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汽车电子行业报告:射频连接器新趋势
1国内射频电连接器龙头,汽车打开成长第二曲线
1.1专注微型电子连接器,不断丰富产品矩阵
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连接器、连接线,天线以及电磁屏蔽产品研发和制造的供应商,同时为电子设备提供一站式射频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燃油车、新能源车智能化连接,车联网终端,物联网模组及智能家电等新兴产品中。公司的微型射频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分别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和车载电子市场占有领先的份额,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自主研发的微型射频连接器具有显著技术优势,已达到国际一流连接器厂商同等技术水平。
公司经营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射频BTB为主的BTB产品。其中微型电连接器以微型射频连接器及线缆组件为核心产品,包括微型射频测试连接器、微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及射频微同轴线缆组件,是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以及其他新兴智能设备中的关键电子元件;互连系统相关产品主要为电磁兼容件,包括弹片和电磁屏蔽件,是在智能移动终端中起到电气连接、支撑固定或电磁屏蔽作用的元件;射频BTB 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可靠性,多通道、高频高速的射频连接,是Sub-6G 频率以上智能设备中的关键电子元件。
公司汽车电子产品主要为射频类连接器以及高速类连接器,产品主要类型为射频类Fakra板端&线端,HDCamera连接器,高速类以太网连接器、HSD板端&线端、车载USB等,主要应用于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厂商、Tier1、模组客户、自动驾驶电子系统客户的射频及高速的连接。
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恒赫鼎富产品包括软板、软硬结合板和LCP产品,同时具备卷对卷的制程产能及较高的SMT制程能力。此外公司产品还包括5G天线、卧式/立式射频开关连接器、通用同轴连接器、FPC连接器等其他连接器产品。
客户资源优质,行业地位领先。从客户来看,公司已进入全球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供应链,成为小米、oppo、步步高、三星、荣耀、中兴、华为等全球知名智能手机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公司汽车产品已进入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等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供应链;软板产品专注于软硬结合板及LCP 组件,细分领域客户结构合理,主要以消费电子可穿戴及国内外5G 毫米波需求客户为主。
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布局国际市场。截至2022年初,公司在全球拥有22个分支机构,拥有员工8000多人,分布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日本、泰国、越南、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22 年,公司按照国际客户需求,共同开发了其海外市场的现实需求产品,更好地贴近了海外客户,进一步拓展并提高了公司在消费电子非手机终端行业的营收及规模,海外业务布局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1.2股权结构稳定
股权结构集中,实际控制人产业经验丰富。截至2023年11月7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育宣(公司董事长)、林德英夫妇,合计持有公司30.58%的股份,公司第三大股东任俊江为公司创始人之一,股权结构稳定。董事长陈育宣是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副会长,在电子元器件行业具有丰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
1.3营收稳定,毛利率水平高
公司作为安卓体系手机终端尤其是国内手机终端客户的主力供应商,客户覆盖了安卓体系内的头部手机终端企业。2014-2022年,公司营收从6.91亿元增长至29.70亿元,CAGR达到19.99%;2014-2022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从2.07亿元上升至4.43亿元,CAGR为9.98%。2022年,因受宏观因素等影响,终端客户订单出现下滑,全年逐季下滑,营收同比下滑8.51%。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4.43亿元,同增19.27%。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2.05亿元,同比下滑0.4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0.02%。
射频连接器占比高,汽车连接器保持高增长。在产品结构上,微型射频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件和电磁兼容件为主要营收来源,2017-2022年销售额快速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50%以上。2019年子公司恒赫鼎富软板业务并入报表,此后软板业务营收稳定并有小幅增长。同时,公司加大在车载连接器上布局。2022年汽车连接器营业收入达5.14亿元,同比增长64.74%。随着公司客户开拓,汽车连接器整体产能不断扩充,规模效应逐步凸显。
毛利率处于领先地位,射频连接器和汽车连接器毛利率高。公司的毛利率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在经过2019年的低谷期之后逐渐回暖,之后毛利率维持在30%以上,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分产品来看,微型射频连接器是公司的优势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2022年国内外需求不振,但公司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仍较为稳定,毛利率达41.01%。此外,随着汽车连接器业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成本得到了较好控制,22年整体毛利率38.53%。同时,汽车连接器作为高毛利产品,在总营收中的比重持续攀升,公司总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比高。2017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持续上升,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共发生研发费用2.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69%,同比增长10.59%。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截至2022年,公司专利布局射频BTB、高速以太网及毫米波天线等重点发展领域。同时不断引进研发人员,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达908人,同比增长11.41%;研发人员占公司总员工数的15.90%。
原材料涨价缓解,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司目前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金属材料、同轴线缆、线束和塑胶材料等,所需接受的服务主要为电镀,其中以材料成本的占比最高。2021 年受疫情、全球流动性宽松等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公司上游原材料成本有所上升,2022年原材料价格回落,成本端也有所改善。此外,市场对生产自动化水平要求显著提高,随着产能的大幅增长,公司持续加大了生产制造信息化程度及自动化设备研发及组装的投入力度,有利于未来对产品成本的进一步把控。
2连接器行业:海外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崛起正当时
2.1传输信号,连接未来
连接器系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光信号等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连接器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线缆一起,为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光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按照连接器应用领域来看,作为复杂产品模块化设计产生的必需品,连接器现已广泛应用于通信、汽车、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交通等领域,连接器制造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为电子信息制造重要电子元器件产业之一。
近年来,受益于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工控安防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全球连接器市场需求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2019-2020年,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根据Bishop&Associates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由601亿美元增长至84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7.0%,预计2023年将增至963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比最大的连接器市场,2022年占全球市场的31.51%。其余的主要市场为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和日本)和日本,市场占比分别为22.46%、20.61%、14.5%、6.15%,合计份额达63.72%,市场集中度较高。
连接器制造行业上游市场为原材料市场,主要分为金属原材料和非金属原材料,中游即为连接器制造行业,由制造企业通过对上游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制配组立,经过测试之后得到连接器成品。连接器作为传递信号、交换信息的基本单元,决定了涉及电子信息领域的终端产品均需要使用,因此连接器下游几乎涵盖电子工业全领域。但不同领域因终端需求差异、单品信息化程度差异等,细分连接器市场规模有较大差别。
连接器应用广泛,通信与汽车行业需求旺盛。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用于通信、消费电子、安防、计算机、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目前各个行业的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为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Bishop&Associates统计数据,通信和汽车是目前连接器产品中最大的终端设备应用领域,2021年分别占全球连接器市场的23.47%和21.86%,计算机占比为13.13%,工业占比为12.80%,其他应用领域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军工、消费电子等行业,占比为28.74%。连接器下游应用中的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迭代速度较快,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无人机等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将推动连接器产业快速增长。
海外巨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全球各个地区来看,全球巨头公司基本集中在美国,包括泰科电子、安费诺、莫仕等,技术水平较高、产品性能优越,具备较强竞争力;中国为目前连接器行业最大市场,2021年规模达到了250亿美元,代表生产企业有立讯精密、富士康、中航光电等,其连接器产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器等细分下游产品的应用领域占据一定竞争优势;2021年日本市场规模达到了53亿美元,代表生产企业有日本JAE、日本JST公司等,其连接器产品在电脑及外设等个别应用领域的市场优势较为明显。
国内企业市占率低,国产替代前景广阔。欧美、日本的连接器跨国企业仍具有较大优势,凭借更充足的研发资金以及多年技术沉淀,在高性能专业型连接器产品方面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国内连接器生产商建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技术储备相对欠缺,部分领先企业凭借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逐渐渗透,在5G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占据了较大的一定份额,在部分领域已经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抗衡的能力。但在汽车、工业、轨交等下游占比较高的领域,截至2021 年尚未有中国企业进入市占率前十,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2.2受益于智能驾驶普及,高速连接器方兴未艾
汽车连接器是传输数据信号、电流的器件,是汽车最基本的必要组件。汽车连接器主要作用是将整车中不同的电路不同的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交换的桥梁。按照传输介质的不同,汽车连接器可以分为传输交换数据信号的高速连接器和传输交换电流的电连接器,根据工作电压的不同,电连接器可划分为低压连接器和高压连接器。
(1)低压连接器:用于低压电流传输,在整车中有着很多应用,比如空调系统、灯具、车窗升降电机等一些功率需求较小(工作电压一般低于20V)的场合。
(2)高压连接器:主要使用在新能源汽车高压大电流回路,和导电线缆同时作用,将电池包的能量通过不同的电气回路,普遍应用于电池、PDU(高压配电盒)、OBC(车载充电机)、DC/DC、空调、PTC加热、直/交流电充电接口等。
(3)高速连接器:受益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自动化功能、传感器融合等各类数据连接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先进车辆功能所需的带宽会越来越高,处理的数据量越多,需要的带宽就越大,较大的带宽提升了汽车对于更高速度连接器的需求。高速连接器分为Fakra、Mini Fakra、HSD和以太网连接器,适用于汽车智能化(ADAS传感器如车载摄像头、车载雷达、信息娱乐系统等)、网联化(5G/V2X等通信模块)。
未来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渗透率的增加而增长。其中低压线束市场作为基本盘,在汽车销量增速预期下,其规模基本保持稳定;高压连接器和高速连接器是传统低压连接器之外的增量市场,分别受益于电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和渗透率的提升,在较高单车价值量的情况增速较快。
汽车高速连接器可传输高速数据、电源和信号,连接车辆的各种电子系统和控制单元,如发动机控制模块、传输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等。高速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次级零部件众多,是汽车零部件中技术含量和壁垒较高的产品之一。高频高速连接器分为主要传输模拟信号的同轴连接器,如Fakra、Mini-Fakra,及主要传输数字信号的差分连接器,如以太网连接器、HSD 连接器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