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光刻机产业发展简析报告

01.发展光刻机产业


1.光刻机的研制起步并不晚,早在70年代就研制出接触式曝光系统,由于早期我国半导体产业的整体落后,以及“造不如买”的思潮影响,光刻机产业化落地滞后。2002年ArF光刻机被列入“863计划”、2008年启动“02专项”,光刻机事业才再度觉醒。


2.光刻机攻尖采取类ASML的模式,细分各科研院所、高校做分系统,再由SMEE进行整机组装。中科院微电子所、长光所、上光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工大等均参与光刻机的研发,目前干法光刻机的分系统基本通过验收,陆续产业化落地,并继续承担“02专项”进行湿法光刻机分系统研发。


02.全球光刻机市场维持高增长


◼2022年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达196亿美元,同增26%,约占全球半导体销售额(1076亿美元)的18%。在2020年“宅经济”刺激的半导体强需求下,2021-2022年半导体需求旺盛,但受美联储加息、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自2022年8月起持续下行,但是2022年光刻机出货量逐季创新高。


◼尽管目前已有多家晶圆厂下调2023年资本开支,但考虑光刻机交期长(2022年末ASML在手订单高达404亿欧元,订单营收比达1.9倍)、战略意义高,预计2023年光刻机市场需求维持高增。预计2028年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77亿美元,2022-2028年CAGR达6%。


03.中国光刻机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


1.中国大陆光刻机市场空间广阔,但主要依赖荷兰、日本等地进口。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中国大陆IC用光刻机进口金额共39.7亿美元,其中从荷兰、日本的进口金额分别为25.5/13.0亿美元,进口机台数分别为147台、635台,对应进口均价分别为1733、204万美元。


2.中国大陆是ASML第三大客户。2022年ASML对中国大陆总销售额31.4亿美元(含设备、服务等),其中设备收入23.3亿美元,占14%,仅次于中国台湾和韩国。


04.光刻机产业链复杂


光刻机涉及的内部零件种类众多,且越高端的光刻机组成越复杂,如EUV内部零件多达8万件以上,其核心组件包括光源系统、双工作台、物镜系统、对准系统、曝光系统、浸没系统、光栅系统等,其中光源、晶圆曝光台、物镜和对准系统的技术门槛较为显著。因此,光刻机企业往往具备高外采率、与供应商共同研发的特点,而其下游应用主要包括芯片制造、功率器件制造、芯片封装等。


—有掩膜光刻机:接近式光刻机、接触式光刻机、投影光刻机。


—无掩膜光刻机:电子束直写光刻机、激光直写光刻机、离子束直写光刻机。


05.全球光刻机行业属于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


a.光刻机行业属于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前三供应商(荷兰阿斯麦、日本佳能、日本尼康)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b.2022年光刻机占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达23%,市场规模232.3亿美元。其中,全球光刻机三大巨头ASML/Canon/Nikon光刻机营收分别为161/20/15亿美元,市场份额达82%/10%/8%;出货量分别为345/176/30台,市场份额63%/32%/5%。


06.国内光刻机企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上海微电子是大陆光刻机进展最快的厂商。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半导体装备、泛半导体装备、高端智能装备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公司设备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前道、先进封装、FPD面板、MEMS、LED、PowerDevices等制造领域。


◼2022年前十大专属晶圆代工公司中,中国大陆有三家。分别为中芯国际、华虹集团、晶合集成,排名第四、第五和第九。国内晶圆厂陆续恢复扩产,有望带动半导体设备的需求。


07.光刻机在半导体设备的占比呈向上趋势


◼2022年WFE(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9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将下降22%至760亿美元。预计2024年迎来复苏,同比增长21%至920亿美元。


◼光刻机市场趋势与WFE整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随着芯片工艺升级,对应光刻难度提升,采用更先进的机台,因此,光刻机在半导体设备的占比呈向上趋势,2024年光刻支出占WFE的比例将超过25%,以此测算光刻机市场规模约230亿美元。

2023光刻机产业发展简析报告2023光刻机产业发展简析报告
上一篇

【龙蜥社区&浪潮信息】2023年eBPF技术实践白皮书

2023-11-21
下一篇

2023保健品品牌数字化驱动报告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