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保行业: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气候减排措施的提出与实施亟待更加科学、及时、精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基础数据支撑。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格局下,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成为准确掌握未来排放变化趋势,有效开展各项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以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基础。在中国稳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同时,实现对全球逐日碳排放动态的监测及报告十分重要。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刘竹教授与关大博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位专家,在多维度数据支持下,基于碳排放近实时量化,构建了天尺度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撰写并发布了《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


《报告》分析了全球主要排放体(美国、英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2019年至2022年逐日二氧化碳排放特点及趋势。从国家概况、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逐日碳排放特征与趋势、分部门碳排放贡献、日均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和数据来源等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全球及世界主要排放体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封面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2019年至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先降后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


《报告》指出,2019至2022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先降后升的“V”字型变化趋势。2020年,各国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从2019的353.4亿吨大幅减少至2020年的334.3亿吨。随着各国经济逐步复苏,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355.3亿吨,相比2020年增加6.3%(21.0亿吨),相比2019年增加0.5%(1.9亿吨)。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60.7亿吨,相比2021年增加1.5%(5.4亿吨),相比2020年增加7.9%(26.4亿吨),相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增加2.1%(7.3亿吨)。


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全球占比情况


2019年至2022年,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全球占比格局较为稳定,名次排序近四年保持不变。


《报告》显示,2019至2022年间,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格局较为稳定,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排序近四年保持不变,但具体占比情况有所波动。其中,美国近四年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比重分别为14.7%、14.0%、13.9%和14.0%;欧盟27国及英国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比重减少至8.4%;印度和俄罗斯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小幅上升至7.3%和5.1%;日本和巴西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小幅下降至2.9%和1.1%。除此之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航空及国际航运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均出现略微下降。


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情况


2020年,地面运输部门二氧化碳减排量占全球比重最高,其次是电力部门和国际航空部门;2021年以来,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量最大,其次是工业部门和地面运输部门;2022年以来,工业部门与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量均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国际航空部门呈现大幅回升趋势。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社会经济领域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较2019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地面运输部门因各国封锁政策遭受了最大程度的冲击,二氧化碳减排量占全球当年总减排量的35.7%(7.1亿吨)。其次为电力部门和国际航空部门,分别占全球总减排量的23.1%(3.9亿吨)和17.6%(3.5亿吨)。由于全球贸易整体相对稳定,因此国际航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量相对较少,占比仅为1.0%(0.2亿吨)。


2021年以来,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活动复苏刺激了能源需求,各社会经济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相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电力部门增加量最大,相比2020年增加6.9%(9.1亿吨)。其次为工业部门与地面运输部门,相比2020年分别增加5.7%(5.6亿吨)和8.8%(5.1亿吨)。国际航运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保持下降趋势,相比2020年减少7.3%(0.5亿吨),相较于2019年减少10.1%(0.7亿吨)。


2022年以来,各国经济活动趋于疫情前常态化水平,各社会经济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持续增加。其中,地面运输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量最大,相比2021年增加2.5%(1.6亿吨),相比2020年增加11.5%(6.7亿吨)。工业部门与电力部门均呈现小幅上升趋势,相较于2021年分别增加1.1%(1.亿吨)和0.8%(1.1亿吨),相较于2020年分别增加6.9%(6.7亿吨)和7.8%(10.3亿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际航空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在2022年呈现大幅回升趋势,相比2021年增加44.4%(1.5亿吨),相比2020年增加70.0%(1.9亿吨)。


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情况


2019至2022年,西班牙、英国、法国与日本碳排放量降幅最大,而巴西、俄罗斯等国不降反升。


相较于2019年,各主要排放源国家及地区在2020年与2021年呈现出不同的碳排放特点与变化趋势。


在2020年,由于COVID-19疫情的强势冲击,绝大多数国家的碳排放相比上年大幅下降。除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外,降幅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为西班牙(-17.0%)、英国(-13.3%)与法国(-12.0%)。


在2021年,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碳排放差距相比2019年有所缩减,但依然未恢复疫情前水平。其中,除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外,碳排放降幅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为西班牙(-9.0%)、英国(-6.8%)与日本(-6.0%)。


《报告》表示,由于疫情及封锁政策给各国经济活动造成的持续冲击以及全球供应链的断裂,一些国家面临着停工停产或停工减产的困境,以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的出口贸易借此得以扩张,从而呈现不降反升现象。


与之相对,旅游业作为支柱型产业,通常给西班牙及意大利的GDP贡献了10%以上。因此,新冠疫情对旅游国家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导致其更难从疫情中恢复如初。作为欧洲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英国各行各业始终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之下,从而碳排放的降幅远超其他国家。

【清华大学】环保行业: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求之下,世界各国展现气候治理雄心与决心,提出了本国气候变化减排方案以及碳中和时间表,助力《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实现。气候减排措施的提出与实施的评估和预期亟待更加科学、及时、精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基础数据予以支撑。然而,当前各国的碳排放数据依赖于以年为时间单位的国家统计数据,存在一年以上的时间滞后期。全球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及时、准确、可靠的碳排放动态监测及政策评估。此外,由于应对气候变化依赖于全球实现碳中和,在中国稳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同时,实现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碳排放动态的监测及报告亦十分必要。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在促成不同学科开展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近实时变化的动态追踪和数据融合的基础上,也进一步激发了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探索碳排放动态变化的科研热情。其中,由清华大学领衔构建、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及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全球实时碳数据(CarbonMonitor)团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CarbonMonitor团队旨在基于卫星观测、排放核算、统计、模拟等多维度数据融合构建碳排放近实时量化的方法学,建立能反映碳排放动态变化的透明、科学的全球各国动态碳排放核算监测体系,为全球各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以及未来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CarbonMonitor发布的全球近实时碳数据库初步实现对世界主要国家每日碳排放量的动态监测,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截止目前,CarbonMonitor已经被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气象组织(WMO)、联合国环境署(UNEP)、国际能源署(IE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官方机构多次引用。


此次撰写的《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依托全球近实时碳数据库,以2019年疫情前水平为基准,详细讨论2020-2022年的美国、欧盟、英国、印度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动态变化情况。从全球维度逐渐降尺度到国家层面,展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和部门排放分布,详实地剖析日度碳排放特征,以此揭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之下,世界各国在疫情控制、经济活动恢复以及碳排放总量控制等多政策目标下的碳排放变化情况,为公众、媒体、科研单位、智库等相关方提供更为科学及时的碳排放情况概览。高分辨率的碳排放数据解析有助于世界各国有针对性地采取更为有效的低碳行动,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碳减排的过渡,充分体现各国低碳发展的异质性,从而为优化各国碳减排政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清华大学】环保行业:全球逐日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3

未来的报告中,将进一步扩充国家碳核算清单,对更多国家进行精细化碳核算,同时更新碳排放清单的时空覆盖范围,以保证数据的即时性,实现对逐日排放趋势的核算和报告。此外,利用正在开展的高空间分辨率碳排放数据库,对碳排放重点城市和地区进行重点核算,为精细化减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在2019-2022年,世界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格局较为稳定,仅出现细微变化。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排序近四年保持不变,但具体占比情况有所波动。其中,美国近四年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比重分别为14.7%、14.0%、13.9%和14.0%;欧盟27国及英国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比重减少至8.4%;印度和俄罗斯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小幅上升至7.3%和5.1%;日本和巴⻄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小幅下降至2.9%和1.1%。除此之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国际航空及国际航运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占比均出现略微下降。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社会经济领域各部⻔二氧化碳排放较2019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地面运输部⻔因各国封锁政策遭受了最大程度的冲击,二氧化碳减排量占全球当年总减排量的35.7%(7.1亿吨)。其次为电力部⻔和国际航空部⻔,分别占全球总减排量的23.1%(3.9亿吨)和17.6%(3.5亿吨)。由于全球贸易整体相对稳定,因此国际航运部⻔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量相对较少,占比仅为1.0%(0.2亿吨)。


上一篇

【思迈特】2023以指标为中心的ABI平台 重塑企业数字化经营白皮书

2023-11-20
下一篇

2023品牌内容营销发展洞察报告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