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的背景下,居民对高质量服务需求增多


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增速4.7%,同GDP增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较前几年显著降低。


同年受可支配收入影响,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210元,增速为-1.6%。


但随着国内疫情的动态清零,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已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分别约为3.5万元/年和2.3万元/年,预计在未来会进一步提升。


可支配收入提升带动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不断增强,推动消费升级,具体表现为居民开始对所消费产品及服务提出包含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等维度在内的更高要求。

【艾瑞咨询】中国即时配送行业趋势研究报告

伴随流量多极化趋势与即时配送服务商履约能力的提升,即时配送非标需求与长尾需求均呈增长态势,即时配送行业向全场景、全距离、全时段发展,并加速成为本地消费的基础服务设施,赋能更为多元的本地即时消费需求,推动即时消费行业实现“万物到家”。头部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商基于灵活的运力服务能力、专业的服务标准,为本地即时消费各玩家提供运力服务、营销服务、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闭环服务,业务拓展空间广阔。


2021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为279.0亿单。未来伴随即时配送服务价值进一步凸显,预计2026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订单规模将接近千亿量级,达到957.8亿单,2021年-2026年年复合增速为28.0%,行业整体仍处于快速发展路线上。


本报告基于对中国即时配送行业的持续追踪,详细梳理即时配送行业近年来宏观环境变化与即时消费需求变化,通过行业政策环境优化、新消费发展动态等视角总结即时配送行业新趋势,挖掘新趋势对于即时配送服务商的能力要求,旨在为行业内玩家提供业务优化与拓展方向建议。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宏观驱动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增强的背景下,居民对高质量服务需求增多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增速4.7%,同GDP增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较前几年显著降低。同年受可支配收入影响,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210元,增速为-1.6%。但随着国内疫情的动态清零,202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已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分别约为3.5万元/年和2.3万元/年,预计在未来会进一步提升。可支配收入提升带动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不断增强,推动消费升级,具体表现为居民开始对所消费产品及服务提出包含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等维度在内的更高要求。


疫情加速居民消费线上化,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成为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新特征新冠疫情期间,大量线下业态陷入停摆状态,促使各行各业的商户积极拥抱线上化。同时,由于全国多地小区的封闭化管理措施,居民即时消费行为逐渐由线下切换为线上。在供需双方的共同推动下,同城即时消费在疫情期间迎来爆发。即使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线下活动日渐恢复,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与需求端习惯的养成使得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模式已然成为新常态。根据艾瑞用户调研结果显示,为解决日常所需,超90%的用户更倾向于在线上消费。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此,即时配送行业发展被按下“加速键”。根据艾瑞用户调研结果,与2019年疫情发生前相比,67.1%的用户认为使用配送平台服务频次增加,即配需求增势明显。


中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一二级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步下沉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区域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城镇化为下线城市的商业发展以及居民消费的释放创造了有利环境。2021年,中国城镇人口规模已超9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4.7%。未来随着中国城镇人口的不断扩大与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将逐步激发更多低线地区居民多样的、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基于此,包含同城即时消费在内的新消费理念与模式通过层层渗透将日渐普及,进而拓展、增强即时配送行业进入更多地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需求驱动B端需求:全渠道形态发展,伴随流量多极化,非餐需求快速扩容即时配送行业的兴起契合了商家期望通过提升流量和服务品质从而保证客户粘性的需求,近年来,在头部电商企业带动下,全渠道零售快速发展,即时配送品类也从早期的餐饮外卖,拓展到生鲜宅配、商超零售、鲜花蛋糕、医药配送、服装鞋帽、3C电子、美妆等品类。伴随即时配送消费场景的持续拓展,即时配送行业获得强力推动。


C端需求:新消费纪元下,消费者从外卖向跑腿代办的需求扩展,使其对于即时配送服务的依赖不断提高


即时配送行业的崛起离不开外卖行业的兴起,直至今日,其仍为即时配送行业向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服务商履约能力的提升及消费升级,用户线上消费需求已从单一的外卖场景拓至同城范围内更多元化的商业场景,品类也从餐食饮品开始拓至生鲜果蔬、粮油米面、3C数码等。在即配行业发展驱动力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之下,消费者对于即时配送服务的依赖度进一步提升。根据艾瑞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近25%的消费者每月使用即配服务达10次以上,而每月至少使用一次即配服务的消费者已超90%。


消费者对于时效的需求逐步提高,引导同城快递等服务通过即时配送服务达成伴随网络零售持续深入居民生活,消费者对网络零售及其配套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其中,履约配送时效的提高成为快递业的优化方向之一。传统快递业务体系内,同城的快递业务需要经由收发转派完整业务流程,同城快递订单时效通常会超过一天,对比来看,即时配送服务是端到端配送,不涉及中转等中间环节,可以显著提升时效,当日达甚至可实现同城快速的即时送达。因此,同城快递等业务逐渐由即时配送服务商帮助完成,来满足消费者对时效的高要求。


中国即时配送行业政策驱动政府对互联网平台监管政策不断趋严,平台开放性和平台生态持续性成为政策关切,第三方参与者自然顺应政策趋势以2020年为起点,我国政府加强对互联网平台进行监管约束,出台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其中提出“营造竞争有序开放包容发展环境,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及“加强反垄断执法与行业监管统筹协调,使全社会共享平台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平台经济整体生态和谐共生和健康发展”等内容。在面向平台经济的监管政策密集发布背景下,平台基于信息资源的垄断优势将被打破,多种消费途径有望发力,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商将基于自身多样化服务能力获益于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


上一篇

待势乘机:2022中国婴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2023-11-23
下一篇

【亿欧智库】2022中国制造业ERP研究报告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