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半导体行业复苏报告:AI驱动增长前景
1、半导体:销售额连续5月同比增长,2024年有望强势回暖
半导体:销售额连续5月同比增长,2024年有望强势回暖。2024M3,全球/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分别达到459.1/14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3%/27.4%,已连续5月实现销售额同比正增长,景气度明显回暖。据TechInsight预测,2024年半导体行业将出现显著回暖,全年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24%。其中,对生成式AI的强势需求,带动了数字芯片市场和存储芯片市场的持续增长,叠加库存逐渐去化,行业已初现复苏迹象。
2、SoC板块:2024Q1下游需求回暖带来业绩修复,需求持续复苏+端侧AI落地SoC有望重回增长
新品放量拉动2023年SoC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023年SoC板块实现营收191.77亿元,同比+9%,其中,恒玄科技营收同比增长受益于新一代芯片广泛应用于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终端产品;中科蓝讯营收同比增长受益于产品品类拓展及市场开拓力度加大;乐鑫科技营收同比增长受益于在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领域不断拓展新客户和新应用;瑞芯微营收同比增长受益于RK3588M在电动汽车市场量产出货以及在教育市场中与客户推出多款接入AI大模型的新硬件。
下游市场持续回暖拉动2024Q1 SoC板块营收同比高增。2024Q1 SoC板块实现营收50.41亿元,同比+43%,其中,全志科技营收同比增长来源于下游客户需求增长;恒玄科技营收同比增长来源于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瑞芯微营收同比增长来源于市场需求有所复苏。
2024Q1 SoC板块库存同比持稳。2024Q1 SoC板块库存达66.44亿元,同比-6.14%,2023Q1-2024Q1 SoC板块库存水位在66-72亿元区间波动,基本持稳。2024Q1 SoC板块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大幅减少。2023Q1 SoC板块存货周转天数达280天,为近三年最高点,2024Q1存货周转天数达176天,同比-105天。需求不足导致2023年SoC板块业绩同比减少。2023年SoC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45%,其中,晶晨股份受消费电子总体需求不足影响,业绩同比下滑;富瀚微受电子产品消费需求疲软影响,业绩同比下滑;瑞芯微受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影响,业绩同比下滑。
营收增长带动2024Q1 SoC板块业绩同比扭亏为盈。2024Q1 SoC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3.79亿元,其中,恒玄科技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带来业绩同比扭亏为盈,炬芯科技营收大幅增长带来业绩同比高增,翱捷科技-U营收同比增长带来业绩同比减亏。
2024Q1 SoC板块毛利率同环比均下滑,净利率同环比均上升。2024Q1 SoC板块毛利率达32.35%,同比-1.64pcts,环比-1.32pcts,其中,受成本上涨原因,恒玄科技毛利率同比下滑;2024Q1 SoC板块净利率达5.72%,同比+8.10pcts,环比-1.66pcts。产品矩阵扩展拉动翱捷科技营收同比高增,市场份额提升助力晶晨股份业绩同比高增。2024Q1翱捷科技-U实现营收8.30亿元,同比+103.34%;晶晨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319.05%。
产品结构优化助力炬芯科技2024Q1毛利率同比增长,毛利增速超过费用增速助力翱捷科技-U净利率同比增长。2024Q1炬芯科技毛利率为45.42%,同比+4.41pcts;2024Q1翱捷科技-U净利率为-15.09%,同比改善32.85pcts。2024年智能手表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2022-2027年中国AIoT SoC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展望2024年,据Canalys预测,2024年全年可穿戴腕带设备的增长率将达到10%,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预计将增长17%,同时,据晶晨股份2024年一季报,晶晨股份预期消费电子市场有望逐步复苏;据中科蓝讯2023年年报,2022年中国AIoT SoC芯片市场规模达950亿元,预计2027年中国AIoT SoC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93.59亿元,2022-2027年CAGR达24.08%。
随下游需求持续复苏叠加端侧AI持续落地,SoC板块有望重回增长。我们认为,随下游需求持续复苏、端侧AI持续落地,SoC需求有望逐渐增长;同时,由于SoC板块库存控制有效,SoC需求增长将持续拉动SoC板块营收增长,SoC板块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3、存储板块:业绩全面复苏,价格涨势有望延续
存储芯片板块复盘:利基板块或迎拐点,未来修复空间广阔。从趋势上来看,2024Q1存储芯片板块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主要系DDR3等利基型存储需求近期有所回温,价格开始出现上涨趋势,带动各公司表现复苏。从绝对值来看,当前板块营收/业绩/盈利能力等数据仍未恢复至周期下行前水平,未来仍有可观修复空间。存储芯片板块展望:价格涨势初现,台厂营收上行印证景气正盛。从价格来看,此前存储产品涨价主要集中在主流产品,利基型产品价格目前仍处历史低位,据闪德资讯3月11日报道,DDR3价格有望于2024Q2提升20%,NOR等产品也有望上涨,利基型厂商业绩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从中国台厂来看,2024M3南亚(DRAM)、华邦(NAND+NOR)月度营收已连续4月实现同比增长,侧面印证板块景气度正持续上行。
存储模组板块复盘:模组板块景气正盛,各项数据皆创历史新高。因为国内模组厂位于海外原厂的下游环节,能够深度参与到本轮主流产品的涨价浪潮当中,营收和业绩拐点皆早于利基存储芯片板块。此外,由于国内模组厂普遍在下行周期中进行战略备货(囤积低价库存),短期业绩弹性整体更为可观,目前景气正盛,2024Q1营收、业绩同环比增幅显著,皆创历史新高。
存储模组板块展望: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企业级SSD景气最高。2024Q1模组板块库存总额仍有明显提升,反映本轮战略备货仍在持续,模组厂对未来价格走势仍具信心。据TrendForce数据,2024Q2存储价格预计继续上行,但涨幅已开始收敛,后续不同产品价格走势或将分化,建议关注需求端景气较佳品类。其中,企业级SSD 受惠于云端服务业者需求上升,2024年采购量有望逐季提升,预估Q2 合约价季增20~25%,涨幅为全品类最高,景气正盛。目前江波龙、德明利和佰维存储等国内主要模组厂正积极布局企业级SSD领域,成长动能充足。
从公司维度看,2023年存储板块业绩严重承压,模组厂营收逆势增长。2022H2以来,受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影响,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下行,至2023Q3才有所回暖。受行业下行影响,2023年国内存储厂商业绩普遍下滑,并有多家公司出现亏损,行业景气跌至谷底。存储厂业绩在下行周期中业绩严重承压主要系:(1)产品价格下跌严重影响公司毛/净利率水平;(2)产品价格下跌造成存货计提减值损失明显提升,对公司业绩形成二次打击。
聚焦各细分领域:(1)芯片厂:2023年各公司业绩端普遍承压,营收端普冉股份实现逆势增长,主要系公司下行周期中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实现了多家知名大客户导入,全年存储芯片出货50.89 亿颗,同比+45.06%,影响力明显提升;(2)模组厂:2023年各公司营收普遍增长,主要反映我国模组厂在下行周期中市占率不断扩大,抵消了价格下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3)接口配套芯片厂:2023年各公司营收、业绩全面下滑,但仍能全面实现盈利,主要系:①存储接口/配套芯片领域壁垒较高,竞争格局较优,过往毛/净利率水平整体较高;②2023年以来,DDR5内存模组渗透率提升正逐渐加速,带动各公司业绩表现逐季改善。
2024Q1板块明显回暖,模组、接口厂表现较好。2024Q1存储板块景气度复苏态势明显,多数公司实现业绩同环比增长,主要系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终端需求回暖等因素。其中,模组厂和接口/配套芯片厂改善幅度较大,板块景气度正盛;各芯片厂表现还有所分化,未来仍有改善空间。
2023H2以来盈利能力显著修复,未来有望持续上行。从趋势上看,2023H2以来,存储板块各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呈修复趋势,其中,受益于主流存储价格涨势良好和前期战略备货充足,模组厂盈利能力复苏趋势最为明显,而芯片厂和接口/配套厂各公司走势则略有分化。展望未来,2024全年存储产品价格上涨确定性较强,预计各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将依旧维持上升趋势:(1)芯片:我国上市的存储芯片厂主要针对利基型市场,当前产品价格仍处低位,叠加三星等海外大厂正加速淡出该板块,后续竞争格局将进一步优化,涨价确定性高,各公司全年盈利能力预计将持续修复。(2)模组:TrendForce于2024年5月7日大幅上调存储合约价涨幅预测,DRAM/NAND有望于2024Q2分别上涨13-18%和15-20%,主要系供需双方对AI市场需求展望较佳。鉴于模组厂此轮战略备货充足,产品价格的持续提升有望助力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上行。(3)接口/配套:DDR5渗透率提升及各子代迭代加快,对内存接口/配套芯片存在强需求,叠加下游库存正持续改善,2024年供需格局较好,各公司盈利能力预计稳健提升。
4、模拟板块:2024H1温和复苏,后续势头有望强化
模拟板块复盘:2024Q1板块呈温和复苏趋势。营收端来看,板块营收同比自2023Q3转正以来,目前增幅正不断扩大,复苏趋势明显,2024Q1环比下滑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从盈利能力来看,板块毛/净利率2024Q1同比增长,整体呈修复趋势,而净利率环比下滑主要系2023Q4多家公司股权激励目标未能达成,冲回股份支付费用导致Q4业绩较高。从库存端来看,我们判断2024Q1库存及周转天数上升可能为季节性因素,据半导体产业纵横2024年4月30日报道,模拟芯片库存调整已经完成,产品出货量恢复上升轨迹,TI指出,除了消费市场库存恢复正常外,汽车、工控等市场去库也已接近尾声。模拟板块展望:未来复苏势头有望强化,消费电子、汽车需求较佳。据半导体产业纵横4月23日报道,行业2024H1整体呈弱复苏趋势,后续势头有望强化。分下游来看,(1)消费电子2023Q4迎来季节性旺季,加速库存去化,2024Q1环比呈弱复苏趋势;(2)工业维持2023年状态,竞争相对温和,在宏观经济未有显著恢复前提下,需求仍然低迷,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复苏;(3)汽车需求好于消费电子和工业,但边际增速略有放缓。
2023年多家模拟厂商营收逆势增长,手机类厂商业绩复苏趋势明显。2023年在产品价格普遍承压的大背景下,多家模拟公司营收端逆势增长,反映我国厂商市占率正不断提升;业绩端走势则略有分化,主要系各公司下游复苏节奏各不相同,其中南芯科技、艾为电子等公司业绩复苏趋势明显,反映当前智能手机等下游需求景气较好。具体来看:(1)南芯科技:智能手机产品实现全链路覆盖,在手机中单机价值量明显提升;重点投入汽车电子业务,从车载无线/有线充切入汽车头部厂商,2023年公司USB及无线充电方案在客户端实现大规模量产,高性能DC-DC电源、E-fuse等芯片实现规模送样。(2)艾为电子:对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电源管理、信号链三大类产品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子类达到42 类,年出货量超53 亿颗,营收及产品出货量创历史新高。(3)晶丰明源:库存水位及毛利率等指标均回归常态水平,主营业务情况明显改善;同时2023年因收购凌鸥创芯控制权带来业绩贡献,整体经营数据同比显著提升。
聚焦2024Q1,多数模拟厂商营收同比实现增长,艾为电子和南芯科技营收同比增幅可观,且环比小幅提升,Q1淡季不淡。业绩端来看,多数公司亦实现同比增长,且增幅较大。整体来看,模拟板块公司2024Q1整体表现亮眼,进一步印证了此前下游需求复苏观点。目前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景气度较好,通讯、工业、光伏和储能等板块景气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后续各板块库存去化,模拟板块公司复苏势头有望逐步强化。
2024Q1模拟厂商毛利率普遍提升,TI降价策略放缓利好盈利能力逐季修复。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Q1多数模拟板块公司毛利率实现环比增长,复苏势头明显,而净利率端走势则出现分化,主要系各家模拟公司在研发投入等方面加大投入所致。据半导体产业纵横2024年4月报道,海外龙头德州仪器(TI)当前降价策略有放缓趋势,随着供需逐步恢复均衡,价格变化将恢复到过去10~20年的水平。我们判断随着TI降价策略放缓,国内模拟厂商价格压力将有所减轻,叠加各公司产品端正不断往高端市场延伸,我国模拟板块公司毛利率有望逐季修复。
5、功率板块:2024Q1营收稳健增长,价格端有望逐步企稳
营收呈稳健增长趋势,盈利能力依旧承压。营收端来看,功率板块营收整体呈稳健增长趋势,2024Q1营收同比小幅提升,但增幅有所收窄;业绩及盈利能力方面,2024Q1板块表现依旧承压,盈利能力自2022H2以来持续下滑,至今仍未出现明显复苏,主要系行业产能端逐步释放、下游需求疲软导致价格竞争加剧,中低端产品出现大幅降价所致。从库存端来看,板块库存及周转天数仍在提升,据半导体产业纵横4月23日报道,2024Q1海外主流功率半导体大厂库存周转天数开始全线缩短,行业正加速去库,我们判断国内市场未来库存去化将从主流、高端产品展开,中低端产品库存仍有短期预计仍有压力。
2023年功率公司营收多数增长,业绩走势分化。分公司来看,功率板块多家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宏微科技、斯达半导和捷捷微电等公司涨势较佳;但利润端受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仅有宏微科技和斯达半导两家公司业绩实现增长,其余皆有所下滑。具体来看,板块中在营收、业绩端表现较好的两家公司(斯达半导、宏微科技)皆在泛新能源领域实现了较大增长,反映该市场虽近年需求增速略有放缓,但仍是功率板块众多下游中景气度较好的一环,此前国内厂商相关布局开始在业绩端加速兑现。(1)斯达半导:新能源和变频白色家电及其他行业营收增速较快,同比增速分别达48.09%、69.48%。2023年公司应用于主电机控制器的车规IGBT模块持续放量,配套超过200万套,在车用空调,充电桩等新能源车半导体器件份额进一步提高。(2)宏微科技:公司在光伏和电动汽车领域营收增速较快,同比增速分别达106.15%、149.65%。车规750V M7i IGBT芯片和配套续流FRD芯片已完成车规认证并开始大规模交付,具备较高市场竞争力;光伏用400A/650V三电平定制模块已开始批量交付,目前产能稳定,终端表现良好。
2024Q1国内各功率厂商营收走势分化,多家公司业绩实现复苏。营收端,功率板块各公司表现走势分化,捷捷微电和士兰微等公司营收同比实现增长;业绩方面,多家公司表现实现复苏,捷捷微电、新洁能等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可观增长。展望未来,根据宏微科技2024年4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目前汽车领域库存去化基本结束,Q2开始提货,板块景气度较好;光伏库存较多,Q2开始逐步恢复;工控库存健康,表现相对稳定。2024Q1国内多数功率厂商盈利能力承压,产品价格有望逐步企稳。毛利率方面,新洁能、捷捷微电和士兰微等公司毛利率环比复苏,其余公司表现依旧承压;净利率方面,除捷捷微电外,多数公司环比仍在下滑。2024年1月14日,捷捷微电发布《价格调整函》,对公司Trench MOS产品线单价上调5%—10%,从该季度公司表现来看,价格调整已在公司业绩端开始兑现,反映涨价动作传导顺利,未来板块产品价格有望逐步企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