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乘用车行业爆款车趋势报告
1、国内汽车行业复盘:时代红利变化,爆款品牌轮换
1.1、受益于SUV红利期和电动智能化,自主品牌加速崛起
2007-2010年,汽车消费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渗透,消费群体开始扩大,但销量靠前的品牌主要来自合资车企,比如一汽大众捷达、广汽丰田雅阁、上汽通用凯越、上汽大众帕萨特等车型。2011-2017年,在SUV红利期下,本土车企以成本优势推出高性价比的车型脱颖而出,长城哈弗H6(2011)、长安CS75(2014)、广汽传祺GS4(2015)、吉利博越(2016)等陆续推出,自主品牌乘势而上,哈弗H6更是被称为“国产神车”。
2018-2020年,中国乘用车行业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期和稳健增长期后,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首降,汽车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合资车企价格下探开始抢占SUV市场份额,外资豪华品牌亦积极进入SUV市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同时市场往新四化方向发展。
2021至今,电动智能化提速,2023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35%,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近年来销量呈现稳步向上突破的态势,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传统自主品牌适时把握电动智能化节奏,以产品和营销为抓手,品牌持续向上,加速跑马圈地,2023年自主品牌市占率高达56%。此外,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L2(含L2+)搭载率将突破45%,智能化将成为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竞争的下半场武器。
1.2、爆款品牌明显轮替,持续迭代升级
1)自主品牌更新迭代趋势向上:2008年前15大乘用车销量榜中自主品牌有3款车型,后中国乘用车品牌经历洗牌;2013年前15大乘用车销量榜中仅长城汽车哈弗H6入围,合资车企在爆款车型占主导地位;2018年自主品牌依靠SUV红利期,推出高性价比SUV,长城哈弗H6、吉利博越和广汽传祺GS4成为其中的3款热销车型;受益电动智能化趋势,自主品牌崛起,2023年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埃安的多款车型霸榜,成功抢占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中国品牌向上趋势加速。
2)部分车企通过持续更新迭代,保持神车地位:大众朗逸在2010年成为销量排行前十车型,至今连续13年霸榜车型销量排行前十五,第三代朗逸于2023年成为销量第二的燃油车;日产轩逸于2014年销量超30万辆,多年来持续爆款,14代轩逸于2023年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燃油车;长城汽车发布一代、二代、三代哈弗H6,增大空间、降低油耗、提升硬件和软件配置,销量虽然有所下滑,但2023年月销量仍然达1.8万辆;
(1)轿车时代和SUV时代,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实用主义或综合性价比,彼时的车型细分配置更多,车企通过推出不同的子品牌定位不同市场,推出众多细分配置来俘获更多的消费者。(2)电动化时代,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期望逐渐提高,关注点从最初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逐步转向驾乘体验。以理想L系列为例,家庭消费者除了关注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外,也更加注重车内的驾乘体验,空间、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理想汽车将曾经的高端选配变为标配,明显提升了整体的驾乘舒适度。同时,市场上涌现出更多的爆款车型,软硬件迭代速度也明显加快。(3)在智能化时代,以华为智选爆款车问界新M7为例,消费者对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关注度提高,智驾系统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驾驶体验。
(4)电动智能车的品牌、车系和SKU相较于燃油车更集中。我们统计发现,在目前国内电动化渗透率已经接近50%的背景下,传统的燃油车厂商不论是车系的总数还是新能源/燃油车车系个数,亦或者是SKU的个数,都远大于新能源车企。这也意味着在电动智能化时代,行业的需求是走在集中化的趋势之中。而电动智能化变革之下,技术迭代的速度加速,车企推出新平台和新车型的速度也在加快。在需求集中、供给分散的背景下,打造爆款车对于车企来说将显得尤为重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爆款车不仅能帮助车企提升市场份额、加强规模效应、强化供应链保障,还能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未来爆款车型将是车企在淘汰赛竞争中十分重要的保障和胜负手。
2、从轿车时代到SUV时代,从实用主义到综合性价比
2021-2023年燃油车核心价格带比较稳定,主要集中在10-15万元和15-20万元区间,2023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4%、17%,车企之间竞争也相对更激烈。10-15万元的轿车主要被日系合资车企占领,自主品牌通过切入SUV细分市场或增配置降价格抢占市场份额,车企之间主要竞争点在油耗、空间、硬件配置和价格;25万元以上爆款竞争主要是宝马、奔驰和奥迪三家,2023年北京奔驰C级和E级分别蝉联25-30万元和40万元以上价格带的爆款车。
1)燃油轿车集中在油耗、硬件配置和价格竞争,日产轩逸、大众朗逸/速腾/桑塔纳、丰田卡罗拉等日系合资品牌车型以低油耗、良好的配置、保有量大、有竞争力的价格占据领先地位,日产轩逸2023年月均销量超过3万台;(2)哈弗H6、吉利博越/帝豪、长安CS75 PLUS等自主品牌车型切入SUV蓝海市场,以大空间、更高的硬件配置和高性价比跑马圈地,相比CR-V、RAV4等竞品各方面都很优秀,广泛受到消费者青睐,成功打造爆款SUV;(3)2023年,长安逸动以更大空间+更高动力性能+更高智能化的功能和配置(定速巡航+360度全景影像+10.25英寸中控屏+3.5英寸液晶屏)打入10万元以下价格带燃油车市场,成为爆款,年销量实现15.47万辆。
2.1、燃油轿车时代的璀璨明珠:大众朗逸、日产轩逸
上汽大众朗逸和东风日产轩逸以低油耗、高性价比、有亮点配置和品牌光环成为竞争最激烈的10-15万元价格带爆款车,此后两款品牌持续优化,提升长板补短板,提升空间、降低油耗并搭载更高配置,成为常青的爆款车,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猛烈攻势的环境下依旧实现车型销量前五。
以低油耗、亮点配置、高性价比成为爆款燃油车。东风日产轩逸和上汽大众朗逸分别诞生于2006年和2008年。(1)第一代朗逸凭借激光焊接和高强度钢板的应用,配备ABS+EBD、前排双侧安全气囊等高安全度配置、低油耗(NEDC综合油耗为7.3 L/100km)和低价格(厂商指导价为11.28万元)打开舒适性驾乘体验的汽车市场,2009年销量达14.65万辆,对上汽大众销量贡献率提升至20%,同比+11pct,2010年即成为车型销量排行榜第六名。(2)2012年13代轩逸上市,空间、动力、底盘、舒适性功能均显著提升,同时油耗更低、价格更低(低配版厂商指导价下探至11.90万元),2013年日产轩逸销量高达25.95万辆,月均销售超2万台。
持续迭代升级,提空间+降油耗+增配置打造长期爆款车。(1)2018年,上汽大众推出第三代朗逸,采用MQB平台,空间全方位加大,轴距提升至2688mm,NEDC综合油耗降低至5.6L/100km,同时搭配LED光源,自动驻车、后驻车雷达、发动机启停、胎压报警等配置。顺应智能化趋势,2023款朗逸已搭载自动驾驶硬件和座舱配置,可实现定速巡航、OTA升级等功能。(2)14代轩逸作为日产全球CMF平台首款中级车于2019年上市,聚焦国人的“幸福家轿”,延续原本的大空间,NEDC综合油耗降低至6.1L/100km,在舒适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智能化元素(NISSAN i-SAFETY智能主动安全系统等)。2023款轩逸油耗降更低,并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并搭载Pr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和Nissan Connecl超智联系统。
2.2、哈弗H6引领自主品牌城市SUV,CS75 PLUS后来居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从基础实用的代步工具转变为追求舒适、空间和能满足多功能的地位身份的象征。SUV以大空间、舒适度高、较宽阔视野、更具豪华感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家庭出行、商务接待和户外探险等多种场景应用的追求。同时,轿车市场被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品牌调整策略,瞄准渗透率更低的SUV蓝海市场,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第一轮的SUV产品结构升级红利。
(1)2011年前,自主品牌轮替,合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2013年之前,SUV市场中,自主品牌的华泰汽车圣达菲00、猎豹CS6和合资品牌的第三代普拉多、第二代国产汉兰达、第三代国产RAV4等车陆续上市,逐渐发展成爆款车,但多家自主品牌或因财务问题或因产品质量问题退出市场。(2)2011-2017年,自主SUV崛起,SUV市场以自主品牌居多。国内SUV市场迅速启动,哈弗H6、吉利博越/帝豪GS、长安CS75/55相继上市,成为新一届的爆款车,2017年哈弗H6销量超50万辆,15款爆款SUV中共有8款自主品牌,这些爆款车以高性价比和品牌力推动自主品牌SUV的渗透。(3)2018-2020年,合资+豪华车企瓜分市场,自主SUV进入低谷期。2018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完全退出,政策透支效应显现,同时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挤出效应、资本市场震荡等多重因素集中影响,汽车市场销量出现负增长,销量同比-6.9%至2,611万辆。同时,SUV市场需求开始疲弱,但以一汽大众为代表的合资车企对SUV市场逆势加码,价格开始全面下探,叠加更多豪华中型SUV全新及换代车型上市,2020年SUV前十五主要由合资车企占据,仅哈弗H6/M6、吉利博越、长安升级CS75 PLUS(对CS75进行动力、车机等全面升级)依靠强产品力稳住地位,因此部分依靠SUV支撑销量的自主品牌受到较大挤压。
(4)2021-2023年,品牌持续迭代+新能源市场突破,国产SUV再创辉煌。品牌迭代方面,截止2023年,哈弗H6已推出三次大改款+三次中期改款,长安CS75经过全新升级至CS75 PLUS后也已迎来第三代,这两款车年销量均超过20万辆,保持SUV爆款车地位。新能源市场方面,2021年以来,新能源车市场增长态势强劲,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推出多款新能源SUV,成功打造爆款。2023年比亚迪4款SUV均成为热销款,其中宋PLUS新能源成为自主品牌SUV销量第一,自主SUV市占率为27%。
哈弗H6:2011年,我国SUV市场渗透率仅11%,长城汽车依靠皮卡底盘的基础,聚焦10-20万元SUV市场,2011年首款哈弗H6下线,而低配版价格下探至9.58万元。受益于SUV的红利期和国人对于大空间高底盘汽车的偏好,哈弗H6将以大空间+优秀的动力性能+安全舒适+超高性价比的优势成为2014年车型销量榜第十。此后长城汽车持续满足消费者的痒点,推出二代、三代哈弗H6,降油耗提升空间并增加智能化功能和配置,成为全国首个实现300万辆销量的SUV车型,虽然更多高性价比的自主城市SUV品牌进入市场,但2023年哈弗H6月均销售仍达1.8万辆。
2011-2016年,哈弗H6销量持续提升成为爆款,为长城汽车销量加码。2011年,长城汽车推出经济SUV哈弗H6,2013年哈弗品牌独立,哈弗H6凭借高性价比和良好配置成功打入低渗透率的SUV赛道,成为家喻户晓的爆款车,对长城汽车的销量贡献一路攀升,2016年贡献率高达54%。此后,多个自主品牌持续进入SUV市场、合资车企价格下探,市场被进一步瓜分,哈弗H6销量出现下滑,但随着H6持续更新迭代,2023年销量仍超20万辆。与此同时,2016年后,长城汽车相继推出豪华SUV WEY品牌、电车欧拉品牌和潮玩SUV坦克品牌,因而哈弗H6贡献率出现下降,但不妨碍哈弗H6在爆款时期对于长城汽车的高贡献。
长安CS75 PLUS:定位10-20万元价格带,在CS75的基础上,长安汽车对动力、车机进行全面升级,整车符合主流年轻人审美,以强调时尚感的设计+大空间+强动力+更高程度且更高配的智能化硬件的优势,积极匹配用户需求,于2020年一经上市便成为爆款,年销量达18.84万辆,2023年长安推出第三代CS75 PLUS,增大空间和动力、增强智能化配置并升级更精致的整车设计,成为国内销量第一的SUV。
长安CS75系列持续的爆款为长安汽车贡献基本盘。CS75系列为长安汽车在燃油车的强势车型,2020年在CS75的基础上推出PLUS版本,CS75 PLUS相较于CS75,动力性能更优、空间更大、驾驶功能和座舱体验更好,价格相差无几,2020年CS75系列销量超18万辆,为长安汽车贡献13%的销量,2023年长安CS75 PLUS成为燃油SUV销量排行榜第一。
3、从SUV时代到电动智能化时代,颠覆式结构性机会出现
在SUV时代,自主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对本土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打造多款爆款SUV成功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哈弗H6/H2、长安CS75系列、吉利博越/帝豪等。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智能化趋势日益凸显,同时受益政府的政策支持、消费者对更好体验和环保的追求,全球尤其是中国电动车红利时代到来。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车企凭借各自技术和产品定位优势提前布局,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价格段的爆款车。新能源新车呈现加速迭代趋势。
2021年前,我国新能源车年销量约100多万辆,市场处于“资格赛”阶段。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和维护成本比燃油车更低,同时叠加国家针对新能源车推出的免征车辆购置税、发放新能源车购车补贴、不限购不限行等政策,2020年之后我国新能源渗透率迎来快速提升。即使在2021年遭遇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挑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依旧表现出超强活力,渗透率迅速超过15%,新能源市场发展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发展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进入新能源车市场,整车厂在配置、价格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消费者对车辆性能、续航里程、智能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提升。并且,随着电子化部件占比的快速提升,技术升级迭代速度加速,新能源新车迭代同样呈现加速态势。2023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公告数量达782个,同比+35%,2024年上市新车数量将进一步提升。
3.1、新能源爆款车:新能源车企百花齐放,强势抢占燃油车份额
(1)各车企逐渐辐射0-5万元价格带,竞争加剧抢占上汽通用五菱份额:2022年五菱宏光MINI年销高达55.41万辆,2023年长安Lumin(中控大屏、ABS+EBD、倒车影像等亮点配置)、吉利熊猫(采用直流快充,动力等性能优秀)等新车型进入,2023年五菱宏光MINI和长安Lumin、吉利熊猫销量分别为23.79万辆、13.68万辆、11.63万辆。
(2)精准定位用户需求,打造爆款矩阵:比亚迪强势布局5-20万元中低端车型,实现多款车霸榜。2023年新能源爆款车中,比亚迪有6款车上榜,其中5-10万元:比亚迪向下布局A0级车市场,海鸥年销量为23.93万辆,自2023年5月发布以来,月销约3万辆,以空间更大、配置更高、性能更好、生命周期更长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10-15万元:秦PLUS DM-i和EV合计销量为43.42万辆,月均销售3.6万辆,其中DM-i月销约2.6万辆,登顶2023年新能源车10-15万元价格带榜首;15-20万元:元PLUS和宋PLUS降价推出冠军版,月均销售均超过2.5万辆。
(3)爆款黑马车企:问界、广汽埃安。问界新M7于2023年下半年发布,发布即爆款,产品以领先的智能驾驶能力和全新升级的动力安全配置实现上市18天大定达3万辆;广汽埃安较早跟进价格战,目标客户定位年轻化+网约车,兼具大空间、高续航和智能化优势,并以先发降价优势将AION Y和AION S分别打造成10-15万元和20-25万元价格带的爆款车型。
(4)单品冠军:特斯拉。特斯拉2023年单车型销量实现TOP1,ModelY在Model 3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了更大的空间、更好的驱动系统和NVH表现,2023全年销量高达45.64万辆,打造25-30万元中高端车型爆款,ModelY成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第一。
(5)细分市场王:理想。理想汽车占据家庭细分市场高地,L系列填补了30万元以上高端新能源车空白,接连发布的3款车型满足不同细分客户需求,月销均超过1万辆。此外,理想于2024年发布的L6价格下探至25万元价格带,销量十分亮眼。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