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商贸零售业投资策略:国潮美妆与黄金珠宝市场分析报告

1 行业回顾与展望:消费仍在恢复阶段,居民消费回归理性

1.1 回顾:2024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整体:国民经济稳步增长,24Q1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2024年以来,经济逐步修复,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定恢复态势。从统计局数据来看,2024Q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7.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社零数据方面,2024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4.1%,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累计同比+0.9%/+5.4%。

1.2 政策: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

2024年“两会”将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2024年3月4日-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及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国际环境变乱交织,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变化对我国不利影响持续加大;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多地遭受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多年少有。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仍圆满完成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2024年经济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举措的落实,我国消费市场有望维持稳定恢复态势,居民消费信心降进一步提升,消费潜能逐步释放。


2024年政府工作目标更加积极,着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2024年政府报告对促进消费的工作目标更加积极,强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对于促进消费的领域,2024年报告提到“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较2023年的报告在保留文旅、餐饮行业的同时,增加了智能家居、国货“潮品”消费领域。近年来在众多消费领域,国产品牌崛起并逐步替代进口品牌的趋势愈加明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国货“潮品”概念,相对于过去“国货品牌”突出了“潮”的特性,传达出文化和时尚属性,体现出国货品牌的进一步升级,利好在国货品牌崛起领域表现突出的美妆、黄金珠宝等消费行业。

2024商贸零售业投资策略:国潮美妆与黄金珠宝市场分析报告

1.3 综述:个股行情表现分化,黄金珠宝板块业绩亮眼

1.3.1行情回顾2024年1月1日至6月6日,申万31个一级行业涨跌不一,其中,煤炭(+17.59%)、银行(+17.37%)、家用电器(+15.37%)、公用事业(+12.20%)、有色金属(+7.83%)等行业领涨。商贸零售行业表现不佳,累计下跌17.51%,跑输沪深300指数22.20个pct,位列第27名。重点细分板块方面,化妆品板块下跌3.51%,跑输沪深300指数8.21个pct,黄金珠宝板块下跌8.72%,跑输沪深300指数13.41个pct。重点个股方面,化妆品板块中,芭薇股份表现亮眼,涨幅为95.49%,其次,科思股份/丸美股份/珀莱雅分别上涨26.67%/18.48%/12.17%;黄金珠宝板块中,中国黄金领涨,涨幅为11.25%,周大生/老凤祥分别上涨7.77%/4.57%。


1.3.2业绩回顾➢黄金珠宝:板块重点公司24Q1表现分化,对应估值较低黄金珠宝部分龙头营收持续增长。2024Q1,曼卡龙、周大生、潮宏基、中国黄金、豫园股份、老凤祥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5.1%/23.0%/17.9%/13.1%/12.6%/4.4%,其中,曼卡龙营收同比+45.1%,居板块之首。萃华珠宝、曼卡龙、中国黄金、老凤祥、潮宏基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5.3%/21.1%/21.1%/12.0%/5.5%,其中,潮宏基、老凤祥、曼卡龙、中国黄金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增长。迪阿股份、莱绅通灵业绩承压,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下降。


大部分公司估值较低。选取2024年6月6日收盘价以及同花顺一致预测的2024-2025年的EPS计算PE。2025年黄金珠宝板块个股的一致预测EPS对应的PE值均较低,迪阿股份、曼卡龙的PE分别为27/20倍,其余重点个股的PE均在7-20倍之间。


化妆品:部分重点公司24Q1业绩表现亮眼原料板块:科思股份2024Q1营收同比+21.10%,归母净利润同比+37.16%。代工板块:青松股份与嘉亨家化业绩承压。2024Q1,青松股份营业收入同比-4.26%,归母净利润同比+87.48%至-0.06亿元,亏损有所缩小。2024Q1,嘉亨家化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5.43%/-153.52%,业绩下滑主因:1)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2)为满足湖州嘉亨投产需要、增强公司研发实力,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代运营板块:若羽臣表现相对较好,2024Q1,若羽臣营业收入增速为+31.68%,归母净利润同比+86.40%。凯淳股份、丽人丽妆2024Q1营收同比增速为负增长,壹网壹创营收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增长。品牌板块:部分龙头企业例如贝泰妮、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股份的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了亮眼增长。


2024Q1,珀莱雅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4.56%/+45.58%,主 因 线 上渠 道 营收 同比增 长 。 丸美 股 份营 收/归 母 净 利润 同 比增 长分别 为+38.73%/+40.62%,主因主品牌丸美抖音快手类直播渠道同比增长较好。贝泰妮营收/归母净利率同比增长分别为+27.06%/+11.74%,主因:1)公司的产品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带动销售规模和销售收入增长;2)合并了于去年10月末公司成功收购的“姬芮(Za)”和“泊美(PURE&MILD)”两大品牌的销售收入。此外,华熙生物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4.24%/+21.39%。福瑞达、上海家化、水羊股份营收有所下滑,营收分别同比-29.99%/-3.76%/-1.36%, 归 母 净 利 润 同 比-54.35%/+11.18%/-23.25%。福瑞达营收同比下滑主因房地产业务剥离所致。

估值水平表现分化。选取2024年6月6日收盘价以及同花顺一致预测的2024-2025年的EPS计算PE。2025年,化妆品重点个股一致预测对应的PE值差距较大,华熙生物、丸美股份、珀莱雅PE值较高,分别为27/25/24倍,嘉亨家化、科思股份PE较低,分别为8/6倍。

2 化妆品:国潮崛起趋势明显,优秀国货品牌突围

2.1 短期化妆品销售有所波动,未来美妆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短期美妆行业需求出现疲态,化妆品销售有所波动。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5479.81亿元,同比+3.2%,同比增速未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4年上半年化妆品需求端显现出疲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近月化妆品销售出现波动,2024年1&2月/3月/4月/5月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4.00%/+2.20%/-2.70%/+18.7%,除5月外均跑输社零总额同比增速。美妆客群多为年轻一代,随着消费力的逐步修复,未来国货美妆的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本土美妆消费者中,18-29岁的占比为55.6%,年轻一代已成为美妆消费的重要力量。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16-24岁城镇人失业率口震荡上行,2023年6月达到21.30%。在此背景下,美妆重要客群的消费力受到影响,造成该群体的美妆消费需求也受到了一定抑制。但预计随着未来经济的逐步修复,年轻群体的消费力有望提升,美妆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2024商贸零售业投资策略:国潮美妆与黄金珠宝市场分析报告

2.2 618大促国潮崛起趋势明显,产品力优秀的国货品牌突围

线上:618大促美妆成交额同比+6.6%,优秀国货品牌突围。根据青眼情报的数据,以淘系、抖音、京东、快手合并销售来看,2024年618期间,美容护肤和彩妆合计GMV同比+6.6%,其中,护肤同比+5.18%,彩妆同比+12.08%。分平台来看,天猫618期间(5月20日-6月18日)美妆护肤类销售额同比+2%,其中,Top10品牌总销售额同比+10.86%,上榜门槛从去年的2.9亿元增加到3.02亿元,头部品牌效应显著,珀莱雅GMV位列榜首位,同比+30.7%,超越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等一众外资品牌;可复美GMV同比+190.2%。成为护肤类Top10榜单中第二个入围的国货品牌。彩妆类目中,国潮崛起的趋势更为明显,彩棠(同比+62.2%)、花西子(同比-41.0%)、毛戈平(同比+75.6%)、卡姿兰(同比+55.0%)上榜天猫彩妆类目Top10。在彩妆类目榜单中,头部品牌效应同样显著,Top10品牌总销售额同比+7%,上榜门槛亦有所提高。


抖音平台方面,618期间(5月24日-6月18日)美容护肤类目GMV约为110-150亿元,相较2023年618期间略有增长;彩妆类目GMV约为35-45亿元,同比有所增长。护肤类Top10榜单中,韩束、珀莱雅分别位列第1和第2名,同比分别上升7名/5名,力压赫莲娜、雅诗兰黛、后等外资大牌;彩妆类目Top10榜单中,花西子蝉联第一,国货品牌方里新上榜,柏瑞美、卡姿兰、恋火均在榜单中。


尽管在需求端出现疲软的背景下,部分国货美妆公司仍然能取得优秀的市场表现,我们通过总结这些企业的发展经验,发现它们主要是从研发赋能产品、打造产品差异化、推行大单品策略提升复购率进行发力。(1)研发:注重研发,科技赋能产品。目前,化妆品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不少美妆企业依靠研发赋能产品,打造产品差异化。从研发费用率来看,国内外美妆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大体维持在3.0%-3.7%左右,其中欧莱雅从2016-2023年维持研发费用率在3%左右,位居国外美妆集团之首;国内美妆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成本,贝泰妮2023年的研发费用率为5.41%,超越国外美妆企业的研发费用率。从研发团队与建设来看,多家头部美妆集团注重研发队伍的建设,例如贝泰妮开设云南植物实验室,开发多种云南特色植物功效,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的比例高达12.93%,丸美股份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8.45%,创建眼部肌肤研究中心(丸美5C中心),并且聘请日本研发高管,将日本护肤技术和中国女性护肤需求对接,助力品牌发展。


(2)产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打造产品差异化。互联网红利见顶,此前的渠道驱动出现疲软,以淘系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销售额出现下滑,国内头部品牌商要想破局获取更多的流量,则要从产品切入,打造产品差异化。不同于以往的是,由于普通护肤品赛道竞争激烈,因此近年来不断有化妆品企业顺应消费者需求,提升研发投入,入局功效性护肤品赛道,例如抗衰、舒缓敏感肌、医美术后修复补水等,通过功效性护肤品的核心成分打造产品的差异化。据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赛道近年来发展迅猛,2017-2021年市场规模从133亿元增长至308亿元,CAGR达到23.4%。功能性护肤品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1)皮肤学级:代表产品有薇诺娜的舒敏保湿特护霜、理肤泉和雅漾的补水喷雾等;2)强功效性护肤品:代表产品有The ordinary的精华溶液、珀莱雅的双抗精华和红宝石精华、雅诗兰黛小棕瓶、丸美小红笔眼霜等;3)医美级械字号产品:代表产品有创福康医用胶原蛋白敷料、敷尔佳的白膜和黑膜等。


(3)战略:推行大单品战略,提高销量和复购率。国内化妆品龙头公司贝泰妮、珀莱雅积极推行大单品战略,通过产品的纵向迭代(产品不断升级)+横向拓展(核心成分向其他品类扩张)扩充大单品矩阵,从而提升产品的连带销售和复购率,有效地留存客群,并进一步强化品牌。另外,大单品多为眼霜、面霜、精华等高毛利品类,推行大单品战略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利润水平。

2.3 国潮崛起,Z世代对国货新锐美妆品牌接受度提高

国货化妆品品牌份额提升,Z世代对国货美妆品牌接受度提高。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前20品牌份额中,国货品牌占据5个,分别为珀莱雅、百雀羚、自然堂、薇诺娜、云南白药。从2014-2023年十年间,这5个国货品牌市占率均有所提升,其中,薇诺娜市占率从0.0%提升至1.4%,一路赶超多个国际品牌,百雀羚从1.3%提升至1.6%,珀莱雅从0.7%提升至1.7%。国货品牌凭借灵活的营销手段、创新的产品设计、升级的产品质量、性价比等赢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国潮崛起背景下,Z世代对于国货品牌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更高,这也为国货新锐品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根据《2022抖音电商新锐美妆品牌白皮书》显示,抖音上18-25岁的美妆兴趣用户对于国内新锐品牌的偏好比例为23.0%,远高于国外新锐品牌。

2024商贸零售业投资策略:国潮美妆与黄金珠宝市场分析报告

2.4 政策趋严促使行业规范化,合规龙头受益

多项法规密集发布,监管趋严促行业进一步规范化,利好强研发、强管理的合规头部企业。2021年1月1日,国务院发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新规正式实施,随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与国家药品监管局相继发布多条配套法规。《条例》的重点包括:①原料与产品方面:a.分类: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化妆品原料实行分类管理;b.注册/备案管理:特殊化妆品、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普通化妆品、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c.功效宣称:化妆品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


②生产经营方面:a.生产: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委托加工的,则受托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对生产活动负责;b.管理制度: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③监督管理:a.国家建立不良反应检测制度;b.监管部门建立化妆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我们认为,对于头部化妆品企业而言,其自身具备条件,可完成注册备案以及功效宣称测评,相应成本减轻,且原料与产品的合规性强、原有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受条例影响的程度低;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条例的发布或将带来注册备案、功效宣称测评、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和生产制度等方面的成本与时间压力,利好强研发、强管理的合规龙头企业。

3 黄金珠宝:短期金价高位抑制黄金首饰销量,长期看好龙头市占率提升

黄金珠宝首饰具备“消费+投资”属性。黄金珠宝的消费属性体现在消费者购买其的目的一般包括有婚嫁、“悦己”消费、日常佩戴、送礼等。此外,黄金还具备投资属性。


由于黄金是稀有金属,其供应量有限,古时候还被当作货币进行交换,相比之下,纸币的发行量可随政府的需求而增加,容易贬值,而黄金的稀缺性使其成为了一种稳定的价值储存工具,一定程度上可对抗通货膨胀,因此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价的角度:多方因素推动现货黄金价格一路上行,创下历史新高。近年来国内外环境愈发复杂,不确定性风险提升,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美国及欧洲央行疫情后大幅扩表,流动性超发下以信用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受到冲击,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新兴经济体央行和场外投资者持续买入黄金,推动金价震荡上行,2020/2021/2022/2023年黄 金 价 格 涨 跌 幅分 别 为+24.61%/-4.33%/+0.44%/+14.59%,2024年以来,黄金价格一路向上,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截止2024年6月6日,黄金现货价格达到2360.60美元/盎司,涨幅从年初以来已累计达到了13.58%。我们判断,短期来看,2024年以来金价涨幅显著扩大并创下历史新高,近两个月内出现高位震荡,多空势力不断拉锯,加之近期地缘政治风险整体可控、央行增持减速甚至暂停等因素影响,金价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回调或横盘震荡。但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外加美国年内大选、美联储下半年降息预期,金价向下的空间有限。中长期来看,以美元为首的世界货币体系信用降低,同时新兴经济体的黄金储备相较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为分散风险,全球新兴经济体央行有望持续购入黄金,金价或将被继续推高。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煤炭行业周报: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降分析报告

2024-06-25
下一篇

2024汽车行业新势力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率分析报告

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