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乘用车行业报告:比亚迪引领降价潮与智能化升级

1、比亚迪引领龙年首场降价潮,春节后乘用车需求有望恢复

1.1、龙年首场降价潮打响,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冲击合资品牌燃油车市场

2024年以来车企降价潮延续,比亚迪官宣"电比油低"拉响龙年首场降价潮。降价潮的硝烟从2023年延续到2024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前两月数十款车型推出限时优惠,形式包括现有车型直接降价、补贴、推出定价更低的车型等。其中为争夺元旦购车潮,智己、奇瑞新能源、吉利银河、零跑等品牌已于2023年底发起涵盖1月整月的限时优惠。进入2024年,为尽早刺激销量、抢占市场份额,车企降价潮的号角继续吹响,既有五菱、欧拉等相对低端的品牌,也有蔚来、理想、阿维塔、特斯拉、极氪等中高端品牌,也包括广汽本田、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而到2月19日,比亚迪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开启龙年首场降价潮。具体而言,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驱逐舰05荣耀版上市,价格下降约2万、低至7.98万元起。随后五菱星光发布150进阶版荣耀价9.98万元,原价为10.58万;五菱缤果推出至高8000元补贴;哪吒官方宣布最高直降2.2万元,其中哪吒X售价9.98万元起,哪吒S售价15.48万元起;长安启源A05官宣降价1.1-2.3万,售价低至7.89万元起。同时,合资车企快速跟进,别克旗下微蓝6、GL8、君越、威朗Pro、昂科威Plus等车型限时优惠至高6.5万元;现代伊兰特降价2.4万元,售价7.58万元起,并喊出“油比电强”的口号。


龙年首场降价潮聚焦10万级主流市场,冲击合资品牌燃油车腹地、放大自主品牌成长空间。比亚迪引领的乘用车行业龙年首场降价潮聚焦10万级主流市场,该市场占据乘用车行业的主要份额。根据崔东树公众号的数据,2023年乘用车市场5万以下/5-10万/10-15万/15-20万的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分别为2.7%/13.2%/35.2%/17.6%。同时,该市场长期以来以燃油车为主、主要由合资品牌占据,轩逸、朗逸、卡罗拉等合资燃油车型在A级轿车市场的销量远远领先于新能源车,这也是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为实现销量更上一个台阶所必须开拓的市场。相比在较小的中高端市场内卷,抢占更广阔的燃油车市场或许是自主品牌更为理想的目标。


分类别看,由于产品更新迭代速度相对较慢、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传统乘用车的综合促销幅度要明显高于新能源乘用车以吸引消费者。2023年,为应对新能源乘用车对市场份额的抢占、消化自身库存,传统乘用车品牌主要通过价格优惠以吸引消费者,从而弥补自身产品更新迭代较慢、智能化水平相对不足的问题。而新能源乘用车方面,随着碳酸锂等原材料成本下降导致电池成本下降、规模化生产带来成本分摊,新能源乘用车得以与燃油车竞争,有望进一步实现对燃油车的替代。2024年以来,比亚迪等品牌发起的降价潮便向合资品牌燃油车重点市场发起冲击。


从效果来看,降价确实为最直接有效的营销方式,有望提振终端销量。由于给消费者带来切实的优惠,价格确实为最直接有效的营销方式,有望提振终端销量。2023年,特斯拉、比亚迪率先发起降价,旨在尽早扩大销量。而从全年表现来看,比亚迪2023年销量超300万辆,占新能源乘用车终端市场30%的份额;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超过60万辆,Model Y稳居新能源SUV市场销量冠军。2024年,降价将继续成为车企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比如目标年销量约450万辆的比亚迪、极力摆脱2023年乘用车销量排名新势力末位的哪吒等。

2024乘用车行业报告:比亚迪引领降价潮与智能化升级

降价潮的结果是使中国乘用车行业淘汰赛加速到来。当前乘用车行业的竞争是产品定义、技术、供应链、成本管控、营销、服务等全方位的竞争。在降价潮的推动下,乘用车行业的淘汰赛将加速到来,行业集中度提升将是大势所趋。

1.2、2月乘用车产销受春节长假影响,下旬需求有望迎来明显恢复

2月乘用车产销受春节长假影响,下旬需求有望恢复。2024年2月覆盖小年到正月十五,共有18个工作日,比2023年同期少2天。受春节长假影响,购车需求提前释放,乘用车产销等放缓,因此2024年2月上半月乘用车销量较1月上半月环比下滑30.4%,预计为年内低点。但随着长假结束,比亚迪等品牌推出大量限时优惠,福建、成都、郑州等省市相继推出购车补贴政策,下旬乘用车销量有望迎来明显恢复。根据CADA产业协调发展分会的预测,2024年2月国内乘用车销量预计约为120万辆,而2023年2月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9万辆。

2、行业景气度: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44%,插电混动车批发销量占新能源车的比重提升至40.76%

2.1、总览: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44%,新能源车渗透率升至40%

在低基数效应、1月属传统汽车消费淡季、地方汽车促销费政策有所减弱等因素的影响下,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44.2%、环比下降23.7%。1月属于传统的汽车消费淡季。2024年1月,乘用车零售销量整体处历史中位数水平。由于2023年春节为本世纪最早、乘用车销量处历史低位带来低基数效应,1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明显。但受2023年12月的促销费政策透支部分需求、1月地方促销费政策有所减少等因素影响,1月乘用车销量环比下滑明显。具体而言,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08.9万辆,同比增长44.2%,环比下降23.7%。


1月轿车及SUV批发销量环比分别下降35.05、24.86万辆,A0级及以下轿车销量环比下滑较为明显。分车型看,1月轿车、SUV批发销量分别为87.18、114.9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5.05、24.86万辆,同比增长明显。具体来看,1月A00、B级轿车批发销量分别增长222%、45%,但环比来看,微型车销量下滑较为明显,其中A00、A0级轿车批发销量环比分别下降45%、56%;SUV方面,受益大空间方面的优势,SUV销量增长明显,尤其是A、B级SUV批发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1%、83%,但环比来看各级SUV批发销量有15%-25%不等的下滑。占比方面,1月由于轿车方面销量环比下滑较为明显,导致轿车销量占比环比下滑2.92pct至41.74%,SUV销量占比环比提升3.95pct至55.03%。


1月5-15万乘用车销量环比增长较为明显,入门级车辆、15万以上乘用车销量占比环比下降。5-15万的乘用车市场的核心价格段。2024年1月,5-15万乘用车销量占比环比增长较为明显,预计与2023年12月基数较低、车企推出较多限时优惠等因素有关。同时,由于空间等方面体验感不佳,1月入门级车辆销量出现下滑,而受特斯拉、理想等车型销量环比下滑明显、15万以上车型2023年12月销量占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1月15万以上车型销量占比下降。


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114.94万辆,同比增长75.7%,环比下降10.2%。分车系看,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仍旧亮眼。具体来看,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114.94万辆,同比增长75.7%,环比下降10.2%。销量占比方面,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占比55.0%,环比提升2.3pct。2023年12月,合资品牌推出的优惠力度明显高于自主品牌,但2024年以来,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率先打响降价潮,因此从销量表现来看,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表现相对较好。以燃油车为例,1月合资品牌燃油车零售销量环比下滑15%,而自主品牌燃油车零售销量环比增长23%。

2024乘用车行业报告:比亚迪引领降价潮与智能化升级

1月乘用车行业批发销量冠军易主,吉利、问界分别以21.4万、3.3万辆的批发销量超越比亚迪、理想成为乘用车行业、新势力第一,多数车企销量环比下滑。分车企看,1月吉利汽车批发销量21.35万辆,环比增长6.30万辆,一举超越比亚迪成为乘用车行业销量冠军,主要由于其采取“燃油车+新能源车”两手抓策略,尤其是新能源车品牌强劲增长,同时出口业务表现也非常亮眼。比亚迪1月批发销量20.10万辆,环比下降13.92万辆,未能延续销量连破30万大关以及乘用车行业销冠的地位,或与其2023年底冲击全年销量目标而透支部分需求有关。长安1月乘用车批发销量19.20万辆,环比增长7.78万辆,销量大幅反弹。同时,受1月终端需求相对较弱、促销导致需求透支等因素影响,多数品牌批发销量环比下滑,尤其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下滑较为明显,而上汽由于名爵、荣威品牌批发销量均出现较大程度下滑,1月销量环比下降明显。新势力方面,1月问界乘用车批发销量3.30万辆,环比增长0.85万辆,一举超越理想成为新势力乘用车批发销量第一;2023年12月优惠力度较大、销量超5万的理想批发销量环比下降1.92万辆;埃安批发销量环比下降2.10万辆至2.49万辆;2023年销量逼近2万大关的小鹏、蔚来、零跑1月销量环比分别下降1.12、0.80、0.63万辆。

2.2、新能源:1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下滑,插电混合车销量占比创新高

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渗透率为32.65%,同比提升5.76pct,但受春节长途出行需求以及寒潮天气等影响,渗透率环比下降7.83pct。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68.2万辆,同比增长75.3%;渗透率为32.65%,同比提升5.76pct。但受春节长假长途出行需求较强以及长江流域出现的寒潮天气影响,新能源车面临的续航里程焦虑尤其是寒冷天气状况下的续航能力问题影响1月新能源车销量。具体而言,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环比下降38.4%,渗透率环比下降7.83pct。


1月纯电车、插电混动车批发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8.53%、137.61%,插电混动车批发销量占新能源车的比重提升至40.76%,同比增长10.69pct,环比增长8.54pct。分类型看,1月纯电车、插电混动车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8.53%、137.61%,环比分别下降46.21%、22.13%。占比方面,1月插电混动车销量占比40.76%,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69pct,环比增长8.54pct。插电混动车增长尤为迅速主要由于其在缓解续航里程焦虑尤其是寒冷天气下的续航里程焦虑方面的作用,叠加基数相对较低。


1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继续稳居行业第一,赛力斯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首进行业前五。分车企看,1月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13.92万辆至20.10万辆,但仍稳居行业第一。特斯拉、理想、长城、五菱、埃安、上汽乘用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其是五菱由于2023年12月销量环比大幅增长透支大量需求,下滑较为明显。当然,仍有部分企业表现相对亮眼,其中吉利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小幅增长,赛力斯凭借问界系列的稳定销量首进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前五。

2024乘用车行业报告:比亚迪引领降价潮与智能化升级

行业新闻1: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IT之家2月23日消息,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2024年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部署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通知》明确,2024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持续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已建成充电停车位的服务区共计6257个,占高速公路服务区总数的94%。此外,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万个,覆盖4.9万个小型客车停车位。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浙江等11个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行业新闻2:充电1秒续航1公里,超级充电站效率飙升400%。财联社2月9日消息,提升充电桩的效率是应对春运高峰的解决方案,在广东、福建等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超级充电站也在加速布局。在广东深圳的光明长圳服务区,首个全液冷超充站近日投入使用,配置4台超充桩,20台快充桩,最快充电速度可达“1秒1公里”。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充电服务中心总监徐科表示,目前超充技术应用还比较少,未来随着充电桩、电池、电动汽车等方面技术的协同发展,超充技术将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相对目前普通的充电桩,超充桩的充电效率应该可以快3-4倍。


行业新闻3:“国内领先”纳米固态钠电池在重庆中试下线:成本不到锂电一半,能量密度相当。1月28日,在重庆潼南高新区的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纳米级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上,第一块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钠离子电池中试产品下线。据介绍,该款电池基于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正、负极材料,结合负极表面纳米改性、低温电解液配方和电解液原位固化等先进技术,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60-180Wh/kg,和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号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较于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原料来源丰富,规模化生产之后,成本将降低至锂离子电池的50%以内,且在安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中国AI芯片行业发展跟踪报告"

2024-06-21
下一篇

2024新能源汽车市场展望报告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