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能源行业报告:节能降碳行动推动供需优化

1.1.新能源汽车

核心观点:

优质供给增加、新技术应用为主旋律,随着后续新车型的持续推出,以及电池、材料等推陈出新带来的性价比提升,新能源汽车有望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

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渗透阶段,产业链发展不断完善优化,行业经历需求快速增加、供给大幅扩张再到供需自平衡下行业格局优化,培育出一批在成本、性能上具备优势的相关供应商,全球竞争优势持续夯实。未来,我们重点看好以下投资逻辑:

1)【量】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鼓励下,叠加包括小米、tesla等在内的优质车型的持续推出,下游需求有望得到有效释放。短期看,关注排产需求改善带来稼动率提升。

2)【价】经历前期大幅调整后,产业链多环节价格进入底部区间,在下游需求持续恢复的推动下,关注价格企稳、短期或有望回升的负极材料等环节。

3)【利】一方面,产业链Q1稼动率处全年低点,厂商产能投放进度趋缓,看好供需格局改善后,产业链稼动率提升对盈利能力的提振作用。另一方面,持续价格战的背景下,由于产品价格下跌以及高价库存拖累等因素,多数企业盈利能力出现下滑,部分环节厂商呈现较长时间亏损状态。关注产能逐步出清后,盈利水平触底或有望出现拐点环节,如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看好具备头部成本优势、以及产品结构优化下盈利能力率先行业回升的优质标的。

4)【新技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新技术方向包括快充、(半)固态电池、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磷酸锰铁锂等新技术应用。

5)【新应用】关注锂电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1)关注人工智能、MR产品等对消费电子相关产业链带来提振;2)低空经济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eVTOL电池较车用电池性能要求提升明显,关注积极布局相关环节的厂商。

6)【全球化】海外市场提供增量,看好锂电的全球化战略,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及率先布局海外产能的厂商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7)【补能】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充电模块、整桩、运营等。

8)【氢能、两轮车】在政策以及需求推动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两轮车等环节。受益标的:宁德时代、科达利、天赐材料、天奈科技、璞泰来、星源材质、亿纬锂能、欣旺达、蔚蓝锂芯、索通发展、黑猫股份、永贵电器、曼恩斯特、宝明科技、东威科技、珠海冠宇、当升科技、翔丰华、鑫宏业、鼎胜新材、恩捷股份、骄成超声、中科电气、尚太科技、万顺新材、胜利精密、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特锐德、斯莱克、炬华科技、盛弘股份、科士达、道通科技、绿能慧充、英杰电气、通合科技、万马股份、欧陆通、赣锋锂业、瑞泰新材、昇辉科技、华电重工、华光环能、亿利洁能、厚普股份、卧龙电驱等。

1.2.新能源

我们重点跟踪三家头部欧洲线缆企业,Prysmian、NKT、Nexans,根据各家公司年报,2018年至2023年其高压电缆及海缆相关业务的销售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①24Q1Prysmian传输业务销售收入4.74亿欧元,2023年项目运营板块销售25.08亿欧元(同比+16.1%);②NKT解决方案板块业务24Q1销售3.21亿欧元,2023年销售11.51亿欧元(同比+53.5%);③Nexans发电和输电业务24Q1销售2.57亿欧元,2023年销售8.7亿欧元(有机增长+0.8%)。


看好欧洲海风景气度及旺盛需求外溢带来的国内企业订单机会。通过对欧洲电缆企业高压电缆及海缆相关业务的在手订单、营业收入的梳理来看,相关业务需求景气上行。在欧洲整体海风装机持续扩增背景下,叠加欧洲电网互联建设带来的电力电缆需求上行,预计有望出现订单外溢,将带来国内海缆企业的出海机遇,特别是有相关项目及海外市场经验的公司将显著受益。


受益标的: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等。

(1)光伏


关注库存去化和产能去化带来的拐点机遇。我们认为光伏具备明确的成长+周期属性,短周期、长成长。


成长属性方面,虽然较短维度内会出现因消纳等外部问题带来的短期需求增长的担忧,但中长期新能源装机市场空间可观、成长趋势明确。


本次重点讨论行业周期性,供给的情况更容易把握,叠加在短期需求波动较小的场景假设下,周期阶段边际变化核心看供给,供给不足/被动去库-价格上涨/主动补库-价格下跌/被动补库-供给过剩/主动去库。当行业下行趋势下,库存去化和产能去化触底过程和去库速度将推动产业链边际变化带来不同程度的机遇。


区别于传统周期行业,光伏新技术持续迭代更新,如当前TOPCon正大规模放量,P转N型产品快速迭代,新技术迭代有望一定程度加速产能去化。


看好新技术下相关主材、辅材等环节的结构性机遇,包括:

1)受益于TOPCon、HJT等新技术应用释放,需求量或者加工费受益环节;

2)具备行业地位优势,有望穿越周期的龙头公司,特别是资金及账期具备优势的供应商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地位预计将不断夯实;

3)原材料供应压力缓解,盈利能力有望修复的相关环节;

4)凭借能耗、品质和成本优势,颗粒硅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能耗方面,根据协鑫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相较于棒状硅,颗粒硅可使建设时的综合电耗降低80%、人力成本下降60%、水消耗降低30%、氢消耗降低57%,同时在制造端,颗粒硅优异的碳足迹表现已获得全球首张由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颁发的碳足迹认证证书,有效助力光伏全产业链碳排放降低28%;品质和成本方面,根据协鑫科技2023年半年报披露,颗粒硅的总金属杂质含量低于0.5ppbw的产品比重达70%,已批量用于N型产品生产,同时2023年7月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生产成本约35.68元/公斤,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5)银浆是电池片环节的重要辅材,根据Solarzoom最新数据统计,银浆在PERC电池非硅成本占比达37.5%左右。银浆定价为成本加成模式,白银价格上涨趋势下:①银浆企业有望受益于原材料低价库存,同时银粉自供企业在成本端具备优势;②在行业降本增效主旋律之下有望加速0BB技术导入,串焊机及焊带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另外建议关注电镀铜方向进展。

2024新能源行业报告:节能降碳行动推动供需优化

看好率先布局优质区域市场的相关企业:


2024年1月9日,美国EIA发布的《SHORT-TERM ENERGY OUTLOOK》中指出,预计2024年美国光伏和储能新增装机量分别达到约44GW及13.8GW,同比分别增长约43%、65%;美国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具备高价与高盈利属性,美国光伏及储能装机快速增长,具备全球化销售布局,尤其是已经在美国等优质市场建立渠道优势的相关组件/储能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同时,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组件价格持续下探,关注成本下降推动收益率提升带来的下游装机需求释放;2)部分竞争格局稳固的辅材环节有望伴随着下游需求提升率先受益,如胶膜格局已率先完成出清,福斯特市占率约50%,公司目前具备优质客户资源、显著成本优势以及全面产品布局,有望在此轮周期中进一步夯实行业龙头地位;3)看好有望率先走出底部区间的辅材相关环节,光伏玻璃产能相对刚性,伴随着下游排产快速提升,光伏玻璃或出现阶段性供应紧缺;4)伴随欧洲逆变器、组件库存去化结束,行业需求有望逐季改善;5)银价维持高位背景下,采用少银/无银方案的HJT金属化成本出现明显优势,HJT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6)铝价上行趋势下,钢边框、复合材料边框以及新型边框(如卡扣短边框)等方案有望加速导入;7)行业竞争格局有望重塑,产业链中具备产品力、品牌力、生产力的优质光伏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受益标的:阳光电源、阿特斯、德业股份、中信博、福莱特、奥特维、威腾电气、宇邦新材、福斯特、仕净科技、协鑫科技、钧达股份、鑫铂股份、博威合金、固德威、通润装备、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爱旭股份、琏升科技、帝尔激光、意华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能电气、晶科能源、东方日升、天合光能、双良节能、欧晶科技、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中来股份、联泓新科、石英股份、通灵股份、赛伍技术、美畅股份、岱勒新材、芯能科技、林洋能源、京山轻机、捷佳伟创、曼恩斯特、奥来德、杰普特、海达股份。

(2)风电


价:根据风电头条风项目数据库统计,2023年4月陆上风电含塔筒及不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分别为1819/1622元/kW,2024年4月陆上风电含塔筒及不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分别为1738/1534元/kW,对应分别-4.45%/-5.43%;2023年4月、2024年4月海上风电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分别为3471/3416元/kW,对应下降1.58%。我们认为,伴随陆风机型基本平稳,持续的价格下行空间有限;海上风机机型仍在快速迭代过程中,预计仍具备助力行业平价上网和收益率提升空间的基础。

2024新能源行业报告:节能降碳行动推动供需优化

量:根据风电之音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1-3月国有企业开发商共发布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18.42GW(不含集采),其中陆上风电招标规模约17.32GW,海上风电招标规模约1.10GW。据风电之音去年同期数据,1-3月风电累计招标22.09GW,1-3月招标规模同比-16.6%。


需求释放,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原材料价格方面,中厚板/螺纹钢/废钢/铸造生铁2024年5月31日现货价格比2023年1月3日的年初价格分别下跌6.05%、8.57%、13.99%、10.55%,原材料价格相较2023年初仍下跌,利于行业整体盈利保持相对稳定。行业需求上,24年1-4月新增装机量16.84GW,同比增长18.59%;伴随后续大基地项目推进、已招标项目以及海上风电陆续开工,风电行业有望迎来高景气度。


中长期看,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平价时代风电行业将摆脱周期性波动特点,持续看好风电行业的装机需求及发展空间。


优先看好塔筒环节:


大型化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一方面,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确,塔筒行业对产品研发、工艺生产及检测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头部企业持续扩产以满足市场要求,提升自身竞争力。


海上产品价值量更高,具备广阔发展空间。除塔筒外,海上风电需桩基、导管架等基础支撑结构将风机固定于海床地基中。根据大金重工披露,陆风塔筒基础支持重量约为9万吨/GW,海风基础约为27万吨/GW,是陆上重量的3倍,海上风电将为塔筒企业开辟增量空间。


技术壁垒+码头资源,构筑海工核心壁垒。海工产品的设计、材料、工艺要求更高,目前仅有少数头部厂商具备高品质大功率海工产品的制造技术;码头资源稀缺,且利于确保企业实现产品及时发运和拓展海外市场。


塔筒具备价格优势,海外市场有望突破。根据欧盟委员会披露,近年欧洲塔筒企业利润率持续下滑,2019年已经变为负值,相较之下,即便加征反倾销税,国内塔筒企业仍保持一定价格优势,叠加欧洲海上风电装机规划持续增长,预计塔筒环节将率先受益。

2024新能源行业报告:节能降碳行动推动供需优化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医药行业报告:苑东生物麻醉镇痛药市场稳步增长

2024-06-03
下一篇

2024行业竞争格局报告:龙头企业溢价机遇分析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