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材料行业报告:光伏玻璃降价与MiniLED产品创新
长期观点
1、碳纤维:我们认为目前T300大丝束已处于阶段性底部阶段,但考虑到部分公司仍有产能快速释放,不排除后期继续价格战的可能,但原丝环节的企业仍较少,目前价格战停留在碳纤维环节,我们认为单从原丝环节来看,主要系吉林碳谷,上海石化及蓝星等少数几家掌握制备工艺,原丝环节降价可能性不大,建议关注吉林碳谷等。民品T700领域,国内目前主要系中复神鹰及长盛科技两家,2022年底长盛科技产能仅1800吨,相较中复神鹰的1.45万吨仍有较大差距。中复神鹰产能已达2.85万吨,后期亦有3万吨产能规划,长期来看,下游碳碳复材/氢气瓶等领域持续高景气,公司产能扩张有望带动业绩持续释放,预浸料业务如进展顺利后续或带来新增量,建议关注中复神鹰(与化工团队联合覆盖)。
2、显示材料:我们跟踪的折叠屏手机中UTG环节,在消费电子颓势时折叠手机下游需求仍高增,伴随行业价格带的不断下行,进一步促进下游需求有望实现正向循环。我们持续看好未来3-5年折叠屏手机的持续渗透,我们认为,产业链中的卡脖子环节仍将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相应溢价。此外我们看好光刻胶及高频高速CCL上游原材料中的国产替代逻辑。重点推荐:世名科技、凯盛科技(与电子团队联合覆盖)。
3、新能源材料:光伏方面,下游需求端仍维持较快增速,但产业链各环节扩张较快,我们判断需等待出清。风电方面,目前海风突破层层阻碍,开始放量,预计2024年起量可期。风电叶片环节集中度较高,重点推荐时代新材(出海预期)(与电新团队联合覆盖)。
行情回顾
市场与板块表现:新材料指数下跌3%,跑输沪深300指数1%。观察各子板块,碳纤维指数-4.2%、半导体材料指数-4.2%、OLED材料指数-6.2%、膜材料指数-3.6%、涂料油墨指数-6.4%。个股涨跌:本周新材料板块中,实现正收益个股占比为8.6%,表现占优的个股有沃特股份(+14.3%)、赛伍技术(+9.1%)、斯迪克(+8.1%)、奥来德(+6.6%)、和顺科技(+3.8%)。
价格:碳纤维市场价格稳定
据百川盈孚,本周(2024.5.17-2024.5.23)碳纤维市场价格维持稳定。截至目前,碳纤维市场均价为91.25元/千克,较上周同期均价持平。本周,碳纤维工厂报价维持稳定,开工仍然维持低位,积极去库,下游市场按需入市询盘采购,终端需求未见明显好转,市场总体成交略显清淡。
1、T700-12K价格120元/kg,周环比-14.0元/kg、月环比-20.0元/kg,季环比-20.0元/kg,年初至今-25.0元/kg,年同比-50.0元/kg
2、T300-24/25K价格80元/kg,周环比0元/kg、月环比1.3元/kg,季环比3.0元/kg,年初至今3.0元/kg,年同比-20.0元/kg
3、T300-48/50K价格75元/kg,周环比0元/kg、月环比1.3元/kg,季环比3.0元/kg,年初至今3.0元/kg,年同比-15.0元/kg
需求&成本:碳纤维下游市场需求清淡,原丝价格稳定,丙烯腈价格小幅下调
需求:本周碳纤维下游市场需求一般。风电方面以执行订单为主,稳定交付;体育器材行业多数消耗库存,新单有限;碳碳复材等需求相对平稳,低价采购;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需求略有提升,但用量有限。
总体而言,下游市场需求仍然表现偏淡。成本:本周国内碳纤维原丝价格稳定,丙烯腈价格继续下探。截至5月23日,华东港口丙烯腈市场主流自提价格10200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250元/吨;本周华东港口丙烯腈市场均价为10307元/吨,较上周均价下跌279元/吨。以T300级别碳纤维为例,本周碳纤维生产成本环比上周下降0.53元/千克。
1、丙烯腈价格10.00元/kg,周环比-0.45元/kg、月环比-0.80元/kg,季环比0.75元/kg,年初至今0.40元/kg,年同比0.60元/kg
2、T300-12K原丝价格38元/kg,周环比0元/kg、月环比0元/kg,季环比0元/kg
3、T300-24K原丝价格36元/kg,周环比0元/kg、月环比0元/kg,季环比0元/kg
毛利:本周自产原丝的碳纤维厂家平均利润较上周上涨
由于碳纤维生产中主要使用丙烯腈作为原料,且其他原材料成本占比较低,故我们去除丙烯腈价格影响来衡量碳纤维生产企业的利润(本页利润包含其他生产费用及折旧等,仅去掉原材料成本)
1、T700-12K:去掉丙烯腈的影响,利润为100.0元/kg,周环比-13.0元/kg、月环比-18.3元/kg,季环比-20.8元/kg,年初至今-26元/kg,年同比-50.8元/kg
2、T300-48/50K:去掉丙烯腈的影响,利润为55元/kg,周环比1.0元/kg、月环比3.0元/kg,季环比2.2元/kg,年初至今2.0元/kg,年同比-15.8元/kg
毛利拆分:原丝利润小幅上涨,原丝/碳丝端利润占比稳定
我们将碳纤维生产过程按照原丝(丙烯腈聚合纺丝得到原丝)及碳丝(原丝碳化得到碳纤维)阶段拆分,去掉原材料的影响,衡量两个阶段的利润(本页利润包含其他生产费用及折旧等,仅去掉原材料成本)情况:
1、原丝端:去掉丙烯腈的影响,原丝端利润为26.0元/kg,周环比0.5元/kg、月环比0.9元/kg,季环比-0.4元/kg
2、碳丝端:去掉原丝的影响,碳丝端利润为8.0元/kg,周环比0元/kg、月环比1.3元/kg,季环比3.0元/kg
近期重要事件
1、5月23日,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宣布将在日本建立首个研发中心。该中心将为下一代飞机开发研究新材料和脱碳技术。该中心将与日本拥有电气化和氢气等基础技术的大学和公司合作,预计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在新材料领域,研究重点将放在可替代目前使用的碳纤维的材料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上。
2、三井化学公司和微波化学公司将开始全面示范使用微波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碳纤维生产技术。两家公司已在三井化学的名古屋工厂建成了示范设施,并于1 月份开始试运行,目标是在2024 财年末提供样品。该碳纤维示范具有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半等特点,将在考虑建立多种形式的商业模式的同时进行。
3、日本东丽集团将投资5000亿韩元,在韩国庆北龟尾国家工业园区建设碳纤维和其他先进材料的生产设施。东丽先进材料去年决定投资扩建龟尾第四工厂的第三座碳纤维装置,年产能为3300吨。扩建工程正在进行中,目标是在明年下半年(7月至12月)投产,扩建完成后,公司的总产能将达到8000吨。东丽先进材料公司的碳纤维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高压容器和风力发电。
4、Hexcel 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将于6月5日~9日在柏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ILA)上展示其最新的航空航天解决方案。Hexcel 将展示其面向商用航空航天和航天防务市场的各种高性能先进轻质复合材料,突出Hexcel 技术的性能和加工优势。
5、东华能源(002221.SZ)公告,2024年5月21日东华能源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东华能源(茂名)碳纤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体设计为年产能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T800/T1000)产业化建设项目,具体分两期建设完成。项目一期新建2条纺丝线、2条碳化线,配套1套两步法工艺用万吨级聚合生产线,并配套建设溶解、回收、制水、制氮、动力等相关生产装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能4,800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二期新建2条纺丝线、2条碳化线,1条两步法工艺用3万吨级聚合线,两期建设完成后可实现年产能8,000吨高性能碳纤维,23,840吨聚丙烯腈粉料。
光伏辅材:光伏玻璃整体交投欠佳,部分价格承压下滑
1.光伏玻璃:本周国内光伏玻璃市场整体交投欠佳,部分价格承压下滑。截至本周四,2.0mm镀膜面板主流订单价格17.75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74%,较上周由平稳转为下降;3.2mm镀膜主流订单价格25.75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90%,较上周由平稳转为下降。供应方面,截至本周四,全国光伏玻璃在产生产线共计545条,日熔量合计111710吨/日,环比增加3.14%,较上周由平稳转为增加,同比增加28.58%,较上周增幅扩大3.91个百分点。需求方面,近期部分组件厂家开工率较前期下滑,多数采购谨慎,且存压价心理,需求端支撑略显一般。库存方面,截至本周四,样本库存天数约21.39天,环比增加5.99个百分点,较上周增幅扩大3.07个百分点。
光伏辅材:光伏胶膜、硅片价格下跌,高纯石英砂产量较为稳定
2.硅片:价格:硅片价格再度大幅下跌,硅片市场信心不足,大厂下场参与竞价,企业现金成本亏损较为严重;产量:5月硅片预计继续减产,新增部分二线企业减产继续下降;库存:目前下游采买积极性有限,库存未见明显去库效果。
3.光伏胶膜:产量:本周光伏级EVA价格继续下调、产量正常。光伏胶膜产量正常。库存:当前胶膜粒子库存量略有提高,粒子采购则主要以刚需采购为主,胶膜库存偏高。
4.高纯石英砂:产量:近日海内外高纯石英砂供应较为稳定,产量方面无异动,后续新玩家产线逐渐增多,远期供应增强;库存:库存方面,本周石英砂市场成交尚可,坩埚企业采买力度较上周稍有增强,砂企库存稍有下降。
风电:“十四五”下半场,深远海趋势不改
装机:2023年,全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44.13GW,同比上升17.27%。24年1-4月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6.84GW,同比增长18.6%。
中标情况:据每日风电公众号,2024年1-4月风电中标项目超198个。其中,远景、金风、明阳分别占比20.8%、15.28%、14.07%。
海风加速推进:随着核准、用海、环评等海风制约因素逐步消退,当前国内海风项目逐渐启动开工建设,由于2022年海风项目招标量大,2024年或迎来交付大年。
近期重要事件
1、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4年1-4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60.11GW,同比增长24.4%。4月光伏新增14.37GW,同比下降1.9%,环比增加59%。
2、5月17日下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指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包括优化光伏制造行业管理政策对行业产能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升关键技术指标;规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适应光伏技术迭代速度快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3、近日,运达股份董事长高玲一行前往日本,与丸红商社电力板块执行总裁原田悟会晤,并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展密切合作。
4、近日,金风科技宣布,与GE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签署相关协议,完成金风科技首个海外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卡马萨里总装厂的收购。金风科技称,这标志着其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总装厂生产的风电装备将符合巴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BNDES)的本地化要求,使客户能获得BNDES的长期融资。卡马萨里总装厂计划在2024年底前具备风电机组的量产能力,未来预计在卡马萨里区域创造超过1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超过1000个间接就业岗位。
折叠屏手机:规模高速增长,中国市场表现突出
全球出货情况: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1,590万支,年增25%,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约1.4%;2024年出货量预估约1,770万支,年增11%,占比则微幅上升至1.5%,成长幅度仍低于市场预期,预计于2025年占比有机会突破2%。
国内市场:根据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延续快速增长趋势,出货量达到186万台,同比增长83%。荣耀、vivo的多款新品推动该季度折叠屏市场延续快速增长势头。2023年全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长114.5%。
近期重要事件
1、明基(BenQ)在日本发布首款玻璃基主动式MiniLED高端系列显示器MOBIUZEX321UX。该旗舰产品搭载了由BOE(京东方)首创的α-MLED技术赋能的31.5英寸显示屏,和玻璃基主动式新型MLED显示解决方案,以及MLED背光和分区调光技术。目前京东方玻璃基主动式MLED产品已实现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传统消费领域拓展到了包括商显、VR、车载的多领域布局。
2、据南京日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8日上午在兴智科技园召开招商引资行动推进会,宣布年度招商引资目标和工作计划。其中,杉金光电(南京)有限公司偏光片材料全球研发中心及生产线升级扩建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将建设包括功能中心、生产支持中心和中试线在内的国际一流光学素材全球研发中心,并新增产线,继续扩大对OLED、车载、可绕式偏光片的生产和销售。
3、印度大型跨国公司VedantaLtd(塔塔集团)宣布,已收购日本玻璃基板制造商AvanStrateInc.额外46.57%的股份。通过此次收购,Vedanta在AvanStrate的总持股比例增至98.2%。通过利用其专业知识和资源,AvanStrate可增强Vedanta的能力,以支持印度蓬勃发展的高科技电子制造业,并利用印度和全球对电子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
4、苏创投·国发创投旗下的苏创制造基金正式投资棓诺(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棓诺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光刻胶单体、医药中间体及其它电子精细化学品等。公司基于有机合成和纯化的技术平台,每年开发产品超300个,至2023年累计研发产品1800余个,构建分子砌块库10余个,成功量化产品60余个,与全球领先OLED终端材料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显示面板大厂三星、LG、京东方等产业链企业。公司将立足于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致力成为OLED新材料的引领者、精细化工领域的优质供应方和新药创制的探路人。
苏创投·国发创投旗下的苏创制造基金正式投资棓诺(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棓诺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专用有机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光刻胶单体、医药中间体及其它电子精细化学品等。公司基于有机合成和纯化的技术平台,每年开发产品超300个,至2023年累计研发产品1800余个,构建分子砌块库10余个,成功量化产品60余个,与全球领先OLED终端材料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显示面板大厂三星、LG、京东方等产业链企业。公司将立足于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致力成为OLED新材料的引领者、精细化工领域的优质供应方和新药创制的探路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