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研究院】2023家装消费品质报告
5月21日,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发布《2023家装消费品质报告》。基于家装服务,对15个城市2000位家装消费者进行调研,首次发布家装服务品质评价体系,从消费者对家装服务满意度与期待值维度,揭示了装修服务消费者关切和亟待提升的问题。
调研团队综合贝壳家装服务长期业务实践,参考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将家装品质评价分为有形性、响应性、保证性、可靠性及共情性五大维度、22个评价指标问题,科学地设计出一套家装服务品质量化测量问卷。
在22个服务品质评价指标问题中,消费者对于装修工人经验能力、产品材料配送安装、家装公司声誉三项的实际感受水平最高;而施工现场摄像监察存档、线上化工具流程信息同步、全程管家/项目负责人1对1服务、装修人员帮助解决意外问题四项的实际感受值低于4分(满分5分),是消费者实际感受水平较差的四项。
报告指出,整体来看我国家装消费者服务品质评价得分为负分,消费者的实际服务品质感受整体低于他们的期待,家装行业服务品质仍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家装企业虽然在交付能力、设施等硬性指标上的消费者品质评价较高,而涉及人性化服务、情感价值体验服务等“软实力”指标品质评价较差。家装行业亟须一场品质进化,向更高水平、更加立体的品质服务升级。
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分析师闫金强表示,从消费者反馈可看到,家装公司传统上主要负责硬装交付的落地,因此在装修工人能力、装配能力及口碑上有一定积累;但在消费升级之下、面对新需求,数字化、人性化服务能力短板日益凸显,影响消费者实际服务感知。后疫情时代,模式创新、效率提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驱动力,对消费者更好、更快、更适合的品质服务是行业及企业确定的增长方向。
近年来,整装公司模式顺应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快速兴起,多类型主体纷纷切入开拓整装大市场,行业中各家不同模式相互竞争,整装以其“标准化基础套餐+个性化定制”的一站式整装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非标家装的不确定性,在装企标准化发展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行业品质发展的新风口。
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装修中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产品问题上(48.5%),其次消费者还对装修工艺差(21.2%)、计划外增项(11.3%)、逾期未完工(10.5%)和售后维保服务差(7.7%)也有不同程度的担忧。而在整装模式下,通过标准化产品、标准化收费、标准化施工和稳定的售后保障体系“一揽子”服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需要面对的不确定性问题,环节有效衔接、成本可控、施工质量保证,极大提高了消费者家庭装修效率。
同样,整装模式下的服务人员权责明确,能够实现更好的沟通互动,很大程度上提高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传统家装模式下,消费者需要连接的家庭装修参与者包括前端的建材品牌商、经销商、卖场,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装修公司、设计师和施工队伍等,参与人员多,工期冗长无保证,各环节之间关系松散,权责不明,中间环节难把控甚至有层层转包,一旦出现问题包修、保修无法兑现,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贝壳副总裁颜伟阳表示,整装的品质价值在于最大化降低了装修环节中的不确定性,标准化产品、标准化收费、标准化施工和稳定的售后保障体系,与消费者一对一、总对总,家装公司专人负责客户从硬装到软装的售前、售中、售后全部产品和整体服务,极大的提高了消费者服务体验,更高效、更便捷助力人们实现对于美好居住生活的构建。
“整装模式需要企业具备交付能力,企业需要有强供应链,整装过程的标准化,高素质专业团队。”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表示,“因为整个装修涉及的链条多、周期长,有些产品模块需要第三方整合,家装企业还需要打造自己的体系,需要拥有整个运营平台。就拿瓷砖来说,就需要有瓷砖供应链的配套商来帮企业做仓储物流交付。”
总之,在消费者端,整装服务下装修各环节衔接有序、价格透明、服务保障更全,在标准化半径之下覆盖多元个性化需求。在企业端,整装服务企业具备更强大的产品标准化能力、强大的数字信息化能力和强大的供应服务整合能力;顺应消费变化、围绕消费需要、提升消费体验,整装模式正在这场品质服务竞争中成为“中坚势力”。
当下的家装行业正经历着一些深刻的变化,随着房地产“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政策的推进下,增量开发的时代正在远去,深耕居民美好生活的存量时代正在来临。
当前,中国家装行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两大基础——待装修商品房的数量和家装消费支出水平。从中长期来看,新建住房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并带动装修市场增长;同时,存量住房翻新需求释放,将取代新房成为家装家居的主要市场。
而目前的家装行业正面临矛盾,消费市场的广阔前景与服务品质和旧有模式的冲突。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以80后、90后为主的消费新主力人群,拥有更丰富的物质条件,受过高水平教育,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高,并能从多元渠道获取信息。新消费群体从满足生活所需,向着更多附加价值发展,对品质、体验、设计、服务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有了更多期待。
根据家装消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家装服务存在如下问题:家装消费者的实际服务品质感受整体低于期待;不同城市间的消费者品质评价差异大;家装企业在涉及人性化、情感价值体验服务等"软实力”指标品质评价较差等。
2023年5月21日,家居热分享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3家装消费品质报告》,报告中分析和预测家装行业品质趋势,洞察假装新消费期待和新供给品质竞争,希望能助力行业破局难题,促使行业迎来更好发展。
报告预计,2030年家装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元,年均将增长率超过6%;而家装行业在整装、团装新模式持续探索,将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选择。
家装市场年均增长率超6%高品质家装服务获青睐
报告显示,家装领域正逐步成为居民消费核心一环。经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中心测算,我国家居装修市场总体规模在2022年达到3.88万亿元左右,预计2025年达到5万亿元左右,2030年达到7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超过6%;与此同时,家装客单价也在逐年提升,2022年家庭装修客单价为1040元/平米,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36.55元/平方米。
同时,消费者对家装服务品质的要求更加全面、精细。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消协共接到与房屋装修物业服务相关投诉共2.2万件,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1.64万件。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数据也显示,截至2023年3月15日,以“装修”为关键词的相关投诉共2万余条。
而针对家装消费人群,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进行了专项调研——消费者最不满意的环节分别是施工过程、售后服务和配送环节,占比分别达到了19.2%、17.8%和16.9%。作为低频消费,消费者在体验家装服务后,企业推荐度并不高,仅为31.9%。
这些数据共同反映出,消费者对居住品质的需求增强,家装服务品质化发展大势所趋。
贝壳找房高级副总裁、贝壳研究院院长李文杰表示,家装行业发展至今,单项服务提升已不能满足消费者,更全面、更精细化的服务是家装消费者的新追求,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打破“逆循环”,只有走品质之路,才能形成最牢固的“护城河”。
了解消费者心目中期待的家和家装服务,对于企业提升品质和服务至关重要。李文杰认为,家装企业的人力、人才、产品、服务等状态与消费者的期望差距构成了服务品质的最终结果。
家装消费新模式崛起品质整装团装推广势在必行
此次报告,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从服务有形性、保证性、可靠性、共情性、响应性五个维度调研分析,总结出目前消费者最期待个性化设计方案、专业能力为品质护航、可靠的产品服务质量、专业的人性化服务和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报告指出,整装以其“标准化基础套餐+个性化定制”的一站式家装服务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非标家装的不确定性,在装企标准化发展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行业品质发展的新风口。
对此,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秦占学会长也表示,一站式整装服务是一个系统功能,从一开始的设计可以把所有装修环节中的问题都考虑到,带给消费者极大的便捷性。同时,全配套人员让服务在各方面都会精细化,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
同样,“团购+标准化基础套餐”的一站式团装服务模式,区别于零售型家装服务有更高的性价比,同时还有一站式整装服务的诸多优点,是当下家装消费品质崛起的新探索。
报告指出,团装既具备标准化特色,又能满足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团装通过标准化产品、标准化收费、标准化施工和稳定售后保障体系的“一揽子”服务,大大减少了装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基于标准化基础套餐产品,针对消费者不同喜好提供多样化选择,团装与一线大牌合作,通过统一供应链集采运输,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又高效地满足了消费者丰富的个性需求。
“团装模式下,消费者只需与贝壳团装一对一直接沟通,装修流程更加便捷高效。”李文杰介绍到,“由公司专人负责客户从硬装到软装的售前、售中、售后全部产品和整体服务,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了服务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