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子行业报告:苹果Vision Pro上市与MR产业链机遇

1、股票组合及其变化

1.1、本周重点推荐及推荐组

(1)苹果MR初代产品Vision Pro正式上市,长期意义巨大

近期,苹果Vision Pro正式在美国上市,其主要交互方式为手眼协同,并且具备精度非常高的Slam定位,搭载多颗传感器,包括12个摄像头(其中两颗4K彩色摄像头用于Video See Through)、5个传感器(1个Lidar、2个结构光深度传感、2个IR红外传感)和6个麦克风,共23个感知传感器,分布在整个设备的外侧,用来处理Slam空间环境感知、手势识别、三维建模和眼动追踪等信息。苹果目前已经展示了多类Vision Pro应用场景,包括观影、大屏游戏、工业维修、建筑设计、3D视频通话、空间拍摄等。Vision Pro作为苹果MR初代产品可能尚存在多种不足,但仍然极具发展潜力,建议关注MR产业链相关标的:易天股份、深科达、奕瑞科技、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以及清越科技等。


(2)英伟达开始接受H20芯片预购单,关注国产AI芯片产业链投资机会

根据外媒报道,英伟达已经开始接受中国市场专用AI芯片H20系列的预购单。H20在性能上相较于英伟达其他高端芯片有明显下降,其AI算力只有H100的不到15%,内存容量和运行速度也有所降低。英伟达最近将H20的中国渠道定价设定在12,000~15,000美元之间,但部分渠道商的报价高达约每颗11万人民币,而华为昇腾910B售价约为12万人民币,价格基本相当,但是根据报道H20在部分关键领域的表现不如华为昇腾910B,并且英伟达芯片长期供应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建议关注国产AI芯片产业链相关标的: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寒武纪、菲菱科思等。

1.2、海外龙头一览

1月29日-2月2日当周,海外龙头大部分处于下跌态势。英伟达、阿斯麦、稳懋领涨,涨幅分别为8.40%、2.64%、2.59%;日月光领跌,跌幅为6.14%。

从更宏观角度,我们可以用费城半导体指数来观察海外半导体行业整体情况。该指数涵盖了17家IC设计商、6家半导体设备商、1家半导体制造商和6家IDM商,且大部分以美国厂商为主,能较好代表海外半导体产业情况。

从数据来看,1月29日-2月2日当周,费城半导体指数呈现先降后升态势,近两周整体处于波动下降态势。更长时间维度上来看,指数在进入2022年下行通道后,2023年1-6月,复苏迹象明显,处于震荡上行行情;7月以来处于下行行情;10月底开始持续上涨。

2、周度行情分析及展望

2.1、周涨幅排行

跨行业比较,1月29日-2月2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整体下跌。其中电子行业下跌10.10%,位列第23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计算机、农林牧渔、社会服务,电子行业市盈率为34.88,位列第6位。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1月29日-2月2日当周,电子行业细分板整体下跌。估值方面,LED、模拟芯片设计、数字芯片设计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光学元件、集成电路封测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1月29日-2月2日当周,重点关注公司均为下跌,传音控股(品牌整机)、圣邦股份(模拟IC)、东华测试(仪器仪表)为跌幅最少的三家公司。

3、行业高频数据

3.1、台湾电子行业指数跟踪

行业指标上,我们依次选取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光电行业指数,来观察行业整体景气。日期上,我们分别截取各指数近两周的日度数据、近两年的周度数据,来考察不同时间维度的变化。

近两周:环比看,1月22日-2月2日两周,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呈现上涨态势;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光电行业指数呈现震荡态势。

近两年:更长时间维度看,台湾电子行业各细分板块指数经过2022年震荡下行后,上半年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但进入下半年以来复苏放缓。其中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2023年7月以来呈现先降后升态势,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近期有所回升,台湾光电行业指数则在低位震荡。

2024电子行业报告:苹果Vision Pro上市与MR产业链机遇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台湾IC产值同比增速,将电子各板块合在一起观察:

中国台湾IC各板块产值同比增速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从2023年Q2开始陆续有所反弹,第三季度各板块产值降幅均有所收窄。IC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主要因为消费电子需求差,导致IC设计下滑,加之2021年缺货、涨价导致的2022年库存水位上升。但随着AI、5G、汽车智能化等应用领域的推动,预计2024年需求将开始回升。

3.2、电子行业主要产品指数跟踪

受益于上游头部供应商减产以及Q4消费电子市场有所恢复,存储芯片价格整体呈现回升趋势。NAND方面:Wafer:512Gb TLC现货平均价从2023年7月底开始回升,2024年1月22日价格为3.22美元。DRAM方面:DRAM:DDR4 8Gb 512mx18 3200Mbps现货平均价从2023年9月中旬开始持续上涨,2024年2月2日上涨至1.81美元。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23年H1整体呈同比下降态势。2023年10月,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为479.8亿美元,同比增长5.30%,其中中国销售额为144.6亿美元,同比增长7.59%,占比达30.14%,环比增加0.43pct。此外,从2023年3月开始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逐月递增,自2023年4月以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降幅逐月收窄;2023年11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转为增长。

面板价格保持稳定态势。面板价格自2021年7月以来,价格持续下降,目前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其中液晶电视面板:32寸:Open Cell:HD价格自2023年3月23日后开始略有回升,近期则有所回落,2024年1月22日为34美元/片,液晶显示器面板:21.5寸:LED:FHD价格自2022年8月23日以来,价格稳定在43.3美元/片,2024年1月22日价格略有下降,为43.00美元/片。

2023年1-12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上升,增幅为4.77%,其中9月同比大增60.90%,10月同比增长18.50%,11月同比增长34.40%,12月同比持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幅逐季收窄,2023年一季度同比下滑14.60%,二季度同比下滑7.80%,三季度同比下滑0.10%。主要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手机硬件缺乏创新,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5G周期结束后,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另一方面中国疫情之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消费者需求疲软。但随着AI技术的加持,我们预计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将有所恢复。

无线耳机方面,国内海关出口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呈现复苏趋势。2023年一季度累计值为1.14亿个,同比增长21.01%,二季度累计出口量为1.50亿个,同比增长7.89%,环比增长31.62%;三季度累计出口量为1.88亿个,同比增长16.18%,环比增长25.24%;四季度累计出口量为1.63亿个,同比增长16.62%,环比下降13.24%。无线耳机技术已经充分成熟,相对于手机消费,无线耳机普及还有空间,随着无线耳机传感器的增多,产品体验感会更加出色,叠加价值量相对手机小,换机周期会显著快于手机。因此,随着国内的放开和经济复苏,我们继续看好无线耳机这类可穿戴设备的成长。

智能手表方面,与手机出货量情况类似,受疫情过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影响,消费者需求疲软,2023年1-12月累计产量同比下降5.90%;自8月以来月度出货量同比持续下降,12月出货量为604.10万个,同比下降5.40%。

2024电子行业报告:苹果Vision Pro上市与MR产业链机遇

4、近期新股

4.1、龙旗科技(603341.SH):领先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龙旗科技系从事智能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综合服务的科技企业,属于智能产品ODM行业。公司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品牌商和全球领先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智能产品综合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小米、三星电子、A公司、联想、荣耀、OPPO、vivo、中邮通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B公司等。公司深耕行业近20年,积累了强大的产品级方案设计、硬件创新设计、系统级软件平台开发、精益生产、供应链整合与质量控制能力,形成了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AIoT产品的智能产品布局。

公司主要向合力泰、信利光电、WPIINTERNATIONAL(HK)LIMITED、盈旺精密、欧菲光、泰科源、高通、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厂商采购屏幕、机壳、摄像头、功能IC、存储器、主芯片、电池、电声类、PCB等电子产品零部件。凭借强大的产品综合设计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公司通过深度介入国产半导体元器件的选型开发过程,推动和加速了国产供应链的导入和国产替代进程。

2022年实现营收293.43亿元,2019-2022年CAGR为43.29%;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60亿元,2019-2022年CAGR为79.07%。公司2019-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9.74亿元、164.21亿元、245.96亿元、293.43亿元,2020-2022年YOY依次为64.64%、49.78%、19.30%;2019-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2.98亿元、5.47亿元、5.60亿元,2020-2022年YOY依次为204.97%、83.75%、2.46%。

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1)ODM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2)公司与小米的合作由以IDH为主逐渐转变为以ODM为主,并成功打造“爆款”机型;(3)公司不断开拓头部品牌商客户;(4)公司在AIoT领域加强品类拓展,逐渐放量贡献收入。

4.2、诺瓦星云(301589.SZ):视频处理到显示控制全链路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聚焦于视频和显示控制核心算法研究及应用,为用户提供专业化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LED显示控制系统、视频处理系统和基于云的信息发布与管理系统三大类。公司服务全球超过4000家客户,主要客户包括利亚德、洲明科技、艾比森、强力巨彩、联建光电等LED行业龙头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安防行业龙头。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了高精度全灰阶亮色度校正技术,微小间距LED显示屏画质引擎技术,支持多图层、多屏幕管理的高同步性视频处理技术,基于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智能图像色彩处理技术及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显示屏集群高精准度故障智能识别技术共五项核心技术。


2022年实现营收21.74亿元,2019-2022年CAGR为21.47%;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8亿元,2019-2022年CAGR为9.07%。公司2019-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13亿元、9.85亿元、15.84亿元、21.74亿元,YOY依次为29.99%、-18.79%、60.81%、37.2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38亿元、1.11亿元、2.12亿元、3.08亿元,YOY依次为40.04%、-53.38%、91.05%、45.68%。

2020年,公司下游LED显示屏应用领域因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而受到较大的冲击,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在2020年出现暂时性下降。另一方面,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并于2020年确认了1,189.43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同时,面对视频图像显示控制行业技术不断迭代、产品结构不断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行业特点,公司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逐年增加。上述因素共同导致公司2020年净利润较2019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2021年以来,下游LED显示屏行业景气度迅速反弹。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405.1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0.81%。考虑公司在2021年确认了3,720.67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公司仍实现净利润21,158.5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1.05%。2022年,受益于下游LED显示屏行业持续向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398.94万元,同比增长37.24%。考虑公司在2022年确认了3,827.98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公司仍实现净利润30,824.67万元,同比增长45.68%。

2024电子行业报告:苹果Vision Pro上市与MR产业链机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生猪养殖行业景气上行分析报告

2024-06-05
下一篇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AI及产能出海趋势分析报告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