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网】2023海外硕博人才归国就业趋势洞察报告

|高校人才网网站新增注册海外人才占比提升


1.根据高校人才网网站数据,网站在2022年10-12月的新增注册用户中,海外人才占比8.98%。


2.而在2023年1-3月的网站新增注册用户中,海外人才占比提高了1.29个百分点,为10.27%。


3.与此同时,2022年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的网站新增注册用户的绝对值也在同比增长。这从侧面显示了海外人才回国求职的意愿度在提高。


|人才青睐英国留学,亚洲地区博士回国就业比例排名前列


①在参与调研的1062名海归硕博人才中,在英国求学的人才占比最高,为21%,其次为韩国(12.4%)、俄罗斯(12%)和美国(9.8%)。


②前往俄罗斯求学的热度超过美国,这可能与近两年国际关系变化有关。


③具体来看其中571名海归博士人才的求学地区分布,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就读于韩国的博士人才占比最高,为25.6%,其次为日本(12.8%)、中国香港(10.3%)和中国台湾(5.5%)。欧洲地区只有法国、俄罗斯和英国进入前十。一方面,这与近些年来更多人才选择在亚洲地区求学的趋势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各个留学国家/地区对于海(境)外人才的居留政策相关。


|近6成硕博人才海外经历超过3年,其中75%为博士


①在参与调研的1062名海归硕博人才中,有58.5%的硕博人才海外经历超过3年,海外经历2-3年的人才占比为11.3%,海外经历1-2年和1年以内的人才占比均为15.1%。


②具体来看其中621名海外经历3年以上的人才情况,其中博士占比75%,硕士占比25%。这也与大多数海外国家/地区的博士学制时长有关。


|经管类专业为博士人才海外求学首选,工学类专业次之


1)在参与调研的1062名海归硕博人才中,经管类(金融、会计、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占比最高,为24.9%,其次为艺术类(美术、音乐),占比19%。社会科学类((政、法、社会、心理、教育、军事等)和工学类(机械、电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分别占比17%和16.2%。


2)具体来看其中571名海归博士人才的学科分布情况,经管类(金融、会计、管理、营销)专业博士人才占比最高,为23%。其次为工学类(机械、电子、化工、材料、建筑、土木等),占比21.4%。艺术类(美术、音乐)和社会科学类(政、法、社会、心理、教育、军事等)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8.1%和12.5%。理学类(数、理、化、生等)占比11.8%。


|高校为海归硕博人才的首选意向就业机构


1)在目前未就业6的730名海归硕博人才中,有590人把高校作为首选的就业机构,占比高达80.8%。69人倾向于企业就业,占比9.5%。5.5%的人希望进入体制内,选择了国家行政机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的意向就业方向。受到科研机构人才需求方向的制约,仅有3%的人愿意去科研机构就业。


2)具体来看其中的389名海归博士人才,有341人把高校作为首选的就业机构,占比高达87.7%。21人希望进入体制内,选择了国家行政机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的意向就业方向,占比5.4%。19人倾向于企业就业,占比4.9%。仅有2.1%的人愿意去科研机构就业。


|普通公办本科最受人才欢迎,双一流高校同样受到博士青睐


•在倾向的求职高校类型上,综合目前未就业的389名海归博士人才和341名海归硕士人才的调研情况,普通公办本科以绝对优势胜出,为67.7%的海归博士和50.6%的海归硕士所首选。


•除普通公办本科外,17.9%的海归博士关注双一流院校,其次是985/211高校,占比11.4%。


•海归硕士的就业意向则呈现出了不太相同的趋势。意向高职院校的海归硕士占比达到了24.5%,仅次于普通公办本科。有4%的海归硕士将民办本科院校作为求职首选。


|近半数海归硕博人才倾向于新一线城市就业


①根据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国内有16个新一线城市,分别为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武汉、苏州、郑州、南京、无锡、天津、长沙、东莞、宁波、佛山、合肥以及青岛,二线城市有30个。


②在目前未就业的730名海归硕博人才中,有345人首选这16个新一线城市作为意向就业城市,占比47.3%,其中包括204名博士。


③一线城市由于人口规模过大,竞争日趋激烈,释放出来的机会、红利存在边际递减的情况。而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正在加速发展,更低的入户门槛、越来越好的福利与配套措施、更加宜居的生活节奏,都成为了吸引人才留下的理由。

【高校人才网】2023海外硕博人才归国就业趋势洞察报告
上一篇

【icct】世界电动汽车之都向着全面电动化的愿景前进

2023-11-20
下一篇

【国家信息中心华为】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