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银行业基本面企稳与股息价值分析报告

行业热点跟踪:息差显韧性,关注中期分红进程

42家上市银行2024年1季报披露完毕,24年1季度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0.6%,增速较23年下降2.0pct。从收入端分解来看,24年1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增速较23年下降0.9个百分点至-1.7%。拆分来看,净利息收入和中收均延续下行趋势,是拖累营收的主要因素.展望2024年后续季度,我们认为影响板块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依然来自国内经济修复进程,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出向好趋势,随着1季度贷款重定价和高基数影响的消退以及存款利率改革红利的释放,行业营收表现有望逐步企稳,但向上弹性的提升仍需关注企业和居民端金融需求的修复。


从规模增速来看,24Q1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规模增速较23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至同比正增9.6%,其中贷款同比增速较23年末下降1个百分点至10.1%,存款增速较23年末下降3.02个百分点至7.6%,资负扩张速度边际放缓,存量信贷盘活大背景下银行更注重贷款质效的提升。分不同机构来看,1季度末,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 农 商 行 资 产 规 模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11.0%/5.1%/11.7%/7.2%,其中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1.5%/5.3%/13.6%/8.3%,大行和城商行投放速度相对较快,股份行整体维持低位。


资产端利率下行背景下上市银行息差水平仍持续承压,但成本端红利的释放促使收窄幅度降低,息差韧性凸显,我们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上市银行24Q1单季度年化净息差水平环比收窄2BP至1.49%,收窄幅度明显趋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城商行受益于负债成本缓释更为明显,24Q1单季度年化净息差水平环比上升3BP至1.43%。从行业整体来看,支撑息差企稳积极因素一方面表现成本端压力的缓释,另一方面方面来源于银行自身资产结构的主动调整以及年初新发放贷款利率的企稳。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影响息差变化的趋势的核心因素仍在于资产端利率水平的变化,但能够看到负债成本下降、监管对于量价平衡关注的提升等积极因素的显现,息差有望逐步企稳。


资产质量延续稳健趋势,上市银行24年1季度末不良率环比下降1BP至1.25%,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至244%,拨贷比环比下降2BP至3.05%。分机构类型来看,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1季度末不良率分别 环 比 变 化-1BP/-2BP/-1BP/+4BP至1.29%/1.22%/1.07%/1.09%,内部分化趋势持续。从改善幅度来看,南京银行(-7BP)、民生银行(-4BP)、中国银行(-3BP)1季度末不良率较年初改善较为明显。从绝对水平来看,成都银行(0.66%)、厦门银行(0.74%)、宁波银行(0.76%)、杭州银行(0.76%)、常熟银行(0.76%)不良率处于上市银行前列。


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角度来看,有18家银行环比年初有所上升,15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降幅小于0.5%,资本新规落地进一步缓释银行资本压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四大行同时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审议通过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相关安排。四家国有大行均表示,2024年度中期现金股息总额占集团当期实现的归属于本行股东税后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具体有待后续细化明确。考虑到行业目前资本压力有所缓释,后续中期分红情况仍需持续关注。

2024银行业基本面企稳与股息价值分析报告

行业核心观点:基本面韧性凸显,关注板块股息价值

站在银行股投资角度,我们继续提示投资者关注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标的的配置价值。持续降息以及“资产荒”愈发严重对银行经营负面影响较为显著。但在股票配置层面,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也使得银行基于高股息的类固收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银行板块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相对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无风险利率的溢价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且仍在继续走阔,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目前板块静态PB仅0.57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安全边际充分。全年来看,居民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仍然值得期待,成为推动板块盈利和估值回升的催化剂。个股推荐高股息大中型银行(工行、邮储、浙商)和成长性优于同业的优质区域性银行(苏州、成都、长沙、江苏、常熟)。


24年4月银行板块上涨4.80%,跑赢沪深300指数2.91个百分点,按中信一级行业排名居于30个板块第2位。个股方面,4月A股银行股普遍上涨,杭州银行(+16.1%)、常熟银行(+11.3%)、齐鲁银行(+11.2%)涨幅位居前三。

宏观经济跟踪:4月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4月制造业PMI为50.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小企业PMI分 别 为50.3%/50.7%/50.3%,较上月分别变化-0.8pct/+0.1pct/+0pct。3月CPI同比为+0.1%,较2月下降0.6个百分点,食品价格超季节性回落,旅游出行类价格高位回落是拖累CPI的主要原因。3月PPI同比为-2.8%,较2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黑色建材的拖累。

流动性追踪:市场与政策利率跟踪

政策利率方面,4月份1年期MLF利率、1年期LPR、5年期LPR皆与上月持平,分别为2.50%、3.45%、3.95%。4月市场利率表现分化,银行 间 同 业 拆 借 利 率7D/14D/3M较上月分别变化+1.1BP/-75.2BP/-28.5BP至2.14%/2.22%/2.37%。4月国债收益率变现分化,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下降2.97BP至1.69%,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下降1.27BP至2.30%。


信贷增速略有下滑。2024年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3.09万亿元,同比少增8000亿元,余额同比增速9.2%(Wind一致预期为9.6%)。分部门看,住户贷款新增940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90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51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2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8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0万亿元。


信贷需求下滑导致社融增速略有下滑。2024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万亿元(Wind一致预期为4.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142亿元,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为8.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29万亿元,同比少增656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608亿元,同比多128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642亿元,同比少1373亿元。2024年3月M0同比增长11.0%,M1同比增长1.1%。M2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个股推荐:工商银行

经营稳健,高股息属性突出。工商银行作为国内体量最大的商业银行,夯实的客户基础、突出的成本优势、稳健的资产质量以及持续完善的综合化经营能力都是其穿越周期的基础,伴随其“GBC+”战略的逐渐深化,资金内循环以及客户粘性的提升都有望为其提供稳定的业务需求。当前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工行作为能够稳定分红的高股息品种,股息率相对无风险利率的股息溢价率位于历史高位,红利配置价值值得关注。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03/1.07/1.12元,盈利对应同比增速0.5%/4.0%/5.3%,目前公司A股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53x/0.49x/0.46x,维持“推荐”评级。

2024银行业基本面企稳与股息价值分析报告

关注零售修复,差异化竞争优势持续。邮储银行作为唯一一家定位零售银行的国有大行,凭借“自营+代理”的独特模式,维持广泛的客户触达范围,县域和中西部区域的地区优势继续稳固,客户基础扎实可靠。结合公司1季报,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0.88/0.93/0.98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7%/4.9%/5.2%,目前邮储银行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56x/0.52x/0.48x,综合考虑公司负债端扎实的客户基础、资产端的潜在提升空间、领先同业的资产质量表现,我们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资产质量进入改善周期,新战略提升盈利质量。浙商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在浙江的股份行,在跨区域布局、股权结构属性、政银关系构建、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展等方面都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公司目前提出了“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战略,进一步强化了风控意识和抗周期穿越周期的能力,“深耕浙江”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支撑公司对公、零售业务的稳健发展。2022年以来,公司资产质量出现了边际改善的趋势,非标业务规模持续压降,不良核销处置力度逐渐加大,不良认定逐渐趋于严格,随着历史包袱的不断出清,叠加公司战略落地的持续深化,预计公司未来盈利质量会逐步改善。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0.58/0.62/0.68元,对应24-26年盈利增速分别为5.2%/7.9%/9.4%,目前公司A股股价对应公司24-26年PB分别为0.48x/0.45x/0.42x,维持“推荐”评级。

个股推荐:苏州银行

区域禀赋突出,改革提质增效。苏州银行资产质量处于同业优异水平,苏州地区良好的区域环境将持续支撑信贷需求的旺盛,公司人员与网点的加速扩张也有助于揽储和财富管理竞争力的增强,伴随大零售转型和机构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39/1.54/1.71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0.4%/10.9%/11.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67x/0.61x/0.56x,综合目前公司的低估值水平和基本面的改善,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个股推荐:成都银行

享区域资源禀赋,看好红利持续释放。成都银行作为一家根植成都的城商行,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升级,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结合公司收入端表现出的较强韧性,资产质量不断优化以及拨备保持充裕,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3.46/3.96/4.55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3.1%/14.3%/15.1%。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76x/0.67x/0.58x,考虑到公司区域资源禀赋带来的高成长性和资产质量优势,我们看好公司估值溢价的持续和抬升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024银行业基本面企稳与股息价值分析报告

个股推荐:长沙银行区域优势地位明显,县域贡献初露峥嵘。长沙银行作为深耕湖南的优质本土城商行,区域充沛的居民消费活力为其零售业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公司对于零售业务模式的探索仍在持续迭代升级,随着未来零售生态圈打造、运营更趋成熟以及县域金融战略带来的协同效应,我们认为其在零售领域的竞争力将得以保持,此外,公司110亿可转债发行计划有序推进都将持续夯实资本实力,为公司长期发展增添砝码。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97/2.21/2.51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6.4%/11.7%/13.7%。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50x/0.45x/0.40x,维持“推荐”评级。


个股推荐:江苏银行看好公司区位红利与转型红利的持续释放。江苏银行位列国内城商行第一梯队,良好的区位为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江苏银行一方面扎实深耕本土,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零售转型,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全方位提升,位于对标同业前列。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73/1.92/2.15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0.6%/11.1%/11.6%。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6年PB分别为0.64x/0.58x/0.52x,我们看好公司区位红利与转型红利的持续释放,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个股推荐:常熟银行看好零售和小微业务稳步推进。公司始终坚守“三农两小”市场定位,持续通过深耕普惠金融、下沉客群、异地扩张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零售与小微业务稳步发展,我们认为后续伴随区域小微企业和零售客户需求的持续回暖,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EPS分别为1.42/1.69/2.01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18.6%/19.1%/19.0%,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4-25年PB分别为0.81x/0.73x/0.64x,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小微业务的发展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行业核心观点:基本面韧性凸显,关注板块股息价值。站在银行股投资角度,我们继续提示投资者关注银行板块作为高股息标的的配置价值。持续降息以及“资产荒”愈发严重对银行经营负面影响较为显著。但在股票配置层面,无风险利率的持续下行也使得银行基于高股息的类固收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银行板块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相对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的无风险利率的溢价水平处于历史高位,且仍在继续走阔,股息吸引力持续提升。


目前板块静态PB仅0.57倍,对应隐含不良率超15%,安全边际充分。全年来看,居民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仍然值得期待,成为推动板块盈利和估值回升的催化剂。个股推荐高股息大中型银行(工行、邮储、浙商)和成长性优于同业的优质区域性银行(苏州、成都、长沙、江苏、常熟)。行业热点跟踪:息差显韧性,关注中期分红进程。42家上市银行2024年1季报披露完毕,24年1季度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0.6%,增速较23年下降2.0pct。从收入端分解来看,24年1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增速较23年下降0.9个百分点至-1.7%,净利息收入和中收持续承压是拖累营收的主要因素。


展望2024年后续季度,我们认为影响板块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依然来自国内经济修复进程,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出向好趋势,随着1季度贷款重定价和高基数影响的消退以及存款利率改革红利的释放,行业营收表现有望逐步企稳,但向上弹性的提升仍需关注企业和居民端金融需求的修复。


资产端利率下行背景下上市银行息差水平仍持续承压,但成本端红利的释放提升息差韧性,我们按照期初期末余额测算上市银行24Q1单季度年化净息差水平环比收窄2BP至1.49%,收窄幅度明显趋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四大行同时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称,审议通过2024年度中期利润分配相关安排。


四家国有大行均表示,2024年度中期现金股息总额占集团当期实现的归属于本行股东税后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具体有待后续细化明确。考虑到行业目前资本压力有所缓释,后续中期分红情况仍需持续关注。市场走势回顾:24年4月银行板块上涨4.80%,跑赢沪深300指数2.91个百分点,按中信一级行业排名居于30个板块第2位。杭州银行(+16.1%)、常熟银行(+11.3%)、齐鲁银行(+11.2%)涨幅位居前三。宏观与流动性跟踪:1)4月制造业PMI为50.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其中:大/中/小企业PMI分别为50.3%/50.7%/50.3%,较上月分别变化-0.8pct/+0.1pct/+0pct;2)政策利率方面,4月份1年期MLF利率、1年期LPR、5年期LPR皆与上月持平,分别为2.50%、3.45%、3.95%。4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7D/14D/3M较上月分别变化+1.1BP/-75.2BP/-28.5BP至2.14%/2.22%/2.37%。4月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下降2.97BP至1.69%,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下降1.27BP至2.30%;3)2024年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加3.09万亿元,同比少增8000亿元,余额同比增速9.2%。


2024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142亿元,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为8.7%。

风险提示

23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行业资产质量压力超预期抬升。银行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宏观经济走势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尤其是偿债能力带来显著影响,从而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波动。2)利率下行导致行业息差收窄超预期。23年以来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帮扶企业叠加降息的持续落地,银行资产端利率显著下行。未来如若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利率下行将对银行的息差带来负面冲击。3)金融政策监管风险。银行业务对监管政策敏感度高,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可能深刻影响行业当前的业务模式与盈利发展空间。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保险行业一季度高质量增长分析报告

2024-06-09
下一篇

2024年公用环保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