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个人消费类教育智能硬件发展报告(2023年)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第二十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18日-20日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促进数实融合赋能千行百业”。在7月18日上午的智慧教育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个人消费类教育智能硬件发展报告(2023年)》。


当前,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稳步推进,教育智能硬件作为承载智慧教育应用的关键入口和终端设备,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从使用对象维度看,教育智能硬件可分为学校机构类产品和个人消费类产品,工作委员会今年聚焦国内个人消费类教育智能硬件行业,组织编制了《个人消费类教育智能硬件发展报告(2023年)》。


报告研究梳理了驱动教育智能硬件发展的三大关键要素,分析了个人消费类教育智能硬件的主要产品,绘制了产业图谱,总结了产业发展情况,提炼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教育行业:个人消费类教育智能硬件发展报告(2023年)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稳步推进,教育智能硬件作为承载智慧教育应用的关键入口和终端设备,受到不同类型厂商的广泛关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在政策推动、技术赋能、需求旺盛的三重驱动下,教育智能硬件呈现创新发展态势,传统教育硬件企业、教育信息化企业、教育企业、互联网企业、设备商等厂商纷纷入局,新产品、新功能、新应用不断涌现。


从使用对象维度出发,教育智能硬件可分为学校机构类和个人消费类,本报告聚焦国内个人消费类教育智能硬件行业,研究最新技术进展,总结当前主要产品的功能特征,绘制产业图谱,分析产业发展情况,归纳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针对性策略建议,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b

三大关键要素驱动教育智能硬件创新发展


当前,教育智能硬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主要受到三大关键要素驱动:


一是政策利好,相关部门持续出台多项文件引导产业发展。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的《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提出“支持智能硬件企业面向教育需求,在远程教育、智能教室、虚拟课堂、在线学习等领域应用智能硬件技术,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结合智能硬件产品形态发展,建设相匹配的优质教学资源库,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表示要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2021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智慧教学设施”,“有条件的地方普及符合技术标准和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撑网络条件下个性化的教与学。”


二是技术赋能,新一代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s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智能硬件产品推陈出新。教育智能硬件主要包括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四个部分,涉及多种ICT技术。传感器技术方面,加速度计、陀螺仪、红外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和低功耗化发展;半导体技术方面,芯片工艺制程不断缩小,目前最先进的工艺已达到3nm,芯片的集成度持续提升;显示技术方面,AMOLED(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PMOLED(Pass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被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电子纸、Mini/MicroLED等不同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基础通用大模型技术频繁升级,头部企业进行语言、视觉和多模态全能力布局,随着ChatGPT(ChatGenerativePre-trainedTransformer,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的火爆,生成式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技术迎来发展热潮;云计算技术方面,云原生在企业侧的应用持续深化,云网融合、云边协同、高性能计算等加快发展;通信技术方面,我国双千兆网络覆盖广度深度不断增强,截至2022年底,全国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截至2023年4月底,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73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县城城区,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34亿户,同时WiFi6、低功耗蓝牙等网络技术进展较快,共同为教育智能硬件提供高速、泛在的网络连接环境。


三是需求旺盛,用户群体庞大且需求多样化。教育智能硬件的用户覆盖学前、基教、职教、高教、终身教育等多年龄段,潜在用户规模巨大。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如图2所示,2022年达到2.93亿人,比2018年增加0.17亿人。用户的共性需求和多样化个性需求催生教育智能硬件品类和功能不断丰富。共性需求方面,各学段的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访问、个性化学习指导、学习效率提升等需求持续旺盛。个性需求方面,学前教育用户主要侧重早教启蒙,以故事类内容点读播放、思维和兴趣培养为主;基础教育用户的需求主要聚焦在知识点学习和巩固,这两个学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家长也是教育智能硬件的使用者,具备家长管控、学习评价、进度跟踪等需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用户,对学习内容的专业适配度需求较高。随着教育数字化发展,在线教学、OMO(Online-Merge-Offline,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双师课堂等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新常态,需要学生平板、VR一体机、教育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等教育智能硬件的支持。


上一篇

消费者指数2023饮品行业沙龙:共启饮料,增长新势能

2023-11-21
下一篇

2022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报告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