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院】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2021年,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保有量从2020年的167.2万台增加到2021年的261.7万台,同比增幅超过56%。同时,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从2020年的5.4%增长到13.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销售渗透率已经超过1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20年的492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784万辆,同比增幅超过充电桩近3个百分点。在"车桩齐飞"的发展节奏中,车桩比由2020年的2.9略微上升至2021年的3,充电设施紧跟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步伐。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国家层面出台促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交通自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环境。


32座全国主要城市公用桩的平均密度为21.5台/平方公里。深圳、上海、广州、长沙、南京和海口排名靠前,公用桩密度超过30台/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的公用桩密度最高.达到129台/平方公里。公用桩密度低于10台/平方公里的城市有8座,分别为无锡、苏州、济南、常州、温州、泉州、大连以及烟台,其中烟台市的公用桩密度最低,仅为3.2台/平方公里。在北上广深四座超大城市中,公用桩密度水平依次为深圳>上海>广州>北京。


以中心城区公用桩的服务主体私人乘用车为对象,统计发现32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区内的车公桩比均值为4.3,其中接近60%的城市车公桩比小于4.3。而充电联盟公布的全国所有车辆车公桩比为6.8,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心城区主要面向私家车服务的公用桩供给相对较多。所有案例城市中,杭州、北京、天津、温州等四座城市的车公桩比大于等于8,中心城区公用桩的供给相对滞后于电动车辆的发展进程。

【中规院】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2022年,中国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继续快速增长,总量从2021年的261.7万台增加到2022年的521万台,同比增幅超过99%。


其中,私人充电桩的增加数量达到194.2万台,是公共充电桩增加数量的3倍,私人充电桩占比也从2021年的56.2%增加到2022年的65.5%。阅读原文,获取专题报告合集全文,解锁文末18份充电基础设施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同时,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超过25%,提前三年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提出的20%目标,新能源汽车总量从2021年的784万辆增长到2022年的1310万辆,同比增幅达到67.1%。2022年全国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有535万辆,相较于上一年增加240万辆,增长了81.48%。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调加快,充电桩数量与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比值由2021年的3.0进一步下降至2022年的2.4。


城市之间的公共充电桩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南方城市整体而言较北方城市数量更多


根据空间密度指标统计结果显示,在36座主要城市的中心城区,公用充电桩的密度平均为26.5台/平方公里。深圳、上海、广州、海口在公用充电桩密度方面位居前列,中心城区的公用充电桩密度超过40台/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的公用充电桩密度最高,达到154.9台/平方公里。公用充电桩密度低于10台/平方公里的城市有泉州、常州、莆田、大连和烟台,其中,烟台市的公用充电桩密度最低,仅为4.8台/平方公里,与同为二级大城市的海口市相比,密度不足其1/9,并且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密度差距更大。

【中规院】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
上一篇

【易观分析】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白皮书

2023-11-27
下一篇

【天猫】2022年宠物行业趋势洞察与营销策略报告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