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A股及港股市场投资策略报告:把握上行机遇
1、4月份市场出现分化
4月A股主要指数分化明显。受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出台、财报披露等因素影响,4月(截至26日),A股主要指数分化明显,其中上证50涨幅最大,4月份累计上涨1.9%,而科创50跌幅最大,累计下跌1.4%。其他主要指数中,上证指数、中证1000及创业板指涨幅分别为1.6%、-0.5%、0.3%。
行业端表现涨跌互现,顺周期板块表现较好。4月各行业表现分化较为明显,其中,受市场对高股息关注度抬升、部分资源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催化的影响,本月家用电器、有色金属、银行、交通运输等行业涨幅居前。相对而言,房地产、传媒、商贸零售、计算机等行业表现则较差。
受到海外市场的拖累,港股在4月上旬走势震荡。据财联社,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适用范围可能扩大,将包括更多的中国合同研究组织(CRO)和合同开发及制造组织(CDMO)企业。同时受能源、服务价格上涨影响,美国3月通胀数据迎来超预期反弹,未来美国出现“二次通胀”的风险正持续加大。美股自4月以来持续回落。因此,港股在4月上旬走势较为震荡。
受到国内政策利好的影响,港股4月下旬回暖。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优化基金互认安排和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等,以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中国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双方在全面交换意见基础上形成五点共识。受上述利好消息影响,港股在4月下旬走强。受上述利好消息影响,港股在4月下旬大幅上涨。截至2024年4月26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恒生指数、恒生综指和恒生香港35指数的本月涨跌幅分别为+7.90%、+6.92%、+6.71%、+6.48%、+2.36%。
2、A股观点:市场有望持续上行
未来随着政策发力以及外需改善,经济有望持续修复,A股盈利增速有望逐季抬升。未来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外需持续改善、“三大工程”配套资金陆续落地等,国内经济有望持续出现修复,这也将带动A股盈利增速逐季抬升。我们预计A股2023年年报业绩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增速有望持续回升,全部A股盈利增速将逐季抬升至两位数水平。
在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的背景下,A股在大趋势上或将上行。企业盈利是股市上行的基础与核心,考虑到未来经济在政策的发力及外需改善的驱动下有望持续修复,并带动企业盈利修复,因此A股在大趋势上也有望跟随企业盈利的修复不断震荡上行。
此外,政策当前对于资本市场高度重视,近期更是出台了新“国九条”,为资本市场发展做出了长期规划。4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新“国九条”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制定了明确规划,内容上涉及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质量、行业机构发展、监管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等多个维度。
总的来看,随着基本面回暖得到验证以及政策的持续推动,市场预期在4月之后或将重归稳定,市场有望震荡上行。在财报完全披露之后,基本面的回暖将有望得到数据层面进一步的验证,市场预期或许也将重归稳定。此外,未来资本市场相关政策的逐渐出台落地也将对市场预期及信心起到稳定的作用。在基本面及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市场预期在4月之后或将重归稳定,股市有望震荡上行。
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高股息板块值得长期配置。从历史的情况来看,除了股市快速上行时中证红利指数可能没有超额收益之外,在其它的时候中证红利指数往往均能跑赢市场整体。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出现快速上行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因此预计高股息方向仍然值得长期关注。
政策对于分红也在积极引导,将会提振高股息板块表现。新“国九条”中指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在政策对于分红的积极引导下,高股息板块的市场关注度有望抬升,行情或会受到催化。
此外,顺周期方向也值得关注。当前国内经济虽然没有迎来全面修复,但整体仍然处于修复的进程之中。相对而言,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的景气较高,出口及社零边际改善明显,而房地产市场目前仍然较为低迷。展望未来,我国出口面临的外需环境仍在继续改善,在5%左右的年度GDP增长目标下,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出台,其中,二季度专项债发行大概率会相对加速,制造业以旧换新、房地产优化政策等也有望持续落地,5月份国内经济有望继续修复。
3、港股观点:市场将震荡上行
近期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市场情绪有望持续回暖。瑞银将A股和港股的评级上调至“增配”,同时瑞银将中资股评级上调至超配,称在MSCI中国指数的成分股中,消费和互联网行业比重居高,随着消费出现初步回暖迹象,它们的业绩料有更佳表现。此外,高盛策略师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鉴于A股市场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引人注目的流动性动态,在战略上看好A股,预计未来12个月A股、H股分别有12%、8%的潜在上涨空间。外资对国内资产的看好有望提振市场情绪,或将吸引更多市场关注,从而增强市场信心。当前相比于业绩增速来看,港股资产性价比较高,部分核心优质资产有望延续向好趋势。
港股中期可能受到海外市场的扰动。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鲍威尔近期承认,将通胀恢复到目标水平所需的时间将比他们预期的要长,美联储在非必要情况下可能不会进行降息。美联储多位官员也接连“放鹰”,其中甚至有人对进一步加息持开放态度。因此在美联储官员表态明确美国未来货币政策之前,美股仍将面临动荡的风险。另外AI板块前期积累了一定涨幅,一旦业绩前景不及预期,可能面临持续调整。英伟达、AMD这样的算力上游公司年初以来持续上涨。而AI板块中游及下游公司已经结束此前的普涨行情,需求端出现疲软的迹象。未来若人工智能或半导体行业前景不及预期,美股科技将持续出现调整,这也将影响港股的走势。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港股市场将维持震荡上行。受到近期政策利好的刺激,情绪面回暖下港股短期有望延续强势表现。不过二季度包括美国降息预期波动以及美国大选等海外因素的不确定性犹存,将会对港股走势造成一定的扰动。港股持续的上涨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利好刺激或者国内经济数据好转的验证。
可继续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策略。1)关注基本面稳健的优质核心资产—互联网科技公司。2)继续关注高股息策略,包括通信、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高股息策略仍然可以作为稳定收益的底仓。
4、2024年5月A股金股组合
我们筛选了如下10支股票作为5月A股金股组合:中国联通、香农芯创、比亚迪、奥来德、利安隆、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北新建材、中材国际、紫金矿业。
4.1 中国联通:资本开支拐点已现,24年指引利润双位数增长
联网通信业务稳中有进。2023年联网通信业务实现收入2,446亿元,包含移动联网、宽带联网、电视联网、专线联网、通信业务及信息业务六大板块。其中移动联网方面,移动用户规模达到3.33亿户,净增1,060万户,ARPU 44.0元,同比小幅下降0.3元;物联网连接规模达到4.9亿,净增约1.1亿。宽带联网方面,固网宽带用户达到1.13亿户,净增979万户,ARPU 47.6元,同比小幅下降0.2元。
创新业务快速增长。2023 年算网数智业务实现收入752 亿元,其中联通云收入510 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他方面,数据服务、数智应用、网信安全、国际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2%、18%、120%、15%,均保持较快速增长。创新业务成为公司整体收入的重要增长引擎。
资本开支拐点已现,24年降幅超预期。2023年,公司实际资本开支739亿元(低于年初计划的769亿元),同比下降约0.4%,资本开支拐点已显现。公司指引24年资本开支计划为650亿元,同比下降约12%,降幅超预期。我们认为,运营商CAPEX下降为长期趋势,为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以及加大现金分红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公司自由现金流285亿元,同比提升8%。公司全年派发现金分红每股0.132元,同比增长21.1%,现金分红水平达到历史新高。
风险提示:CAPEX下行低于预期,降费政策影响超预期,5G应用低于预期致流量增速放缓。
4.2 香农芯创:海力士HBM业务持续成长,企业级SSD业务空间广阔
中国存储分销领先企业
香农芯创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公司目前已具备数据存储器、主控芯片、模组等电子元器件产品提供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存储(数据中心服务器)、手机、电视、车载产品、智能穿戴、物联网等领域。
公司已积累了众多优质的原厂授权资质,先后取得全球前三家全产业存储器供应商之一的SK海力士、全球著名主控芯片品牌MTK、国内存储控制芯片领域领头厂商兆易创新(GigaDevice)的授权代理权,形成了代理原厂线优势。公司目前已具备数据存储器、主控芯片、模组等电子元器件产品提供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公司结合原厂产品的性能以及下游客户终端产品的功能需求,在各大下游细分领域深入耕耘,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目前客户主要系阿里巴巴、中霸集团、字节跳动、华勤通讯、超聚变等互联网云服务商和国内大型ODM 企业,实现了对该等领域一流厂商的覆盖,具备领先的客户优势。
公司2022年全年约95%的营收来自于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公司主要代理产品是SK海力士的存储器及MTK联发科的主控芯片,前者与后者的比例大致在80%和20%。在存储器中,DRAM占比约70%,NAND和SSD业务占比约30%。
HBM产品当前主要供应商是SK海力士,海力士与其代理商签订全线产品代理权,公司作为代理商之一具有HBM代理资质。公司2022年有HBM产品销售,未来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在原厂供应有保障的前提下会继续形成相应销售。
多方联手布局企业级SSD业务
2023年5月26日,香农芯创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香农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江苏疌泉君海荣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丙方”)(海力士为第一大股东)、海南银淞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丁方”)、深圳新联普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戊方”)签署《投资框架协议》,共同发起设立深圳市海普存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普存储”)。
海普存储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万元,其中,香农芯创以货币资金出资3,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乙方以货币资金出资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丙方以货币资金出资1,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5%;丁方以货币资金出资1,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5%;戊方以货币资金出资1,500万元,占注册资本15%。
本次共同出资方戊方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黄泽伟先生。黄泽伟先生任公司董事、联席董事长,持有香农芯创上市公司股份2310万股,占香农芯创总股本的5.05%,为公司的关联方。
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高清视频和云计算等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高速访问的数据存储需求,尤其是云端存储的兴起增加了企业的数据使用,下游行业的数据需求转换带来企业级SSD的快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企业级SSD下游客户主要来自云计算,占总市场规模的份额达到67%。在云计算、数字经济等需求带动下,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存储容量持续上升。艾瑞咨询预计,到2026年,中国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规模将增至669亿元,2022-2026年期间复合增速约为23.7%,而PCIe固态硬盘市场份额比例将进一步于2026年增至89.3%。根据集邦咨询,未来五年,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为代表的超大型数据中心用户将会成为企业级SSD的巨大需求方,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安全性更好、外观更时尚的SSD将成为新的价值主张。
海普存储拟开展的业务主要为SSD存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目前,我国企业级SSD市场国产化率较低,长期被国际厂商垄断,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自主可控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作为数据存储直接载体的存储器国产化替代需求日益强烈。海普存储通过整合全球业内顶级资源为起点,设计搭载国产主控芯片和国产固件的企业级SSD并实现产业化,中长期通过技术积累打造国产企业级存储技术标准并建立国产化品牌,打破技术垄断,推进我国企业级SSD国产替代进程。
凭借香农芯创多年来在资源、经验、客户等方面积累的优势,海普存储将整合闪存颗粒、固件、接口、PCB板等供应商和互联网、云计算、金融、通讯、汽车等应用客户的上下游环节,积极推进企业级SSD的研发及产业化,符合香农芯创未来规划的发展战略布局,有助于实现半导体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