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析】2023央国企数字化厂商全景报告58页
2023年,央国企数字化市场规模为5057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128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7%
央国企数字化需求变革主要由政策驱动。数字化能力建设层面,深度用云、释放数据要索价值.强化AI技术能力等需求不断增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层面,核心需求集中在提升行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国产化替换、加强合规监管、业务财务深度融合、强化网络安全等。
央国企信创建设迎来全面加速,交通、能源、教育、电信等行业正加快多个环节的信创采购和替换节奏,医疗、工业行业信创建设相对较慢。信创四大领域中,央国企当前核心需求点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领域,对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的需求尚未放量。厂商选型方面,央国企应当重点关注厂商的信创资质和信创生态建设能力。
央国企凭借自身优势加速大模型落地建设,主要落地方式大概分为三类:一,从算力和数据出发构建通用大模型,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如运营商类央企,二,从场景数据出发,通过训练企业自有大模型的方式来支撑自身业务应用,采取这一方式的以年度数字化预算20亿以上的央国企为主;三,通过调用开源大模型或者大模型API服务来满足场景应用需求,这是绝大部分央国企采用的落地方式。从大模型的实际落地进展来看,能源、金融类央国企成为大模型建设的领军企业,已部分进入试点应用的阶段。
研究范围定义
研究范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布局》,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主体,央国企数字化转型进入加速期。本次报告中,央国企是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的企业,包括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所管理的央企、地方政府监督管理的国企。
央国企普遍具有规模大、体系复杂、下属企业数量多等特点,其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该从数字化能力建设、数字化应用建设两方面推动转型发展,并且两者需要协同推进。数字化能力建设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基础平台能力、组织及管理体系支撑能力,旨在夯实央国企数字化转型基础,其中云平台、数据中台等数字技术基础平台建设是核心。数字化应用建设主要涉及数字技术在垂直行业场景以及通用职能场景的应用,核心在于驱动业务模式和流程创新,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次报告爱分析将央国企数字化市场分为“数字化转型规划与治理”、“产业数字化应用”、“数字技术基础平台”三层。其中“数字化转型规划与治理”是统筹部署需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和路线图多措并举保障数字化转型顺利实施的解决方案,“产业数字化应用”包含制造、能源、建筑、服务四类重点垂直行业以及通用职能场景,是国央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价值体现,“数字技术基础平台”包含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等技术赋能平台,是提供业务数字化创新的服务支撑。
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业务、技术、组织、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在清晰蓝图指引下从数字化能力建设、数字化应用建设两方面协同推进。即以数字化转型顶层战略规划为指引,企业组织及管理体系建设为保障,逐步推动数据中台等数字技术基础平台与优先级高的应用场景协同建设。
深度用云是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央国企应当重点关注云平台具备的稳定高效支撑业务、云服务运维运营统一管理、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安全可控等能力,为实现业务创新升级打造坚实的数字化云底座。数据中台是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能力支撑,为多场景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能力体系。湖仓一体平台集高效建仓和灵活建湖优势为一体,能够实现全域数据资产汇集;融合DataOps理念的数据开发治理一体化能力,助力央国企实现自动数据治理、提升数据应用开发效率。
数字办公平台是央国企信创落地的第一步。大部分央国企对数字办公的核心需求是建立统一管控平台、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安全体系和平台化运营,相应厂商选型时,应重点关注数字办公平台的系统集成、智能化工具应用、数据分析决策、信创安全等能力。
干部管理数字化覆盖干部“选、育、管、用”全流程,其中涉及大量的干部任免规则、干部监管规则。对此,央国企除了关注厂商的产品功能完整程度、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外,还需要着重考虑厂商对干部管理业务场景的理解能力和行业实践案例积累的丰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