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出行业协会】2023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
新时代、新直播、新舞台——直播与短视频。
2022年对于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而言是十分关键的一年。
202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为一个活跃的数字新时代谱写了序章。过去一年来,直播、短视频深度融入各行各业、生产生活,撬动经济社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直播、短视频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生态里不断发酵新市场、新业态、新角色,沉淀新内容、新场景、新故事。
2023年5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了《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
【报告核心观点摘要】
在行业发展的新阶段,直播、短视频平台逐步向互联网基础应用过渡,通过深度赋能数实融合、就业创业、文旅推广、助农普惠等,服务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平台发力,牵引供需两端,为工业品、农产品的高效流动开辟新通路;带动就业,拓展职业发展新空间;借助直播、短视频,传统文化赓续、国际传播创新得到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演绎;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间订单走向大江南北;平台社区成为培养乡村人才的第二课堂和基地;激活乡村文旅,削弱地域机会不均。作为一种技术力量,直播、短视频自身的不断迭代,融合新技术,构建更丰盈的数字世界,不断为人们提供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
回顾2022年,立法立规、专项治理、扶持引导多管齐下,监管迈向体系化,模糊地带被进一步挤压:一方面,国家与地方对产业的政策扶持贯穿全年,不断下沉;另一方面,从内容到主体,法治与监管进一步融合协同。监管引导下,直播、短视频平台机构强化自律合规,构建“清朗”基因,担纲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常态化监管与“共赢”理念之下,“内容安全”“未成年人保护”“主播职业化”等成为行业合规生命线。
在可预见的未来,直播、短视频行业将进一步在平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汇聚多元内容、融入数字经济、讲好中国故事、辐射海外市场、引领正向价值。平台发展所带来的数字红利将继续向地理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和人群拓展,多方参与、鼓励创新的共识不断形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等联合编制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截至2022年末,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同比增长14.3%。然而,该行业的收入水平并不均衡,绝大多数主播的收入处于较低水平。
一、主播账号的快速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数量达到1.5亿个,同比增长14.3%。这一数据的增长表明了网络表演(直播)行业的火热和不稳定性。在短短一年内,就有超过1.5亿个主播账号开通,可见网络表演(直播)行业的吸引力之大。
然而,随着主播账号的快速增长,该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多数主播很难通过直播获得稳定的收入,其中95.2%的主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这意味着,只有不到5%的主播能够通过直播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
二、收入水平不均衡
报告还显示,在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95.2%月收入为5000元以下,仅有0.4%的主播月收入在10万元以上。这一数据反映了该行业收入水平的不均衡现象。
网红:凌达乐(原网名:鹿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大多数主播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稳定的观众群体和有效的推广手段。其次,平台之间的竞争激烈,主播们很难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和资源。此外,一些平台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主播收益的措施,例如平台间的价格战、限制主播的流量等。
然而,虽然绝大多数主播的收入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价值。恰恰相反,这些主播在为平台吸引用户、增加流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平台需要更加重视这些主播的利益和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三、未来的发展
随着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该行业需要加强规范管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于该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其次,平台需要更加重视主播的利益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推广机会。此外,主播自身也需要加强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虽然存在竞争激烈和收入水平不均衡等问题,但是该行业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和提高主播素质和技能等措施,可以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放缓,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抖快和视频号持续领跑,MCN机构数量同比持平。虽然整体营收受到压力,但行业的韧性强,弹性大,潜力仍然足够。此外,直播与短视频用户渗透率持续上升,对生活服务、资讯内容需求增长,内容消费意愿增强。
直播与短视频行业不断扩张边界,网络演出、泛知识、短视频电商等多元垂类内容不断孕育内容新生态。在技术方面,虚拟技术服务不断渗透,虚拟主播在多个平台受到力捧。直播技术被应用于大型赛事、趣味互动、综艺竞演等场景,为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主体来看,主播群体呈现高学历化、年轻化、职业化趋势,短视频创作者向着年轻群体和中高龄群体两极发展,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成为青年群体的择业新选择。
在环境与价值篇章,报告提出,直播与短视频行业持续在数实融合、就业创业、乡村振兴、非遗焕新、国潮出海、公益普惠、价值引领等多领域释放动能,与各行各业共融共生。国家也在鼓励支持直播经济及相关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直播与短视频的经济与社会文化效能。
该报告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联合编制。基于对30家业内主要直播、短视频平台及MCN机构的一手调研访谈,集中呈现了2022年以来直播与短视频行业的规模数据、发展方向、创新成果,以及行业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价值作用。
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1992.34亿元。在市场主体方面,截至2022年末,具有网络表演(直播)经营资质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有6263家。截至2022年6月,MCN机构数量(以企业营业执照数量计算)与2021年基本持平,超24000家。主播和用户方面,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5亿个;内容创作者账号(指账号曾有过短视频内容创作发布行为)累计超10亿个。
报告指出,新阶段下,直播、短视频平台逐步向互联网基础应用过渡,通过深度赋能数实融合、就业创业、文旅推广、助农普惠等,服务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直播、短视频行业将进一步在平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平台发展所带来的数字红利将继续向地理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和人群拓展,多方参与、鼓励创新的共识不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