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2023年企业中秋福利趋势洞察报告
本次调查内容涉及养老服务人才的基本特征、待遇和保障状况、培训状况、职业发展状况等。
调查显示,养老服务人才以女性为主,各类受访者中女性占比约82.3%。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年龄结构偏大,41-55岁年龄段的受访者占比56.0%,56岁及以上占比14.9%。身体健康状况整体较好。62.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健康和比较健康,3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一般。
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人才的主体。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养老护理员占比53.6%,后勤人员占比15.5%,管理人员占比17.2%,其他人员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占比均不足5%。同时,养老护理员也最为紧缺。调查养老服务机构中,认为目前养老护理员最为紧缺的占比高达85.6%。
长期从事养老服务的人才占比较低。从养老服务人才的工作年限来看,从业3年及以下的受访者占比49%,3-5年的占比23.4%,5年及以上的占比27.7%。
调查发现,养老服务人才日均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时间8小时内的占比较低(7%),日均工作8-10小时(43%)和10-12小时(29.3%)的占比较高,日均工作12小时以上(14.5%)和随叫随到(6.2%)的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养老服务人才的照料任务偏重。其中,一人照料8位及以上老人的受访者占比25.8%,一人照料5-7位老人的受访者占比18.7%,一人照料4位及以下老人的受访者占比共8.4%。
养老服务人才对工资收入的满意程度偏低。34.5%的受访者对工资水平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40.1%的受访者认为工资水平一般,17%的受访者认为工资收入偏低,8.4%的受访者认为工资收入与工作量不匹配。此外,26.7%的受访者表示存在经济困难,65.8%的受访者表示收入水平基本够用,表示经济尚且宽裕的受访者占比较低。
调查显示,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覆盖率较高。58.1%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岗前和在职培训,分别有22.9%和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参加过在职培训或岗前培训的一种,未参加过培训的受访者占比很低。
所在机构是最主要的培训机构。69.6%的受访者参与过所在机构培训,41.1%的参与过民政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培训,23.2%的参与过其他社会机构培训,参与过职业院校和医疗卫生部门或其委托机构培训的比例分别为11.5%和11.2%。
医疗和照料技能是从业者最需要的培训内容。“老年病预防与照护”(70.0%)的培训需求最强烈,“基础护理”(64.4%)和“生活照料”(64.2%)的培训需求也比较强,一半左右的受访者对心理慰藉(59.4%)、“康复护理”(55.2%)、“健康管理”(54.5%)和“营养膳食”(49.3%)有培训需求,其他如“保健养生”(36.2%)、“服务礼仪与伦理”(36.2%)、“社会工作”(29.6%)、“经营管理”(24.6%)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培训需求。
调查发现,职业发展是养老服务人才认为的普遍问题。49.4%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职业奖补,42.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专业指导,30.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职业晋升途径,28.7%的受访者认为缺乏职业规划,还有10.1%的受访者认为职称评审渠道不畅。
对养老服务机构而言,人才不足是最严重的问题。在本次调查的机构样本中,认为“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机构占比高达74.9%;“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和“人员流动性强”的机构各占64.2%,“人员缺乏社会认同感”的机构占比56.8%;“人员职业培训不足”、“缺乏职业发展空间”的机构占比分别为46.5%和34.3%。
养老服务人才最期待绩效和收入方面的激励。“健全绩效考核”(56.2%)和“设置年资津贴”(54.0%)两项措施的支持者超过一半,其后依次是“设置等级津贴”(47.1%)、“开展优秀人才评选”(46.4%)、“设置项目分红或岗位分红”(43.6%)、“举办技能竞赛”(34.7%)。
养老服务人才发展的建议反馈结果如下:首先,主张提高工资待遇(71.1%)和加强养老服务行业宣传(62.8%)的受访者占比都超过一半;其次,建立健全职业资格制度(45.5%)、提高权益保障(45.0%)、加强心理疏导(44.8%)这三项措施的支持率也相对较高;最后,增设相关学历教育(34.4%)、建立相关支撑评价体系(31.7%)这两项措施也获得了一定的支持率。
调查显示,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选择多出于经济目的。在各种择业动机中,“收入比较稳定”占比22.5%。家庭成员支持养老服务人员从事该行业也主要是经济原因,其中,“收入稳定”(54.6%)是最主要的原因。
对养老服务机构而言,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服务机构的宝贵资源,养老服务人才的发展是机构为社会创造价值、收获财富的基础。对养老服务从业者而言,实现职业发展是个人获取更高收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因此,本研究还调查了养老服务人才发展情况。
客观的经济原因是养老服务人才选择养老服务行业的主要原因。例如认为该工作“收入比较稳定”的受访者占比22.5%,“为了生存,当作谋生手段”的受访者占11.8%,认为“工作地点合适”的受访者占比18.3%,认为“单位有五险一金保障或生活补贴”的受访者占比5.2%。总体上,主要因为客观经济因素选择从事该职业的受访者占比更高。
经济原因也是家庭成员支持养老服务人才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原因。54.6%的受访者得到家人支持的原因是“收入稳定”,其次认为养老服务业是“爱心事业”也是其家人支持其从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占比达46.2%。此外,“离家近”“就业上岗容易”“缴纳社会保险”等原因也得到了较多受访者家庭的支持,但“福利待遇不错”这一选项的支持者相对较低。
养老服务人才对自身职业发展有不同的看法。49.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缺乏职业奖补,42.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职业缺乏专业指导,30.6%的受访者表示缺乏职业晋升途径,28.7%的受访者表示缺乏职业规划,还有10.1%的受访者表示面临职称评审渠道不畅的问题。职业待遇、职业晋升与职业发展问题需要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重视。
提高待遇是养老服务人才呼声最高的诉求。首先,提高工资待遇的支持者达到71.1%。其次,加强养老服务行业宣传也成为受访者呼吁的重要措施,其支持者达到62.8%。此外,建立健全职业资格制度、提高权益保障、加强心理疏导这三项措施的支持者也都达到4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