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财政运行

2022年一季度,受经济增长放缓和基数效应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减少。财政支出靠前发力,一季度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幅度超过2020年和2021年的增幅,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大幅回升。财政收支逆差同比扩大,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加快。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量大于再融资债券。


我国财政收支面临一些潜在风险:美欧经济滞胀风险加大,使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面临两难选择,如果美联储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经济可能进入衰退。受新一轮疫情冲击,外加欧美经济滞胀预期加重、俄乌冲突长期化等因素,导致国内企业家投资信心波动,消费预期疲软,出口增长放缓,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目前我国疫情出现多点散发和局部地区爆发,区域经济增长分化。俄乌冲突处于胶着状态,中美技术脱钩加快,部分外资企业撤出中国大陆,外资流入减少。美联储加息预期叠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加大。从三年平均增速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长仍比较乏力。地方财政收支分化,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受房地产市场制约。


面对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财政政策需要适应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主动调整,有效扩大内需,控制债务风险,畅通内部经济循环;促进形成以内部循环为主,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NIFD】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财政运行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6%


4月20日,财政部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6%。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全国税收收入52452亿元,同比增长7.7%;非税收入9585亿元,同比增长14.2%。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587亿元,同比增长8.3%。


总体来看,受前两个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影响,财政收入运行总体平稳。


从税收收入看,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7.7%。主要税种中,受工业增加值增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带动影响,国内增值税增长3.6%。受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带动,工业企业所得税增长20.4%。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一般贸易进口持续较快增长带动,出口退税同比多退1185亿元,增长31.3%。


从非税收入看,一季度,部分地区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带动等因素影响,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4.2%。


从财政支出看,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3%,其中,科学技术、教育、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22.4%、8.5%、8.4%、6.8%、6.2%。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一季度已发行专项债券1.25万亿元


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已发行专项债券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


去年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地方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提前下达时间较上年提早了3个月左右。截至2022年3月末,已发行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比去年增加了1.23万亿元,其中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四川、甘肃等11个省份已全部完成提前下达额度发行工作。


在已发行的专项债券中,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4157亿元、交通基础设施2316亿元、社会事业2251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016亿、农林水利1004亿元、生态环保468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251亿元,对稳定宏观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2年预计全年退、减税约2.5万亿元


财政部表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对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


据介绍,财政部年初以来已经出台了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延续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但不超过300万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


二是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就业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因增值税税制设计类似于先缴后退的留抵退税制度,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并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全面解决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三是出台支持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税收政策。将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计抵减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对2022年航空和铁路运输企业分支机构暂停预缴增值税;对2022年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四是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将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NIFD】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财政运行
上一篇

【毕马威】2022年第二季度行业市场倍数分析

2023-11-27
下一篇

【创业邦研究中心】2020中国企业风险投资(CVC)发展研究报告

2023-11-27