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RE】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中国先驱城市群+未来世界第一湾
粤港澳大湾区是包括珠江三角洲内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肇庆和江门九市,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
尽管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新的战略性发展方向,但在以往的珠江三角洲概念下,这些城市的融合发展由来已久,彼此并不陌生。
湾区内大部分城市拥有具竞争力的产业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发展独当一面,当中深圳和广州更与上海和北京同列国内一线城市,再加上香港这座历史悠久的国际城市。
大湾区绝对是中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对外窗口,与中国国内另外两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城市群: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相比,可谓各有千秋。
香港凭借国际的视野、完善的法律制度、高效的营商环境和丰富多元的人力资源,很多产业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未来将在大湾区发展过程中负责重要领导角色,为湾区其他城市输出经验和高増值服务。同为特区的澳门则是世界知名娱乐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大量国际级综合度假酒店,还是不少大型会议展览及体育盛事的举办地,可联同香港这个购物天堂、发展中的珠海横琴及珠江口西岸其他旅游城市共同打造出一个大中华区最具活力的旅游城市群。大湾区內三个自贸区包括前海蛇口、横琴和南沙,已经在产业、税收、人才等领域与港澳合作取得一定进展,共吸引了8,000多家港澳企业。此外,创新金融发展显著,截止2017年,广东自贸区入驻金融机构和创新型金融企业超过5万家,在全国自贸区中居首位。自贸区由中央政府督导,往后将成为大湾区九个广东城市与港澳合作的核心区域以及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从三个自贸区的发展来看,前海凭借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及拥有对区内认定的企业和个人实行15%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发展表现最好,汇聚了广东自贸区7成的注册企业。
深圳的金融业也在快速发展,其增加值预计在2020年将超过4,000亿人民币,与香港处于同一水平。自2015年起,深圳和香港的新股上市筹资总额位列全球第一6,比上海高出接近70%。深圳同时为湾区的创新科技城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湾区排名第一。根据广东省社会科学学院的《中国城市创新指数》,深圳的创新水平排名全国之首,高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大湾区规划将进一步促进深港两地的金融及创新科技合作,相关行业发展前景亮丽。同样以粤语作为主要语言,广州与香港在企业交流方面较有优势。广州更是大湾区的交通枢纽及人才培养基地。从广州出发可以利用铁路到达全国多达210个城市和利用航空接通世界42个国家、201个城市。同时,广州人力资源充沛,高校在校生人数超过100万,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大量的人才资源。在产业方面,由于传统批发产业增长放缓,广州亟需升级转型第三产业。近年广州在通讯、科技、媒体等新兴服务业有不错的发展。此外,广州的区域面积是深圳的四倍,香港的十倍,因此有别于深圳、香港和澳门,还可发展汽车、面板和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长远而言,广州区位优势明显,大湾区领头羊地位难以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