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京东方A:半导体显示行业领航者分析报告
一、公司显示面板全球领先,业绩周期波动有望逐渐缓解
1.1全球显示面板龙头,构建“1+4+N+生态链”业务架构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显示面板龙头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产品竞争力。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北京,前身为北京电子管厂,2001年在A股上市。公司成立30余年,成功突破日韩对显示面板领域的垄断,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显示面板龙头企业,在技术、产品、产能等方面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为国家解决长期存在的“少屏”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司在显示面板领域一路披荆斩棘,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公司在显示面板领域逐渐完成了“跟随者-并行者-引领者”的身份转变,公司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大陆在显示面板领域的突围历程。公司自成立以来的重要节点总结如下:1994年,公司明确了“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2005年,公司G5液晶产线量产;2009年,公司投建中国大陆首条G8.5 TFT-LCD产线;2011年,投建中国首条AMOLED产线-鄂尔多斯G5.5产线,正式进军OLED领域;2014年,公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屏市占率达到全球第一;2015年,公司投建全球首条G10.5 TFT-LCD产线,同年投建中国大陆首条柔性AMOLED产线-成都G6 AMOLED产线;2017年,公司实现大尺寸&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2019年,公司推出5644ppi的0.39”Micro OLED显示产品;2023年,公司公告投建G8.6高世代AMOLED产线,强势进军中尺寸OLED领域。当前,公司LCD&OLED产能规模国内首屈一指,技术产品实力雄厚,在显示面板领域已经确立了自己的龙头市场地位。
公司坚定“屏之物联”发展战略,构建“1+4+N+生态链”业务发展架构。2021年,公司提出了面向物联网时代的“屏之物联”发展战略,即充分发挥公司多年来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积累的核心能力,抓住数字化时代“屏”无处不在的产业机遇,通过给屏集成更多功能、将屏置入更多场景、衍生屏的更多出货形态等方式,在不断赋能万千场景的同时,持续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在“屏之物联”战略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完善发展模式,构建了“1+4+N+生态链”业务发展架构,其中,“1”为半导体显示,是京东方所积累沉淀的核心能力与优质资源,是公司转型发展的策源地和原点;“4”为基于京东方核心能力和价值链延伸所选定的发力方向,是公司在物联网转型过程中布局的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及智慧医工四条主战线;“N”为京东方不断开拓与耕耘的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是公司物联网转型发展的具体着力点,如智慧车联、工业互联、数字艺术等;“生态链”为京东方协同众多生态合作伙伴,聚合产业链和生态链优质资源,构筑的产业生态发展圈层。公司目前的定位:致力于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不断追求卓越的物联网创新公司。
1.2 公司重视研发,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专利体系
公司坚持“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始终保持对技术的尊重与对创新的坚持,每年坚持将营收的7%左右投入研发,其中营收的1.5%用于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2018-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从72.38亿元增长到125.63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24.36亿元、126.02亿元、125.63亿元,较为稳定,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67%、7.06%、7.20%;研发人员方面,2018-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从19627人增长到21888人,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为24.17%。公司持续强化高质量专利布局,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利体系。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9万件,其中柔性OLED相关专利申请已超3万件。2023年,公司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覆盖美、欧、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同时,公司全球持有授权有效专利超4万件,并连续第六年位列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TOP20。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专利护城河,为维持技术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1.3面板周期减弱有望推动公司业绩趋稳,折旧峰值过后有望释放利润
近年公司业绩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性,后续随着面板行业周期性趋弱,公司业绩的波动性有望平缓,盈利能力有望稳中有升。收入方面,2019-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160.6亿元、1355.5亿元、2210.4亿元、1784.1亿元、1745.4亿元,波动明显,其中,公司2021年收入达到2210.4亿元的阶段性峰值,主要原因为2021年是面板大周期(2019年末-2022年末)的价格高位阶段,当年公司深度受益;2024Q1,公司收入为458.9亿元,同比增长20.84%。利润方面,2019-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50.4亿元、259.6亿元、75.4亿元、25.5亿元,与收入的波动规律基本一致,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8亿元,同比大增297.8%。当前,中国大陆集中了全球大部分面板产能,且产能集中度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面板厂具备控产保价、按需生产的能力,面板行业的周期性将得到抑制,公司业绩的波动性有望逐渐弱化。
公司是全球面板行业龙头,核心为显示器件业务,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80%-90%之间。公司业务范围划分为显示器件业务、物联网创新业务、MLED事业、智慧健康服务、传感器及解决方案事业,其中,显示器件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也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2023年,公司显示器件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1.49%、88.53%、84.25%,长期维持在约80%-90%的较高水平。费用率方面,2019-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从5.77%增长至6.49%,销售费用率从2.51%下降至2.14%,管理费用率从4.49%下降至3.41%,财务费用率从1.72%下降至0.66%,除研发费用率外,公司其他三大费用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公司毛利率波动与行业周期较为吻合,固定资产折旧近年维持在330-340亿元的较高水平。2019-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5.18%、18.55%、28.84%、11.70%、12.55%,与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波动规律较为吻合,后续随着面板行业的周期波动减弱,公司毛利率有望趋于稳定。此外,公司所处的面板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折旧节奏对其盈利表现影响较大,经过前些年的大规模产线投资,目前逐渐接近公司的折旧高峰期,根据公司历年年报,2019-2023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分别为184.2亿元、218.8亿元、330.8亿元、332.3亿元、339.2亿,固定资产折旧近三年维持在330-340亿元的较高水平,后续随着各条新建产线陆续转固,公司将迎来折旧高峰期,再之后公司早期产线将陆续折旧完毕,利润将逐渐释放。
二、LCD面板巨头,有望受益于行业周期弱化趋势
2.1LCD产业成熟,长期呈现强周期属性
液晶显示(LCD)产业成熟,是目前中大尺寸显示应用场景的主流。LCD显示属于被动发光,需要搭配背光源及两层偏光片,液晶分子则充当开关作用,通过施加电压即可控制液晶分子偏转从而实现对显示像素的亮暗控制。LCD 产业目前已经成熟,在小(手机)、中(IT、车载)、大(电视)尺寸市场中均有广泛应用,虽然在部分市场的高端场景中可能面对OLED等新技术的竞争,但LCD显示仍然是中、大尺寸显示应用场景的主流,且Mini LED背光以及QD技术的加持赋予了LCD与OLED等新技术媲美的竞争力,LCD是显示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LCD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LCD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先后在美欧、日本、韩国、中国间发生了技术及产业转移:LCD最初的材料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德国,而日本则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之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则利用逆周期投资成功取代日本成为LCD新霸主,到如今韩国、中国台湾的LCD产业日渐衰退,中国大陆则后来居上,在技术、产能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超越。
长期以来,LCD面板产业具备强周期属性,面板价格伴随供需关系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复盘2019年末-2022年末的面板周期:该轮周期起于2019年末,在需求端疫情宅经济拉动需求上升以及供给端韩国厂商逐步关停产线的共同推动下,面板价格开始上涨,面板产业迎来上行周期;2021年6月该上涨周期迎来高点,需求逐渐透支,供过于求严重,面板价格开始下跌,面板产业进入下跌周期,到2022年末面板价格跌至谷底,在供给端严格控产后,供需逐渐平衡,价格维持稳定。根据群智咨询数据,本轮周期中,以55”电视面板为例,2019年12月价格约为106美元/片,到2021年6月,价格上涨到约226美元/片,涨幅达到113.2%,属于罕见的面板大牛市,到2022年末,55”电视面板的价格下降到约82美元/片左右,降幅为63.7%。
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有望迎来触底反转,叠加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快速增长,电视面板的市场需求较为乐观。根据奥维睿沃数据,2024年在体育赛事带动下,全球电视出货规模将达到2.01亿台,同比增长1.1%。2014-2020年间,电视出货量常年维持在约2.2亿台-2.3亿台的区间内,2020年在疫情带来的宅经济推动下,电视出货规模达到2.29亿台,达到近年来的峰值;随后,在需求下滑的影响下,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3年,预计全球电视出货量为1.99亿台;进入2024年,随着多个大型体育赛事举办,电视市场有望迎来转机,全球电视出货量将实现触底回暖,根据奥维睿沃数据,预计2024年将实现2.01亿台的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1.1%。此外,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维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奥维睿沃数据,2022年Q2,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为47.5”,2023年Q4电视面板平均尺寸预计将增长到52.0”,面积涨幅达到4.5”,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的持续上涨将对LCD产业带来持续的增长需求。
2.2中国大陆面板产能集中度高企,控产保价驱动面板周期走弱
随着LCD产业中心转移至中国大陆,中国大陆的LCD面板产能集中度高企,国内面板厂逐渐掌握产业链话语权。京东方、TCL华星光电、惠科是目前全球范围内LCD面板领域的三大龙头,均在中国大陆,根据液晶网信息,这三家面板厂拥有G8.5/G8.6 LCD产线共14条,拥有G10.5/G11 LCD产线4条,牢牢把握全球LCD产业之牛耳,为掌握产业链话语权奠定了基础。此外,根据Omdia源引Mainichi Shinbun信息,夏普将关闭旗下的G10 LCD产线SDP,根据Cinno消息,LGD计划出售其位于广州的G8.5 LCD产线,若上述两件事情发生,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大陆面板厂的产能集中度,中国大陆在面板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也将进一步提升。
规模庞大的LCD产能集中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面板厂市场份额高企。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3年H1,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排名依次为: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群创、彩虹光电、友达、夏普、LGD,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稳居前三;从市场份额角度看,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2年H1,中国大陆面板厂在LCD电视面板领域的全球份额为67.3%,牢牢占据液晶面板产业主导地位,2023年H1,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上涨2.7个百分点,达到70%,全球LCD电视面板的话语权基本掌握在中国大陆面板厂商手中。
中国大陆面板厂凭借极高的产能集中度已经掌握了产业链话语权,基本具备控产保价、按需生产的能力,面板的周期属性逐渐得到抑制。复盘2023年至今的面板行情:2023年初,在供给端严格控产的推动下,面板库存水平逐渐恢复健康,供需关系开始转变,面板产业迎来温和的上涨趋势,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3年1月,55”电视面板价格约为86.0美元/片,2023年8-9月价格达到顶点,约为130.0美元/片,涨幅为51.2%,之后面板价格开始下跌,截止到2023年12月,55”电视面板价格下降到125.0美元/片,降幅约为3.8%,面板厂再次启动控产保价策略;时间进入2024年,控产保价效果初显,各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开始复苏,2023年的面板行情开始重演,面板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4年4月,55”电视面板价格为135美元/片,较1月上涨7.1%。综上,在供给端按需生产的策略下,面板周期的持续时间、价格波动幅度正逐渐减弱,面板的周期性得到抑制,面板厂的盈利能力有望趋于稳定。
2.3公司LCD产能规模庞大,有望在周期减弱趋势中充分受益
公司拥有全球首屈一指的LCD产能规模,在下游各类终端应用中的市占率均保持较高水平,在LCD产业链中拥有较强的话语权,此外,公司持续升级LCD技术,通过多方面创新赋予LCD这一成熟技术新的竞争活力,市场地位稳健。公司共拥有8条G8.5及以上高世代LCD产线,产线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在北京、合肥、重庆、福州布局了4条G8.5 LCD产线,并收购了中电熊猫在南京和成都的两条G8.5/G8.6 LCD产线,目前公司共拥有6条G8.5/G8.6高世代LCD产线;此外,公司在合肥、武汉布局了两条G10.5 LCD产线,主要生产TV面板产品,因此,公司合计拥有8条G8.5及以上高世代LCD产线,规模位居行业榜首。随着多条LCD产线折旧压力缓解,公司LCD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望逐渐释放。LCD产线属于重资产投资,折旧节奏会对其利润产生影响,从公司各条LCD产线的投产日期看,根据液晶网信息,公司北京、合肥两条G8.5以及1条G6 LCD产线已经投产超10年,重庆G8.5产线也已投产9年,福州G8.5产线投产7年,这些LCD产线的折旧压力不大,利润释放潜力凸显,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23年,重庆京东方光电、合肥鑫晟光电、合肥京东方光电的净利润分别为34.2亿元、7.8亿元、8.1亿元,合计50.1亿,是2023年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后续随着公司更多LCD产线折旧接近尾声,LCD面板业务将逐渐为公司释放可观的利润。
公司持续对LCD进行技术升级,改善LCD显示性能,激发LCD市场活力。2021年,京东方发布技术品牌-高端液晶显示技术ADS Pro。ADS Pro是高端LCD技术解决方案,具有全视角、无色偏、超高刷新率的优势,其在京东方ADS技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叠加Mini LED、BD Cell、高刷新率、高分辨率、高色域、健康护眼等高端技术,使屏幕显示效果更接近人眼所看到的真实的画面,更能保护人眼健康。在新技术的加持下,LCD显示性能大幅改善,基本具备在高端市场与OLED等新技术正面竞争的实力,为LCD这一成熟技术注入新活力。
公司在LCD技术、产能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竞争力强大,在LCD整体及五大主流领域产品的出货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根据公司年报,2023年,公司继续稳居半导体显示领域领先市场地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优势高端旗舰产品保持突破,超大尺寸(≥85英寸)产品全球出货量第一,ADS Pro产品实现TV高端市场突破。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能规模,连续多年取得了优异的市场表现,后续LCD产业周期弱化,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