及2024Q1可洛派韦保持快速增长;金舒喜、安博司受行业政策等因素影响,销售有所波动,影响24Q1整体业绩。

688520神州细胞40853%-15%661%55%84%84%86%368%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快速放量。

688278特宝生物43%77%35%70%38%74%30%43%慢乙肝临床治愈临床认可度不断提升,派格宾保持较快增长。

688177百奥泰352%106%-46%-1555%55%10%4%28%阿达木单抗、托珠单抗等生物类似药在国内市场迅速放量,托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获得美国FDA批准。

688382益方生物——-71%——-33%——39%——31%贝福替尼获批上市,D-1553(KRAS G12C)处于NDA阶段,D-0502(口服SERD)进入临床III期。

688192迪哲医药——-73%——-15%——-48%——-2%舒沃替尼国内获批后快速放量,国际多中心临床稳步推进。688302海创药业——24%——2%——5%——36%HC-1119 处于NDA阶段。

688197首药控股——-84%——-22%186%————-19%核心管线SY-707进入pre-NDA阶段688373盟科药业0%-294%529%-1%88%-70%91%-63%康替唑胺片平稳增长。

688428诺诚健华76390%80%-40%-1688%18%35%————奥布替尼平稳增长。

688235百济神州258%15%26%-39%82%30%75%22%临床价值突出,百悦泽®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百泽安®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创新药的临床价值、竞争格局、潜在空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由于公司的经营周期处于不同阶段,核心品种生命周期处于不同时期,导致创新药公司业绩分化态势延续。从产品角度看,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伏美替尼、长效干扰素、可洛派韦、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等品种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相关公司如神州细胞、艾力斯和特宝生物和荣昌生物等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1季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部分产品有望迎来边际改善,例如艾诺米替片于2023年末进入医保后放量显著,1季度实现较快增长;西达本胺治疗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适应症获批上市,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从公司角度看,恒瑞医药创新药上市数量持续增长,国际化迎来突破,创新药收入也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复星医药受新冠相关产品高基数影响业绩承压,贝达药业受益于贝福替尼等新品种放量,24Q1收入增速有所提升。


投资建议:综合公司经营周期/估值、产品临床价值/潜在销售峰值等因素,我们推荐:(1)产品临床价值得到充分验证,中远期销售额仍具有较大提升潜力,业绩仍有望持续增长的公司,推荐凯因科技、相关公司:特宝生物;(2) 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2024年起收入或利润有望展现出较大弹性的公司,推荐艾迪药业,相关公司微芯生物、(3)经营稳健,创新药销售平稳增长,国际化迎来突破的创新药龙头,推荐恒瑞医药。



2024医药行业投资展望:分化与机遇并存

剔除低基数因素,2023年科伦药业、羚锐制药、山东药玻、九典制药、康辰药业、西藏药业、康弘药业、百洋医药和吉贝尔等公司扣非利润实现了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上述公司经营效率改善、加强费用和成本控制、核心品种的政策环境/竞争格局/需求出现积极变化等因素。


2023年部分公司业绩出现波动,包括(1):部分原料药公司;受制剂需求下降影响,肝素原料药进入去库存阶段,健友股份和东诚药业利润端出现波动;兽药原料药由于需求下滑,价格下降,导致国邦医药利润端出现波动;维生素B5因需求/竞争格局出现变化,导致亿帆医药利润端出现波动。

(2)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包括海正药业、亿帆医药和科兴制药等公司。

(3)集采影响,包括汇宇制药、北陆药业、立方制药和苑东生物等少数公司。整体来看,集采对于对于行业内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已经基本出清。


我们认为,由于集采影响逐步出清,存量业务触底并逐步稳定,医药仿制/创新转型相关公司已经步入发展新阶段,目前更需要重视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动能,包括创新药事件催化(临床进展/获批、license-out、海外映射等)/商业化兑现、后续仿制药品种梯队获批节奏/上市后放量速度、新业务模式拓展(OTC/线上销售、出海)等影响业绩的新变量。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

(1)存量品种竞争格局较好,后续产品梯队完善,利润处于释放期的公司,推荐九典制药;

(2)新品种(创新药、复杂制剂)放量,新业务模式突破,业绩有反转或加速预期的公司,推荐亿帆医药、科兴制药,相关公司立方制药、苑东生物;

(3)存量业务平稳,创新药有潜在事件催化/商业化突破的公司,推荐科伦药业、海思科、京新药业、康辰药业、东诚药业,相关公司悦康药业;

(4)其他性价比较好的细分龙头,推荐人福医药、羚锐制药、山河药辅。

2024医药行业投资展望:分化与机遇并存

2023年大部分血制品公司业绩均保持平稳增长或者高速增长,采浆量实现较快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1)血制品属于临床刚需用药,且有多年临床使用经验,在行业升级整顿政策影响下,医生处方行为依然较为稳定;(2)在新冠疫情中,血制品在患者救治、康复中起到了较大作用,提升了医生和患者对于静丙、白蛋白等血制品临床价值的认知度,需求增速中枢有所提升,上市公司相应加大采浆力度,为2024年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首创证券表5:血制品行业上市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速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首创证券(华兰生物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中包含采购疫苗业务相关费用支出,但由于疫苗毛利率较高,原材料等各项成本较低,该项支出主要为血制品业务产生。)血制品生产需要经历采浆、检疫、生产和批签发等多个流程,因此血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要为采浆成本)可视为公司采浆量的同比指标和业绩的先行指标。


2024年1季度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派林生物该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体现出采浆量仍有较好增速。投资建议:血制品行业供需两端均进入提速周期,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强,确定性高,推荐采浆量迎来长期拐点的华兰生物。其他相关公司:天坛生物、派林生物、上海莱士和博雅生物。

2024医药行业投资展望:分化与机遇并存

CXO、科研试剂/服务行业相关公司,由于业务类型、客户区域分布等存在差异,2023年及2024年1季度业绩出现分化。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和集采规则的优化,仿制药行业新进入者增加,供给端有较大扩容需求;首仿、新3 类/新4 类,OTC 和院内外双跨品种申报热度提升,研发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仿制药研发活跃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仿制药CRO公司阳光诺和、百城医药业绩和订单均保持较好增速。


由于新冠药物商业化项目需求大幅减少,对药明康德、凯莱英等CDMO龙头短期业绩增长造成较大影响。国内一级市场投融资的不景气也对以国内业务为主的临床前CRO、临床CRO、科研试剂/服务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2021年至2022年,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一级市场投融资金额持续下降,但2023年以来各季度投融资金额逐步稳定并在2024年1季度呈现出环暖态势。


由于从投融资传导到CXO、科研试剂/服务行业公司收入端需要一定周期,因此2021年以来的投融资金额下滑对于相关公司2023年业绩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但随着2023年以来投融资金额企稳,我们认为利好相关公司2024年及后续年份的业绩表现。分区域来看,海外投融资复苏状况要好于国内,因此我们认为海外收入占比高的公司有望率先迎来拐点。


投资建议:(1)仿制药CRO龙头新签订单、在手订单饱满,未来2-3年内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推荐阳光诺和,相关公司百诚医药;(2)受益于海外投融资回暖后医药研发活跃度提升的公司,推荐百普赛斯;(3)股价、业绩对各项负面因素反应较为充分的CXO龙头,推荐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和凯莱英。

医疗设备:3 月13 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文件中关于医疗部分有以下内容:(1)到2027 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 年增长25%以上;(2)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


近期部分省份相继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一方面对医疗领域设备投资规模增速给出了较为明确的量化指引,另一方面对于医疗领域设备投资涉及的具体方向给出了明确规划。我们认为该项政策的推出有助于医疗设备,特别是高价值大型医疗设备需求的释放,预计新增/以旧换新升级等需求均将得到提升,行业增速在原有内生性增速的基础上有望再上台阶,预计后续将出台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有力提振医疗机构的设备采购意愿和能力。


此外,随着医疗行业升级整顿政策稳定,我们预计2024 年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有望逐步改善,预计行业景气度迎来向上拐点。考虑到近年来国产医疗设备产品力大幅提升,且在招标中具有一定优先性,预计国产医疗设备将显著受益。2023年3季度以来由于医药行业升级整顿政策的推进,对公立医院设备招标采购节奏造成一定扰动,医疗设备销售增速出现放缓,对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和开立医疗业绩造成一定扰动。


我们认为医疗设备保有量与诊疗量直接挂钩,由于诊疗量长期平稳增长,设备的终端需求并未受到影响,随着升级整顿政策进入常态化,被推迟的采购项目有望逐渐启动。预计2024年医疗设备采购有望逐季度恢复。我们认为政策落地后,将显著带动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终端需求。


建议关注相关公司:联影医疗(影像设备,CT、MRI、PET-CT)、迈瑞医疗(高端彩超等)、开立医疗(内窥镜)、微创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新华医疗(院内感染控制解决方案)和海尔医疗(院内静配、药房解决方案)制药装备:下游需求较弱,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各项运营费用有一定刚性,2023年及2024年1季度东富龙、楚天科技的业绩出现下滑,行业景气度拐点确认。后续关注医疗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力度,公司海外业务拓展和布局进展等。

2023年以来,国内丁腈手套出口量持续提升,价格筑底态势明确,体现出:(1)2022年由于供需失衡,一次性手套量价齐跌,2023年行业下游积压的库存已进入消化尾声阶段,销量率先企稳回升,体现出下游需求已经逐步复苏;(2)凭借生产效率高、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齐全、能源及原材料成本低等多项优势,全球丁腈手套订单呈现出转移至中国的趋势。


我们认为一次性手套行业在2022年至2023年调整过后,疫情期间新建高成本产能以及老旧产能得到了出清,行业供给端集中度得到提升,供需关系逐步回归正常水平。此外疫情后由于公众卫生与防护意识提升,使用场景进一步拓展,与疫情前相比,预计一次性手套终端需求量仍有一定幅度增长,长期来看一次性手套需求的增长具有持续性。我们认为在需求回暖、供需关系优化和集中度提升的带动下,业内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步向常态水平回归。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医药行业报告:终端市场回暖与增长机遇分析

2024-05-28
下一篇

2024半导体封装行业报告: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并进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