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分析与市场预测报告

1、力生制药:立足天津,稳健布局原料制剂一体化产业基地

扎根天津,稳健布局。力生制药创立于1951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制,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历经七十余年,力生制药始终专注于医药健康产业,坚持以“倾力健康事业,共享绿色人生”为使命愿景,从事医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拥有品种涉及15大类244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涉及原料药、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注射剂和粉针剂等。2022年,力生制药上下紧扣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抓住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契机,聚焦“党建质量工程、价值管理质量工程、风险管控质量工程”三大工程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1.1、股权结构清晰,激励机制完善,技术转型加速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天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100%控股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为天津金浩医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于克祥,截至2024年4月金浩医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50.86%的股权,股权相对集中。推进亏损企业治理,实现子公司扭亏目标。公司围绕核心主业打造原料制剂一体化产业基地,形成了以力生制药为缓控释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基地、中央药业为软胶囊及中药产品生产基地、生化制药为无菌制剂生产基地、昆仑制药为原料药生产基地的差异化产业布局。其中,中央药业通过大力开发市场、提升运行效率实现扭亏。以招商产品为核心,采取空白区域终端精细化代理商招商等方式提高销量。启动休眠品种二次开发,提升生产效率,2024年中央药业计划营业利润实现扭亏;生化制药聚焦市场,通过加强学术推广等方式,抢占6个重点产品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2024年生化制药努力保持盈利能力;昆仑制药继续推动原料药对外合作业务,寻求原料药合作项目,提高原料药产能利用率。2023年12月公司收购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65%的股权,进一步丰富了其中药产品线。


创新激励方式,构建中长期激励体系。公司202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授予81人共计182万股,股票转让价格为13.66元。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已经完成第二批限制性股票授予工作,向17名符合条件的核心骨干人员授予股票28.4万股。股权激励计划的设立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优秀管理人才和核心业务骨干,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升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能够高效的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同时,公司还制定《项目跟投管理办法》,生化制药《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项目跟投实施方案》虚拟跟投项目成为天津国资系统第一个落地实施的跟投项目,跟投出资比例达项目研发总投资的18%,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分析与市场预测报告

1.2、公司营收稳健,利润增长较快,成长性较高

营业收入稳健,利润增长较快。拉长时间维度来看,2020年由于疫情和“4+7”带量采购的影响,公司营收下滑至11.4亿元,后续保持稳健,2023年公司营收为11.5亿元,同比增长0.56%。公司归母净利润近五年变化幅度较大。由于疫情、带量采购以及当年相关资产计提减值的影响,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至862万元。面对行业变革和疫情影响,2021年和2022年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压缩各项可控费用支出,归母净利润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2023年,公司处置土地产生收益2.4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3.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也达到了1.5亿元,同比增加20.3%,说明公司积极推动营销变革,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同时强化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


公司产品剂型结构稳定,片剂为公司主要产品剂型。公司产品剂型涉及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溶液剂、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等,主要产品有寿比山®吲达帕胺片、三鱼®正痛片、希福尼®头孢地尼分散片、友好®麻仁软胶囊、津威®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生化®氢化可的松琥铂酸钠冻干粉针和碳酸氢钠片、盖胃平片、维生素片剂系列等产品。2023年公司片剂产品实现收入8.2亿元,占比达到70.9%,为公司主要产品剂型。


盈利能力稳中向好,费用管控相对稳健。从整体盈利能力来看,公司毛利率自2019年起开始下滑,从2019年的72.28%下降至2022年的57.59%,2023年公司积极推动营销变革,毛利率提升至59.40%,同比增加1.81pct。公司近五年净利率波动相对较大,除2020年受疫情和资产计提影响净利率下滑至0.76%外,2019-2022年净利率维持在8-12%。2023年公司净利率提升至31.38%,同比增加23.22pct,主要与公司处置土地产生收益2.4亿元以及公司积极推动营销变革、强化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有关。从费用端来看,2023年公司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标准化、财务核算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管理费预算管控,全年考核口径人工及管理费用同比降幅3.7%。公司期间费用率从2019年的57.11%下降至2021年的33.71%,2022年增长至34.17%,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达到24.42%,同比减少9.74pct。公司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升,2023年研发费用率为9.16%。


国改后,公司ROE等指标得到落实和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充裕。力生制药是目前天津国资委控股的唯一一家医药板块上市公司。2022年,力生制药抓住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契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改之后,公司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相关指标得到进一步落实和提升。随着公司2022年最后一部分减值资产出清完毕,2023年公司ROE提升至7.38%,同比增加5.23pct,流动比率提升至450.1%,同比增加90.4pct。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较为充裕,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3.0亿元,同比增加1.8%。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分析与市场预测报告

成长能力指标表现亮眼,公司力争化学制药行业较强成长股。放眼化学制药行业,公司平均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较高,2023年公司扣非归母增长率达到20.26%,近五年平均值为938.11%,在化学制药板块排名第2,领先于大多制药企业;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也保持较高水平,2023年达到286.27%,近五年平均值为281.85%,在化学制药板块排名第5,位居前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和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率均为评价企业重要的成长能力指标,力生制药平均值较高,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成长性。

2、国企改革政策频出,公司跻身进入科改示范企业

从政策端的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层面上来看,政策“十二五”阶段鼓励国企上市、股改和公司制改革;“十三五”阶段补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法人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剥离企业办的社会职能与历史遗留问题;至“十四五”阶段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促进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加强董事会建设,推进混改,完善市场化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政策,健全研发考核机制。国家从公司形态到内部结构再到人员制度,由外而内,由浅入深逐渐推动落实国有企业改革。


多个部门出台政策促进国企改革,利好国有企业稳步发展。截至2023年11月30日,知本咨询数据中心追踪共计614条国企改革相关政策。多项政策的实施表明,国家在支持国有企业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同时,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积极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推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机制长效运行以及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力生制药上下紧扣了2018-2020年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年,公司抓住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契机,聚焦“党建质量工程、价值管理质量工程、风险管控质量工程”三大工程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2022年公司跻身进入“科改示范企业”。“科改示范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深化市场化改革,重点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探索创新、取得突破,旨在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2022年,按照天津市国资委统筹安排,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申报并成功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科改示范企业”名单,成为天津入选的两家企业之一。目前,力生制药以入选“科改示范企业”为契机,聚焦国企创新改革,着眼全局统筹谋划,以提升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以党建质量工程、价值管理质量工程、风险管控质量工程“三大工程”为主线,动真碰硬抓好改革,用足用好“科改示范企业”政策,全方位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3、多点突破,全面提升,公司多样化措施探索发展道路

3.1、培育增量资产,加快投资并购步伐

扩大资产规模,优化自身资产结构。为优化产业布局和拓宽公司主营业务,公司将与主业相关的资产收购,更有效发掘与公司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优质项目,使得公司的整体资产运作水平提升。通过整合双方产品及资源优势,可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扩展产业链布局,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2023年12月,为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现金方式,以人民币1.37亿元收购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65%的股权。通过收购青春康源65%股权,力生制药进一步丰富了其中药产品线,同时还将通过B2B业务平台拓展其在电商领域的竞争力,与青春康源实现员工有收入、股东有收益、政府有税收、消费者有好产品的多赢局面。


培育增量资产,拓宽资本运作。2023年,公司以产业基金为平台投资孵化优质创新项目,参投元希海河(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与博正资本、河东区政府共同发起设立医药产业基金。完成投资项目库搭建,收集标的项目超100项,与23个意向项目进行深入交流与实地考察。对5个项目开展实质性推动工作,完成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控股权收购的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瞄准战略目标,加快投资并购步伐。2024年公司将继续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优势资源,开展医药行业资本运作情况分析,定期形成行业研究分析报告。完善投资体系,加强投资专业团队建设。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强化项目管理与执行能力,做好投前、投中、投后管理。搭建外部专家智库,为项目决策提供专业意见,提高公司投资决策质量。加大收并购力度,做大上市公司市场份额。拓宽在原料药、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领域的项目获取渠道,到2024年末实现在库项目超200个。通过产业基金并购孵化,提升产业整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参与博生基金投资管理,推进项目寻找及投资决策。

3.2、优化组织架构,提高管理能力

持续优化股权结构,混改强化治理结构。2019年10月,公司接到间接控股股东医药集团通知,医药集团拟将其持有的津联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渤海国资;同时,将津联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金鼎控股持有的隆腾有限公司33%股权划转至医药集团境外全资子公司天津医药集团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完善管控模式,提升管理效能。2023年,力生制药“三定”方案落地实施,部门设置由20个调减至17个。公司成立力生研究院,制定《力生科学家评聘实施方案》,建立“技术人员-力生科学家-首席科学家”技术职业通道,营销区域负责人实行末位淘汰。创新激励方式,构建中长期激励体系。2023年公司完成第二批限制性股票授予工作,向17名符合条件的核心骨干人员授予股票28.4万股。


制定《项目跟投管理办法》,生化制药《注射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项目跟投实施方案》虚拟跟投项目成为天津国资系统第一个落地实施的跟投项目,跟投出资比例达项目研发总投资的18%。公司持续探索机制体制改革,形成“多维一体”的激励矩阵。全方位拓展多业务领域项目实施跟投,筛选力生制药合同生产(CMO/CDMO)服务项目开展跟投;积极探索项目分红激励方式;完善退出机制,画好激活组织的“活力曲线”;与南开大学商学院合作开展“人员流动机制”整合实践项目;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现德才兼备者“上”,不胜任者“汰”的流动机制。公司通过管理层人员调整和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公司活力。2022年来,公司引进人员的业务方向从药物专业细分领域到经济会计学或其他相关业务,方向多元丰富。通过调整、更替管理层面的经营人员,有助于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与竞争力,实现高绩效。

3.3、优化资产结构,轻装上阵

资产出清、亏损治理,公司处置非主业资产进行资产结构优化。公司近年通过股权转让交易的方式聚焦主业,处置与主业无关资产从而优化资产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将部分子公司或控股公司股份进行转让,降低控股比例或不控股,从而获取更多资金与资源聚焦公司核心主业,发展核心业务,持续提升公司价值,同时降低公司的资金压力、融资成本。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投资分析与市场预测报告

3.4、深化变革,构建多元化产品集群,塑造品牌影响力

深化营销体系变革,加速市场开发和渠道拓展。中央药业的营销团队以“自营+代理”模式,深耕细作区域市场,收回头孢地尼总代理权,企业自主营销。生化制药营销团队积极开拓市场,实现盈利扭转了多年亏损的局面。力生制药2023年培育品种群和普药品种群销售收入均有较好增长,吲达帕胺片、叶酸片、碳酸氢钠片、氨酚咖匹林片四个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推动传统制造产业升级,生产制造迈向规模化;持续开展工艺攻关和技术改造,对“三鱼”包装线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解决了包装瓶颈问题,提升了片剂包装工序的生产效率;积极开展产能营销,承接CMO、CDMO项目,引进委托生产品种4个,至此共有12个项目落户力生,2023年药品受托生产达15亿片。构建多元化产品集群,贡献公司稳定收入。公司品种种类丰富,涵盖疾病领域广。根据PDB数据库,吲达帕胺片和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是近五年公司占比较大的产品。其中,吲达帕胺片2022年销售额达到2.3亿元,同比增加360.7%,2023Q1-3销售额为1.0亿元;那屈肝素钙注射液2022年销售额达到1.8亿元,同比下滑8.9%,2023年销售额达到1.2亿元。此外,肝素钙注射液的销售额也大幅度提升,由2022年的0.4亿元提升至2023Q1-3的1.6亿元。公司布局各个疾病领域药品构建丰富的产品集群,为公司贡献稳定收入。


部分产品增速较快,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公司产品集群中,醋酸泼尼松片、硫酸沙丁胺醇片、葡萄糖酸钙片以及肝素钙注射液等产品增速较快。其中,最快的是肝素钙注射液,2022年同比收入增速达到2968.5%,2023年为596.8%,对应销售额为4.3亿元。葡萄糖酸钙片2023年收入同比增速也达到332.4%,对应当年销售额为1324.6万元。产品加快的收入增速有望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一致性评价项目和新品种逐步丰富,为公司贡献稳定收入。2023年,公司以市场和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快仿制药研发和质量提升研究。不断加速研发成果转化效率,重点开展激光打孔膜控释技术、骨架缓释技术复方制剂研发。“绿色寿比山”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正式上市销售,丰富了高血压用药管线。阿替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两个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此外,公司持续在科研方面保持9%以上的高强度投入,聚焦老慢病治疗领域,新立项研发项目8个,培育构建高端仿制药产品群。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吲达帕胺片、叶酸片、碳酸氢钠片、氨酚咖匹林片项目数量共有54个品规,逐步形成了产品系列和后备产品梯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胶原蛋白行业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2024-05-30
下一篇

2024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全球化发展及投资策略报告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