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铁路信息化行业报告:车载系统增长新机遇
1.铁路投资复苏,带动产业链投资机会
1.12023年铁路旅客运输量需求增长,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回升
多项数据显示,铁路行业逐步从疫情中复苏:
1)2023 年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呈现高速增长。2023 年,我国铁路完成旅客运输量36.85 亿人,同比增长120%。
2)高铁里程建设持续增长。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2023年统计公报》,截至2023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 万公里,其中高铁4.5 万公里,高铁里程占比28.30%。(资料来源:引用思维列控2023年财报)
3)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恢复增长。从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2023年我国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7645亿元,较2022年增长7.5%;成为“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2024年来看,1-4月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1849亿元,同比增长10.5%。预计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为积极。
1.2 国铁集团经营改善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议案,国家铁路总公司成立,来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2019年6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铁集团的经营情况,直接影响了整个铁路系统的投资规划。
2020-2022年,受到国内疫情影响,国铁集团经营亏损严重,2022年亏损达到695亿元。2023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454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33亿元;2024年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33亿元,同比增长4.2%。显示出较好的复苏态势。
国铁集团经营改善,进一步促进铁路客运、货运基础设施投入,解决了产业链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1.3 2024年动车组首次招标超去年全年,各项政策促进替换
2008年-2021年我国动车组保有量从176组持续增长至4153组。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铁路发车旅客数量大幅下降,动车组采购数量也有明显回落。2023年,随着疫情复苏,动车组采购数量明显好转。
2024年5月,国铁发布2024年第一次动车组招标公告,采购165组动车组,直接超过2023年全年(根据国铁公告,2023年全年350公里动车组招标达到164组。)。如果从同比的维度,也达到了60%的增长。因此,全年动车组采购招标情况积极。
2023年底以来,多项政策促进铁路投资,有望带动产业链发展:
1)2023年12月,国家铁路局出台老旧内燃机车淘汰更新管理办法,规定2035年开始老旧内燃机车全面退出运输市场。
2)2024年2月28日,铁路局局长表示将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截至2023年,我国铁路机车保有量2.24万台,其中内燃机车7800台。
3)2024年4月12日,交通运输部提出要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出台。
4)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提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再提公转铁,有望促进铁路货运量提升。
多项政策密集发布,全年来看,整个铁路投资成长确定性强。
2.车载铁路信息化,与列车招标数量正相关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一般包括列控系统、联锁系统、调度集中系统、集中监测系统等。
列控系统由一系列的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组成。
地面设备根据前方行车条件,为每列车产生行车许可,并通过地面信号和车载信号的方式向司机提供安全运行的凭证;
车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行车许可产生允许速度,当列车速度超过允许速度时控制列车实施制动,使列车降速乃至停车,防止列车超速颠覆或与前方列车追尾等,保证行车安全。
2.1车载列控系统,新增+存量替换逻辑
中国列车控制系统(China Train Control System, CTCS)是中国铁路参照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uropean Train Control System, ETCS),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的技术体系。根据功能要求和设备配置,CTCS分为0-4级:
根据2013年发布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装备等级根据线路允许速度选用。160km/h客货共线铁路采用CTCS0级或CTCS1级列控系统,200km/h客货共线铁路采用CTCS 2级列控系统,250km/h高速铁路优先采用CTCS 3级列控系统,30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采用CTCS 3级列控系统。
根据《CTCS技术规范总则》:
根据CTCS技术规范,我国列控系统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运输需求:LKJ列控系统作为CTCS-0级列控系统,在160km/h及以下线路区段发挥重要作用,并作为我国铁路机车设备信息化系统的基础;ATP系统(即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在时速200km/h及以上区段承担列车运行控制功能。
截至2023 年末,LKJ 系统应用于2.24 万台机车和1,546 列动车组上,LKJ 存量市场约3.3 万套。当前,我国LKJ 系统的合格供应商主要有思维列控、时代电气和交大思诺3 家;
ATP 系统应用于我国4,000 余列动车组,主要供应商有4 家,和利时、中国通号、铁科院、时代电气。
2.2 机车LKJ业务成长更多来自存量替换
根据wind数据,传统机车产量,经历几个阶段:
2010-2015年,快速增长,需求高涨。其中2010-2011年达到最高峰,年均产量2551台。整个2010-2015年,年均机车产量1966台。
2016-2023年,机车产量逐步回落。需求较差的年份,年产量跌至1000台左右;较好的年份,也在1500台左右。
根据思维列控年报提到:截至2023 年末,LKJ 系统应用于全路约2.24 万台机车和1,546 余列动车组上,存量市场约3.3 万套。由此判断,LKJ系统的采购,存在约1:1.5的冗余。由此,新增机车带来的LKJ系统采购量,预计在2000套以内。
更大的LKJ系统需求,来自存量替换。
1)铁路主管部门规定LKJ列控系统设计寿命为6-8年,上一轮替换周期主要在2013-2015年间。同时,参考铁路机车产量数据,2010-2015年,是机车产量高峰。如果按照正常8-10年的替换周期,应该在2020-2025年进行替换。而2020-2022年,由于疫情因素,导致替换节奏不及预期,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2-3年,迎来全面替换。因此2023年以后的2-3年内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2)2024年2月28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表示,未来将完善更新补贴政策,争取到2027年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车。根据交通运输部铁道统计公报,截止2022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21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78万台。若考虑2027年底基本淘汰老旧内燃机,则年均约替换1950台内燃机车,进一步提升各公司业绩。
3)当前主流的LKJ系统为上一代产品LKJ2000。LKJ2000 是我国目前安装使用数量最多的列控系统,该型号列控系统最早于2001 年开始推广。新一代LKJ-15系统逐步于2019年开始使用(资料来源:思维列控),预计LKJ-15系统的价格,较上一代LKJ2000系统有大幅上升。因此,未来LKJ新一代系统的替换,进一步给行业带来增量。
我们对未来3年LKJ系统市场规模进行测算。
1)机车产量参考wind数据。2023年产量1151辆。预计2024-2026年有所增长。
2)根据铁路统计公报,内燃机2023年底存量7800台。假设其中需要替换的老旧内燃机占比50%,也即3900台,则要实现2027年底完成替换的目标,年均替换975台。考虑每年度5%的增长,因此预计2024年替换淘汰900台。
3)根据思维列控2023年年报,截止2023年底,LKJ系统存量33000套。若考虑8-10年的替换速度,则年均替换3300套。同时考虑2020-2022年疫情期间的替换延后,因此2025年、2026年均增长10%。
由此计算,新增+替换的LKJ系统数量2024年-2026年分别为6463套、6951套、7480套。考虑LKJ15替换LKJ2000带来的价格提升,预计带来市场规模的增长32%、20%及19%。(其中,2023年市场规模,根据思维列控披露数据推算。思维列控2023年报提到,公司LKJ2000产品销量2777套。同时,公司市占率超过49%。由此推算,全市场2023年LKJ2000销量5554套,对应6.11亿元。)
2.3 动车组ATP业务,新增动车组招标与高级修
动车组ATP业务,也与当年新增动车组数量高度相关。
根据国铁集团的年度统计公告,我国动车组保有量快速增长。动车组保有量从2008 年末的176列增加至2023年末的2274组标准组,近十年来平均每年新增动车组超300标准组。2022年,受疫情影响,动车组保有量下降105组,对各企业的ATP、高铁车载相关系统带来负面影响。2023年,随着疫情复苏,新增动车组379组标准组,2024年有望持续复苏。
根据E车网转载的2022年10月《时速350高铁C3列控车载设备等中标结果》:
1)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需要配备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
2)上述三类系统平均每套分别为141万元、85万元、47万元。
3)根据贝果财经转载的58组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招标信息,招标价格100亿元。由此计算,上述三类系统分别占比动车组招标价格的0.82%、0.49%、0.27%,合计占比1.58%。
若假设2024年全国新增动车组近400组(约5%增速),考虑1.5倍冗余比例,对应ATP市场规模8.42亿元。
另一方面,动车组ATP系统也存在替换需求。
动车组由低到高分为5级检修等级,一二级修为运用检修,三至五级为高级修。三级修从132万公里延长到165万公里;第二、三阶段为规划阶段,四级修将在三级修评估验证基础上开展完善跟踪方案,四级修从上限372万公里延长到495万公里;同时五级修将根据第一、二阶段验证成果,评估四、五级修差异部件延长可行性(资料来源:中国经营报)。
五级修是动车组最高的检修等级,这个阶段已经超出了铁路局的范畴,需要动车组开回主机制造厂,进行全面检修,可以理解为“能换的全部要换完”。
根据国铁集团机辆部动车客车处处长单巍的公开披露,中国早期投入运行的动车组设计寿命约为20-30年,例如最早投入运营的和谐号动车组已运行近17年,最长行驶里程超过860万公里。
由此,预计动车组行驶10年以上,将进入五级修阶段。
根据国铁集团统计公报,全国动车组保有量从2008年176组,提升至2023年的4427组。若以运行10年以上的动车组计算(也即,以2014年的动车组保有量计算),合计1441组。若考虑2024-2026年分批进入五级修,对应2024-2026年ATP系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35亿元、8.46亿元及10.58亿元。
综上,预计2024-2026年,ATP系统市场规模分别为14.76亿元、17.30亿元及19.85亿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