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光伏行业报告:0BB技术革新与市场增长前景

0BB:电池栅线朝着多栅方向发展

电池栅线朝着多栅方向发展。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是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银细栅线和主栅线形成的,栅线是电池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把电池体内的光生电流引到电池外部,一般具体指电池片表面上的粗电极(主栅线电极)条数。多主栅(MBB)通常指主栅线在10条及以上,SMBB则是MBB的升级版,进一步增加主栅线数量,而0BB技术则是去掉主栅线,仅保留细栅,进一步增加了栅线数量。

根据CPIA最新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3年,TOPCon电池片,采用16BB及以上技术的市场占比达到约87.5%,11BB市场占比约10.1%,少部分采用9BB或10BB,市场占比约2.4%,未来随着新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旧产线的技术升级,多栅线技术的市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0BB:优势显著,有效助力降本增效

0BB有望助力电池组件进一步降本增效。0BB工艺取消了电池主栅银电极,用焊带取而代之,可直接与细栅互联从而汇集细栅电流,有望带来以下优势:

1)通过更细、更多的焊带减小遮光面积,减少光生载流子传输距离,有效降低串联电阻,提升组件功率;

2)取消主栅后银浆用量降低,有效降低组件成本;

3)增加汇流接触点,减少因为隐裂带来的功率衰减


无主栅技术最早由加拿大电池组件公司Day4Energy提出,并申请专利。2011年,Day4Energy将更名为DNA技术的电池连技术成功使用于Roth&Rau的异质结电池,并取得了19.3%的组件效率。同年总部位于瑞士的设备制造商MeyerBurger收购Roth&Rau。2012年Day4Energy因 经 营不 善退 市,并 将 其技 术 出售 给MeyerBurger,后者将DNA技术更名为SmartWire并持续开发,于2013年推向市场。


电池组件:23年4月,东方日升宣布4GW高效25.5%异质结0BB电池顺利实现首线全线贯通;23年5月,正泰新能在SNEC中发布了搭载低应力无主栅技术的TOPCon3.0产品,在层压过程中实现细栅与焊丝的电连接,实现电流的收集与传输,可以兼容更薄的硅片;一道新能的TOPCon4.0产品搭载了无主栅技术,可以节约30%的银耗。

设备:23年9月,迈为股份与华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晟将在三年内向迈为分期释放不低于20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NBB(无主栅)组件串焊设备订单,首期5.4GWNBB串焊设备采购合同已于9月16日签订;23年12月,小牛自动化为正泰提供GW级覆膜机,一个月内良率稳定达到99.6%以上,24年3月顺利完成首条异质结直接覆膜设备量产线交付;24年3月,奥特维宣布TOPCon0BB焊接工艺实现量产,实现银耗降低超10%,组件功率提升5%。

焊带:宇邦新材自主研发的0BB焊带具有较强的性能稳定性和产品可靠性,在客户应用端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同享科技已具备0BB焊带生产能力,目前已实现销售;威腾电气研发的低温焊带可应用在SmartWire0BB电池技术上,通过层压实现膜与细栅的合金化、将焊带复合膜层压在相邻的电池片表面形成串联,在下游客户端已有应用。


此前弃光率红线为5%。由于调峰能力不足、外送通道不足、当地电力需求等原因,2015-2016我国弃风、弃光率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弃风、弃光率为15%/12.6%,2016年为17%/10%,高弃风弃光率影响了电站的项目收益,因此2018年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附上了清洁能源消纳主要目标,在这个方案里首次提出把弃风率限制在12%、弃光率限制在5%。

消纳红线有望放开,利好可再生能源装机。2024年1月29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发表了题为《锚定“双碳”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出明确风电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展。若消纳红线顺利放开,我们认为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4光伏行业报告:0BB技术革新与市场增长前景

集中式: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国内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达到120GW,占比达到55%,我们认为集中式新增装机量的大幅提升主要来源于风光大基地项目的建设加速,叠加组件价格下降,刺激下游业主装机意愿提升。目前第一批项目已经并网,第二批项目开工率过半,第三批项目已完成1/4的前期工作,展望未来两年,我们认为大基地项目将为集中式电站的新增装机量提供有力保障。

分布式: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能源局3月1日发布的《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围绕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总目标,推动配电网在形态上从传统的“无源”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在功能上从单一供配电服务主体向源网荷储资源高效配置平台转变。到2025年,要实现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00GW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根据能源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国内分布式装机累计达到250GW+,我们由此预计24-25年年均分布式装机量约为120GW+。

产业链:硅片面临库存压力,组件排产提升

根据infolink报价,截至2024年3月27日,多晶硅致密料与颗粒硅价格分别为67元/kg和59元/kg,与2月28日相比分别下降1.47%、3.28%。三月中旬开始硅料环节整体采买氛围较为消极,包括头部大厂在内的买卖双方成交意愿不强,观望和等待情绪较明显。价格方面表现在,一线头部大厂对外的块料报价暂时还没有明确下跌幅度,但是二三线包括新进入的硅料企业的报价方向有相对更明显的下滑,颗粒硅价格水平也有发生下跌。海外产地硅料均价暂时维持,但是高价水平略有向下波动。根据硅业分会调研,下游硅片库存35GW以上,硅片价格跌破现金成本,且本身具有一定的原料储备,目前多以前期订单调价改价为主,新单签订意愿低。

根据infolink统计,截至3月27日,P型硅片中M10,G12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1.8与2.5元人民币。N型价格M10,G12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1.75与2.7元人民币,相比2约末各规格跌幅达到10-13%不等。根据硅业分会统计,3月国内硅片产量69.75GW,环比增长9.04%,单月产出再创历史新高。3月份两家一线企业产量为26.5GW,一体化企业产量为21.1GW,专业化企业产量为22.15GW,各家企业均保持不同幅度的增长,阶段性供应过剩的局面明显,目前多数企业已开始减产,供应过剩的情况或将因此得到缓解。

价格方面,根据infolink统计,3月末电池价格出现松动,成交价格小幅下滑。截至3月27日,P型M10尺寸每瓦0.37元人民币,与2月末相比持平,较2月末降价5.13%;G12尺寸成交价格每瓦0.36元人民币,较2月末价格降价5.26%;N型电池片M10TOPCon电池片价格为每瓦0.46元,较2月末降价2.13%,TOPCon(M10)与PERC电池片价差维持在每瓦0.09元人民币。排产方面,3月电池片排产达到60GW,看好后续排产持续提升。此外,由于LECO技术的导入,TOPCon电池片的入库效率显著提升,平均入库效率超过24.7%。

2024光伏行业报告:0BB技术革新与市场增长前景

据PVInfolink统计,截至3月27日,成交价格保持平稳态势,PERC双玻组件成交价为每瓦0.9元人民币,TOPCon组件执行价格维持在每瓦0.96元人民币,HJT组件则稳定在每瓦1.2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排产方面,根据硅业分会统计,3月组件排产达到54GW,环比提升超50%,需求稳步提升。

根据索比咨询,EVA粒子价格从年初1.10万元/吨上涨持续至3月27日1.36万元吨,涨幅约24%。涨价原因包括:1)成本侧:近期EVA上游乙烯和醋酸乙烯均涨价,提供成本端支撑;2)供给侧:国内EVA石化库存多无压力,2月春节期间进口商订货偏少、节后通关需要一定时间,且部分石化厂3月大检修;3)需求侧:3月下游组件排产起量,对胶膜以及EVA粒子需求增加。


二季度光伏玻璃盈利有望修复:

1)4月玻璃价格有望上涨。3月组件排产高增,对玻璃需求增加,根据卓创资讯,玻璃库存继2月最后一周出现由增加转为减少的拐点后,3月以来库存逐周下降,截至3月28日,玻璃库存天数由前期高点29.16天降低至19.99天,去库加速。根据Infolink,3月27日,3.2mm玻璃价格上涨0.25元/平米至25.75元/平米,2.0mm玻璃价格维持16.5元/平米不变,考虑到下游组件排产持续提升,玻璃供需良好,库存快速去化后,4月玻璃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2)成本端持续改善。根据卓创资讯,截至3月28日,纯碱价格自2月中下旬玻璃调价后再度下降14%;供暖季结束后天然气价格预计下调,带来成本端改善。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4年1-2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到36.72GW,同比+80.27%,维持了去年Q4以来的增长态势。一季度是光伏传统淡季,1-2月优秀的装机数据反映了光伏需求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目前产业链价格处于低位,下游装机意愿强,叠加消纳红线的放开,我们预计202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仍将维持20%以上增速,有望达到260GW+。


24年1-2月组件出口金额减少,主要由于组件价格下降所致。根据海关总署数据,1月电池组件出口金额217.01亿元,同比-22.9%,环比+30.1%,2月电池组件出口金额198.80亿元,同比-22.0%,环比-8.4%。从量上看,根据infolink海关数据。2023年1、2月组件出口量为21.9/21.2GW,累计出口43.1GW,同比增长45%,前三大进口中国光伏组件市场依序为欧洲、印度与巴西,三者合计进口量约占全球市场60%。欧洲市场方面则因年初消纳组件库存速度超乎预期,加上为因应红海危机造成的航运风险以致提前拉货,印度与巴西则分别受各自国家政策或财年节点影响,在今年一、二月维持一定程度拉货动能。

24年1-2月逆变器出口金额同环比持续下降。24年1月逆变器出口金额40.23亿元,同比-46.71%、环比-5.53%;24年2月逆变器出口金额31.96亿元,同比-45.75%、环比-20.56% 。

2024光伏行业报告:0BB技术革新与市场增长前景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环保公用事业报告:自由现金流与高股息资产分析

2024-06-13
下一篇

2024煤炭行业报告:煤价筑底与核心资产价值重估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