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动车行业财务分析报告
销量:国内销量同增38%好于预期,欧洲补贴退坡增速放缓
国内:23年销量近950万辆,好于预期
国内23年销量同增38%,24年Q1略好于预期,纯电占比持续下降。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国内电动车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其中EV累计销量668.5万辆,同比增长24.6%,占比70.4%,同比降7.5pct;PHEV销量280.4万辆,同比增加84.7%,电动化率31.6%,同比增5.9pct。2024年Q1电动车累计销售209.0万辆,同比增长31.8%,增速略好于预期,其中EV累计销量130.5万辆,同比增长13.3%,占比70.4%,环比降8.0pct;PHEV销量78.4万辆,同比增加81.2%,电动化率31.1%,同增5.0%,环增1.1%。◆出口增长继续亮眼,24Q1环增23%+。2023年电动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77.6%,2024年Q1电动车出口30.6万辆,同比+23.4%,乘用车457.7万辆,同比+10.6%。
欧洲政策补贴力度减弱,23年销量增速15%+符合预期,24年1-2月增速仍较缓,纯电驱动增量。2023年欧洲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88.5万辆,同比增长15.2%,其中,EV销量201.3万辆,同比增长29.5%,占比70%,同增8pct;PHEV销量87.2万辆,同比下降8.2%,电动化率16.8%,同比降2.3pct。2024年1-2月欧洲电动乘用车销量为37.5万辆,同比增长16.0%,其中EV销量21.0万辆,同比增长24.6%;PHEV销量11.4万辆,同比下降13.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16.15%,同比+0.2pct。
美国:23年销量增速近50%,基本符合预期
美国23年销量增速近50%,24年Q1放缓,插电增量显著,整体电动化率9.9%。2023年美国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46.8万辆,同比增长49.1%,其中,EV销量118.7万辆,同比增长48.1%,占比81.1%,同降0.3pct;PHEV销量28.1万辆,同比增长53.47%,电动化率9.3%,同增2.2pct。2024年Q1美国电动乘用车销量为37.2万辆,同比增长17.91%,其中EV销量29.0万辆,同比增长12.39%;PHEV销量8.2万辆,同比增加42.8%。2023年至2024年3月,电动化率9.8%,同环比+1.1/-0.1pct。
电池:23年全球电池装机超700gwh,同比增38%
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705GWh,同比增速38%。23年全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705GWh,同比增加38%,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388GWh,同比增加32%。◆24年1-2月全球装机92GWh,同比增速27%。24年1-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92GWh,同比增加27%。国内24年Q1动力电池装机量为85.2GWh,同比增加29%。国内装机结构看,24年Q1三元装机量30.9GWh,同比+48%,占比36%;磷酸铁锂装机量54.3GWh,同比+21%,占比64%。
电动车板块:营收增速放缓,中游盈利承压
动车板块:营收增速放缓,中游盈利承压
新能源汽车板块2023年营业收入达34746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1795亿元,同比减少30%。我们共选取了101家上市公司,划分为碳酸锂、锂电池中游(含隔膜、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电池、三元正极、铁锂正极、三元前驱体、负极、铜箔、铝箔、添加剂、结构件十二个细分板块)、核心零部件、电机电控、整车五个子版块,进行了统计分析。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在2023年营业收入34746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归母净利润1795亿元,同比减少30%。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公司有59家;增幅为0-30%的有35家;增幅为30%以上的有7家。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公司有73家;增幅为0-30%的有13家;增幅为30%以上的有15家。◆2024年Q1新能源汽车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下降40%,各板块间分化明显。2024年Q1新能源汽车板块实现营收7224亿元,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25%;实现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减少40%,环比下降4%。2024Q1收入同比下降的公司共有53家,增幅为0-30%的公司共有33家,增幅为30%以上的公司共有15家。归母净利润24Q1同比下降的公司共有64家,增幅为0-30%的公司共有10家,增幅为30%以上的公司有27家。亏损的公司有24家,扭亏的公司有11家。
盈利水平:23年上游、中游材料盈利承压,电池、结构件相对稳定
2023年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盈利能力同比下滑,2024年Q1处于板块盈利底部:2023年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毛利率为17.29%,同比下降1.5pct;归母净利率5.17%,同比下降2.9pct;2024Q1毛利率16.74%,同比下降0.7pct,环比下降0.2pct;归母净利率4.11%,同比下降2.5pct,环比提升0.9pct。◆2023年费用支出增长(不含研发费用,下同),2024年Q1费用进一步提升:2023年费用率6.65%,同增0.6pct;2024Q1费用率12.87%,同比增2.2pct,环比增1.2pct。
2023年新能源汽车板块净现金流同比增长53.8%,24年Q1单季度环减84.5%:23年新能源汽车板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5102亿元,同增53.8%;24年Q1新能源汽车板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45亿元,同增75.1%,环减84.5%。◆2023Q4末新能源汽车板块存货较年初下降明显,行业去库接近尾声。23年Q4末新能源汽车板块应收账款4603亿元,较年初增长6.7%;Q4末板块预收款为1298亿元,较年初下降2.2%;Q4末板块存货为5075亿元,较年初下降7.2%。◆产业链新增投资放缓,产能出清速度加快,24Q1新能源汽车板块资本开支同减16.4%,环减20.9%。23年新能源汽车板块资本开支为3949亿元,同增4.8%;24Q1新能源汽车板块资本开支为826亿元,同减16.4%,环减20.9%。主流环节厂商已开始根据行业需求调整产能释放节奏,新增产能投产进度放缓,资本开支普遍回落。
各板块:中游环节底部确立,电池龙头盈利坚挺
2023年及2024年Q1:新能源汽车各子板块利润分配
从利润分配来看,23年碳酸锂利润转负,电池、整车环节占比提升显著,24Q1中游材料盈利筑底占比环增。2023年上游材料利润占整个新能源汽车板块比重为17%,锂电池中游占比42%,其中电池环节占比29%,核心零部件占比7%,整车占比34%。24Q1上游材料利润占比为-7%,锂电池中游占比53%,其中电池环节占比42%,核心零部件占比10%,整车占比44%。
23年收入同比增速看:整车>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结构件>锂电设备>三元前驱体>隔膜>铜箔>锂电池中游>添加剂>负极>铝箔>铁锂正极>碳酸锂>正极>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三元正极;归母净利润增速看:整车> 电池> 汽车核心零部件> 结构件> 三元前驱体> 锂电池中游> 锂电设备> 隔膜> 负极> 三元正极> 碳酸锂> 铝箔> 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 铜箔> 添加剂> 正极> 铁锂正极。◆24Q1收入同比增速看:结构件>添加剂>铝箔>汽车核心零部件>整车>铜箔>三元前驱体>隔膜>电池>锂电设备>锂电池上游>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负极>三元正极>碳酸锂>正极>铁锂正极;归母净利润增速看:添加剂> 铁锂正极> 正极> 电池> 汽车核心零部件> 整车> 结构件> 锂电池中游> 三元前驱体> 锂电设备> 隔膜> 负极> 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 铝箔> 三元正极> 碳酸锂> 铜箔。
分子版块:电池、结构件相对稳定,24Q1中游环节盈利筑底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依次为整车(31.6%)>电池(28.8%)>汽车核心零部件(13.8%)>结构件(-7.3%)>三元前驱体(-17.7%)>锂电池中游(-25.8%)>锂电设备(-31.8%)>隔膜(-35.9%)>负极(-48.2%)>三元正极(-59.8%)>碳酸锂(-68.4%)>铝箔(-69.4%)>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73.5%)>铜箔(-92.5%)>添加剂(-94.9%)>正极(-106.3%)>铁锂正极(-151.3%);◆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为添加剂(171.3%) > 铁锂正极(79.4%) > 正极(32.6%) > 电池(6.2%) > 汽车核心零部件(5.3%) > 整车(-9.6%) > 结构件(-12.5%) > 锂电池中游(-14.0%) > 三元前驱体(-14.4%) > 锂电设备(-21.2%) > 隔膜(-52.7%) > 负极(-56.3%) > 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75.7%) > 铝箔(-91.3%) > 三元正极(-94.5%) > 碳酸锂(-114.1%) > 铜箔(-239.6%)。
碳酸锂:Q1锂价低位震荡,自供比例较高公司盈利韧性更强
碳酸锂23年锂价波动较大,23Q4起旺季成色不足,锂价下跌至12万以内,24年春节价格跌至9万以内触底,随着需求逐步恢复,价格反弹至11万左右并企稳,预计碳酸锂价格在8-12万之间窄幅震荡。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23年碳酸锂板块营收1581亿元,同减22%,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减68%,24Q1板块营收217亿元,同减50%,环减33%;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减114%,环减268%。2)毛利率和净利率:23年毛利率43%,同降19pct;归母净利率19%,同降28pct,24Q1毛利率23%,同降31pct,环降9pct;归母净利率-9%,同降41pct,环降7pct。3)费用率控制:23年期间费用率5%,同增1pct;24Q1期间费用率12%,同增7pct,环增2pct。4)存货:23年末存货为262亿元,较年初减少11%,24Q1末存货243亿,较年初减少7%;5)现金流: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504亿元,同减32%,24Q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63亿元,同增18%,环减47%;6)资金压力:23年无息在手现金295亿元,较年初减少36%,24Q1末无息在手现金264亿元,较年初减少11% ,而23年营运资本2082亿元,24Q1营运资本2035亿元,较年初减少2%。
碳酸锂:Q1锂价低位震荡,自供比例较高公司盈利韧性更强
23年各公司受锂价下跌影响业绩承压,24Q1锂价低位震荡,自供比例较高公司盈利韧性更强。天齐锂业23年归母净利73亿元,同减70%,24Q1归母净利-39亿元,同减180%,环减386%。赣锋锂业23年归母净利49.5亿元,同减76%,24Q1归母净利-4.4亿元,同减118%,环增59%。而自供比例较高的永兴材料、中矿资源等24Q1盈利韧性较强,归母净利分别为4.7亿(同环比-50%/+32%)、2.6亿(同环比-77%/+86%)
锂电池中游板块:电池及结构件盈利水平稳定,其余中游材料盈利承压,正极、负极及电解液等盈利水平基本见底。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23年锂电池中游板块营收12302亿元,同增2%,归母净利润749亿元,同减26%,24Q1板块营收2454亿元,同减15%,环减22%;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减14%,环增2%。2)毛利率和净利率:23年毛利率17%,同降1pct;归母净利率6%,同降2pct,24Q1毛利率18%,同增1pct,环比持平;归母净利率6%,同比持平,环增2pct。3)费用率控制:23年期间费用率5%,同增1pct;24Q1期间费用率12%,同增2pct,环增1pct。4)存货:23年末存货为1914亿元,较年初减少27%,24Q1末存货1911亿,较年初微降;5)现金流: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690亿元,同增129%,24Q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53亿元,同增56%,环减67%;6)资金压力:23年无息在手现金908亿元,较年初增加7%,24Q1末无息在手现金745亿元,较年初减少18% ,而23年营运资本19753亿元,较年初增长1%,24Q1营运资本19776亿元,较年初持平微增。
锂电池中游板块电池及结构件盈利稳定,其余环节二线基本全线亏损,盈利基本见底,部分环节24Q1总盈利环比回升。24Q1电池、结构件板块盈利稳定;正极受碳酸锂影响减弱,且加工费跌至底部,铁锂仅有龙头赚钱,Q1亏损明显缩窄;负极、电解液、铜箔等材料环节部分厂商形成亏损,Q1起超低价订单已小幅涨价,24Q1净利环比增长;隔膜板块及添加剂板块维持价格竞争,单位盈利环比下降;三元前驱体及铝箔板块龙头公司盈利下滑,但行业格局较优,后续有望维持稳定。
中游各环节近两季度资本开支已显著放缓,2H24起新增有效产能将明显减少。其中电池、电解液、铁锂等下滑明显,隔膜及负极同环比略降,三元正极同比微增。◆新增在建工程增速放缓,且部分公司23年末集中转固一部分,总体体量有所下降。其中电池、六氟、铁锂、三元、前驱体、结构件在建工程已较高点下降,隔膜、负极在建工程规模仍有所提升。
中游环节中仅电池环节现金流情况良好,大部分环节公司无息在手现金为负,后续扩产能力较弱。其中仅电池环节无息在手现金持续创新高,主要系宁德时代现金流良好所致,此外三元正极、铝箔在24Q1无息在手现金为正,但整体体量较小,此外铁锂、三元前驱体、添加剂、负极、结构件等23年以来无息现金持续为负,中游环节后续扩产能力较弱。
终端需求向好支撑开工恢复。24年3月产能利用率普遍在70%-80%,4月各家企业新增5%-10%,龙头恢复至80%-90%,整体持平23Q4,5月排产进一步微增。市场乐观情绪弥漫,Q2产能利用率预计进一步提升。且行业扩产停止,25年供需格局确定性恢复。
Q1电池、结构件单位盈利相对稳定,铁锂、电解液及负极龙一微利、二线亏损,后续下降空间有限。中游材料价格连续调整7个季度,铁锂、电解液六氟、负极、铜箔及部分辅材接近全行业亏损,盈利基本触底,三元正极、前驱体盈利下行。电池、结构件龙头依托客户结构、成本优势,盈利仍好于二线。
龙头盈利表现亮眼,大幅领先同行业,与二线厂商差距维持。2023实现营收6575.12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29%。24Q1营收1334亿元,同比减少10%,环比减少25%,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6.6%,环比减少15%。其中宁德时代对板块贡献最大,公司23归母净利润为441亿元,在电池板块中占比高达85%,2024Q1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1%。◆2023毛利率20%,同比上升1.6pct;归母净利率7.9%,同比上升0.7pct。2024Q1毛利率22%,同比上升3.3pct,环比上升0.8pct;归母净利率9.4%,同比增加1.5pct,环比增加1.4pct;◆2023年末板块应收账款为1222亿元,较年初增长15%;2023年末板块预收款为290亿元,较年初增长6.2%;2024年Q1末板块存货为1111亿元,较年初减少9.1%。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188亿元,同比增加68%,24Q1单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01亿元,同比增加23%,环比减少41%。
电池:龙头盈利优势维持,二三线电池厂承压
基于成本和产品优势,宁德时代24年Q1单wh利润0.095元,与二线厂商的盈利差异继续保持。宁德时代23全年营收4009亿元,同比增长22%,24Q1营收798亿元,同比减少10%,环比减少25%,23全年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增加44%,24Q1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1%,环比减少21%;亿纬锂能23全年营收488亿元,同比增加34%,24Q1营收93亿元,同比减少17%,环比减少30%,23全年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加15%,24Q1归母净利润11,同比减少19%,环比增加6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