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

近30年来,精神心理疾病给全球人民健康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疫情的蔓延更加剧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现阶段,我国面临着精神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激增、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医患信息不对等、患者寻求专业服务困难、试错成本高等现实挑战。


数字化医疗作为医疗领域新模式,在破除医疗服务时空壁垒、提升治疗效果、提高诊疗效率、凸显个性化和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与躯体疾病不同,精神心理疾病大多不依赖于仪器设备检查和生化指标检验,而是通过医患间的交流,以及依托医生强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来进行判断,通过互联网手段可实现连续复诊和心理治疗,与VR、AI、大数据等智能科技的融合,使治疗更为精确、安全、有效。数字化医疗在精神心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此外,自2020年以来,精神心理相关政策密集发布,内容逐步细化,国家利好政策有望成为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助推器。


为此,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动脉网与好心情互联网医院联合发布《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从全球及我国精神心理疾病现状、精神心理在线医疗服务平台患者和医生行为洞察、数字化诊疗在精神心理领域的应用、数字化精神心理医疗发展趋势等方面系统梳理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现状,探讨未来前景,希望引发行业思考与进步,提高社会对精神心理健康的关注。

【好心情】2022年数字化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蓝皮书

精神障碍是全球十大疾病负担之一


据推测,目前全球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1,几乎每8个人中就有一位精神障碍患者1990年-2019年,全球患病人数增长48.1%1新冠疫情后,全球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其中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万,增幅高达27.6%,焦虑障碍患者激增6200万,增幅达20.8%。


抑郁症、焦虑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轻者影响生活,重者威胁生命。然而由于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精神心理疾病在很多国家并未受到重视


全球范围内仅少数人可以获得专业的精神卫生服务,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76%~85%的精神障碍患者没有接受治疗·


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照护,但许多接受治疗的人得到的照护服务质量较差。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一场心理"海啸",也为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这也是一个提升大众对精神心理健康认识,唤起各国政府重新审视现有精神心理医疗体系的绝佳机遇


2019年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等多家机构发布的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研显示,目前我国精神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16.6%,这意味着我们一生中有超过六分之一的概率会患精神障碍


上一篇

【德勤】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回顾与前景展望

2023-11-27
下一篇

【中国信通院】物联网行业:物联网金融研究报告(2022年)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