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城投债投资分析报告:性价比与风险评估
1江苏省政府偿债能力回顾
1.1 江苏省及下辖13市五维信用分析回顾
我们在《区域信用面面观·江苏篇》报告中从经济、财政、债务、资源禀赋与潜力这五维因素对江苏省及下辖各市(州)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区域规划看,省内,进一步扩大南京都市圈国际影响力,打造开放包容的跨区域都市圈典范,积极建设南京国际枢纽城市,推进扬州、镇江加快融入南京枢纽布局,加快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物流一体化发展,支持打造苏州-无锡-南通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布局建设徐州-连云港-淮安综合性物流枢纽,加快海港、陆港与空港一体建设。
从产业布局看,江苏省将聚力打造制造强省,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江苏制造业体系健全和规模技术优势,加快建设省级和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江苏省政府持续推进工业信息化,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立足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不断探索与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资源禀赋看,1)人口方面,江苏省人口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聚集的趋势非常明显。202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5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万人其中。其中,苏州市常住人口数量最多,达到1291.1万人,整体人口呈流入趋势;2)土地方面,自2018年起,江苏省土地成交面积呈下降趋势。土地成交价格方面,江苏省土地成交价格自2018年起缓慢上升,2020年有所回落;3)房地产方面,我们结合城市人口与增速、可支配收入与房价比来分析各市未来房价增长潜力。可以看到未来房价增长潜力得分较高的有南通、南京、常州和徐州;4)金融资源方面,江苏省金融资源相比区域城投债务来说较为充足,后续在承接城投隐性债务置换时更有优势,有一定腾挪空间。金融资源集中在南京与苏州,合计占比达到了46.26%,其次是无锡、南通等地;5)从国有资产资源来看,江苏省上市国企市值规模排序处于全国前列,估算持股对应市场价值亦如此,较为领先;具体到各地市,上市国企资源主要集中在南京、宿迁等地。江苏上市国企类型较为丰富,有酒企洋河股份、科技类企业威孚高科、医药类企业南京医药及金融类企业南京银行等。
从经济财政债务来看,1)总体来看,江苏省经济总量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多年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江苏省综合财政实力较强,且财政自给率较高;整体举债规模低于其他多数省份,债务负担较轻;2)具体到下辖地市,江苏省各地市(州)经济发展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苏州市经济实力傲视江苏全省,GDP位断层第一,南京市、无锡市、南通市、常州市紧随其后。财政排名与经济排名相对匹配,收入结构稳定,全省财政自给率较高但分化明显,其中苏州财政自给率最高;债务方面,江苏省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各地市(州)政府性债务余额普遍呈增长趋势,政府总负债规分化较为明显。
1.2 江苏省及下辖13市信用评分排序
根据上述区域分析框架,我们从经济、财政、债务、资源禀赋和潜力这五个维度分析了江苏省及下辖地市(州)政府的偿债能力,得到各市(州)政府基本面得分排序。
1)总体来说:江苏省表现突出,排名全国第3,五维评分分别为4、5、4、5、2,资源禀赋和财政得分很高,经济和债务得分高,潜力得分略弱,总分在全国范围内处于头部地位。
2)具体各地市(州)层面,按照此框架对江苏省下辖地市打分,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苏州、无锡、南京、徐州、常州。排名前三的苏州、无锡和南京均为省内发展较好的城市,三者财政得分均很高,但是南京市在债务方面得分较弱。
1.3 下辖重点区域推荐
重点区域推荐:结合地市区域打分模型结果以及估值和期限,我们重点推荐适当下沉,关注收益率相对更高的苏北区域,例如徐州、宿迁、盐城、淮安,平均估值在3.3%-4.1%左右,平均剩余期限均在1.5年以内。
2 “苏中”区域城投平台梳理
截止2023年9月6日,“苏中”区域共计144家城投平台,尚存存续债的平台有140家,存续债券1219只,存量规模合计6,575.58亿元,“苏中”区域平台数量最少。按所属行政级别划分,国家级园区平台21家、省级平台3家、地市级平台25家、区县级平台95家;按主体级别划分,AAA/AA+/AA/无评级主体分别为5、37、100、2家,“苏中”区域城投主体评级主要集中在AA级别,AA+主体对应存续债余额3223.2亿元,AA+级主体存续余额占全省的49.02%,AAA主体对应存续规模在887.20亿元,AA主体对应存续规模在2457.88亿元,AAA/AA+/AA对应债券只数分别是114、556、547只。“苏中”区域城投主体中AAA级和AA+级主体平均发债数量与存续规模对比AA级主体均有较为明显的领先,表明高评级主体承担省内主要的融资,此外高评级主体单只债券体量也相对较大,区域融资整体较为有序。
2.1 园区平台梳理
“苏中”区域共有国家级高新区平台6家:扬州盛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盛裕投资”)、南通华山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南通华山”)、南通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通高新”)、泰州华诚医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诚医学”)、泰州通泰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通泰投资”)、泰州东方中国医药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医药”)。国家级经开区平台15家: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南通新农”)、如皋经开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如皋经建”)、如皋市经济贸易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如皋经贸”)、靖江市华宇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华宇投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通经控”)、江苏长江口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长江口”)、靖江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靖江港口”)、扬州市临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扬临港”)、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安经控”)、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扬州经开”)、江苏开晟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开晟”)、江苏腾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腾海”)、扬州绿色产业投资发展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扬州绿投”)、江苏炜赋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苏炜赋”)、靖江市北辰城乡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称“靖江北辰”)、。
省级高新区平台2家:海安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安建投”)、如皋高新技术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如皋高新”)。
省级经开区平台1家:宝应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宝应投资”)。
2.3 南通市平台梳理
南通市共有平台66家。从行政级别来看,除了2家国家级高新区平台、9家国家级经开区平台和2家省级经开区平台外,还有地市级平台7家、区县级平台46家。从主体级别来看,AAA/AA+/AA分别为3、20和42家,南通市发债城投主体评级全部在AA及以上,整体信用资质尚好。
南通市有地市级平台7家:南通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通城建”)、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通沿海”)、南通苏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通苏通”)、江苏通州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通投”)、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通产投”)、江苏通州湾控股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通控”)、南通汽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通汽运”)。
2.4 泰州市平台梳理
泰州市共有平台41家,除了上述的3家国家级经开区平台、3家国家级高新区平台以外,还有地市级平台7家、区县级平台28家。从主体级别来看,AAA/AA+/AA分别为1、11和29家,主体评级均在AA级及以上,整体信用资质较高。
泰州市有地市级平台7家:泰州凤城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泰州凤城”)、泰州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泰州交通”)、泰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泰州城建”)、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泰州华信”)、泰州高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高教投资”)、泰州市新滨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泰州滨江”)、泰州鑫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泰州鑫泰”)。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